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藏區(qū)農家樂菜品創(chuàng)新的原則及實踐方法論文
在個人成長的多個環(huán)節(jié)中,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那么一般論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川藏區(qū)農家樂菜品創(chuàng)新的原則及實踐方法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摘要:
四川藏區(qū)"農家樂"的經營是以"吃農家飯"為重點。菜品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要從烹飪原料的選擇、烹飪技術的提升、民族文化的挖掘、菜點品種的均衡等多方面著手。
關鍵詞:
藏區(qū);農家樂;菜品創(chuàng)新;
引言:
鄉(xiāng)村旅游始于20世紀80年代,它是在特殊的旅游政策指導下應運而生的。近年來,四川省政府指導和支持四川藏區(qū)創(chuàng)建的鄉(xiāng)村旅游示范鄉(xiāng)(鎮(zhèn))、村等已經超過200個,建成了汶川水磨、理縣桃坪、茂縣坪頭等一大批精品旅游村寨。隨著旅游村寨的建立,出現了眾多的具有藏區(qū)特色的"農家樂",帶動了數十萬的藏區(qū)農牧民增收致富。
目前,四川藏區(qū)的農家樂與其他地方農家樂一樣,在經營上是以"吃農家飯"為重點,而地方農家樂經營方式傳統落后,菜品設計過于單一普通,缺少地域化、特色化、民族化的菜肴,經營菜品有些單調尋常,導致農家樂餐飲對顧客的吸引力不足,消費力度不夠,菜品和食材優(yōu)良但鮮有人來的情況出現。
四川藏區(qū)農家樂的菜品設計,要緊緊圍繞當地特色,多選用本土原料,運用特殊烹調方法制作出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菜品。要提升四川藏區(qū)農家樂菜品質量,應從特色食材的選擇、烹飪方法的優(yōu)選、民族文化的挖掘、菜點品種的均衡等多方面著手,從而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1、四川藏區(qū)農家樂菜品創(chuàng)新的原則及方法
1.1特色食材選用
四川藏區(qū)極具特色的食材非常豐富,品質也很好。青稞、牦牛是四川藏區(qū)高原特色產品的代表,牦牛肉干、糌粑、酥油茶是四川藏區(qū)傳統飲食文化的代名詞,另外,藏豬、藏雞、蘋果、紫皮土豆、蕪菁及多種野生菌都是獨具特色的食材。在進行四川藏區(qū)農家樂菜品設計與創(chuàng)新時應優(yōu)先考慮使用這些當地特產食材。
牦牛與北極熊、南極企鵝一起被稱為"世界三大高寒動物",是逐水草而居的半野生珍稀動物,生長過程中攝入大量的蟲草、貝母等名貴中草藥,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富含蛋白質和氨基酸及鈣、磷等微量元素,對增強人體抗病力、細胞活力和器官功能均有顯著作用。這是四川藏區(qū)農家樂設計與創(chuàng)新菜品時首先考慮的食材,也是消費者希望品嘗到的食材。
牦牛肉在中國港澳地區(qū)和西歐市場上被譽為"肉牛之冠",藏區(qū)喜歡把牦牛肉制作成牦牛肉干。新鮮的牦牛肉的烹調技法多種多樣,可以炒制、紅燒、煨制、清燉等,其風味都很獨特。
松茸被譽為"菌中之王".據記載,1945年8月廣島原子彈襲擊后,唯一存活的多細胞微生物只有松茸,它長在寒溫帶海拔3500m以上的高山林地。[1]四川藏區(qū)的松茸品質優(yōu)良,主要有小金松茸和雅江松茸。小金松茸色澤鮮明,體形肥大,形若傘狀,菌蓋呈褐色,菌柄白色,均有纖維狀,茸毛鱗片。菌肉白嫩肥厚,質地細膩,口感極佳,并有濃郁的香氣及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
圓根蘿卜是藏區(qū)主要的種植蔬菜,為藏族人民外出朝拜和旅游時必備的"干糧",當地人認為它具有提神、解渴、補養(yǎng)的功效。它與蘿卜相比較,肉質較為硬實,水分含量較少,成熟后較為松軟,所以可作為主食加以食用。藏區(qū)高原常將圓根蘿卜切成丁,加特制配方進行腌制,制作成高原特有的泡菜。
藏豬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原型豬種,也是我國寶貴的地方品種資源,我國國家級重點保護品種中唯一的高原性豬種。藏豬長期生活于無污染、純天然的高寒山區(qū),具有皮薄、胴體肉色鮮紅、瘦肉率高、肉質細嫩、味香而鮮、適口性極好等特點,可采用醬、鹵、烤、燒等多種烹調方法加以制作,產品極具風味。
藏雞是適宜于高寒、低壓、缺氧,高海拔地區(qū)的優(yōu)良地方品種,具有體型輕小、勻稱緊湊、胸腿肌肉發(fā)達、活潑好動、善飛、覓食能力強、極耐粗放等特點,對高寒惡劣多變的氣候環(huán)境有較良好的適應能力,肉質細嫩、肉味鮮美、香氣濃郁、營養(yǎng)價值高,再加上它們特有的適應性、喜人的羽色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是高海拔地區(qū)養(yǎng)禽業(yè)中的當家品種。[2]
1.2烹飪方法的優(yōu)選
四川藏區(qū)的海拔較高,平均海拔在3500m以上,甘孜、阿壩大部分藏族地區(qū)海拔在3000m以上,高海拔地區(qū)的烹飪與平原不同,多采用炒、炸、蒸或采用高壓鍋烹制的方法,對制作菜品有一定的限制,因此,菜品設計時必須考慮高海拔地區(qū)的環(huán)境條件,選用適當的烹飪技法烹制出可口的菜肴。
首先,高溫烹制。食用油的沸點較高,傳熱均勻,在較低氣壓下也能產生高溫,傳熱效果好,香味濃郁。在烹調過程中通過對不同油溫的控制,可以使菜品的質地及口感達到一些特殊的效果。[3]例如:用100℃左右的油溫加熱烹飪原料,可使原料蛋白質凝固,淀粉糊化,菜品形成細嫩、柔軟等質感,而用200℃左右的油溫炸制烹飪原料,能使原料表面的水分迅速蒸發(fā),表層蛋白質快速凝固,使菜品形成酥香、酥脆或外焦內嫩等質感。因此,在高海拔地區(qū),如果用水煮不能把烹飪原料煮熟時,可以考慮采用把水換成油為傳熱介質,保持100℃的油溫原料既能快速成熟,又能保持原料細嫩的質感。
其次,高壓烹制。當海拔增高時氣壓下降,水的沸點也降低,海拔3000m時水的沸點降至91℃,而至海拔5000m時沸點降至85℃,這時飯菜就不容易成熟,同時,長時間烹調會破壞更多的維生素,為此,高原應多采用高壓鍋烹制,盡量少用直接煮、燉等烹調方法。
1.3民族文化的挖掘
如果一道菜肴沒有賦予文化的元素,這樣的菜品往往不能給消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人們品嘗完后,最多就是評價這道菜肴好吃不好吃。要抓住顧客的心,就需要將菜品賦予文化的元素。
藏族人性格豪爽,茶葉、糌粑、酥油和牛羊肉被稱為藏族飲食"四寶".藏族人普遍愛吃肉,肉以牦牛肉和綿羊肉為主。在創(chuàng)新菜品時,要從民族文化方面深入挖掘。設計創(chuàng)新菜品時,要綜合考慮藏區(qū)的歷史、當地特產、當地的風土人情等多方面因素,使菜品與文化相聯系,提升菜肴的檔次。
2、四川藏區(qū)農家樂菜品創(chuàng)新實踐
根據四川藏區(qū)農家樂菜品創(chuàng)新原則與方法,設計創(chuàng)新以下品種。
2.1炭烤荷葉藏雞腿
設計思路:在設計此菜品時,首先考慮到高海拔地區(qū)烹調技法的選用,這里采用炭火明火烤制的方法,既能保證食材的成熟度,同時又非常具有風味特色,原材料選用藏區(qū)特色食材---藏雞,能讓顧客品嘗到地道的藏區(qū)風味菜肴。
此道菜肴選用四川藏區(qū)珍貴的食物原料烹制,用它獻給遠方來的貴賓,體現出藏區(qū)人民熱情好客的本性,同時也體現出民族和諧的氣氛。從一道菜肴,就挖掘出民族文化的'元素,提高了農家樂的檔次。
食材配方:藏雞腿300g,二荊條青椒20g,荷葉25g,精鹽3g,蠔油5g,胡椒粉0.5g,色拉油10g.
制作工藝:
。1)刀工:二荊條青椒洗凈,切成綠豆大小的粒;荷葉用清水浸泡變軟,洗凈。
(2)碼味:將精鹽、青椒粒、胡椒粉、蠔油、色拉油和勻,均勻涂抹于藏雞腿上,腌漬約15min待用。
。3)烹制:用荷葉將雞腿包裹緊實,放于特制的燒烤網架上,用炭火小火慢慢將雞腿烤熟,取出,裝盤,(配味碟)即可。
成菜特色:此菜品選用的藏區(qū)特色原料藏雞經過炭火燒烤,既保留原料特有的香味,同時,烹飪技法也較特殊,給消費者眼前一亮的效果。此菜口感滑嫩,清香爽口。
2.2一罐香(民族一家親)
設計思路:此菜選用多種四川藏區(qū)特色原料經過較長時間煨制(高壓鍋壓制)成菜,形成了一種濃郁的復合香味。將此菜取名"民族一家親",寓意為藏族與其他少數民族及漢族和睦相處,如同一家人,就像此菜散發(fā)出的香氣一樣已經融為一體,不能分割。
食材配方:藏雞中翅200g,帶皮藏豬五花肉150g,雞蛋2g,干羊肚菌30g,干青杠菌30g,蔥段20g,姜片10g,八角1個,精鹽5g,胡椒粉0.5g,糖色30g,鮮湯750g,干細淀粉10g,水淀粉15g,色拉油500g(耗20g)。
制作工藝:
。1)初加工:藏雞中翅洗凈,斬成3cm大小的塊;藏豬帶皮五花切成2.5cm大小的塊,用水煮熟;雞蛋煮熟去殼;干羊肚菌、干青杠菌分別用溫水浸泡。
。2)熟處理:分別將雞塊和五花肉放入180℃的油中炸至緊皮、色金黃撈出;雞蛋表面均勻粘上干細淀粉,放入140℃油中炸成虎皮色撈出。
(3)烹制:取高壓鍋,鍋底放姜片、蔥段,上面再放入雞翅塊、帶皮藏豬五花肉、雞蛋、羊肚菌、青杠菌等,摻入鮮湯,調入精鹽、八角、胡椒粉、糖色,用小火一起壓制約20min取出。
。4)成菜:揀去姜片、蔥段、八角不用,將原料從高壓鍋中取出裝入特制陶罐中,湯汁倒入炒鍋中燒沸,用水淀粉勾二流芡,汁濃后起鍋,淋于原料上即成。
成菜特點:此菜色澤棕紅,口感熟軟,咸鮮醇厚,香氣誘人。如果能搭配適當的餐具進行裝盤,效果會更好。
2.3雙椒牦牛肉
設計思路:由于高海拔水溫偏低,不易把原料煮熟,藏區(qū)較少有汆燙的菜品,但是汆燙菜品成菜后具有湯汁較多、原料質地滑嫩、口味清爽等特點,深受顧客喜愛。此菜品的烹調方法采用先將主輔原料通過劃油致熟,再用汆燙的方式成菜,避免了高海拔地區(qū)用沸水汆燙而原料不成熟的問題,同時保持了原料應有的品質。在原料的選用上,采用高原特產牦牛肉為主料,輔以紫皮土豆,調味采用極富風味特色的雙椒(鮮辣椒和鮮青花椒)進行調制,賦予菜肴新的風味。
食材配方:精牦牛肉300g,紫皮土豆200g,二荊條青椒100g,野山椒25g,鮮青花椒10g,精鹽5g,醬油5g,水淀粉25g,鮮湯500g,色拉油500g(實耗100g)。
制作工藝:
。1)刀工:紫皮土豆去皮洗凈,切成0.3cm厚的片,用清水淘洗;精牦牛肉橫著肌肉紋路切成5cm長、3cm寬、0.3cm厚的片,加精鹽、醬油、水淀粉碼味上漿;二荊條青椒洗凈,切成0.2cm后的圈狀;野山椒剁成細末狀。
。2)熟處理:鍋中放入色拉油,燒至140℃油溫時,將精牦牛肉片放入油中劃油致熟撈出待用。
。3)烹制:鍋中留色拉油25g,150℃下青椒圈、野山椒末炒出香味,摻湯后調入精鹽,放土豆片、精牦牛肉片,湯沸騰后,用水淀粉勾二流芡,汁變濃后起鍋裝入湯碗中。
。4)淋熱油:鍋內留色拉油50g,燒至160℃時放入鮮青花椒炒出香味,一起倒入原料上即成。
成菜特點:成菜后口感滑嫩,咸鮮麻辣清香。
2.4野菌擔擔面
設計思路:小吃借鑒四川著名小吃---擔擔面,將面臊添加野菌,富有特色,制作也不復雜,容易操作。如果在制作面條時,考慮添加適量的當地特色原料---青稞粉,這款小吃的地方特色會更加濃郁,消費者在品嘗后會對此品種印象更深。
食材配方:面條400g,豬肉10g,野生菌10g,精鹽10g,醬油50g,辣椒油50g,醋20g,小蔥20g,色拉油10g.
制作工藝:
。1)初加工:豬肉切成綠豆大小的小粒;野生菌初加工后洗凈,切成綠豆大小的粒;小蔥洗凈后切成蔥花。
。2)炒肉臊:鍋中放色拉油,下豬肉末炒散,下野生菌一起炒制,加醬油上色,炒至豬肉末吐油后起鍋,即成野菌面臊。
。3)調味:取10個小碗,每個小碗分別放入精鹽1g、醬油10g、醋2g、辣椒油10g調成味汁。
。4)烹制:鍋中燒水,水沸后放入面條煮熟后撈出,平均挑入10個裝有調味汁的小碗中,上面放入炒好的肉臊,撒蔥花即成。
成菜特點:此小吃色澤紅亮,香辣咸酸,鮮而不膩,辣而不燥,菌香味濃郁。其面條細滑,輔以辣椒油、野菌肉臊、芽菜、蔥花等調制的味型,風味獨特。
3、結語
如何經營好農家樂,是每位經營者需要思考的問題,其中重要的一點是要保證菜品的質量。同時,菜品要有特色,尤其是對于四川藏區(qū)農家樂,在設計的菜點品種時,既要考慮菜品的創(chuàng)新,菜品創(chuàng)新符合當地特色;還需要考慮菜點品種的均衡,適當增加小吃和點心的品種。藏區(qū)很多農家樂可能因為廚房人手不夠或是烹飪技術有限,設計的菜品品種偏少,類別也較單調,不能較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會給消費者留下不少的遺憾。因此,建議在菜點設計時,考慮菜點品種盡量多樣化,包括葷菜、素菜、小吃、湯品等多個類別的品種。對于小吃品種,可以考慮選擇能提前加工預制、烹制方法不難、有一定特色的品種。
四川藏區(qū)的農家樂,經過十多年的快速發(fā)展,現在已初具特色,菜肴的品種也逐漸豐富。本文通過巧妙應用藏區(qū)特色烹飪原料、藏族文化與菜品的融合創(chuàng)新、藏區(qū)食材與四川烹飪特點結合改良、菜點品種豐富和營養(yǎng)的均衡等創(chuàng)新,將地方特色食材藏香豬、牦牛肉、藏香雞等進行重點研究開發(fā),研發(fā)出營養(yǎng)價值高、口感風味優(yōu)質的藏區(qū)美食菜肴,使四川藏區(qū)農家樂的菜肴品質有了很大的提升。
由于藏區(qū)的特殊地理環(huán)境,藏區(qū)原材料擴充,藏區(qū)農家樂的相關人員還應不斷努力學習提升,使藏區(qū)美食更科學、健康、便捷地面向大眾消費群體,進而推動四川藏區(qū)鄉(xiāng)村旅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高藏區(qū)經濟發(fā)展,幫助四川藏區(qū)鞏固脫貧成果,更好地發(fā)展社會經濟文化。
參考文獻
[1]初明升.尖上的"森林食品"[J].中國林業(yè)產業(yè),2012(8):30-31.
[2]陳勇,榮道興,劉建,等.四川阿壩州藏雞種質特性與保護利用[J].阿壩科技,2011(1):46-48.
[3]崔俊,鄧力,汪孝,等.油炒烹飪中食品體系吸熱功率研究[J].食品工業(yè),2017(7):182-187.
【四川藏區(qū)農家樂菜品創(chuàng)新的原則及實踐方法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