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文獻檢索課教學探索
摘 要:通過對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文獻檢索課的教學實踐,以實例說明教學內容要與學生的專業(yè)緊密結合,重要工具書的講授要與其文獻背景相結合。在教學方法上,基本知識的講授要與基本技能訓練相結合,“機檢”要與“手檢”相結合,運用多媒體課件要與師生交流互動相結合,以期提高學生檢索和利用文獻信息資源的能力,增強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文獻檢索課是一門引導學生檢索、分析、利用文獻信息資源的方法課,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工具課,是開展信息素養(yǎng)教育的重要平臺。自1984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開設《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程以來,已經歷了二十多年的歷程。二十多年來,文獻檢索課(以下簡稱文檢課)正沿著專業(yè)化的方向深入發(fā)展,已滲透到全國各高校的幾乎所有學科。筆者根據自己十多年來為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本科生開設文檢課的實踐,就教學方面談一點切身體會,以期與同仁切磋。
1 教學內容與學生所學專業(yè)相結合
文檢課的教學內容只有與學生所學專業(yè)緊密結合,加強其針對性和實用性,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樂趣中得到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在知識的海洋中汲取營養(yǎng)。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擔任文檢課的教師不僅要擁有文獻檢索理論和豐富的檢索經驗,更要具有聽課對象的專業(yè)知識背景。不僅要熟悉本校該專業(yè)的館藏文獻資源,而且應是本專業(yè)知識和文獻的內行,對于該專業(yè)文獻的認識和判斷能夠深入到學科內容的深層結構。由具備這樣條件的學科館員擔當文檢課的教學任務,才能夠使文檢課從圖書館學情報學的知識層面向學科專業(yè)層面縱深發(fā)展,使學生有效地把獲得的文獻檢索基本技能運用到專業(yè)課的學習實踐中。
如在講授工具書的檢索方時涉及到的部首法,這是我國漢語類工具書中基本的、常用的排檢方法之一。部首法中涉及到文字學和檢字法兩種歸部原則。這些原則與文字學緊密相關,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學生應該掌握的,是學生現在學習、將來從事專業(yè)工作或進一步深造需要的。筆者在講課中就把這兩種歸部原則的歷史沿革、各自的優(yōu)缺點等,作為重點講解并分析舉例,學生聽得津津有味。在此基礎上,布置課后作業(yè):列出一些具有典型部首意義的字,要求學生從《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中查出其部首歸屬。在下一次上課時,讓學生給出答案,還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現代漢語詞典》“一字多部”檢字法的優(yōu)缺點[1]。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部首法的查檢方法,也鞏固了漢字意符和漢字結構方面的專業(yè)知識。
2 講授重要工具書與其文獻背景相結合
對于重要工具書的講授,如果不從文獻背景入手,學生獲得的知識往往不夠系統完整。例如,查現存古籍,應該首選《四庫全書總目》(以下簡稱《總目》)。《總目》是中國古代規(guī)模最為宏大、體制最為完備、編制最為出色的一部目錄書,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學生必須學會使用的。但介紹《總目》的編纂體例及作用之前,首先應介紹《四庫全書》的來龍去脈,才能使學生整體把握《總目》的內容。在介紹其檢索方法時,選擇了眾人仰慕的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和名臣文天祥的《文山集》作例子,分別按四角號碼從“著者姓名索引”和“書名索引”角度查檢,看《總目》對他們及其作品的介紹和評價。之后,再介紹電子版《四庫全書》及檢索、《續(xù)修四庫全書》及《續(xù)修四庫全書總目錄·索引》的檢索,使學生既感受到課堂內容的豐富,又掌握了查檢古典文獻的多種途徑。
再如,講授葉圣陶編輯的《十三經索引》時,先介紹十三經及《十三經注疏》,再根據葉老之序介紹《十三經索引》的編纂經過及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檢索欲望后,再舉例講解其檢索方法。最后介紹2004年新出的紙質版和電子版《十三經索引》。該索引充分借鑒了葉老的成果,由句子索引擴展為逐字索引,拓寬了檢索渠道。通過系統講解,舉一反三,學生對中國傳統經典文獻十三經及其檢索方法有了系統的認識。
3 講授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訓練相結合
對于文獻檢索這門課來說,技能訓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種訓練不但要有,還要有適度的量。訓練的方式也要靈活多樣,才能保證學生能力的提高。國家教委把這門課的課堂教學與實習比例定為1:1至2:1,經過實踐檢驗是合理的。例如對四角號碼檢字法的訓練。四角號碼法是漢語辭書最優(yōu)秀的排檢法之一。此法為查找部首難辨、筆畫繁多、不知讀音的漢字以極大的方便。資料索引尤其是古籍索引,四角號碼排檢效果最為明顯。在計算機文獻檢索技術迅猛發(fā)展的今天,四角號碼既是辭書排檢法,還被用作漢字輸入法。對從事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的人,掌握這一方法尤為重要。學生在中學階段沒有學過四角號碼法,在文檢課中要求必須掌握。在舉例講述四角號碼的筆形規(guī)則和取角規(guī)則之后,精選與專業(yè)有關的例子要求學生練習:用四角號碼標識與陰陽歷有關的二十四節(jié)氣名,與紀年法有關的天干、地支、十二生肖名。練習方式也細心設計:或帶領學生一起標識,或邊練習邊個別輔導,或練習一段之后提問糾正。課后布置用四角號碼標識出自己最喜歡的五本書名及自己的姓名,下節(jié)課再提問總結。經過強化訓練,絕大多數學生掌握了這一方法,能夠見字知碼,準確取號。為查檢用四角號碼編排的工具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我們在每一章節(jié)講完后,都布置適量的實習作業(yè)。所出習題的內容力求切合學生的專業(yè)實際,也就是說,是學生在自學和從事早期研究中經常會遇到的,或是在今后工作中很可能會遇到的。這樣,學生才會對這些習題產生興趣,才能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實習地點“手檢”安排在院資料室,“機檢”在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或學生寢室(河南大學校園網已連接到學生宿舍,學生可以在自己的電腦上查檢資料)。通過實踐,使學生在原始工具書的查閱過程中,在計算機的檢索過程中,不斷地學到新知識,提高獨立獲取與利用各類文獻信息的能力。
4 “機檢”與“手檢”相結合
如今,大型中文數據庫不斷涌現,因特網上的資源日益豐富,學生對其使用也隨之頻繁。文檢課必須增加利用網上資源的內容。介紹網上免費資源,推薦專業(yè)數據庫,普及查新檢索知識等,使高校文檢課既不丟棄傳統專業(yè)內容的精髓,又使課程內容時新化、實用化,以貼近學生的現實需求。例如,《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連續(xù)動態(tài)更新的數據庫,是網上檢索國內人文社科類信息的主要檢索工具。從2001年開始,河南大學通過校園網可以查到該數據庫的全部論文。在介紹數據庫時,筆者把它作為重點,從檢索步驟到目錄范圍選擇、從時間限制到期刊范圍控制、從初級檢索到高級檢索,都一一進行演示。對各個檢索項都舉例說明,使每個學生都能掌握該數據庫的使用方法。還根據檢索實踐,對該數據庫中亟待改進的問題也給學生說明。另外如《全國報刊索引數據庫》、《中國人民大學資料中心復印報刊資料全文數據庫》、《四部叢刊》電子版、《國學寶典(V7.0版)》、中國數圖電子圖書等,也一一介紹給學生。
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學生而言,還要糾正那些以為在計算機里什么都可以查到,手工檢索已經過時的想法。要使學生認識到,就數據庫的品種、數量和網上資源的現狀而言,在社會科學領域,計算機檢索還未能達到取代手工檢索的程度。有相當數量的文獻資料,目前尚未制成光盤或尚未上網,只能通過手工檢索獲取。檢索工具書如反映古籍版本的《中國善本書提要》、反映民國時期中文圖書概貌的《民國時期總書目》、反映文學研究成果的《中國二十世紀文學研究論著提要》、查考古代人物信息的《二十四史紀傳人名索引》、介紹近現代報刊資料的《五四時期期刊介紹》等,參考工具書如用以記錄普通話語匯為主的《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概述一切門類知識的《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等,目前還沒有看到電子版。
另外,還需要給學生講明紙質版與電子版工具書的聯系與區(qū)別。計算機檢索的前提條件是將文獻信息進行數字化處理。如《漢語大詞典》目前雖有光盤版,但光盤版與紙質版還是有不小的差別,光盤1.0版只是紙質版的骨架而已。在論文中引用《漢語大詞典》時,還是應以紙質版為據,不能輕信光盤版。因此,今天的大學生,應同時會用“機檢”和“手檢”,才能如魚得水、左右逢源。
5 運用課件與師生互動相結合
文檢課除了給學生傳授文獻的基本知識外,還需要介紹大量的專業(yè)性工具書。這些工具書除了常用的之外,還有相當數量的學生沒有接觸過。如果采用傳統的方法授課,學生印象膚淺。如果教師將教案制作成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視頻俱佳的多媒體教學軟件,利用多媒體這種靈活生動的現代化教學手段,清晰系統地將各種工具書的圖片、各章節(jié)的要點、難點以及實踐環(huán)節(jié)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提綱挈領地予以演示,必能提升教學水平,增強教學效果。好的課件圖文并茂,生動真切,學生身臨其境,必然激發(fā)學習熱情。
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并不影響師生互動。如講課前提問上一次布置的思考題或作業(yè)題,引導學生答辯,這樣有利于督促學生完成作業(yè),也便于考察學生的實際能力。再如講過書目、索引這些基本的檢索工具書之后,布置期末考查作業(yè)。要求學生結合自己所學專業(yè),運用學過的文獻檢索方法,整理撰寫一篇綜述文章。這是對學生掌握基本科研方法,提高科學思辨能力,把握課題研究成果,嘗試科研論文寫作的綜合性考查。對于學生來說,撰寫綜述類文章有一定的難度。為消除學生的畏難心理,筆者首先在課堂上就綜述的定義、起源與發(fā)展、基本要素、基本特點、作用、結構、參考文獻標引規(guī)范、寫作步驟、注意事項等,一一作詳細講解。最后把往屆學生學過文檢課后,在考查作業(yè)的基礎上,整理發(fā)表的綜述文章當做范文提供出來,并鼓勵學生寫好后投稿,學生躍躍欲試。在選題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由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yè)興趣自主確定。建議把選題和自己的畢業(yè)論文聯系起來考慮,作為撰寫畢業(yè)論文的前期準備工作。這期間學生可以通過郵箱、短信、電話、面談等方式與教師溝通,商討選題的可行性。在課題檢索階段,教師隨時了解學生的檢索情況,酌情對其檢索策略以及檢索方法等作出必要的指導。通過反復交流互動,多數學生在收集資料、綜合分析文獻和文字表達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鍛煉,能夠寫出較規(guī)范的綜述論文。
6 專業(yè)學習與人文素養(yǎng)教育相結合
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不僅要“授業(yè)”、“解惑”,還要“傳道”,文道結合,以道育人。對于需要學生掌握的工具書,筆者都一一翻閱,熟悉這些工具書的體例、作用及收錄范圍、檢索方法。還從工具書內精選一些與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有關的、對學生學習或做人有益的案例來感染學生,使學生不僅學到了專業(yè)知識,還能將知識內化為素養(yǎng)和能力。
如講到《現代漢語詞典》的不同版本修訂后的變化時,釋義方面選擇【動搖】一詞,用(修訂本)例句“環(huán)境再艱苦也~不了這批青年征服自然的決心”與(第五版)例句“環(huán)境再艱苦也~不了這批青年支援邊疆建設的決心”作比較,讓學生了解國家對待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由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人定勝天”、“征服自然”改變?yōu)樽駨淖匀灰?guī)律,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科學理念。使學生進一步增強大自然造就了萬物,人人都有責任保護人類共同的生活家園的意識。
檢索《民國時期總書目·外國文學》時,選《炮火里取獲》內容提要:“本書分日記、書簡、家信3部分,都是日本侵華官兵厭戰(zhàn)和殘暴的記錄。”提醒學生勿忘國恥,以振興中華為己任。只有我們的民族強盛了,悲劇才不會重演。
類書是積累知識、學習研究的重要資料庫,是我國燦爛的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在講授類書《初學記》時,舉交友格言如“朋友之道有四:近則正之,遠則稱之,樂則思之,患則死之”(《白虎通》)、“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揚子《法言》)、“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已壞”(《禮記》)、“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等。這些名言,是中國人長期以來推崇的理想交友境界,在今天仍然有借鑒意義。
筆者自1998年起先后為河南大學文學院的編輯班、實驗班開設必修課,為漢語言文學專業(yè)開設任選課、限選課。十幾年來,根據需要不斷調整教學方法,更新補充教學內容。選擇內容的標準是認為學生現在、將來確實需要的。2008年,237名本科生在網絡評教中,給這門課的平均分數為95.043分,得到多數學生的認可。但筆者深知,對文檢課的教學實踐,尚不完善,還需要不斷汲取先進的教學經驗,努力提高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劉靜.《現代漢語詞典》的“一字多部”查檢法[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9(12).
[2] 羅瑛.四角號碼不能少[J].博覽群書,2006(8).
[3] 潘樹廣.論文科檢索能力的培養(yǎng)[J].新世紀圖書館,1982(4).
[4] 許慶寧等.從文獻課教材內容特點看高校信息素質教育新動向[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7(5).
[5] 楊琳.《漢語大詞典》光盤版與紙質版的區(qū)別[J].辭書研究,2010(4).
[6] 康美娟.文獻檢索課多媒體教學改革探討[J].情報雜志,2008(1).
[7] 沙振江.高校文獻檢索課早期科研訓練型教學模式[J].圖書情報工作,2006(8)
【淺談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文獻檢索課教學探索】相關文章: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文獻檢索課教學探索03-28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教學創(chuàng)新與探索11-16
淺談漢語言文學專業(yè)雙語教學12-04
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微課教學11-16
淺談漢語言文學學科的應用性轉型研究與探索12-02
淺談漢語言專業(yè)留學生本科經貿方向課堂教學改革探索03-20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論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