禹姓和禹氏起源
禹姓源于姒姓,出自遠古“三皇”之一的帝王大禹,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下面由yjbys就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禹姓和禹氏起源,歡迎查看~
一、姓氏源流
禹(Yǔ)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以人名為姓氏。傳說禹為我國古代部落聯(lián)盟領袖,也是歷史上“三皇”之一,亦稱大禹、夏禹、戎禹。他原為夏后氏部落首領,曾奉命治理洪水。拒后人記載,他領導人民疏通河道,興修溝渠,發(fā)展農業(yè)。在持續(xù)三十年的治水過程中,他三過家門而不入。后因治水有功,被舜選為繼承人。舜死后,他繼位擔任部落聯(lián)盟領袖。禹的`后代子孫就以祖上的名字命氏,稱禹氏。
2、出自妘姓,以國名為姓。春秋時,有妘姓諸侯國鄅國,子爵,為楚國的附庸,世稱鄅子。其后代子孫以國名為姓,成為鄅姓。后來去邑為禹,表示亡國,離開了都城,稱禹氏。
得姓始祖:夏禹。禹姓姒,名文命。堯任用鯀治理洪水,鯀采用攔擋堵截的辦法治理,結果沒有成功,被流放羽山而死。舜推薦禹治水。禹受命后勞苦身軀,精心治理,治水十三年,足跡遍九州,三過家門而不入,先后開通了九座大山,疏浚了九大湖澤,疏導了九條大河,劃定了九州地界,終于完成了平治水土的大業(yè),加而受到老百姓的熱愛。于是帝舜便將其位禪讓于禹。舜逝世,禹即天子位,國號為夏后,故禹也被兒為夏禹。禹的后代子孫就以祖上的名字命氏,尊夏禹為禹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布
禹姓在大陸與臺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據(jù)百家譜,風俗通義上記載,禹姓出自姒姓,夏禹之子夏啟建立夏朝后,夏朝王族里有些人有以“禹”為姓的。另有一種說法,據(jù)廣韻記載,春秋時,有諸侯國禹國,子爵爵位,后來為楚國攻滅,禹國公族后代子孫就以“禹”為姓。禹姓后來在隴西郡發(fā)展成望族,世稱隴西望。
三、歷史名人
禹 顯:金朝人。以戰(zhàn)功授義勝軍節(jié)度使,兼沁州招撫副使。率領200士兵駐守襄垣。元師集步騎數(shù)千前來攻城,四次不能拔,后因內變,城破被俘,不屈而死。
禹 祥:明代仁壽縣知縣,處己接物,惟以不欺,居官清約如寒士。
禹之鼎:清代畫家?滴踔腥硒櫯F序班。他以善畫供奉內廷。尤工寫照,秀媚古雅,為當代第一。許多名人小像都出于他的手筆。
禹之謨:民國奠基者。字稽亭,湖南省湘鄉(xiāng)(今屬雙峰縣青樹坪鎮(zhèn))人。1900年參加自立軍活動,1903年在湘潭創(chuàng)辦湖利黔織布廠,1904年遷廠長沙,并附設工藝傳習所。1904年加入華興會。1905年領導收回粵漢鐵路運動和抵制美貨運動,被推為長沙商會會長和教育會長。加入同盟會,任湖南分會會長,是該會湖南分會創(chuàng)始人之一。曾領導湖南民眾抵制美貨的運動,并被選為湖南省教育會長和商會會長。1906年夏將革命烈士陳天華和姚宏業(yè)的靈柩運回長沙公葬時,受到當?shù)毓倭藕秃兰澋淖钃,他親自發(fā)動千余學生舉行游行送葬。同年被捕,受刑不屈。次年1月5日被絞殺于靖州(今湖南省靖縣)東門,終年39歲。其遺體于1912年10月,被安葬在湖南省長沙岳麓山。該墓坐西北向東南,由墓瑩、墓碑、石桌、石香爐、石鼓等組成,墓瑩占地面積約30平方米。2米高的墓碑上書“烈士禹之謨墓”,墓碑的左右各立石碑兩通烈士著上面分別鐫刻著烈士生前的遺書和顏昌(山堯)所撰的墓志銘。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隴西郡:戰(zhàn)國時置郡。在今甘肅省東鄉(xiāng)以東及隴西一帶。
瑯邪郡:秦始皇時置。在今山東省諸城、臨沂、膠南一帶。
2、堂號
惜陰堂:因大禹惜寸陰而命名。
十起堂:大禹治理天下,勤政愛民,吃一頓飯因有公事急待處理而放下碗十次;洗一回頭因有公事要把頭發(fā)挽起來三次。歷史上稱“一饋十起,一沐三握發(fā)” 。
【禹姓和禹氏起源】相關文章:
百家姓鳳氏起源07-20
百家姓沈氏起源07-20
百家姓于氏起源07-05
百家姓之劉氏起源12-25
百家姓之墨氏起源07-10
百家姓之勾氏起源07-10
百家姓之司氏起源06-29
百家姓之嚴氏起源03-05
百家姓之齊氏起源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