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抗震問題研究
近幾年我國經歷的幾場地震中,特別是汶川地震后,被破壞的建筑普遍存在這一定的質量問題,這是導致建筑受損嚴重的最主要因素。高層建筑的抗震設計中包含防線建設,為了達到提升抗震能力的目的,可以增多抗震防線的建設。
摘要: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高層建筑的數量呈幾何式的增長,高層建筑已經成為城市中最主要的建筑形式,然而限于以前我國經濟條件所限,我國的抗震標準偏低,高層建筑的抗震性能不佳,相關行業(yè)規(guī)范急需調整,我國高層建筑設計過程中存在一系列問題,針對高層建筑抗震設計中的相關問題,應該當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切實提高高層建筑的抗震性能。
關鍵詞:
高層建筑;結構設計;抗震問題
一、高層建筑抗震設計的原則
高層建筑抗震設計主要遵循以下四點:應選擇有利抗震的場地和地基進行建設:高層建筑的建設范圍應盡量避開地震帶,如果實在無法避免應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在危險地段上是不能進行高程建筑的建設工作。在設計前需要計算好建筑結構的自震周期,并與場地的周期錯開,以防止地震發(fā)生時,出現共振現象導致建筑破壞。建立良好的抗震結構:良好的結構類型是在保證高層建筑的抗震性的同時,具備良好的經濟性。結構中應設計對到抗震防線,以防止部分構件或結構損壞而導致整個建筑的抗震體系被破壞。在青海地震中,玉樹縣結古鎮(zhèn)的建筑結構以土木結構為主,該結構并不具備良好的抗震性能,且并沒有采取足夠的抗震措施,導致該地區(qū)90%的房屋發(fā)生坍塌。
盡量設計多道抗震防線:地震一般不會只發(fā)生一次,在第一次地震后,一定會發(fā)生多次余震及第二次地震。如果高層建筑只有一道抗震防線,在第一次地震后備破壞,將無力面對之后的第二次地震或多次余震。青海地震一共發(fā)生了兩次地震及多次余震。許多在第一次沒有震塌的建筑都毀于了第二次或之后的余震中。設計利于抗震的建筑平面:在進行建筑的平面設計時,應盡可能地保證建筑結構的剛度和質量的均勻分配。建筑結構與平面設計應采用對稱的方式,才能在地震中有效地變扭轉效應。青海地震主要發(fā)生在玉樹縣結古鎮(zhèn),當地的房屋建筑大多數是由居民自主建設的,因為缺乏足夠的建筑專業(yè)知識,所以沒有考慮到建筑平面設計的抗震需求也是非常常見的。
二、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抗震問題
1.高度問題
根據我國現行的高層建筑技術結構規(guī)范,以鋼筋混凝土為基本結構的高層建筑都有一定的合理高度。這個合適高度與當前經濟發(fā)展水平、建筑技術發(fā)展水平以及建筑施工水準直接吻合,具有極高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然而實際的高層建筑建設中可能出現高度超限的客觀情況,導致其抗震能力大打折扣,危害公眾安全。在高層建筑建設實施中應該以嚴謹審慎的態(tài)度結合工程實踐的相關經驗科學合理處理,確保高層建筑符合適宜高度。
2.建筑結構材質問題
由于地震帶來的嚴重危害,人們越來越偏重于抗震性能好的高層建筑結構形式以及建筑材料,尤其在地震多發(fā)地帶這個趨勢更加明顯。我國高度達到150m的建筑物廣泛采用的建筑結構體系有框一筒、筒一中筒和框架一支撐三種。我國高層建筑基本以鋼筋混凝土的建筑結構為主,其主要結構是鋼筋混凝土核心筒,變形控制基準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位移限制。但是,考慮到鋼筋混凝土的彎曲變形有較大的側移,只是依賴剛度本身就比較小的鋼框架的協調配合來減弱側移,無疑無法收到理想的抗震效果,同時還加大了鋼結構負擔。
3.抗震設防烈度低
在當今中國經濟水平得到長足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我國現行的建筑結構設計規(guī)范已經遠遠落后于現實的要求,已經很難適應當下的國情,建筑結構設計規(guī)范應該在某種程度上進行調整,以適應當前對抗震安全性的新要求。以前受制于財力不足的限制,我國建筑結構設計標準低,抗震設防烈度低,建筑結構在抗震中的經濟損失很大,因此基于地區(qū)設防烈度的級別制定相應的彈性設計標準得到了眾多業(yè)界人士的支持。
三、增強高層建筑結構抗震性能的具體策略
1.高層建筑結構彈塑性
在發(fā)生地震時,高層建筑物,會在地震力影響下,出現不同程度的形變。此時,建筑中的抗震組織,會發(fā)揮塑形保持的作用。對此,針對于高層建筑,必須要注重其建筑的抗震能力,以及建筑彈塑性變形能力的分析研究。因此,在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計中,對于建筑的彈塑性分析計算是非常關鍵的一個點。在分析高層建筑結構的彈塑性時,分析的方法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即彈塑性動力以及彈塑性靜力分析法。彈塑性動力分析方法,以結構統(tǒng)計模型為前提。這種方式的應用,雖然理論上分析較為簡單,但是實際的操作,對于技術人員的專業(yè)水平要求較高,對此加強設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是非常有必要的。從而更好地降低地震破壞的后果,同時在對其進行分析時,地震波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最后的結果往往會有很多個,這時就要對結果進行仔細地研究,更好地保證其研究的結果。彈塑性靜力分析法,采取的是結構統(tǒng)計模型,在使用過程中,需要結合空間協同平面結構模型、三維空間模型,照比第一種方法,分析結果受到地震波的影響不大,但是對于建筑底層的水平載荷要求較高。
2.合理選擇高層建筑材料
在進行高層建筑抗震設計時,材料的選擇十分重要。對于即將選擇的材料,要科學地分析其材料的抗震性能,對材料的參數變異性進行整體研究,保證最終材料的選擇的合理性。同時,還需要對材料的承載能力進行充分的考慮,保證材料抗震分析的全面性。從抵抗地震的要求來看,建筑結構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延性,為了充分地滿足需求,在選擇建筑材料時,就需要充分地考慮建筑施工的各個方面的實際興情況,選擇最為科學合理的建筑材料,提升高層建筑抗震能力的同時,保證材料選擇的科學性及經濟性。
3.增多抗震防線的建設
高層建筑的抗震設計中包含防線建設,為了達到提升抗震能力的目的,可以增多抗震防線的建設。這樣一來,在發(fā)生地震時,即使第一道防線被破壞,第二道、第三道,甚至是更多道的防線均會起到阻擋地震作用力的目的,減低建筑物倒塌發(fā)生率。通常來說,多個肢節(jié)和壁式框架的框架剪力墻結構是比較有效的防震結構之一?蚣芗袅χ邪嗟揽拐鸱谰,第一道抗震防線為剪力墻,這是主要的抗側力構件,當剪力墻的數量比較多時,其所具備的承載能力也會相應的提升。同時,在地震的作用下,剪力墻開裂之后,任一層框架部分的框架和墻會協同一起分散地震剪力,降低地震作用對建筑物的傷害。此外,框架剪力墻中的剪力墻也可以進行連梁的設置,通過連梁的防線作用,改善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4.加強高層建筑工程的質量監(jiān)督
近幾年我國經歷的幾場地震中,特別是汶川地震后,被破壞的建筑普遍存在這一定的質量問題,這是導致建筑受損嚴重的最主要因素。建設施工時的不規(guī)范給建筑結構的抗震效果帶來嚴重的潛在危害,一旦地震發(fā)生建筑結構將變得相對脆弱,所以要全面加強相應的監(jiān)督機制,使高層建筑的設計、施工、監(jiān)理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切實保證高層建筑結構的優(yōu)良,確保其在地震發(fā)生時具有較好的抗震效能。
四、結語
本文通過對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基本方法進行闡述,然后對高層建筑的受力特點及結構類型進行分析,得出提高建筑抗震性能的設計方案,希望本文可以對以后高層建筑結構設計提供有利的幫助,從而提高高層建筑的抗震性能,促進高層建筑的進步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董麗萍.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要點解析[J].山西建筑,2015(6):52-53.
[2]曾建寧.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優(yōu)化措施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16):84.
[3]朱曉玉.抗震理念在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應用[J].中國房地產業(yè),2015(9):67,69.
[4]韓炯.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優(yōu)化措施解析[J].建材與裝飾,2015(49):80-81.
【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抗震問題研究】相關文章:
建筑結構設計中抗震問題探討11-21
地鐵結構抗震研究中的若干問題論文03-04
高層建筑結構設計研究01-01
我國高層建筑抗震設計問題探討論文12-24
高層建筑結構設計問題及對策的論文02-26
論高層建筑結構設計有關問題11-30
高層建筑結構設計問題及對策論文02-24
淺談高層建筑抗震設計措施02-21
抗震設計在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應用03-15
探討高層結構設計中相關問題11-1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