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大學英語“教”與“學”的再思考
摘要:基于大學英語教學要求的分析,本文旨在論述三個關系的重要性:聽說與閱讀、寫、譯的關系;打好語言基礎與提高文化素養(yǎng)的關系;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目的是有助于大學生獲得全面的發(fā)展。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關系;能力;文化素養(yǎng)
一、前言
大學英語是本科教學中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課程,經過二十多年的教學改革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這不僅表現在每年通過四、六級考試的人數在大幅上升,而且學生的語言能力也確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從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對大學生英語水平的要求來看,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還明顯存在著一些問題。筆者認為,明確21世紀大學英語的發(fā)展方向和培養(yǎng)目標,處理好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幾個關系是使大學英語教學上一個新臺階的關鍵。
二、21世紀大學英語的發(fā)展方向和培養(yǎng)目標
1 、大學英語要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21世紀呈現國際化、全球化發(fā)展趨勢。國際性、地區(qū)性、區(qū)域性的科技文化教育交流日益頻繁,跨部門、跨行業(yè)、跨公司的商貿活動日益增多,國家間、民族間的友好往來與日俱增。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對外交流的領域也在不斷擴大。為了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對大學畢業(yè)生外語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也意味著對大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 、大學英語要適應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需要
21世紀面臨新經濟,需要新觀念和新方法。大學英語和其他課程一樣,應該從當代高等教育思想觀念和發(fā)展趨勢來認識。當代高等教育提倡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分析和解決問題,尋找和創(chuàng)造知識的能力。大學英語要打破傳統(tǒng)的“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yǎng)”的教育觀念,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真正解決“語言交際能力”的提高問題。
3、大學英語要適應21世紀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
21世紀高等教育人才的質量標準體現在知識、能力、素質三大要素上。衡量大學生英語水平的標準應該是:具有扎實的語言基礎知識,較強的語言應用能力和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語言知識是語言應用能力的前提,沒有扎實的語言知識就不可能獲得較強的語言應用能力。文化和語言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沒有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語言應用能力就很難得到提高。語言知識、語言應用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是21世紀大學生英語水平的體現。
三、對大學英語“教”與“學”的幾點思考
1、聽說與閱讀、寫、譯的關系
2004年教育部出臺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成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這一目標也正反映出社會對人才外語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的總體要求。
根據Krashen的輸入理論,當學習者接觸到新的語言材料時,他們就會自主地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在現有水平和相關語境的幫助下,理解其中所含的內容。這樣,輸入成為“可理解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并且被學習者獲得,學習者的語言水平就會提高。因此,輸入是語言學習的根本途徑。輸入的方式包括聽和讀。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擴大,提高大學生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已越來越重要。通過社會調查發(fā)現,原大綱將聽和說列為第三層次已無法滿足社會對大學畢業(yè)生英語能力的要求。用人單位對近幾年來畢業(yè)的大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普遍感到不滿意,對他們的聽、說及寫作能力則更為不滿。認為大學生口語能力非常強的僅為5%,能勝任或基本勝任參加國際會議講座的僅為7%,能勝任或基本勝任參加對外業(yè)務談判的僅為14%,英語寫作能力強或非常強的僅為11%,能勝任或基本勝任學術論文及科研報告寫作的僅為12%。(徐玲 1999:73)
Kresen的輸入理論認為“可理解輸入”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教口語的最好途徑就是提供可理解輸入”(Krashen 1982:22),“寫作能力來自大量的自發(fā)的興趣閱讀”(Krashen 1985:19)。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交際包括信息的接受、發(fā)展和反饋,必然涉及聽、說、讀、 寫、譯各項語言技能。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始終要注重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聽、說方法,提高聽說速度和準確度,增加課堂及課外聽、說量,鼓勵學生多聽、多說,做到積極主動地聽和說。同時,要加強閱讀、寫、譯技能的訓練,努力做到“輸入”和“輸出”的協(xié)調發(fā)展,全面提高。
2 、打好語言基礎和提高文化素養(yǎng)的關系
語言是人類思維的工具,語言是人類形成思想和表達思想的工具。人類思想的形成借助于語言,同時人類的思想又常用語言的形式進行表達。因此,人類思維的過程和結果又體現在語言的詞匯和其它語言結構里。每一種語言都與某一特定的文化相適應,與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民族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決定了其生活面貌的風俗和信仰的總體”(來定芳等 1996:145)。隨著語言與文化之間的特殊關系逐漸為人們所認識,對于外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受到關注。2004年《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指出:“大學英語教學應有助于學生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加深對世界的了解,借鑒和吸收國外文化精華,提高文化素養(yǎng)。文化和語言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有助于促進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
詞匯是最明顯的承載文化信息,反映人類社會文化生活的工具,各種文化特征都在其語言的詞匯里留下它們的印記。如:形容詞“膽小”,英語用"as timid as hare"(膽小如兔),而漢語的對應成語是“膽小如鼠”。在漢語文化中,“鼠”代表“膽小”,而“兔”卻是“敏捷、迅速”的象征。再以英漢諺語的文化差異為例:英美人常視狗為“人之良友”,許多諺語都以狗的形象來比喻人的生活和行為,常有善意,如"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Love me,love my dog."(愛屋及烏)等。但狗在漢語文化中的形象恰恰相反,往往帶有貶義,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掛羊頭,賣狗肉”,“救了落水狗,反被咬一口”等。
同樣,人們的語言行為與其文化不可分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風俗習慣和不同的思維方式就會產生不同的語言行為。對一個民族來說是天經地義、習以為常的事,對另一個民族可能會顯得完全陌生、不可思議。在漢語文化中,兩位朋友在路上相遇,他們會問:“你到哪里去?”如果是吃飯時間,常用的客套話是:“你吃過飯了嗎?”然而,你用這種方式與西方人打招呼,就會產生誤解,使對方感到奇怪,甚至不安。因此,在外語教學中加強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Hymes提出的交際能力的四個重要參數是:(1)合乎語法,某種語法
【大學英語“教”與“學”的再思考】相關文章:
論關于大學英語“教”與“學”的再思考03-06
關于孝文化批判的再思考03-18
文化工業(yè)再思考03-18
對執(zhí)行中止與債權憑證的再思考02-26
動畫專業(yè)素描教學的再思考03-28
對企業(yè)理財目標的再思考03-21
有關畫品與人品的再思考03-02
對國家主權問題的幾點再思考03-18
網絡時代科普宣傳的再思考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