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舉辦學術報告會的經濟學分析
【摘要】 舉辦學術報告會已成為普通高校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學術報告會對加強學術交流與學科建設,提升學術地位,促進交叉學科發(fā)展,培養(yǎng)人才等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從經濟學的角度探討學術報告的若干問題。【關鍵詞】 學術報告會 專家教授 經濟學分析
為了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提高學術地位和擴大社會影響力,各高校無一例外的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學術報告(也稱學術交流)會,這對傳授知識、溝通信息、加強學科建設、加速人才的培養(yǎng)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
高校舉辦的學術報告會大多為邀請知名專家、教授來作報告。學術報告會的好壞關鍵在于舉辦方的組織管理與報告人的學術水平、學術界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一方面舉辦方希望以較小的付出獲取較大的效用,一方面是應邀者為了吸引盡可能多的“注意力”,使其科研成果這種稀缺資源產生“放大效應”。本文將在一定的假設條件下,用簡單的經濟學模型,探討舉辦方與應邀者的決策過程,分析舉辦學術報告會中的經濟學。對聽眾收費的學術報告會不列入本文討論的范圍。
一、概念與假說
1、專家教授的概念。對某一事物精通,或者有獨到的見解的人,稱之為這一領域的專家,也泛指在某些方面具有專業(yè)水準的人的總稱。教授多指在高等院;蚩蒲袡C構中執(zhí)教的較資深教師或研究員。有時人們也把專家等同于教授,教授等同于專家來看待,在此統(tǒng)稱為專家教授。他們都是通過專門的知識和技能獲得較高報酬的人。在21世紀的知識經濟時代,專家教授是學術、經濟與社會地位的象征,有了專家教授頭銜,就享受著令人羨慕的津貼與待遇。
2、學術報告會的概念。學術報告會是指應邀向他人講述自己研究成果或者作某學科介紹性的報告。應邀作報告的人多數在某一領域中頗具學術造詣的專家教授。
3、幾個假設。第一個假設是專家教授的科研成果是稀缺的,事實正如此;第二個假設是舉辦方和受邀者都是理性的人,各自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行事;第三個假設是舉辦方和受邀者的信息是完全的;第四個假設是專家教授的學術報告是供給方,舉辦方是需求方,且了解各自的成本與收益。
二、舉辦學術報告會的經濟學分析
1、舉辦方成本—收益分析。
。1)成本分析。為了辦好學術報告會,舉辦方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時間來精心組織與安排,這就構成了舉辦方的直接成本,而支付專家教授的差旅費、接待費、勞務報酬與雇工費等是直接成本中的主要部分。把用于舉辦學術報告的資源放棄而用在其他用途中所能獲得的利益構成了舉辦方的機會成本?梢妼εe辦方來說,舉辦學術報告存在一個已知的總成本,等于直接成本加上機會成本,用公式表示為:Ca=Cd+Co。其中Cd和Co分別表示直接成本和機會成本。
。2)收益分析。舉辦方通過邀請知名專家、教授來作學術報告,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使廣大師生接觸到新的思想和方法,豐富了師生的文化內涵,擴大知識面,提高綜合素質,從而拓展科學研究的途徑。通過大師們的言傳身教與交流,使師生少走些彎路,減少探索的時間,縮短出成果的周期,這對學科梯隊的建設和學科帶頭人的培養(yǎng)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時,通過舉辦高水平的學術報告,建立合作關系,提高了舉辦方的學術地位和擴大社會影響力,這是舉辦方獲得的最直接的效果。
總之,學術報告會對于高校的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及學生的成才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即使舉辦方在當前沒有獲得直接的經濟利益,但他們對未來的預期收益抱有較高的期望值。事實上,舉辦方看中的也不是眼前的利益,在層次多樣、名目繁雜的科研與教學項目的評審與評估中,如果能通過學術報告會與知名專家、教授建立的良好合作關系,那么將來的收益是可想而知的。
這里,總收益用公式表示為:Pa=Pd+Pe。即總收益等于現期的直接收益加上未來的潛在收益。其中Pd和Pe分別表示直接收益與預期收益。
【舉辦學術報告會的經濟學分析】相關文章:
股票類經濟學術論文07-10
減價拍賣的經濟學分析10-08
試析誠信缺失的經濟學分析05-29
交強險的經濟學分析08-17
聯(lián)合營銷的經濟學分析08-27
對信息經濟學的研究分析07-21
軟件盜版問題的經濟學分析10-25
獨立審計質量的經濟學分析08-19
公司財權來源演進的經濟學分析09-08
大學生失業(yè)的經濟學分析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