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華美學思想和漢語語言特征研究
中國傳統(tǒng)思維是漢 語這一“模型”鑄造的“產品”,因而分析漢語可找出許多中國傳統(tǒng)思維之所以得以形成的根源。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摘要:本文論述了中華美學思想和漢語語言特征的關聯(lián)性。得益于“道儒互補”這種獨特的中華美學思想的影響和熏陶,漢語語言及其運用具備均衡、含蓄、意象、意念等美學特征,“道儒互補”的機制和漢語語言獨特的審美情趣使?jié)h語語言發(fā)展豐富而生動,并不斷成熟完善。
關鍵詞:中華美學;漢語;特征;關聯(lián)
一、中華美學思想溯源
1.1孔子的儒家美學思想
孔子的美學觀可以從他的詩論、樂論和文質論中歸納和分析。孔子認為藝術是“美”和“善”的統(tǒng)一。孔子一貫主張“文質兼?zhèn)?rdquo;,即“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所謂“文質彬彬”指形式與內容的和諧統(tǒng)一,是孔子美學思想的核心。中華美學強調矛盾的對立與統(tǒng)一,滲透與協(xié)調,講究情理兼修,追求情與理的統(tǒng)一與調和,避免排斥與沖突。
1.2老子的道家美學思想
“道可道,非常道”,“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老子提出“道”是世界的本體。這種道并無目的,也沒有意志,它自然而然地發(fā)生,雖生天地,卻非有意為之。在老子那里,道是有與無、虛與實的對立統(tǒng)一,是既存在又不存在的。因此,“道”之把握不靠邏輯推理,而是強調對生命和自然關系的整體感悟,強調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并最終回歸自然,回歸后的自然凝聚了個體的感悟和情懷,終成藝術,所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道家文化獨具智慧,灑脫超然,對華夏美學的影響體現(xiàn)在非常注重對意和韻的追求。
1.3結論
“道儒互補”給情感的表達提供了便捷而豐富的形式,形成了中華美學思想的基本特征,如中華美學范疇中的虛實合一、動靜相間、形神兼?zhèn)、陰陽互根,剛柔共?hellip;…,分而言之,這些范疇可說是儒、道美學概念的一步步延伸;合而言之,每對范疇的對立統(tǒng)一則正是對“儒道互補”美學思想的具體詮釋。漢語言的歷史源遠流長,歷久彌新,在運用和發(fā)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征,很明顯得益于“道儒互補”這種獨特的美學思想的影響和熏陶。
二、漢語語言特征述略
2.1均衡
均衡,是中華傳統(tǒng)美學的基本原則之一。受孔子學說的影響至深,漢民族人民在觀察事物,處理問題的時候,往往具有一種樸素的辯證法。中國傳統(tǒng)建筑講究天圓地方,如北京的四合院四面對稱,結構精巧;又如漢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藝術——盆景,多是對稱擺放,層次分明,格局嚴謹,疏密有致,體現(xiàn)了漢民族人民特有的審美情趣。漢語言所具有的均衡美,首先是體現(xiàn)在漢字的結構上,人們認為漢字之美觀就是要齊整方正,所以就在所寫的材料畫上方格,在方格內寫字,漢字因此也被稱為方塊字。另外,和英語單詞的發(fā)音僅分為重音和輕音相比,漢語特有的平仄四聲調抑揚頓挫,入耳動心,韻味十足,使?jié)h語具有音律的對稱美和節(jié)奏美,體現(xiàn)了漢語語音結構的均衡美。在漢語中,詩歌的押韻和疊音詞等就是利用漢語音韻節(jié)律和諧的效果,增加語音的美感,漢語中的各類實詞幾乎都可以重疊使用,而且漢語動詞、形容詞的重疊詞在英語中找不出對應的形式,翻譯起來比較困難。如:“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娥娥粉紅妝,纖纖出素手。”“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四字格,也叫四字結構,包括四字成語和普通四字格如四字疊音詞、四字熟語和所有臨時組合而具有類似四字成語修辭功能的四字短語(陳林森1993)。漢語四字格在聲調上平仄搭配,結構上整齊對稱,使人產生視覺上、聽覺上、心理上平穩(wěn)勻稱的感覺。四字格乃“華文所獨”,是漢語語庫里的奇葩瑰寶,用來詮釋說明漢語構詞法所具有的審美屬性是再貼切不過的了。漢語構詞上的對稱和均衡形成了漢語修辭的均衡美。如在詩歌中大量運用對偶句,通過句法、詞匯和聲律的兩兩對應,環(huán)環(huán)相連,絲絲入扣,產生一種強大而內斂的表現(xiàn)力。除對偶外,能體現(xiàn)均衡美的還有互文、回環(huán)、頂真、對照等。例如:“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木蘭詩》),互文結構“文省而意存”,是漢語特有的修辭方式。又如,清代女詩人吳絳雪的《春晴秋雨》:“鶯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鶯。”形式上的整齊勻稱,體現(xiàn)了語言循環(huán)往復的情趣美,表現(xiàn)事物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或相互對立的辯證關系。中國詩歌往往還講究字數(shù)、句數(shù)的限定劃一,詞、曲也須按律填寫,或整齊、或統(tǒng)一,具有鮮明的形式美,形成了西方語言無法企及的獨特傳統(tǒng)和均衡美感。
2.2含蓄
“和”是以孔子為首的儒家文化仁學體系的核心,“和”的精神表現(xiàn)在言語上就是含蓄委婉,“和”承認事物的差異性和多樣性,但是提倡用迂回曲折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好惡,使之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靈活性,以和為貴,所謂“微言大義”“言近而旨遠”,而不是言辭鮮明、不留余地。含蓄的表達方式在美學上的意義體現(xiàn)在可以帶給人無限的聯(lián)想和啟示,突破語言表達的局限性。“諧音”這種語言修辭現(xiàn)象在漢語詩歌創(chuàng)作中常常被運用,通過詞語的諧音構成聯(lián)想,以物傳意,使言語表達具有含蓄委婉的審美效果。如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中的“絲”與“思”,借“絲”寓“思”,表達拳拳思念之情,執(zhí)著剛烈。又如劉禹錫的《竹枝詞》:“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中的“晴”與“情”,語帶雙關,寓意深遠,對于表現(xiàn)女子那種含羞不露的內在感情,十分貼切自然。
2.3意象
與西方拼音文字相比,漢字的象形根基使?jié)h語具有“視而可識,察而見意”的形象特征,字形靈動,栩栩如生,極具形式美感和詩情畫意。每個漢字都是一幅畫,漢字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tǒng)藝術,成為世界上少數(shù)幾種文字所有的藝術形式。當我們眼觀、手寫、耳聽漢語詞句時,心中往往會浮現(xiàn)出相應的生動情景,這情景在作者方面是“造境”,對讀者而言是“聯(lián)想”。法國語言學家葛蘭言說過,漢語是一種可以觸發(fā)特別感情,為詩人或懷古家所設計的語言。美國詩人龐德也說,用象形構成的中文永遠是詩的。造設意境,漢語語言通常采用觀物取象,寓抽象于具體,寓推理于類比,超越具體而又回歸具體,可以讓讀者由感性的把握中去體悟抽象的內涵。例如,因“柳”“留”相諧,友人和戀人間的依依惜別,自古有“折柳”相留的風俗,“楊柳”常被用來表達離情別怨的情境,形成漢語語言中有關柳的意象,如白居易的《憶楊柳》,“曾栽楊柳江南岸,一別江南兩度春。遙憶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另外,漢語常用短句,句與句之間常常省略關聯(lián)詞,句子間的邏輯關系和語義由句子的前后順序來體現(xiàn),形成漢語獨特的意合體悟的傳統(tǒng),這種傳統(tǒng)在詩歌意象的組織上表現(xiàn)得最為充分。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短短的28字中排列著10種意象,渾然一體,意象憂傷,詩情濃郁,勾勒出一幅羈旅荒郊的悲秋之圖。在詩歌中,意象的搭配十分靈活,內在的邏輯感情是各意象之間關聯(lián)的紐帶。我國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先生曾經(jīng)說過:“就句子的結構而論,西洋語言是法治的,中國語言是人治的。”
2.4意念
與漢字具有較強表意功能的特點相比,漢語語法卻是重于意而簡于形。中國文化中的儒道傳統(tǒng)都特別強調:在語言的形式與內涵之間,內涵總是重于形式,語言主要是作為表述事理、抒發(fā)情志的工具而存在的。所以,漢語表達于結構形式上常用減法,在語義容量上則常用加法。中華文化的重意念的審美特征,在其它藝術形式上也都有體現(xiàn)。中國的國畫講究留白的藝術,有人用“減法繪畫”來形容,畫中留白往往意境深厚,巧妙地借有限的空間布局來展現(xiàn)時間和思緒的無限延伸,氣局飽滿,氣勢圓通。還有漢字書法藝術“布白亭勻”的審美標準,實處之妙,皆由虛處而生,”虛實之間,白黑相宜,留給欣賞者以廣闊的審美想象。漢民族的繪畫語言、書法藝術和其有聲語言、文字語言的這種相似之處,都體現(xiàn)了一致的美學思想。漢語的重文意、重神韻,首先從語言的時間意識表現(xiàn)出來。與西方語言不同,漢語動詞沒有時態(tài)的分別,卻仿佛更能契合時間的抽象感和連續(xù)性。例如,“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語詞相同,卻此詞彼義。語詞的表層意義雖然相近,但語詞宛轉間,其深層意蘊已全然不同,仿佛隨時過境遷,一切已物是人非。時間對于個體而言是有始有終的,然而,從人類發(fā)展的整體來看,卻是循環(huán)往復,永恒流轉的。與英語繁復的時態(tài)系統(tǒng)相比,漢語表達時間的方式可以說是極簡,卻能精妙傳神地表達出時間內涵的綿延漫長和不可逆轉。漢語語言具有跨越時空的特性,其重視表意,也極具表意的功能。另外,漢語句子中主語和謂語的語法意義是主題和述題,而不是動作者和動作(趙元任1968:67-104)。例如“云想衣裳花想容”,其中“云”和“花”即為話題主語,并非行為者,而是指“看到云”及“看到花”這兩種行為;“想”是“想起”、“想到”;“衣裳”和“容”指某位女子的“衣裳”和“面容”。漢語的重意念,主語話題化是一種重要的機制(劉宓慶2005)。
三、總結
綜上所述,“道儒互補”形成中國傳統(tǒng)美學思想的基本特征,與漢語語言特征互相關聯(lián),兩者貼切相應,相輔相成。方塊漢字結構規(guī)整,橫平豎直,在音韻、形狀、構詞、句子、語法、修辭等方面盡顯儒家“建構”均衡之美;漢字的象形表意,靈活簡約,利于聯(lián)想,使她可以超越語法規(guī)則的種種束縛,雋永含蓄,意境深遠,成為世界上最感性的語言,這是得益于道家“解構”之功。“道儒互補”的機制和漢語語言獨特的審美情趣使?jié)h語語言的發(fā)展豐富而生動,并不斷成熟完善。
參考文獻
[1]陳林森.漢語四字格修辭美淺探[J].上饒師專學報,1993(4).
[2]王力.中國語法理論《王力文集》第一卷.山東教育出版社,1984:35.
[3]劉宓慶.翻譯美學導論.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5.
【中華美學思想和漢語語言特征研究】相關文章:
電影色彩藝術的美學特征研究論文08-21
設計美學的學科定位、研究對象和特點論文09-06
數(shù)字媒體藝術的新美學特征分析05-03
淺論先秦“中和”美學思想05-03
舞蹈藝術的特征研究10-26
試論劉勰的視聽覺美學思想08-09
淺談數(shù)字媒體藝術的美學特征的表達分析論文04-18
從語用學角度看郭靖語言運用和理解特征06-15
江漢平原皮影造型藝術美學特征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