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四川省少妇一级毛片,老老熟妇xxxxhd,人妻无码少妇一区二区

談積極心理學: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繼承與發(fā)展

時間:2024-05-19 03:05:18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談積極心理學: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繼承與發(fā)展

  〔論文關鍵詞〕積極學 人本主義心 繼承 發(fā)展

  〔論文摘要〕20世紀末以來興起的積極心理學,是一股重要的心理學力量,體現了當代心理學的最新進展。積極心理學對人持積極樂觀的評價,注重研究人的各種美德、積極品質和積極能力,以積極心態(tài)解讀人的心理現象,是對以病態(tài)心理為主要內容的研究范式的矯正,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是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繼承。在積極心理學的視野下,心理健康真正關注大多數人的生活與發(fā)展,心理咨詢變事后式咨詢和治療為事前發(fā)展式咨詢和干預等,從而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走上良性發(fā)展的軌道。積極心理學在新的時期的出現,對于心理學,尤其對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所產生的影響又是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發(fā)展和超越。 

正如積極心理學運動的旗手,美國前心理學會主席塞里格曼(MartinE·P·Seligman)所說的:“積極心理學并沒有改變心理學的研究范式,但不同于以往心理學關注心理疾病和障礙的研究,而將心理學的研究關注點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方面,是一門旨在促進個人、群體和整個發(fā)展完善和自我實現的科學。”積極心理學提倡積極人性論,它既消解了傳統(tǒng)主流心理學過于偏重問題的片面性,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真正恢復了心理學本來應有的功能和使命,又兼容并蓄,吸取傳統(tǒng)主流心理學在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優(yōu)勢,對人本主義心理學有所創(chuàng)新和超越,成為當代心理學一股重要的影響和推動力量。
  
一、積極心理學成為當代心理學發(fā)展的最新思潮


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于20世紀末興起于美國, 它一經提出便引起強烈反響,引起了普遍的興趣和關注,逐漸推廣深入,形成了一場世界性的積極心理學運動,在多個領域產生了巨大影響。積極心理學的興起,為心理學特別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領域帶來新的視野與啟迪。
1.積極心理學給心理健康教育增加了新內涵,帶來了新取向
傳統(tǒng)心理學把研究重點放在人類各種心理問題的表現、原因及矯正方面,許多人認為心理健康的表現就是沒有心理問題,消除心理問題就等于恢復了健康,這種認識上的誤區(qū)導致心理健康教育把關注重心放在了修復心理問題、心理危機上,學校開設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內容大多以心理問題為主題。其模式是先陳列出心理問題,然后舉例提出克服問題的有效方法,再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問題進行討論。只有出現了心理問題,才能得到關注和重視,導致人們除了知道應該怎樣避免負面情緒外,基本上不知道如何增進自己的積極體驗,使心理健康教育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發(fā)展性目標,偏離了提升心理素質的本源目標,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形成教育對象和教育者關系的對立,造成心理健康教育資源枯竭化。而積極心理學認為,人的天性中本來就有抵抗障礙尋求自我實現的傾向和巨大潛力,這些成長的潛能一定會戰(zhàn)勝不健康的因素。人面對挫折和障礙,具有自我恢復和的功能。要用自我康復的功能戰(zhàn)勝疾病因素的影響,減少障礙因素的危害。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個人外顯和潛在的積極力量為出發(fā)點,以增強積極體驗為主要途徑,幫助和個體激活自己內在的潛力,重視技能、態(tài)度、行為、交流風格等的教育,強化個體自信、自尊、忍耐、尊重他人、愛護等積極品質,目的是造就與培養(yǎng)具有積極品質、美德以及幸福能力的完善的人。積極心理學引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價值取向,可以整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改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主客體的關系,挖掘教育的資源,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
2.積極心理學拓展了心理咨詢方法和策略的積極價值
傳統(tǒng)心理咨詢重視心理問題的消除或心理創(chuàng)傷的修復,期望以此達到心理健康的目的。認為人的心理活動是可以被分解并受外界情境制約的,只要具備一定的條件,通過矯正和修復,就可以使來訪者的心理問題發(fā)生正向轉歸,使其心理困擾得以緩解,心理創(chuàng)傷得以修復。
積極心理學觀賦予心理輔導思想以“積極價值”,積極心理治療把注意力放在挖掘和發(fā)展來訪者本身所固有的積極品質和各種能力上,使傳統(tǒng)心理咨詢的目標、方法和操作過程的側重點發(fā)生了積極轉向。積極心理學指出,心理學采取各種方法和技術來理解人類的復雜行為,其目的應是激發(fā)人自身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yōu)秀品質,并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能,從而最終獲得良好的發(fā)展。心理輔導者應時時在這一目標下開展工作,并使心理輔導的工作目標轉換為受導者個人努力追求的目標。在傳統(tǒng)心理咨詢注重障礙的矯治預防的基礎上,積極心理學強調心理輔導要利用人身上所固有的積極品質,來降低和消除某些消極品質或被損傷的心理,最終以積極觀念和情緒取代消極觀念和情緒,使個體成為健康的發(fā)展的人。積極心理學研究了包括好奇、樂觀等在內的24種積極人格特質,認為培養(yǎng)個體積極人格特質的最佳途徑,是增強積極情緒體驗。研究發(fā)現,積極情感對人的行為具有擴展和增強的效能。樂觀與習得性無助一樣,可以通過學習獲得。學會樂觀的態(tài)度,有助于避免抑郁和焦慮,提高健康水平。

  二、積極心理學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繼承

盡管在積極心理運動的早期,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和積極心理學家在對待相互關系上有過分歧,但在積極心理學通過幾年努力,其在心理學界的地位已得到了鞏固之后,積極心理學家開始承認人本主義心理學是積極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發(fā)展淵源。積極心理學對人本主義的繼承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積極正面的人性觀
人本主義心理學突破了傳統(tǒng)主流心理學存在著嚴重的貶低人性和非人化的傾向,突破了行為主義和精神分析的理論范式,提出了一種積極的人的模式;認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性是自主的、能進行自我選擇的。人生來就具有自我實現的成長的傾向;積極心理學對人性持積極評價取向,把研究重點放在人自身的積極因素方面,主張心理學要以人固有的、實際的、潛在的和具有建設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為出發(fā)點,用積極的心態(tài)來對人的心理現象(包括心理問題)進行解讀,從而激發(fā)人自身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yōu)秀品質,并利用這些積極力量和優(yōu)秀品質來幫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賦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并獲得良好的生活。
2.研究主題和內容的繼承
人本主義學強調人的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和高峰體驗(peak experiences),積極心強調人的主觀幸福感(subject well-being)和積極體驗(positive experiences)。后者是對前者的具體化。兩者都強調心理學要研究主體的愿望、責任、期望、積極情緒和積極人格(馬斯洛Maslow稱為健康人格)等。塞里格曼在一篇文章中認為積極心理學淵源于阿爾波特(Allport)的人格特質理論和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二者都十分重視人的潛能開發(fā)。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凡是有機體都有一種內在傾向——以有助于維持和增強機體的方式發(fā)展自身的潛能,這就是機體潛能說。人的機體除具有一般生物潛能外,還有心理潛能。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理論——自我實現論就是指人有這種盡其所能的內在傾向。塞里格曼指出心理學有三個使命:一是研究消極心理,治療精神疾患;二是讓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實幸福;三是鑒別和培養(yǎng)人類的卓越才能。這三個方面實際上都含有關心人的潛能發(fā)展的涵義,與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觀點一致。二者的研究對象都指向全人類,都更加關注普通人和正常人。
3.心理治療觀的繼承
人本主義心理療法是當代西方心理治療的三大流派之一,也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的實踐基礎。人本主義心理治療的主要著眼點不是病態(tài)或問題,而是人的成長和自我實現,堅持人具有內在的建設性傾向和自我能力,重視人的整體性和人際關系,強調通過輔導者對受助者設身處地的理解、積極的關懷和耐心的引導使其障礙消除而恢復健康,促進人的人性的豐滿和人格的完善。積極心理學認為,心理學不僅僅應對損傷、缺陷和傷害進行研究,也應對力量和優(yōu)秀品質進行研究;治療不僅僅是對損傷、缺陷的修復和彌補,也是對人類自身所擁有的潛能、力量的發(fā)掘,應該致力于去幫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增進人類的健康、幸福。二者都強調當事人自己的自助變化,注重當事人在治療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治療過程中強調當事人自身的作用,心理治療觀大致相同。

  三、積極心理學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發(fā)展與超越

人本主義心理學是以抗議、批判行為主義和精神分析心理學的姿態(tài)登上心理學的舞臺的,它著力于創(chuàng)建適于人的心理學研究方式進而重構人的完整形象,成為西方心理學研究和發(fā)展的第三思潮(第三勢力)。但是“過猶不及”。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大多都崇尚存在主義和現象學,過分強調主我而忽視客我,過分強調理論假設、推演或類推而忽視實證研究,深深打上了主體思辨和無根本體論印記。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研究方法缺乏科學的嚴謹,被試者缺乏客觀標準,有些概念也缺乏一致性和明確的意義。積極心理學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發(fā)展與超越主要體現在:
1.對主流心理學態(tài)度的創(chuàng)新
不管是20世紀的60年代,還是21世紀的今天,實證主義傾向的心理學一直占據了西方心理學發(fā)展的主流,人本主義在發(fā)展過程中成為一種反一切實證主義傾向的心理學,走向了主流心理學的對立面。而這種非主流的處境和狀況對人本主義心理學本身的發(fā)展是很大的制約。而積極心理學則從不攻擊整個傳統(tǒng)主流心理學,而是致力于與主流心理學建立融洽關系,對主流心理學求同存異,在各種公開場合肯定傳統(tǒng)主流心理學的貢獻,一直自稱是對傳統(tǒng)主流心理學的補充,最多說是一種發(fā)展,用一種不太響亮的聲音指出了傳統(tǒng)主流心理學的不足——忽視了培養(yǎng)人的積極方面,偏離了心理學的平衡觀。積極心理學這種溫和的姿態(tài)使它能夠以和人本主義心理學幾乎同樣的主題卻能收獲和人本主義心理學不一樣的待遇,它獲得了主流心理學的認同和接受, 迅速融入主流心理學,成為心理學的一股主導力量。
2.研究方法的創(chuàng)新
在研究原則和方法上,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人的意識經驗是一個整體,它和人的生活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并且強烈反對行為主義用動物實驗來研究人的心理,強調研究健康的人。因此,被“主義心理學”方法論不恰當地排斥的研究課題原則方法等則成為人本主義心理學方法論著力弘揚的重心所在。個別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甚至拒絕科學心理學,認為科學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只能有利于對那些孤立的行為事件進行科學分析,而無助于理解人生。這種觀點雖對發(fā)現人的整體研究不無價值,但企圖拋棄一切科學研究方法則未免荒謬。而積極心理學在方法使用上采取“拿來主義”:一方面充分利用主流心理學已經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實驗方法和測量手段,正如塞里格曼自己所說:“積極心理科學的形成并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因為病理性心理科學已經為我們做了許多方法論方面的工作,我們可以通過使用病理性心理科學所創(chuàng)造的那些操作性定義、評估方法、結構方程模型、實驗方法、干預手段和結果等,從而取得積極心理學研究的進步。”另一方面又不拒絕非實證研究方法,左右逢源,靈活使用。不管是人文主義研究方法還是實證主義研究方法,甚至是哲學思辨的方法,只要是對研究人的良好品質和積極力量有用,積極心理學都可以接受,從而在發(fā)展的道路上穩(wěn)步前進。
3.心理治療的創(chuàng)新
積極心理治療是在人本主義心理治療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它和人本主義心理治療有著許多共同之處,但它們也有著很大的不同,如果說人本主義心理治療還是和“來訪者”在同一種層次上談論問題的話,而積極心理治療則主張用另一種更合理的、更積極的文化對被治療者的問題作出分析,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跨文化療法。人本主義的“來訪者為中心”療法的核心概念是治療者對“來訪者”的移情,通過“移情”來達到治療雙方在存在問題上的溝通。而積極心理治療則是反移情,即讓被治療者來體會治療者的積極認識和積極情感而激發(fā)起自身的積極能力,并在此基礎雙方上最終達成共識,這樣被治療者原有的觀念就被新的積極觀念所代替,從而當事人也就能保持自己的身體和心理潛能。

 四、小結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開創(chuàng)者及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馬斯洛曾說:“心理學應當成為一門具有更多積極和較少消極的科學,它應當具有一個較高的主題,要對人類所具有的種種崇高潛力有所顧慮。”積極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塞里格曼認為:“當一個國家或被饑餓和戰(zhàn)爭所困擾的時候,社會科學和心理學的任務主要是抵御和治療創(chuàng)傷;但在沒有社會混亂的和平時期,致力于使人們生活得更美好則成為他們的主要使命”。目前,積極心理學的發(fā)育還很不完善,受到諸多挑戰(zhàn)和質疑,而且積極心理學的變革運動更主要的是發(fā)生在心理咨詢和心理學領域,還沒有涉及到整個心理學領域,因而自然也談不上是一種整個心理學領域意義上的“范式”革命。但它確實是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發(fā)展和超越,是人類社會自身發(fā)展現狀的一種實踐要求,反映了當代社會人類的真實需要,值得我們給予高度關注。(稿件編號:100504003)

參考文獻:
[1] P·Alex L, Stephen·J·Positive Psychology in Practice[M]. JohnW iley&Sons, Inc: 2004, Foreword.
[2]曹新美,劉翔平.學校心理健康模式的反思與積極心理學取向[J].教師教育研究,2006, (5):65~69.
[3]陳虹,張婷婷,美國積極心理學倡導的“優(yōu)秀品質和美德”[J].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9(3)18~21.
[4]Fredrick B L.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The broaden and 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218~226.
[5]Seligman, M. Authentic Happiness: 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s[M]. New York: Free Press. 2002.
[6]Seligman M E P.Foreword:The Past and Future of Positive Psychology.In:C L M Keyes,J Haidt(Ed).Flourishing: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The Life Well-Lived.Washington DC:Published by APA,2003.xvii.
[7]葉浩生.心理學通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610.
[8]任俊,葉浩生.西方積極心理學運動是一場心理學革命嗎[J].心理科學進展,2005,13(6):856~863.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yè)論文   

【談積極心理學: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繼承與發(fā)展】相關文章:

談高等教育心理學研究的發(fā)展走向03-30

積極評價心理學論文03-22

談音樂的心理學意義11-22

發(fā)展心理學論文12-08

積極心理學下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討-心理學的論文04-01

發(fā)展心理學論文提綱12-08

積極心理學視域下高校年級管理對策03-08

談教育心理學對中職英語教學的作用11-23

談音樂在心理學運用中的作用05-1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