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英美文學課程中的運用
論文關鍵詞:多媒體 英美文學 教師 學生
論文摘 要: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英美文學課程中的合理運用,可以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激發(fā)學生學習英美文學的興趣,加深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質(zhì)。因此,高校英美文學課程授課教師應合理應用各種多媒體教學手段,如幻燈片、視頻、音頻文件及網(wǎng)絡技術,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教學大綱規(guī)定,英美文學課程是針對于英語專業(yè)高年級學生所開設的一門專業(yè)必修課,旨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欣賞、理解英美文學作品的能力,了解并掌握文學批評的基本方法,提高學生對英語這一門語言的運用能力,增強對英美文學及文化的了解,促進學生人文素質(zhì)的提高。[1]英美文學課是一門比較特殊的課程,其中作家、作品及所屬流派跨越了多個時代,所歸屬的政治、歷史時期在經(jīng)濟、文化等各方面都存在著很大差異,知識量特別大。在教學中,教師要把語言和文化的學習真正情景化、語境化,有效地利用多媒體資源逐步擴展文化知識的內(nèi)容和范圍,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提高英美文學課程的教學效果顯得頗為重要。[2]
一、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高校英美文學課程所遇的障礙
課時不夠。近年來,在經(jīng)濟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下,在“實用主義”、“功利主義”之風的影響下,許多院校注重開設“實用”類課程而刪減英美文學課程或課時。根據(jù)統(tǒng)計,目前許多院校的英語專業(yè)教學計劃中英美文學課程的比例已很小,一般為二至四門,有的只有一至二門,每周只有兩課時,而且課程設置隨意性大,設置結構單一,選修課少,英美文學史與文學作品選讀課程的關系處理不好。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對課時量的需求很大,而實際課時偏少以及學生興趣不高的現(xiàn)狀導致教學的效果不佳。
教材不精。受到英美文學課程課時量的限制,教師在選擇教材時遇到很大阻力。例如,在文學史方面,教學目的是講述文學發(fā)展的過程及其規(guī)律和特征, 因而教材要做到首尾貫通、主次分明、脈絡清楚;在英美文學選讀方面,教材應包括小說、散文、詩歌、戲劇、傳記等各種題材的作品,注重其可讀性、代表性、時代性和文化內(nèi)涵,所選的作品應能體現(xiàn)作家的寫作風格,應有作者、作品介紹以及重點、難點注釋和思考題等,以便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學生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鑒賞水平。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應是將文學史與文學選讀結合起來講解學習,但由于受到課時量的限制,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教師很難做到面面俱到,有限的時間內(nèi)很難使學生窺見整個英美文學史的全貌,更難分析各個時期不同流派的風格特色。
學生興趣不濃。英美文學課程的講授和學習不但對教師有著較高的素質(zhì)要求,對學生也不例外。首先,學生應具備良好的英語語言的基本功,才能在閱讀和欣賞英美文學作品時減少障礙;其次,學生對英美文化應有一定的了解,才能了解語言表層技巧所反映的深層社會文化內(nèi)涵。但很多學生對英美文學課程望而生畏,從內(nèi)心就有著一種抵觸感,覺得自己離英美文學的國度太遙遠,認為英美文學的語言生疏,用詞陌生,難以理解,文學作品中所涉及的人名、地名、歷史事件更是極為陌生,這就進一步拉遠了他們與文學作品的距離。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興趣,反而使學生認為文學課程非常枯燥無味。
二、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模式在英美文學課程中的運用
在網(wǎng)絡資源及多媒體技術匱乏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課堂容量小、信息量傳遞不足,學生的知識獲得主要取決于教師的知識儲備,而一個教師即使再博學,也無法達到網(wǎng)絡資源所覆蓋的信息面。[3]面對信息時代的挑戰(zhàn),教師在教學中只有以變應變,對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進行深入的調(diào)查和大膽的改革,在備課時應做好充分準備,根據(jù)課程內(nèi)容的不同合理地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手段,才能提高教學效果。傳統(tǒng)意義上,多媒體一般包括以下幾種媒體:1) 文字和旁白;2) 圖案和插圖;3) 靜態(tài)的照片;4) 圖表和圖形;5) 視頻和動畫;6) 音樂和音響;7) 網(wǎng)絡。[4]當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可將其分為以下四類:
。ㄒ唬┗脽羝倪\用
自古以來,人類都是通過視、聽、嗅、觸、味五種感官來接受信息的,其中83%的信息是通過視覺從圖像中得到的。[5]英美文學課程中所介紹的許多作家及其作品對于中國學生都很陌生,如何加強學生的印象,使原本空洞的文字變成直觀的圖像展示在學生面前,是大多數(sh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忽視的。越是陌生的內(nèi)容,就應該以一種更能引起學生興趣的方式來講述,以幻燈片的形式將作家的肖像及其代表作的出版物封面展示給學生,可以加深學生對作家作品的了解,激發(fā)學生閱讀英美文學原著的興趣。PPT課件的制作可以將跨時代的文學作品進行整合對比,可以引入更多的與課堂內(nèi)容相關的參考資料,如作者生活的家庭和社會背景,作者作品的羅列,作品中精彩選段的呈現(xiàn),從而能大大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他們在了解文學文本的同時進一步了解不同時代的英美社會文化。
(二)視頻文件的運用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fā)展,大量根據(jù)英美文學名著改編的電影被引進到國內(nèi),學生可以更廣泛地接觸到英語語言文學,聲情并茂的視頻資料拉近了學生與英美文學所體現(xiàn)的西方文化之間的距離,學生們可以更直接地了解英美社會的方方面面。然而,對于英語專業(yè)的學生而言,不應該只是停留在一時的視覺享受上,而應該借助視頻文件這座便橋走入英美文學的國度。英美文學課程所涉及的內(nèi)容廣泛,課堂時間很難逐一詳細分析單個文學作品中的方方面面,加之學生的閱讀時間有限,在沒有把握作品全貌的情況下分析作品,只會加大學生理解的難度,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安排學生觀看由英美文學原著所改編的電影,在學生大致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故事情節(jié)及人物后,再利用課堂時間重點分析教材上作品選讀的內(nèi)容,這時,學生根據(jù)自己對作品的了解,可以較輕松的理解原文,也可以在對比影視作品和文學原著時,形成自己的文學觀點,大大提高了英美文學課程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解托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絲》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先觀看影片,讓學生在人物形象和情節(jié)方面留下深刻印象,然后就文學選讀教材中的選段進行講解,這時可以請學生自己根據(jù)上下文來分析文本選段,討論電影中的苔絲與哈代筆下的苔絲這一人物性格表現(xiàn)有何異同,進而拓展學生的文本分析能力,激發(fā)學生對文學文本閱讀的興趣。
。ㄈ┮纛l文件的運用
視頻文件可以增強學生對英美小說的了解,而音頻文件則更適合被應用在英美詩歌的教學中。聽覺和想象力是理解詩歌的關鍵,英美詩歌中的格律只通過書面的講解很難被學生所理解,只有當學生直接聽到抑揚頓挫的格律時,才能感受到英詩之美。最古老的英語詩歌形式就是民謠,也稱歌謠,這些民謠就是以聲音的形式被傳載至今,現(xiàn)在,隨著人們對英語語言運用的重視,朗誦英美名詩的音頻文件已經(jīng)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廣泛傳播,將這些音頻文件利用到英美文學課程的課堂教學中,不失為一種好的教學方法。如在講解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蒲柏的英雄雙行體或華茲華斯的浪漫主義詩歌時,都可以讓學生靜靜地聆聽,一同感受詩歌韻律。除了運用音頻文件來感受詩歌的格律外,教師還可以用它將音樂和文學聯(lián)系起來!队颜x地久天長》是世人熟知的歌曲,它被翻譯成了不同的語言,用這首歌作為一個引子來介紹蘇格蘭著名農(nóng)民詩人彭斯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這樣一來,文學作品就能以音樂的形式來親近聽眾。
。ㄋ模┚W(wǎng)絡的運用
閱讀文學作品是學生作為個體從讀物中汲取精神營養(yǎng)的腦力勞動,是別人無法代替的。在文學教學中,教師是不能代學生理解的,作品意義是學生欣賞作品本身的結果,它不在教師的頭腦里,也不在作品的言語里,而只能由學生自己去感悟、理解。而網(wǎng)絡則是用來作為輔導學生課外自主學習的工具,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課前利用網(wǎng)絡來了解課堂上所要講解的作家及作品,在課堂上利用幾分鐘的時間來考察學生課前的自主學習情況,可以以簡單提問的方式讓學生熟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創(chuàng)作的背景,也可以師生換位,讓學生來介紹他所了解的作家及其作品,提出他們自己的觀點。教師還可以用電子郵件方式,對學生的課外閱讀和寫作予以指導, 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或批改作業(yè);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學會上網(wǎng)搜索文學電子書和文學評論資料,使學生更主動地參與到文學學習中。[6]
三、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利弊
多媒體資源為我們的英美文學課程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提供了契機。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能真正幫助學生提高對英美文學課程的興趣,加深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質(zhì)。但過分依賴多媒體手段也會帶來一些不良影響。視頻文件能帶給學生良好的視覺和聽覺的享受,更生動形象地展示文學作品的時代背景,但視頻文件或電影不可能完全替代文學原著文本而成為文學內(nèi)容的主要載體,對文學原著的閱讀可以更好地拓展讀者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對文學作品的解讀中去。網(wǎng)絡資源可以提供很多文學評論參考資料,但其獲取的渠道必須是合法合理的。網(wǎng)絡有著自由性,人人都可各抒己見,教師在引導學生合理利用網(wǎng)絡資源時,應當指導學生如何合理運用網(wǎng)絡搜索資料,得到真知灼見。教師要教會學生客觀地評價網(wǎng)上信息的可信度, 要考慮網(wǎng)上信息的可靠性、信息的來源出處和網(wǎng)站的開通及運行時間,以對有關的信息和無關的信息進行取舍。教師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批改作業(yè),在保護環(huán)境的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教師應當指導學生鍛煉各自的寫作能力,告誡學生切不可濫用、剽竊網(wǎng)絡資源。
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尤其是多媒體和網(wǎng)絡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為語言的教與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空間。網(wǎng)絡教學綜合多種媒體,信息量大,效率高,反饋及時,越來越受到教育者和學習者的關注。[7]如何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提高英美文學課程的課堂教學效果呢?對高校英語專業(yè)教師來說,最起碼應具備如下素質(zhì)和能力:1.人文社會科學素質(zhì)。語言是用來傳播思想的,沒有內(nèi)容的純形式語言是不存在的。英美文學課程涉及英美兩國的社會文化,歷史人物等,英語教師只有博覽群書,廣泛涉獵人文社會科學各個領域的知識,才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教授英語語言文學的同時,將學生引入博大精深的文化殿堂。2.多媒體技術運用能力。多媒體資源豐富且技術日新月異,了解和掌握有利于課堂教學的多媒體資源及技術能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因此教師必須不斷更新自己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力來服務于課堂教學。3.課程整合能力。隨著教材改革的推進,課本內(nèi)容越來越多,而課時卻沒有增加,這就要求教師對教材要有所取舍,創(chuàng)造性地結合過級考試內(nèi)容使用教材;同時教師還要能夠編選整合教材以外的素材,創(chuàng)造適宜本校學生的教材,甚至是教師自己的個性化教材,因此,在教材的選用、研究、開發(fā)上,教師要有自主選擇、自主研究、自主設計教材的意識和能力。教師只有具備了以上的素質(zhì)和能力,才能在教學的過程中游刃有余,學生才能在跟著老師學習的過程中如魚得水。
注釋:
[1]王云,劉寶泉:《英美文學課中現(xiàn)代教學思路的滲透》,遼寧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第5期,第49-50頁。
[2]盧麗萍:《多媒體手段與傳統(tǒng)英語教學法的整合與構建兼評<新時代交互英語>網(wǎng)絡教學系統(tǒng)》,當代教育論壇,2006年,第12期,第108-109頁。
[3]張慧軍:《英美文學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及其對策》,西安工程科技學院學報,2007年,第2期,第275-278頁。
[4]陳勇:《英美文學教學觀芻議》,文教資料,2007年,第24期,第159-160頁。
[5]李晉:《利用多媒體教學培養(yǎng)大學生的英語文化意識》,太原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第6期,第149-151頁。
[6]張慧榮:《英美文學多維度文化導入教學范例》,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年,第6期,第44-48頁。
[7]張耀龍:《英美文學多媒體教學模式探討》,河西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第81-84頁。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jīng)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yè)論文
【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英美文學課程中的運用】相關文章:
談多媒體教學手段在音樂課堂中的科學運用11-14
談多媒體教學手段在音樂課堂運用11-14
在物理教學中運用多媒體12-05
多媒體手段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12-05
多媒體教學手段在物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11-21
多媒體技術在化學教學中的運用03-21
試析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11-2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