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的故事(集錦15篇)
成語的故事1
從前在杞國,有一個膽子很小,而且有點神經(jīng)質的人,他常會想到一些奇怪的問題,而 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有一天,他吃過晚飯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門前程量,并且自言自語的說: “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來,那該怎么辦呢?我們豈不是無路可逃,而將活活地被壓 死,這不就太冤枉了嗎?” 從此以后,他幾乎每天為這個問題發(fā)愁、煩惱,朋友見他終日精神恍惚,臉色憔悴,都 很替他擔心,但是,當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來勸他說: “老兄!你何必為這件事自尋煩惱呢?天空怎么會塌下來呢?在說即使真的塌下來,那也不是你一個人憂慮發(fā)愁就可以解決的啊,想開點吧!” 可是,無論人家怎么說,他都不相信,仍然時常為這個不必要的問題擔憂。
后來的人就根據(jù)上面這個故事,引伸成“杞人憂天”這句成語,它的主要意義在喚醒人 們不要為一些不切實際的事情而憂愁。它與“庸人自擾”的意義大致相同。
成語的故事2
【漢字書寫】:門庭若市
【漢語注音】:mén tíng ruò shì
【成語出處】: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齊策一》:“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成語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用于家庭、商業(yè)、服務場所。
【門庭若市的意思】:庭:院子;若:好像;市:市場,集市。門口和庭院里熱鬧得像市場一樣,過去用來形容進諫的人很多,F(xiàn)在也形容來的人非常多,很熱鬧。
【門庭若市的近義詞】:車馬盈門、車水馬龍;
【門庭若市的反義詞】:門庭冷落、門可羅雀;
【門庭若市的故事】
齊威王身邊的有一些很會奉承他的人,整天把齊威王說得飄飄然的。大臣鄒忌因此很是擔心,有一天他在上朝時對齊威王說道:“皇上,我發(fā)現(xiàn)一個怪現(xiàn)象:我沒有徐公長得英俊,但是我妻子、小妾、賓客卻都說我長得比徐公英俊。我在想這是為什么,后來想了一下可能是妻子袒護我,小妾怕我,賓客要找我辦事情的原因。因為這個我想到了陛下您,您作為齊國的君主,身邊的人哪一個不會有求于您呢?所以您肯定會像我一樣受到他人的蒙蔽!饼R威王聽了以后這才恍然大悟,于是他對大家說道:“所有人能當著我的面指責我的過失可以受到上等獎勵;上書或奏章勸我改正的可以受到中等獎勵;在朝廷或其他地方批評我過失的意見只要被我聽到可以受到下等獎勵!饼R威王的話才剛剛說出來,大家便紛紛進諫,門庭若市。后來過了幾個月人便慢慢少了,一年以后誰要是再想提意見都要想很久,因為齊威王確實改進了他聽到的這么多意見。
【門庭若市例句】
清.壯者《掃迷帚》第一十三回:“旁邊觀看的人,都稱此女為仙姑,說治病如何靈驗。因而門庭若市,獲利無算!
老舍《四世同堂》:“粉妝樓有許多朋友,一天到晚門庭若市!
【門庭若市造句】
他在當官的時侯家里天天都人來人往門庭若市,后來被調查以后就非常冷清了。
黃金暴跌的時侯全國各大商場里的首飾專柜門庭若市,大家知道消息后都爭相趕來搶購黃金。
成語的故事3
返老還童這個成語出自于《云發(fā)七簽》。
在東晉葛洪撰寫的《神仙傳》一書中,有一則淮南王劉安“返老還童”的故事。
相傳,漢代淮南王劉安喜好學道求仙,經(jīng)常用重金招聘這方面的門客。有一天,忽然有八位白發(fā)銀須的老翁前來求見,說他們個個都有長生不老術愿意奉獻給淮南王。劉安一聽守門人的通報,高興極了,想必是仙人求見,忙開門相迎。開門一看,卻見是八個老頭,不禁啞然失笑道:“你們自己都老態(tài)龍鐘了,哪里會有什么不老之術?分明是欺騙。把他們趕走!”
八個老漢聽后哈哈大笑道:“淮南王嫌我們年老嗎?那么請你再仔細看看!”話音剛落,八個老頭一下子都變成了兒童。劉安一見,慌忙以禮相待,把八個兒童尊為貴賓。
返:回歸、恢復!胺道线童”現(xiàn)在常常用來形容老年人恢復了青春與活力。
成語的故事4
成語釋義:
比喻采取行動有所顧慮,想干而不敢放手去干。
來源追溯:
《漢書·賈誼傳》:里諺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諭也。鼠近于器,尚憚不投,恐傷其器,況于貴臣之近主乎。
故事鏈接:
賈誼是西漢初期著名的辭賦家和政論家。他寫的政論文,都能切中時弊,提出不少重要的見解。其中的《陳政事疏》(又名《漢安策》)指出,當時諸侯王割據(jù)一方、競相擴充實力的局面,隱藏著分裂中央政權的危機,建議削弱諸侯王的勢力,鞏固中央集權。
賈誼在《陳政事疏》中還提出,應該堅決實行嚴格的等級制度。他認為,皇帝是至高無上的;实酃茌牭拇笮」倮,好比一級一級的臺階,應該界限分明,不可混 淆,做到尊卑有序。百姓犯了法,可用在臉上刺字、鞭打等手段去懲治;但王侯大臣犯了法,不能采用這些刑罰,而應用“廉恥節(jié)禮”等封建道德來約束。王侯大臣 即使犯了大罪,也只能賜他們死。
為了說明自己主張的正確,賈誼引用一個諺語說:本來想用東西投擲老鼠,但顧忌會打壞它旁邊的器物。這是一個很好的比喻。對老鼠旁的器物尚有所顧忌,不用東西去投擲它,何況對貴臣的處置呢。他們是皇帝身邊的人,對他們施用懲治老百姓的刑罰,就會損害皇帝的尊嚴。
學以致用:
在工作中,對面一項改革方案,有些人瞻前顧后,擔心投鼠忌器,由于這種心理上的膽怯,結果方案得不到很好的實施。
成語的故事5
【注音】mǎi dú huán zhū
【成語故事】傳說楚國有個珠寶商到鄭國去賣珍珠,為了吸引顧客,他做一個很漂亮的用名貴木料做成的盒子,匣子還鑲嵌著寶石和翡翠,看起來十分華貴。一個鄭國的買主抱著珍珠匣子便以高價買下,打開匣子取出珍珠還給楚國商人。
【出處】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柜,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解釋】櫝:木匣;珠:珍珠。買下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舍不當。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相近詞】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反裘負薪
【反義詞】去粗取精
【成語示列】不善讀書者,昧菁英而矜糟粕。買櫝還珠,雖多奚益?改用白話,決無此病。
清·裘廷梁《論白話為維新之本》
【其它使用】
◎ 就戲劇這一藝術樣式而言,為了便于演唱和欣賞,要求聲腔流暢、協(xié)韻自然,都是正常的、合理的,較之其他藝術樣式對于格律聲韻形式的要求更高,但是如果一味追求格律聲韻的整飭和諧協(xié),而把戲劇的情感意旨視為可有可無的東西,為了恪守形式規(guī)律而不惜犧牲情感內容,那就是買櫝還珠之舉了,因為內容決定形式這一基本規(guī)律乃是任何藝術樣式都不能以其特殊性為借口而加以違背的,一旦違背便將導致失誤。
成語的故事6
白云親舍的故事:
【成語】: 白云親舍
【拼音】: bái yún qīn shè
【解釋】: 親:指父母;舍:居住。比喻思念父母的話。
【成語故事】:
狄仁杰是唐朝并州(今山西太原)人,他年輕時曾做過并州法曹參軍。
當時他的父母遠在河陽(今河南孟縣),一次,狄仁杰外出辦事登上太行山,由于思鄉(xiāng)情切,不由向河陽方向遠眺,只見一片白云在天上孤零零地飄浮。
狄仁杰指著那片白云對隨行的人員說:“吾親舍其下。”意思是,他的雙親就往在那片白云下面。他悵望了好久,直到那片白云散云才離開。
公元700年9月,鍬仁杰病逝,終年七十一歲。武則天聞訊,非常悲痛,流著眼淚說:“朝堂空矣!”傳說,狄仁杰死后葬于邯鄲磁縣狄仁村,墓冢尚在。“白云親舍”,比喻客居他鄉(xiāng),思念父母。
成語的故事7
有名無實
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無以從二三子。吾是以憂,子了我何故!
故事一天,晉國的大夫叔向去拜訪老朋友韓宣子。韓宣子是當時晉國的六卿之一,職位很高。但他見了叔向,不住地唉聲嘆氣,說自己很窮。不料叔向聽他這樣說,便站起身拱手向他祝賀。韓宣子不解地問道:“我是有卿的名,而沒有卿的實際,無法跟大夫們相比。我正為此犯愁。你為什么要祝賀我呢?”叔向正色道:“我就是因為你貧窮才來道賀的呀!窮,不一定是壞事;你只要回憶一下弈武子三代的遭遇,就可以知道了!“叔向知道韓宣子很清楚奕武子三代的不同遭遇,所以特地提起了這件事。最后他又說:“我看你像弈武子一樣貧困,就想到您已經(jīng)有了他那樣的`德行,所以才表示祝賀。不然,我只會擔心,哪會再向您表示祝賀呢?”韓宣子聽了叔向的話,頓時愁云消散,向叔向行禮說:“多謝您對我的指教,要不我連自己將走向滅亡也不知道呢!
【釋讀】表示空有虛名,而無實際內容。光有空名,實際上并不是那樣。
【出處】】《莊子·則陽》:“有名有實,是物之居;無名無實,在物之虛。”《國語·晉語八》:“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無以從二三子,吾是以憂,子賀我何故?”
成語的故事8
戰(zhàn)國的時候,秦國想要統(tǒng)一整個天下,就常常去攻打吞并別的小國。
其中有一個小國家叫韓國,韓王很害怕秦國會來攻打他們,就想要把一塊土地送給秦國,向秦國稱臣,這件事被楚國的國王楚王知道了,就派了一個叫做蘇秦的人去勸韓王千萬不可以這么做!蘇秦到了韓國,就對韓王說:“大王,你們國家雖然小,但是資源豐富、武器也很精良,還有那么多的勇士,為什么要送地給秦國,當秦國的附屬國呢?”韓王猶豫地說:“秦國那么強大,我們送一塊地給他,讓他們高興一下,就不會來打我們了!”蘇秦搖著頭說:“您現(xiàn)在送一塊地給秦國,以后,他會再跟你要其它的土地,你有多少土地可以送呀?等你送不出來的時候,秦國一樣會來打你們的!”韓王:“可是…”蘇秦:“別可是了,有句俗話說:寧可做雞口,不愿作牛后。雞的嘴巴雖然很小,但是可以吃東西,牛的屁股雖然很大,一點東西也不能吃,只能大便!您現(xiàn)在連抵抗都沒有,就把國家的土地送給秦國,讓自己去向秦國稱臣,這不是和牛屁股一樣嗎?”
韓王聽了蘇秦的話后,覺得很有道理:“你說的對!我情愿作韓國這個小國家的國王,也不要去做秦國這個大國家的臣子!我不送地給秦國了!”
成語的故事9
妄自尊大
馬援,字文淵,茂陵人。東漢初年,劉秀做了皇帝,稱光武帝。當時,政權雖已建立,但天下尚未統(tǒng)一,各路豪強憑借自己的軍隊,各霸一方,各自為政。在各路豪強中,公孫述最為強大,他在成都稱帝。為此,在隴西一帶稱霸的隗囂,派了馬援去公孫述處探探情況,以商討如何能長期地割據(jù)一方。馬援在隗囂手下,是個很受器重的將才,他接受使命,信心百倍地踏上征途。因為公孫述是他的同鄉(xiāng),早年又很熟悉,所以這次去,他心想一定能受到熱情的歡迎和款待,可以好好地敘日說故。然而事出意外,公孫述聽說馬援要見他,竟擺出了皇帝的架勢,自己高踞殿上,派出許多侍衛(wèi)站在階前,要馬援以見帝王之禮去見他,并且沒說上幾句話就退朝回宮,派人把馬援送回賓館去了。接著,公孫述又以皇帝的名義,給馬援封官,賜馬援官眼。對此,馬援當然很不愉快,他對手下的人說:“現(xiàn)在天下還在各豪強手中爭奪,還不知道誰勝誰敗公孫述如此大講排場,自以為強大,有才干的人能留在此與他共同建立功業(yè)嗎?”馬援回到隗囂處,對隗囂說;“公孫述就好比井底的青眺,看不到天下的廣大,自以為了不起,妄自尊大,我們不如到東方(洛陽)的光武帝那里去尋找出路。”后來,馬援投靠了光武帝劉秀,在光武帝手下當了一位大將,竭盡全力,幫助光武帝統(tǒng)一天下。最后,公孫述被劉秀打敗。
【釋讀】妄:過分地;尊:高貴。形容人狂妄地夸大自己,以為自己了不起,輕視別人。
成語的故事10
這個典故見于《論語.述而》。其中的馮讀ping音(憑)。春秋時,孔子的學生子路雖然身強力壯,勇敢無畏,但做事考慮不周,缺少智謀。為此孔夫子不太喜歡這個學生,子路知道后心里也不太服氣。有一次,子路有意來詢問孔子:"假若你來指揮軍隊,那么你將需用什么樣的人呢?"孔子回答:"徒手和老虎搏斗、徒步過河、死了都不埋怨的人,我是不能用的,因為這種人有勇無謀,拿自己的生命隨便冒險,我所需用的是辦事小心謹慎,善于籌劃并能認真完成任務的人。"
現(xiàn)通常用此典故諷刺那些冒險行事,有勇無謀之人。
成語的故事11
不蔓不枝的讀音
bù màn bù zhī
不蔓不枝的釋義
蔓:蔓延;枝:生枝節(jié)。原指蓮莖不蔓延也不分枝。
不蔓不枝的語出
宋·周敦頤《愛蓮說》:“中通直外;不蔓不枝!
不蔓不枝的近義詞
珠圓玉潤^|^一氣呵成^|^文從字順
不蔓不枝的反義詞
拖泥帶水^|^節(jié)外生枝^|^畫蛇添足
不蔓不枝的用法
比喻說話作文簡潔流暢。一般作謂語、定語。
不蔓不枝的結構
聯(lián)合式。
不蔓不枝的例句
他把事情經(jīng)過娓娓道來;~;大家聽得很明白。
不蔓不枝的成語故事
水中、陸地的花兒,可愛的有很多。晉代的陶淵明只愛菊花。唐代以來,世人十分喜愛牡丹。我卻只愛蓮花,因為蓮花從污泥中生出卻沒有被污染,經(jīng)過清水洗滌卻并不妖艷,中間通透,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jié)節(jié)的(不蔓不枝),香氣在遠處更加清幽,筆直潔凈地立在那里,只能在遠處觀賞而不能拿在手里玩弄。
成語的故事12
【釋義】
兩腳立著的書櫥。稱贊學識淵博的人。
【出處】
元·脫脫等《宋史·吳時傳》。
北宋時,華州鄭縣有個縣令因其學識高、辦事靈活而出名,他叫吳時,這天他接到把三萬石大米從鄭縣運到長安的命令,這時就顯示了他辦事靈活的能力,他向上司建議“移兵就食”,這樣既可免了1500輛或5萬名挑夫(服役只有258戶)的難題,又節(jié)省了開銷,何樂而不為,上司也同意了這么辦。
有一次,宋徽宗要各地向朝廷進言獻策。
當時向朝廷送奏章,在書寫款式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但一些邊遠地區(qū)的官吏對此不太熟悉,不符合上送的要求,以致被朝廷有關部門予以退回。
吳時又建議說,上送的奏章主要看它的內容是否有價值,不必過分計較它的形式。
這個建議被朝廷方面采納,以致不少有益的進言受到了朝廷的重視。
一個讀書人寫文章觸犯了忌諱,學官認為文章中的話是做臣子的不忍心聽到的,要上告懲罰那個讀書人。
吳時知道這件事后,把那篇文章取來,當場投入火爐中燒毀,并且對那學官說:“既然當臣子的不忍心聽到這種話,難道就忍心讓君王聽到這種話嗎?”那個讀書人終于得救,學官也覺得解決了問題。
過了幾年,吳時仕途得意,升遷為京官,在他與一些學士包括國子監(jiān)與太學里的人往來中,這些人覺得吳時學問淵博,為人也很好,謂名“立地書櫥”。
成語的故事13
百尺竿頭的故事:
【成語】: 百尺竿頭
【拼音】: bǎi chǐ gān tóu
【解釋】: 桅桿或雜技長竿的頂端。比喻極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學問、事業(yè)有很高的成就。
【成語故事】:
這個成語來源于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招賢大師》,師示一偈曰: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宋朝時,長沙有位高僧名叫景岑,號招賢大師。這位太師佛學造詣高深,時常到各地去傳道講經(jīng)。
一天,招賢大師應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講經(jīng)。前來聽講的僧人很多,大師講得深入淺出,娓娓動聽,聽的人深受感染。法堂內除了大師的聲音外,一片寂靜。
招賢大師講經(jīng)完畢后,一名僧人站立起來,問他行了一個禮,然后提了幾個問題,請求大師解答。大師還了禮,慢慢地作答起來。
那僧人聽到不懂處,又向大師提問,于是兩人一問一答,氣氛親切自然。
聽講的人發(fā)現(xiàn),他倆談論的是有關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內容。為了說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招賢大師當場出示了一份偈帖。所謂偈帖,就是佛教中記載唱詞的本子。但見大師指著上面的一段文字念唱道:百丈的竹竿并不算高,尚需更進一步,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
百尺竿頭這則成語也稱百丈竿頭。
百步穿楊的成語典故
百步穿楊的故事:
【成語】: 百步穿楊
【拼音】: bǎi bù chuān yáng
【解釋】: 在一百步遠以外射中楊柳的葉子。形容箭法或槍法十分高明。
【成語故事】:
《戰(zhàn)國策·西周策》:楚國有個叫養(yǎng)由基的人,他的箭術非常高明,即使離開柳樹一百步射它的葉子,也百發(fā)百中,在旁的人看見了皆齊聲喝采。
成語的故事14
上個星期五下午,我們304班舉行了講成語故事比賽,班上共有20位同學參賽。為體現(xiàn)公平,賀老師特地請來了方何文浩、沈博、李博、陳奕萌的媽媽來當評委。
首先,小主持人章文昊走上講臺,給我們介紹了比賽目的和評分細則。當章文昊說:“有請一號選手吳卓凡上臺,二號選手阮銘軒準備!蓖瑢W們就依次上臺將自己精心準備好的故事講了出來。有的講得很流利,還加了自編的動作;有的講得結結巴巴,緊張得手都不知道往哪兒放了。
終于到我了,我緊張地走上講臺,敬了個隊禮,大聲說道:“敬愛的老師、家長們,親愛的同學們,我今天要講的故事是《磨杵成針》。李白,是我國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講的時候,由于緊張,我停頓了幾次。講完了,我又敬了個隊禮,長吁一口氣,輕松地走下臺,坐到座位上,等主持人報我的成績。當聽到自己只得了8。925分時,我心里很失望……
經(jīng)過兩節(jié)課的激烈比賽和那些媽媽評委們的公正評分,比賽結果很快出來了。賀老師即時公布了獲獎的等次。當我聽到張婷婷二等獎時,心里特別開心,覺得這幾天的努力沒有白費。
成語的故事15
【成語】南轅北轍
【拼音】nan yuan běi zhe
【解釋】心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處】《戰(zhàn)國策;魏策四》:猶至楚而北行也。
【近義詞】分道揚鑣、各走各路、天南地北
【反義詞】異途同歸、殊途同歸
【成語故事】魏王想攻打趙國,季梁勸他說:"我在太行山下遇到一個趕著車向北走的人,告訴我說:‘我要去楚國。#39;我問他:‘你要去楚國,為什么要向北呢?#39;他說:#39;我的馬好。#39;我說:#39;您的馬雖然好,但這不是去楚國的路啊!#39;他又說:#39;我的路費很充足。#39;我說:‘你的路費雖然多,但這不是去楚國的路啊!#39;他又說:#39;給我駕車的人本領很高。#39;他不知道方向錯了,趕路的條件越好,離楚國的距離就會越遠,F(xiàn)在大王動不動就想稱霸諸侯,辦什么事都想取得天下的信任,依仗自己國家強大,軍隊精銳,而去攻打邯鄲,想擴展地盤抬高聲威,豈不知您這樣的行動越多,距離統(tǒng)一天下為王的目標就越遠,這正像要去楚國卻向北走的行為一樣啊!"
【成語的故事】相關文章:
成語的故事08-18
經(jīng)典成語的故事10-14
成語的故事11-17
神話成語故事歷史成語故事11-14
成語葉公好龍的成語故事12-13
成語曲高和寡的故事12-10
成語請君入甕的故事12-13
歷史故事的成語12-10
經(jīng)典成語故事01-16
經(jīng)典成語故事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