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運動員的損傷發(fā)生機理及預防
摘要:摔跤運動是一項殘酷、激烈的項目。在摔跤訓練中,運動損傷是最常見的。通過對摔跤運動中膝、肘、腰、和小關節(jié)等部位的損傷,以及導致這些損傷的發(fā)生機制,提出一系列預防措施,以期抓住其規(guī)律,達到保護運動員并完成訓練預定目標的目的。關鍵詞:摔跤 損傷 預防
一、前言
摔跤是強對抗性體育項目,在摔跤競技中,盡管有“只許摔,不許打”的規(guī)則限定,但是損傷依然時有發(fā)生。認識和掌握摔跤中損傷和抗損傷的規(guī)律,對于提高摔跤運動水平是極其重要的。有助于明確損傷發(fā)生機制及其影響因素,從而幫助教練員和運動員了解訓練中的可能致傷環(huán)節(jié),實現有效的預防和保護。
二、損傷產生的原因
摔跤為雙人對抗性競技項目,身體的直接接觸是必然的,其“膠著”狀態(tài)可達到整個賽時間的80%-90%;損傷的發(fā)生并非只在守方或敗者,也可能出現在攻方或勝者;損傷并非限于疲勞階段;損傷既可能來自他傷,也可能歸因于自傷;損傷會因違例而造成也可能見之于正常比賽中。
與其它運動項目相比,摔跤的賽程雖短,但運動員的消耗極大。為了應對復雜多變的技戰(zhàn)術動作,運動員始終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不可有分秒的松懈和怠慢。運動員可能承受的最大負荷不是一個人的體重,瞬間動作的發(fā)力要大于幾倍人體的體重,不正確的發(fā)力或在對手破壞發(fā)力的情況下,都可以造成損傷。運動員不僅有站姿下的角力,而且還有頭、肩、手著墊時的角力動作。
三、損傷常易發(fā)生的部位
1、膝關節(jié)損傷
在損傷記錄中,膝損傷率居第一位。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摔跤的技術特點決定的。抱腿是自由式摔跤中的一項重要技術,使用頻率非常高。從造成損傷的原因也可看出,抱腿時速度快、對抗強。這樣就增加了損傷的幾率,再加上有些隊員的技術不夠正確,對抗中不會保護對方,如強力壓膝關節(jié)前側、強力外翻膝關節(jié),這樣就很容易造成交叉韌帶、側副韌帶、半月板等組織的損傷。而且有些是比較大的傷病,如側副韌帶斷裂,半月板粉碎等損傷。而古典式摔跤的技術特點是以上身為主,在對抗過程中,不允許搬動、抱提下肢,所以,上肢及胸腹、腰背的力量相對顯得重要。在日常的力量或技術練習中,教練員及運動員往往重視上肢、腰腹、頸部力量的練習,對下肢肌肉力量練習的要求較少。這樣在訓練或比賽的對抗中,就容易造成下肢關節(jié)的扭傷。摔跤運動在站立摔過程中,重心必須要低,這就要求運動員彎腰屈膝,使股四頭肌始終處于緊張收縮狀態(tài)。而在課后所有的運動員都不重視股四頭肌的放松,長期疲勞積累導致肌張力增加,使周圍組織對膝關節(jié)牽拉力失去平衡。而使膝關節(jié)的損傷率增加,從調查情況來看,有些隊員在同一部位反復損傷,尤其是側副韌帶的損傷。這主要是由于不重視恢復性力量訓練造成的,運動員損傷后只重視治療,而沒有進行積極的力量訓練,導致?lián)p傷部位及周圍組織的廢用性萎縮,力量下降,關節(jié)穩(wěn)定性降低。在訓練過程中反復損傷的幾率增加,摔跤運動員的膝關節(jié)損傷率較高的情況提示我們,第一應不斷改正運動員不正確的技術動作;第二,應不斷向運動員傳授運動醫(yī)學知識,提高運動員的保護意識;第三,應重視下肢肌肉的力量訓練,尤其是損傷后的恢復性力量訓練;第四,應重視和加強大腿前側肌肉的放松。
2、肘關節(jié)的損傷
造成肘關節(jié)損傷的因素比較復雜,這也與摔跤運動不規(guī)則的技術特點有關,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正確的落地支撐。正確的落地支撐應手掌著地、前臂內旋、肘部屈曲以緩沖強大的沖力,如果落地時前臂外展外旋、肘關節(jié)伸直,當強大的外力落在支撐的上肢時,就會導致韌帶損傷、關節(jié)扭傷甚至骨折或關節(jié)后脫位。另外,某些犯規(guī)動作,如兩人對抗搶把,當對方手臂插入腋下時,用反關節(jié)解脫以及夾雙臂過胸,不是夾在對方上臂而是夾在前臂等,都可導致肘部損傷。鑒于此,應不斷糾正訓練過程中的錯誤動作,并加強肘關節(jié)屈伸的力量,以增加肘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來減少損傷。
3、腰背部損傷
摔跤運動中,腰背部的損傷占重要地位,尤其是古典式摔跤。腰背部損傷居所有損傷之首,腰部是整個身體的樞紐,它使上肢與下肢有機結合起來。在摔跤運動中,腰部力量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容易造成腰背部的損傷。摔跤運動中,運動員始終處于彎腰狀態(tài),腰背肌緊張收縮,課后又很少進行充分的牽拉和放松,導致慢性疲勞,加上長期腰背部的大力量訓練,容易造成椎間盤病變。在古典式摔跤中,抱提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抱提動作主要靠腰部肌群用力,特別是骶棘肌始終處于強直收縮狀態(tài),如果訓練或比賽時抱提動作過多,而后期又不能得到充分放松,長期肌肉疲勞的堆積,就會造成腰肌勞損。在古典式摔跤的滾橋和提抱動作中,突然發(fā)力可造成骶棘肌及腰背其他肌肉的急性損傷。鑒于此,在訓練中要加強腰腹部的肌肉力量訓練,主要是腹直肌、腹內斜肌、腹外斜肌、腹橫肌及髂腰肌、骶棘肌和腰背筋膜的力量訓練,以增強其對抗性。同時還應注意主動肌與對抗肌力量的協(xié)調發(fā)展,以增強預防損傷的能力,在進行大力量訓練時,要有一定保護措施。另外,在每堂課后都要進行足夠的牽拉和放松,以免造成慢性疲勞。
4、小關節(jié)損傷
手足小關節(jié),尤其是指間關節(jié)易造成損傷。這主要是由于準備活動不夠充分,所有運動員在進行準備活動時,只對各大關節(jié)進行牽拉等,而對指間關節(jié)等小關節(jié)沒有進行充分牽拉、拔伸和搓揉等。在激烈的對抗中就很容易損傷。因其對訓練的影響不是非常明顯,所以損傷后沒有進行積極的治療,導致反復損傷,最后導致關節(jié)腫大,影響關節(jié)功能,影響訓練質量。 5、摔跤耳的發(fā)生率較高
因為像摔跤這樣對抗性強的重競技項目,運動員的耳朵軟骨會經常受傷,由于要進行貼身的搏斗,跤手們發(fā)力時經常要用頭抵住對方,而對方掙扎,耳朵自然會受到揉搓撞擊。起初可能是折斷破損,等不到把傷養(yǎng)好便又投入訓練,軟骨便出現增生。練習時間短一些的小隊員,軟骨增生較輕,耳朵僅僅是腫脹,還基本可以看出原來的輪廓。時間長一些,耳朵軟骨一再受損增生,耳朵的輪廓就會漸漸消失,腫脹得像菜花一般,這被定義為“摔跤耳”。摔跤耳發(fā)主要是因為實戰(zhàn)中做抱腿、夾頸背、圈頭等技術動作時,對耳廓過度揉搓造成的。通過對沒有發(fā)生損傷的運動員調查得知,他們都在實戰(zhàn)前對耳廓進行了充分的搓揉,直至耳廓發(fā)熱。
6、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肘關節(jié)、肩關節(jié)等大關節(jié)反復損傷在激烈的對抗中,各大關節(jié)因活動范圍、使用頻率高,發(fā)生損傷是不可避免的。但損傷后只重視治療,而不重視恢復性力量
訓練就容易導致反復損傷。關節(jié)發(fā)生損傷后,關節(jié)周圍的肌肉韌帶力量減弱,再加上局部停止訓練,肌肉力量下降,導致關節(jié)穩(wěn)定性減弱。此時,如果在沒有進行力量練習的情況下進行實戰(zhàn),就很容易導致反復損傷。因此,在重視傷病治療的基礎上,還要加強恢復性力量訓練及訓練后的放松。
四、損傷后應注意的問題
損傷后康復訓練的實施及合理的安排,是一項細致、復雜、嚴肅的工作,需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l)盡量保持全身和未傷部位的訓練,如一側肢體受傷時,練習對側肢體,上肢受傷練習下肢,直體練習不方便可進行坐位或臥位練習等。
(2)要合理安排已傷部位鍛煉內容和負擔,安排時要注意區(qū)別對待,分期進行。
(3)功能鍛煉主要是加強傷部有關肌肉的力量練習,其目的在于發(fā)展傷部周圍肌肉的負荷能力,提高組織結構的適應性,恢復關節(jié)、肌肉的正常功能。
(4)加強傷后訓練的醫(yī)務監(jiān)督,每次訓練前要做好準備活動,傷部應使用保護繃帶,經常注意傷部反應,及時調整活動盆和訓練內容。訓練前后應開展自我按摩和相互按摩。
五、預防運動損傷的意義
我們參加體育鍛煉是為了增強體質,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更好地為建設社會主義祖國服務。如果在體育鍛煉時,不重視運動損傷的預防工作,沒有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就可能發(fā)生各類傷害事故,輕者影響學習和工作,重者可造成殘疾甚至危及生命,對國家和個人帶來不應有的損失,嚴重地妨礙運動技術水平的提高,并造成不良的心理影響.。因此,積極預防運動損傷對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體育教學和運動訓練都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安楠等.優(yōu)秀女子自由跤運動員損傷調查[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 2005, (05).
[2] 張傳光等.我國優(yōu)秀摔跤運動員運動損傷調查分析[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 2005, (03).
[3] 何世杰運動梭傷的相關因素及其預防對策[J].陜西師范大學維續(xù)教育學報,2004,21(4)
[4] 黃明強,李志敢.舉重運動員扭傷及預防[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3,23(4)
【摔跤運動員的損傷發(fā)生機理及預防】相關文章:
論籃球教學中運動損傷的預防11-24
試論籃球教學中運動損傷的預防論文04-03
淺談樹木皮層損傷的預防及移植修復論文02-19
運用科學教學方法 預防體育運動損傷12-06
試析籃球運動中足部損傷的原因及預防03-06
胸部損傷護理研究03-28
后交叉韌帶運動損傷02-2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