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曲周郎的成語故事
顧曲周郎的成語故事1
【注音】gù qǔ zhōu láng
【成語故事】三國時期,吳國都督周瑜不但有卓越的政治和軍事才能,為人足智多謀,而且他對音樂也很精通,有很高的'鑒賞能力,就是多喝了幾杯酒也照樣能夠發(fā)現(xiàn)演奏者的錯誤。唐代詩人李端在《聽箏》中寫道:“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出處】瑜少精意于音樂,雖三爵之后,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有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三國志·吳書·周瑜傳》
【解釋】原指周瑜業(yè)于音樂。后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
【用法】作賓語;指通音樂戲曲的人
【成語舉例】看花李益無同伴,顧曲周郎有后身。
宋·劉克莊《哭孫李蕃》詩
【成語造句】名言
◎ 有鑒于此,李漁認為造成這種局面的過錯不在演員,也不在導演,而在觀眾:"當今瓦缶雷鳴、金石絕響,非歌者投胎之誤、優(yōu)師指路之迷,皆顧曲周郎之過也。"
顧曲周郎的成語故事2
[成語拼音] gù qǔ zhōu láng
[成語解釋] 原指周瑜業(yè)于音樂。后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
[典故出處] 《三國志·吳書·周瑜傳》:“瑜少精意于音樂,雖三爵之后,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有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成語故事
東漢末年,吳中有一位名將叫周瑜,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舒城)人。他出身士族,少與孫策友善,后歸孫策,為建威中郎將,助策在江東創(chuàng)立了孫吳政權(quán)。孫策死后,周瑜與張昭同輔孫權(quán),任前部大都督。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軍南下。周瑜和魯肅堅決主戰(zhàn),并親率吳軍大破曹兵于赤壁。兩年后周瑜病死,終年35歲。
周瑜不但有卓越的政治軍事才能,而且精于音樂,有很高的音樂欣賞能力。據(jù)載:周瑜聽人演奏的時候,即使多喝了幾杯酒,有幾分醉意了,也能聽出那怕是很細微的差錯。每當發(fā)現(xiàn)了錯誤,他就拿眼睛看一下演奏者,示意他演奏錯了。因此,當時有句歌謠說:‘曲有誤,周郎顧。”。
【顧曲周郎的成語故事】相關(guān)文章:
魚目混珠的成語故事01-01
才疏意廣的成語故事12-29
食少事繁的成語故事12-28
呵壁問天的成語故事12-28
彈冠相慶的成語故事12-26
誠惶誠恐的成語故事12-26
坐享其成的成語故事12-19
強弩之末的成語故事12-19
成語故事的成語12-14
成語的成語故事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