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肝腸寸斷成語解釋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比較經典的成語吧,成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從其起源,經過演變,直至在漢語中沉積下來,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成語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肝腸寸斷成語解釋,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肝腸寸斷成語解釋1
【漢字書寫】:
肝腸寸斷
【漢語注音】:
gān cháng cùn duàn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黜免》:“桓公入蜀,至三峽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猿岸哀號,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絕。破視其腹中,腸皆寸寸斷。公聞之,怒,命黜其人!
【成語語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中性成語;偏重于悲傷、悲痛;可活用作“肝腸痛斷”。
【肝腸寸斷的意思】:
肝臟和腸子一寸一寸地斷裂開了。形容悲痛難受到了極點。
【肝腸寸斷的近義詞】:
五內俱焚、心如刀割、肝膽俱裂;
【肝腸寸斷的反義詞】:
喜氣洋洋、心花怒放;
【肝腸寸斷的故事】
公元346年,晉國大將桓溫率領軍隊攻打蜀國,晉軍的船只駛入三峽的時侯,有部交捉到一只小猿猴,他們把小猿猴放在了船上。遠處的母猿猴看到了心急如焚,它隔著江岸跟著船奔跑著,不停地哀哭悲鳴。三峽江隨壁轉地勢險要,母猿猴就這樣走絕壁、攀青藤、滾山坡,奮不顧身地跟著船隊一直走了一百多里地。當晉軍的船行到巫峽的時侯漸漸地慢了下來,船只靠著江邊慢慢前行,這時母猿猴沖著船只哀叫了三聲,并朝小猿猴的那只船跳了下來,當時便氣絕身亡。母猿猴被士兵們開膛破肚后發(fā)現(xiàn)母猿猴的內臟肝腸寸斷。桓溫聽說此事后氣得怒發(fā)沖冠,他把捉住小猴的軍官叫來狠狠地訓斥了一番,并把他的官職給免了。因為此事后人有詩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肝腸寸斷例句】
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燕策三》:“夫欲得之君,不可說以利。吾要且死,子腸亦且寸斷。”
晉。干寶《搜神記》卷二十:“臨川東興有人入山得猿子……竟擊殺之。猿母悲喚,自擲而死。此人破腸視之,寸寸斷裂。”
明。無名氏《度黃龍》第一折:“你兩個無中生有,胡說了這一日,把我餓的來肝腸寸斷!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四回:“想起當年光景,再看看目前形狀,真似兩世人,萬種凄涼,肝腸寸斷!
從維熙《遠去的.白帆》六:“我陷入重重矛盾之中,就像有一把鋒利的剪刀,在我心田上一張一合,剪得我肝腸寸斷!
【肝腸寸斷造句】
與她相濡以沫的人突然之間永遠離她而去,這從天而降的打擊讓她哭得死去活來肝腸寸斷。
兒女情長的愛情讓人流連忘返,男歡女愛的激情讓人心醉神迷,但失戀的痛苦卻又讓人肝腸寸斷。
肝腸寸斷成語解釋2
【拼音】gān cháng cùn duàn
【成語故事】公元346年,晉將桓溫率軍上溯長江攻打蜀國,船進入三峽時,部將捉到一只小猿放到船上,母猿看到后心急如焚,沿岸奔跑,奮不顧身,跟著船隊跑了100多里,在巫峽時竭盡全力跳到船上氣絕身亡,剖開母猿,見其肝腸寸斷,十分感人。
【典故】吾要且死,子腸亦且寸絕。 《戰(zhàn)國策·燕策三》
【釋義】肝腸一寸寸斷開。比喻傷心到極點。
【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極其悲痛
【近義詞】心如刀割、五內如焚
【相反詞】心花怒放、喜氣洋洋
【英語】breakone"sheart
【示例】一時想起碑中記中薄命之話,再看看書香、秀英諸人前車之鑒,不由不毛骨悚然,肝腸寸斷。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九回
【成語造句】
◎ 我童年的令人神往的夢幻啊,你使我如此痛苦,如此揪心,如此肝腸寸斷!
◎ 死別生離,家園破碎,哪一樁不是肝腸寸斷的揪心事件呢?我們的.詩人敏銳地逮住猿啼化入詩行,如借簫管以抒怨。
肝腸寸斷成語解釋3
成語解釋:肝臟和腸子好像被寸寸斬斷一樣。形容萬分悲痛。
成語出處:西漢 劉向《戰(zhàn)國策 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腸亦且寸絕!
成語繁體:肝腸寸斷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shù):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肝腸寸斷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形容極其悲痛。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年代:近代成語
近義詞:心如刀割、五內如焚
反義詞:心花怒放、喜氣洋洋
成語例子:一時想起碑中記中薄命之話,再看看書香、秀英諸人前車之鑒,不由不毛骨悚然,肝腸寸斷。(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九回)
成語故事:公元346年,晉將桓溫率軍上溯長江攻打蜀國,船進入三峽時,部將捉到一只小猿放到船上,母猿看到后心急如焚,沿岸奔跑,奮不顧身,跟著船隊跑了100多里,在巫峽時竭盡全力跳到船上氣絕身亡,剖開母猿,見其肝腸寸斷,十分感人
【肝腸寸斷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肝腸寸斷成語故事03-28
成語及解釋07-02
成語帶解釋05-31
高中成語及解釋05-20
數(shù)白論黃的成語解釋04-20
傲頭傲腦成語解釋10-19
掩過飾非的成語解釋11-27
輕而易舉的成語解釋09-01
鳩集鳳池的成語解釋07-20
赤繩系足成語解釋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