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小故事 推薦度:
- 成語小故事 推薦度:
- 成語小故事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成語小故事通用1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用到過成語吧,成語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華文化的精華,還記得都學過哪些成語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成語小故事,歡迎閱讀與收藏。
成語小故事1
【成語】: 近水樓臺
【拼音】: jìn shuǐ lóu tái
【解釋】: 水邊的樓臺先得到月光。比喻能優(yōu)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種地位或關(guān)系。
【成語故事】: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范仲淹,在任杭州知州時,身邊任職的很多官員,大多得到他的推薦或者提拔。只有一個叫蘇鱗的人,因為他在杭州所屬的'外縣做巡察,所以沒有被范仲淹推薦。一次,蘇鱗因事到杭州見范仲淹,趁機寫了一首詩,其中兩句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暗示范仲淹只提拔身邊的人。范仲淹看到詩后,立即寫了封推薦信,使蘇鱗的愿望得以實現(xiàn)。這個成語比喻由于環(huán)境或職務上的便利而獲得優(yōu)先的機會。
【造句】
如果你想要贏得美人芳心,最好就是經(jīng)常噓寒問暖,以求近水樓臺之效。
因為是近水樓臺,他很快地就請來住隔壁的電腦技師來幫他修電腦。
小明近水樓臺,頻獻殷勤,終于獲得小美的芳心。
超級市場就在樓下,馬上就可以買到想要的東西,真有近水樓臺之便。
王醫(yī)生就住在隔壁,去看病不用超過五分鐘,真是近水樓臺。
我和小明是同班同學,有問題總是去問王老師,我總是近水樓臺先得月,每次都比小明快,因為我和王老師是鄰居。
他娶了同單位的一個女孩,真是近水樓臺啊!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你的學習成績這么好,是因為你的父母都是老師。
成語小故事2
。ㄒ唬┚字
【典故】《莊子秋水篇》講了一個淺井的蝦蟆和東海之鱉的故事。一日,一只淺井的青蛙見到一只東海大鱉,便興致勃勃地對它說:“我可快樂啦!出來就在井欄邊跳來跳去,進去就在井壁磚縫中休息;跳入井中,水就泡著我的兩腋和腮;游到淺處,泥湯就沒了我的腳。我獨占一井之水,螃蟹和蝌蚪都沒法跟我相比,你何不也下來看看?”
東海之鱉來到井邊,左腳還沒進去,石膝已經(jīng)被卡住了。東海之鱉慢慢退了出去,然后對這只淺井青蛙講述了大海的樣子:“用千里之遙這樣的字眼兒,不足以說明大海的廣闊;用千仞之高這樣的詞,不足以量盡它的深度。大禹時十年九澇,海水沒顯出增加了多少;商湯時八年七早,海水也并不見減少多少……”淺井的青蛙聽得目瞪口呆,驚恐萬分,茫茫然若有所失,它何嘗想到還有比它的一方水井更大的世界呢!
【出處】《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
【釋讀】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ǘ┤~公好龍
【典故】魯哀公經(jīng)常向別人說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歡有知識才干的人。有個叫子張的人聽說魯哀公這么歡迎賢才,便從很遠的地方風塵仆仆地來到魯國,請求拜見魯哀公。
子張在魯國一直住了七天,也沒等到魯哀公的影子。原來魯哀公說自己喜歡有知識的人只是趕時髦,學著別的國君說說而已,對前來求見的子張根本沒當一回事,早已忘到腦后去了。子張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氣。他給魯哀公的車夫講了一個故事,并讓車夫把這個故事轉(zhuǎn)述給魯哀公聽。
然后,子張悄然離去了。
終于有一天,魯哀公記起子張求見的事情,準備叫自己的車夫去把子張請來。車夫?qū)︳敯Чf:“他早已走了!
魯哀公很是不明白,他問車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來的嗎?為什么又走掉了呢?”
于是,車夫向魯哀公轉(zhuǎn)述了子張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這樣的:
有個叫葉子高的人,總向人吹噓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歡龍。他在衣帶鉤上畫著龍,在酒具上刻著龍,他的房屋臥室凡是雕刻花紋的地方也全都雕刻著龍。天上的真龍知道葉子高是如此喜歡龍,很是感動。一天,真龍降落到葉子高的家里,它把頭伸進窗戶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廳堂上。這葉子高見了,嚇得臉都變了顏色,驚恐萬狀,回頭就跑。真龍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實那葉公并非真的喜歡龍,只不過是形式上、口頭上喜歡罷了。
【釋讀】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像葉子高這樣的人也有不少,他們往往口頭上標榜的是一套,而一旦要動真格的,他們卻臨陣脫逃了,這跟葉公好龍又有什么兩樣呢?
。ㄈ┭诙I鈴
【典故】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范氏。有人趁機跑到范氏家里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里吊著一口大鐘。鐘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鐘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后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大錘,拼命朝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種聲不就等于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里偷鐘嗎?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么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斑祝娐曌冃×耍牪灰娏!”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聽不進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鐘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出處】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
【釋讀】“掩耳盜鐘”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
。ㄋ模┳韵嗝
【典故】楚國有一個賣兵器的人,到市場上去賣矛和盾。
好多人都來看,他就舉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說:“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無論怎樣鋒利尖銳的東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著,這個賣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慚地夸起來:“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無論怎樣牢固堅實的東西也擋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馬上就會被它刺穿!”他十分得意,便又大聲吆喝起來:“快來看呀,快來買呀,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盾和最最鋒利的矛!”
這時,一個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問道:“如果用這矛去戳這盾,會怎樣呢?”“這——”圍觀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發(fā)出一陣大笑,便都散了。
那個賣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著矛和盾走了。
【出處】《韓非子·難勢》
客有鬻于與盾者,譽其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彼麅捎肿u其矛曰:“吾矛之利,物無不陷也!比藨唬骸耙杂柚,陷予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釋讀】“矛”古代一種長柄的裝有金屬槍頭的武器,用以刺殺敵人。“盾”,古代用來保護自己、抵檔敵人刺殺的武器。后以自相矛盾比喻語言、行動前后不一致或互相抵觸。
(五)水滴石穿
【典故】宋朝時,張乖崖在崇陽當縣令。當時,常有軍卒侮辱將帥、小吏侵犯長官的事。張乘崖認為這是一種反常的事,下決心要整治這種現(xiàn)象。
一天,他在衙門周圍巡行。突然,他看見一個小吏從府庫中慌慌張張地走出來。張乘崖喝住小吏,發(fā)現(xiàn)他頭巾下藏著一文錢。那個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認是從府軍中偷來的。張乘崖把那個小吏帶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氣:“一文錢算得了什么!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殺我!”張乘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睘榱藨土P這種行為,張乘崖當堂斬了這個小吏。
【釋讀】成語“水滴石穿”原比喻小錯不改,將會變成大錯。現(xiàn)比喻只要堅持不懈,總能辦成事情。
。〇|施效顰
【典故】西施是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是春秋時期越國人,她的一舉一動都十分吸引人,只可惜她的身體不好,有心痛的毛病。
有一次,她在河邊洗完衣服準備回家,就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因為胸口疼痛,所以就她就用手扶住胸口,皺著眉頭。雖然她的樣子非常難受不舒服,但是見到的村民們卻都在稱贊,說她這樣比平時更美麗。
同村有位名叫東施的女孩,因為她的長相并不好看,他看到村里的人都夸贊西施用手扶住的樣子很美麗,于是也學著西施的樣子扶住胸口,皺著眉頭,在人們面前慢慢地走動,以為這樣就有人稱贊她。她本來就長得丑,再加上刻意地模仿西施的動作,裝腔作勢的怪樣子,讓人更加厭惡。有人看到之后,趕緊關(guān)上大門;有些人則是急忙拉妻兒躲得遠遠的,他們比以前更加瞧不起東施了!
【釋讀】東施只知道西施皺著眉的樣子美麗,卻不知道這是因為西施本身美貌的原因,刻意地去模仿,結(jié)果只給后人留下「東施效顰」的笑話。
(七)臥薪嘗膽
【典故】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相鄰,經(jīng)常打仗,有次吳王領(lǐng)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的大將靈姑浮砍中了右腳,最后傷重而亡。吳王死后,他的兒子夫差繼位。三年以后,夫差帶兵前去攻打越國,以報殺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兩國在夫椒交戰(zhàn),吳國大獲全勝,越王勾踐被迫退居到會稽。吳王派兵追擊,把勾踐圍困在會稽山上,情況非常危急。此時,勾踐聽從了大夫文種的計策,準備了一些金銀財寶和幾個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給吳國太宰,并通過太宰向吳王求情,吳王最后答應了越王勾踐的求和。
但是吳國的伍子胥認為不能與越國講和,否則無異于放虎歸山,可是吳王不聽。
越王勾踐投降后,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吳國,他們夫妻倆住在夫差父親墓旁的石屋里,做看守墳墓和養(yǎng)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游,勾踐總是拿著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后來吳王夫差有病,勾踐為了表明他對夫差的忠心,竟親自去嘗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來判斷夫差病愈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與勾踐預測的相合,夫差認為勾踐對他敬愛忠誠,于是就把勾踐夫婦放回越國。越王勾踐他回國以后,立志要報仇雪恨。為了不忘國恥,他睡覺就臥在柴薪之上,坐臥的地方掛著苦膽,表示不忘國恥,不忘艱苦。經(jīng)過十年的積聚,越國終于由弱國變成強國,最后打敗了吳國,吳王羞愧自殺。
【出處】源于《史記專項王勾踐世家》
【釋讀】后來,人們把這個故事概括為“臥薪嘗膽”,用來形容人刻苦自勵,民奮圖強。
。ò耍┮估勺源
【典故】漢朝的時候,在西南方有個名叫夜郎的小國家,它雖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可是國土很小,百姓也少,物產(chǎn)更是少得可憐。但是由于鄰近地區(qū)以夜郎這個國家最大,從沒離開過國家的夜郎國國王就以為自己統(tǒng)治的國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國家。
有一天,夜郎國國王與部下巡視國境的時候,他指著前方問說:“這里哪個國家最大呀?”部下們?yōu)榱擞蠂醯男囊猓谑蔷驼f:“當然是夜郎國最大啰!”走著走著,國王又抬起頭來、望著前方的高山問說:“天底下還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嗎?”部下們回答說:“天底下沒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了。”后來,他們來到河邊,國王又問:“我認為這可是世界上最長的河川了!辈肯聜?nèi)匀划惪谕暬卮鹫f:“大王說得一點都沒錯。”從此以后,無知的國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國家。
有一次,漢朝派使者來到夜郎,途中先經(jīng)過夜郎的鄰國滇國,滇王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比起來哪個大?”使者一聽嚇了一跳,他沒想到這個小國家,竟然無知的自以為能與漢朝相比。卻沒想到后來使者到了夜郎國,驕傲又無知的國王因為不知道自己統(tǒng)治的國家只和漢朝的一個縣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也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哪個大?”
【釋讀】“夜郎自大”比喻孤陋寡聞而又妄自尊大。
(九)愚公移山
【典故】傳說古時候有兩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那里的北山住著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快90歲了。他每次出門,都因被這兩座大山阻隔,要繞很大的圈子,才能到南方去。
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來,說:“我準備與你們一起,用畢生的精力來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修一條通向南方的大道。你們說好嗎!”
大家都表示贊成,但愚公的老伴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大家的力量加起來,還不能搬移一座小山,又怎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大山搬掉呢?再說,把那些挖出來的泥土和石塊放到哪里去呢?”
討論下來大家認為,可以把挖出來的泥土和石塊扔到東方的海邊和北方最遠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愚公帶著兒孫們開始挖山。雖然一家人每天挖不了多少,但他們還是堅持挖。直到換季節(jié)的時候,才回家一次。
有個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這件事后,特地來勸愚公說:“你這樣做太不聰明了,憑你這有限的精力,又怎能把這兩座山挖平呢?”愚公回答說:“你這個人太頑固了,簡直無法開導,即使我死了,還有我的兒子在這里。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孫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兒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而山卻不會再增高,為什么挖不平呢?”
當時山神見愚公他們挖山不止,便向上帝報告了這件事。上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動,派了兩個大力神下凡,把兩座山背走。從此,這里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出處】《列子·湯問第五》記載: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能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釋讀】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斗爭。
。ㄊ┦炷苌
【典故】從前有個叫陳康肅,號堯咨的人,箭術(shù)精良,舉世無雙。他因此心里非常的驕傲,常常夸耀自己的本領(lǐng)!肮,哈,哈,我的箭術(shù)沒人比得上。你們有誰愿意跟我比比看?”
“師父,您實在是太高明了,我們怎么比得上您呢!”“是啊,我們還要多跟您學習,學習呢!師父你再表演一下,讓我們開開眼界嘛!”這些想從陳堯咨那兒學得箭術(shù)的年輕人,每天都說些恭維他的話,讓他開心。
有一天陳堯咨帶著徒弟在院子里練習射箭,有一個賣油的老翁正好走過,便停下來看。
陳堯咨舉起了弓,搭上箭,一連發(fā)出十枝箭,每支箭都正中紅心。徒弟們在旁邊拍手叫好,陳堯咨也很神氣的對老翁說:“你看怎么樣?”那個老翁只是微微點頭,并不叫好。
陳堯咨心里很不舒服,不客氣的問他:“喂,你這個老頭也會射箭嗎?”“不會!薄澳敲词俏业募涞貌缓脝?”“好是好,不過,這只是一平常的技術(shù)罷了,并沒有什么了不起!薄袄项^兒,你說的是什么話?竟然這樣悔辱我們師父。你知不知道我們師父的箭術(shù),沒人能比得上。你簡直太看不起人了!
“年輕人,你先別生氣,我說的是真話。你的箭術(shù)的確平常的很,沒什么值得夸贊的。”“老頭兒,聽你這么說好象很內(nèi)行,那你就露兩手給我們瞧瞧。不服氣就比畫比畫。光說不練你有個什么用!”“小兄弟,這射箭的本領(lǐng)我可沒有,不過讓我倒油給你們看看!薄暗褂,這還用得著你這個老頭來表演嗎?倒油誰不會?別開玩笑。 薄澳銈冞是看了再說吧。”
老翁說完,就拿了一個葫蘆放在地上,又在葫蘆口上面放了一枚有孔的銅錢。然后舀了一杓油,眼睛看準了,油杓輕輕一歪,那些油就像一條細細的黃線,筆直的從錢孔流入葫蘆里。倒完之后,油一點兒也沒沾到銅錢。
老翁很謙虛的向陳堯咨說:“這也是一種平常的技術(shù)罷了,也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啊!”陳堯咨聽了十分慚愧,從此更加努力的練習射箭,再也不夸耀自己的箭術(shù)。后來他的人品和箭術(shù)一樣好。
【釋讀】這個成語,說明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勤學苦練掌握規(guī)律,就能找出許多竅門,干起來得心應手。
成語小故事3
【成語】: 詬如不聞
【拼音】: gu rú bù wén
【解釋】: 詬:辱罵。被人辱罵卻好像沒有聽見一樣,不動聲色,形容寬宏大量,有涵養(yǎng)。
【成語故事】:
富弼,宋朝河南人,字彥國,死后謚號文忠,所以后人稱他為富文忠公。
據(jù)宋人陳長方編撰的《步里客談》說,富弼少年時,好學,器量很大,遇到有人辱罵他,他好象沒有聽見一樣。旁人告訴他:“有人在罵你哩!”他毫不在意,說:“恐怕不是罵我吧?”旁人又告訴他:“那人指名道姓地罵你哩!”他還是毫不在意,說:“不會吧?天下同名同姓的多著呢!”
這叫做“詬如不聞”(詬,就是辱罵),被人辱罵了卻好象沒有聽見一樣。古時候有些人認為,這是一種寬洪大量的態(tài)度。其實,如果不論對于任何人的辱罵,也不論他罵些什么,一概不加區(qū)別,不予分析,不采取適當方式給以回答,而一概裝作沒有聽見一樣,這也不是一種正確的態(tài)度。
就拿富弼來說,宋仁宗時,東北的`契丹興兵南侵,要求割給領(lǐng)土。富弼奉命去和契丹談判。這位以“寬洪大量”聞名的富弼,卻堅決拒絕了契丹的無理要求,并且把或戰(zhàn)或和的利害關(guān)系,分析得很有道理。契丹無奈,只得把兵撤了回去。
成語小故事4
1、鑿壁偷光:
西漢時候,有個農(nóng)民的孩子,叫匡衡?锖饧腋F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锖饩驮谵r(nóng)忙的時節(jié),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墒强锖饧依锖芨F,買不起點燈的油,怎么辦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墻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墻壁邊一看,啊!原來從壁縫里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于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墻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锖饩褪沁@樣刻苦地學習,后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2、囊螢映雪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余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這個時間背誦詩文。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于他勤學苦練,后來終于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3、勤能補拙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時候的天賦卻不高。有一天在家讀書,對一篇文章重復不知道多少遍了,還在朗讀,因為,他還沒有背下來。這時候他家來了一個賊,潛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讀書人睡覺之后撈點好處?墒堑劝〉,就是不見他睡覺,還是翻來復去地讀那篇文章。賊人大怒,跳出來說,“這種水平讀什么書?”然后將那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 賊人是很聰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聰明,但是他只能成為賊,而曾先生卻成為毛澤東主席都欽佩的人。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偉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chuàng)造出來。
4、程門立雪
這個成語文講的是宋朝的.楊時苦心求學的故事:楊時考中了進士,卻不去做官,而到河南潁昌拜程顥為師。程顥死后,楊時又在洛陽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那時,他已經(jīng)四十歲了。有一天楊時去拜見程頤,程頤正在睡覺,楊時與他的朋友游酢為了不影響老師休息,恭恭敬敬地站在門口等候。外面大雪紛飛,寒風刺骨,等到程頤醒來時,門外的雪已積了一尺多厚了。同學們,這是一段古人認真求學的歷史,后來人們把這個故事凝聚成一個成語———“程門立雪”,用來比喻尊敬老師,誠心求學的態(tài)度或行為。
5、以荻畫地
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里沒有書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歐陽修以荻畫地)
6、立木為信
春秋戰(zhàn)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于戰(zhàn)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并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jié)果沒人肯出手一試。于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于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tǒng)一了中國。
成語小故事5
今晚的成語故事:公而忘私
成語釋義:為了集體的利益,不考慮個人得失
春秋時
晉國的.國軍晉平公問大夫祁黃羊:“現(xiàn)在南陽空缺一個縣令的職位,你覺得誰合適?”
祁黃羊說:“我覺得解狐正適合這個職位。”
晉平公覺得奇怪,因為祁黃羊和解狐是死對頭。
祁黃羊解釋:“我跟解狐是有恩怨。但是說實話,除了他,我想不出更好的人選了!
晉平公點點頭,便下了令讓解狐擔任南陽的縣令。
解狐上任后,果然把南陽縣管理得很好。
大家都夸晉平公會用人。
過了一段時間,晉平公又找祁黃羊商量:“軍中的統(tǒng)帥一職空了出來,你認為誰有能力擔任?”
這一次,祁黃羊推薦了祁午
祁午是祁黃羊的兒子
晉平公問:“你不擔心其他人的意見,說你以公謀私嗎?”
祁黃羊回答:“我覺得祁午能力和修養(yǎng)十分適合這個職位,而不是因為他是我的兒子!
晉平公點點頭,又讓祁午當了軍隊統(tǒng)領(lǐng)
這一命令發(fā)布后,大家都很贊同
成語小故事6
春秋時期,楚靈王率領(lǐng)十萬雄兵征伐蔡國,這次出征非常順利,楚靈王想一鼓作氣,繼續(xù)征伐徐國,便委派弟弟棄疾全權(quán)處理國中朝政,自己則帶領(lǐng)大軍向徐國進發(fā)。楚靈王萬萬沒想到,弟弟棄疾會生謀反之心。棄疾手下有個謀士朝吳,朝吳慫恿他道:“現(xiàn)在靈王率軍出征在外,國內(nèi)一定空虛,你不妨在此時引兵回國,殺掉靈王的.兒子,另立新君,然后由你裁決朝政,將來當上國君還成什么問題嗎?”這句話說得正合棄疾心意!棄疾當即布置一番,殺死了楚靈王的兒子,立另一個兒子子午為國君。外出征討的楚靈王得知后,心寒無比,想想活在世上沒有意思,就上吊自殺了。棄疾聞知楚靈王已死,馬上威逼子午自殺,自立為王,他就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楚平王。
成語小故事7
【注音】huàn dé huàn shī
【成語故事】
從前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他練就了一身百步穿楊的好本領(lǐng),立射、跪射、騎射樣樣精通,而且箭箭都射中靶心,從來沒有失過手。人們爭相傳頌他高超的射技,對他非常敬佩。
夏王也從左右手下嘴里聽說了這位神射手的本領(lǐng),也目睹過后羿的表演,十分欣賞他的功夫。有一天,夏王想把后羿召入宮中來,單獨給他一個人演習一番,好盡情領(lǐng)略他那爐火純青的射技。 于是,夏王命人把后羿找來,帶他到御花園里找了個開闊地帶,叫人拿來了一塊一尺見方,靶心直徑大約一寸的獸皮箭靶,用手指著說:“今天請你來,是想請你展示一下你精湛的射箭本領(lǐng),這個箭靶就是你的目標。為了使這次表演不至于因為沒有競爭而沉悶乏味,我來給你定個賞罰規(guī)則:如果射中了的話,我就賞賜給你黃金萬兩;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減你一千戶的封地,F(xiàn)在請先生開始吧。” 后羿聽了夏王的話,一言不發(fā),面色變得凝重起來。他慢慢走到離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腳步顯得相當沉重。然后,后羿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擺好姿勢拉開弓開始瞄準。 想到自己這一箭出去可能發(fā)生的結(jié)果,一向鎮(zhèn)定的.后羿呼吸變得急促起來,拉弓的手也微微發(fā)抖,瞄了幾次都沒有把箭射出去。后羿終于下定決心松開了弦,箭應聲而出,“啪”地一下釘在離靶心足有幾寸遠的地方。后羿臉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彎弓搭箭,精神卻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離譜。 后羿收拾弓箭,勉強陪笑向夏王告辭,悻悻地離開了王宮。夏王在失望的同時掩飾不住心頭的疑惑,就問手下道:“這個神箭手后羿平時射起箭來百發(fā)百中,為什么今天跟他定下了賞罰規(guī)則,他就大失水準了呢?” 手下解釋說:“后羿平日射箭,不過是一般練習,在一顆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發(fā)揮?墒墙裉焖涑龅某煽冎苯雨P(guān)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靜下心來充分施展技術(shù)呢?看來一個人只有真正把賞罰置之度外,才能成為當之無愧的神箭手啊!”
患得患失、過分計較自己的利益將會成為我們獲得成功的大礙。我們應當從后羿身上吸取教訓,面臨任何情況時都應盡量保持平常心。
【典故】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論語·陽貨》
【釋義】患:憂患,擔心。擔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擔心失掉。形容對個人得失看得很重。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看重個人得失
【近義詞】斤斤計較、自私自利
【反義詞】公而忘私、大公無私
成語小故事8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個典故出自《說苑·正諫》(卷九)。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都想不斷擴充自己的疆域,增強實力,因此經(jīng)常發(fā)生戰(zhàn)爭。戰(zhàn)爭勞民傷財,往往兩敗俱傷。一些頭腦清醒的大臣,對侵略性的戰(zhàn)爭,持冷靜的態(tài)度,或直言相諫,或巧妙隱諭,以此制止危害巨大的戰(zhàn)爭。
一次昊王準備攻打楚國。他想到這個計劃一定會有不少大臣反對,于是在朝廷上嚴肅地對群臣說:“誰要對我攻打楚國有意見,我就讓他去死!”群臣都了解吳王的脾氣,他說到做到。雖然不少大臣都知這次攻打楚國對吳國很不利,但一想到勸諫不成反遭殺身之禍,于是皆緘默不語。
昊王在積極準備打仗,群臣心急如焚。吳王的.名叫少孺子的近侍看到這情形,心里也異常著急。想前去直言勸諫吳王不要伐楚,但又怕勸不成。伐楚的時間越來越迫近。少孺子整天整眉深思。果然,急中生智。
一天早朝,吳王發(fā)現(xiàn)他的侍臣少孺子渾身都濕滾流的,心里挺奇怪,便問他:“早上你干什么去了,怎么弄得全身上下都濕廠呢?”少孺子趕緊回答說:“我早早起來,帶了彈弓,在后花園散步閑逛,想打只鳥什么的。我走著走著,發(fā)現(xiàn)廠一件讓我不能忘懷的事情!标煌醪逶捳f:“什么事讓你不能忘懷,說說聽!鄙偃孀咏又f:“我看見一只蟬在樹上凄厲地鳴叫,喝著露水?蛇@蟬怎么知道,有一只蟆螂這時正在下邊悄悄地向上爬,緊緊地盯著它,想作為一頓美餐呢!再細看那蟆螂,屈著身子,張伸著足爪,一步一步接近了蟬?墒牵闰胗衷趺粗,這時正有一只黃雀隱藏在離它不遠的一根樹枝上,兩眼死死盯著蟆螂,準備振翅飛起啄那專心專意向前爬的蟆螂!黃雀呢,伸著脖子心想那蟆螂一定跑不了了,也來頓美餐?牲S雀哪里會想到,這時有人正用彈弓瞄準它,它的生命就要結(jié)束了!哎,這三個小東西,都是只顧前,不思后,它們的處境真是太危險了。〈笸,您看,這事多么精彩,這場面多么令人難以忘懷呀!我站的時間長了,讓露水把衣服都打濕了!
吳王一邊聽,一邊思索,聽完這番話,恍然大悟,蟠然警醒,這時也明白廠少孺子的一番苦心。吳王哈哈大笑著,一手指著少孺子,說:“你這個聰明鬼,小滑頭,竟把我說活了,攻打楚國的事就停了吧!睗M朝文武大臣,奔走相告,吳王在朝廷上又正式宣布:“伐楚的計劃作罷!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個典故概括出來的。兒千年來,人們一直沿用這個成語,用以比喻做事情只圖眼前利益,不知(不考慮)禍害就在后面。
成語小故事9
踏雪尋梅
孟浩然酷愛梅花,雪天時,他便騎著毛驢冒著風雪去賞花。
有人問他原由。他便稱:在尋找作詩的靈感。(吾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背上)
踏雪尋梅,也因此形容文人雅士賞愛風景苦心作詩的情致,演繹為千古流傳的'佳話。
梅花與傲霜凌雪緊密相連,由此梅花一直是君子修身立德處世待物的參照,表現(xiàn)了文人的傲骨氣節(jié)、大隱隱于林。
成語小故事10
【解釋】
操:拿;戈:古代象矛的武器。到他的屋里去,拿起他的武器攻擊他。比喻引用對方的論點反駁對方。
【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鄭玄傳》:“康成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
入室操戈的故事
后漢時期,有一位著名的文學家和教育家名叫鄭玄。他從小勤奮好學,太守杜密認為他是個可造之材,于是推薦他進入太學讀書。后來鄭玄又拜大文學家馬融為師,在他門下學習。當鄭玄學成離開時,馬融感慨地說:“鄭玄走了,我全部的學識也都被他帶走了。”
鄭玄在家里勤奮地研究學問,他和一起研究經(jīng)學的.何休是好朋友。何休寫了《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廢疾》三篇文章。鄭玄讀完后,不同意他的見解,于是就寫了《發(fā)墨守》、《針膏肓》、《起癱疾》三篇文章來反駁何休。
何休讀完后,發(fā)現(xiàn)鄭玄是利用自己文章里的觀點來反駁自己,而且很有道理,不得不憾慨地說:“你這樣不是進來我的屋子,又拿我的武器向我進攻嗎?”
成語小故事11
●. 安步當車
戰(zhàn)國時期,齊國有位隱士名叫顏斶(chù)。齊宣王聽說他很有名,就召見了他。
顏斶進宮后,齊宣王傲慢地說:“顏斶,你過來!”顏斶不卑不亢地對齊宣王說:“大王,你過來!”齊宣王很不高興,旁邊的大臣也都責怪顏斶。顏斶便說:“如果我走到大王面前去,說明我羨慕他的權(quán)勢;如果大王走過來,說明他禮賢下士。與其讓我羨慕大王的權(quán)勢,還不如讓大王禮賢下士的好!
齊宣王惱怒地問他:“到底是大王尊貴,還是士人尊貴?”顏斶說:“當然是士人尊貴!從前秦國進攻齊國的時候,秦王下令:誰敢在距離高士柳下惠墳墓五十步以內(nèi)的'地方砍柴,格殺勿論!另外還懸賞:誰能砍下齊王的腦袋,就封他為萬戶侯,賞金兩萬兩。由此可見,一個活著的大王的頭,還抵不上一個死去的士人墳墓呢。”
齊宣王覺得自己理虧了,便請求做顏斶的學生,并說:“您和我在一起,食有美味,出必乘車,妻子兒女可以穿上華美的服裝。”顏斶毫不動心,堅決辭謝:“我還是希望讓我回去,每天晚點兒吃飯,也像吃肉那樣香;慢慢地走路,就當是坐車一樣;不犯罪過,就是保持自己的尊貴。清靜無為,純正自守,樂在其中啊!”顏斶說罷,告辭而去。
后來,人們就以“安步當車”表示不乘車而安然步行,又比喻安于現(xiàn)狀,不求顯貴。安,安詳,不慌不忙;步,步行。
成語小故事12
孟母三遷
【解釋】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huán)境教育孩子,三次遷居,形容家長教子有方。
【相近詞】三遷之教
【成語故事】戰(zhàn)國時期,孟子小時候非常聰明,經(jīng)常模仿送葬人吹喇叭,孟母擔心他荒廢學業(yè)就把家搬到城里,剛好旁邊是一個屠宰場,孟子很快就學會了殺豬宰羊,孟母只好搬家到一個學校附近,從此孟子就開始學習孔子的`思想而成為一代思想家。
成語小故事13
【尻輪神馬】
《莊子·大宗師》:“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為輪,以神為馬,予因以乘之,豈更駕哉!
成玄英疏:“尻無識而為輪,神有知而作馬,因漸漬而變化,乘輪馬以遨游,茍隨任以安排,亦於何而不適者也。”謂以尻為車輿而神游。后以“尻輪神馬”為隨心所欲遨游自然之典
成語小故事14
恃才傲物
南朝時期,齊武帝的侄子蕭子顯從小聰慧過人,文思敏捷。在任梁國國子博士時,把梁武帝寫的《經(jīng)義》作太學的教材授課。他寫成《后漢書》100卷,《齊史》60卷。他深得梁武帝的信任。梁武帝認為他恃才傲物,在他死后賜他謚號“驕”。
恃才傲物的意思是:恃:依靠、憑借;物:人,公眾。仗著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懸劍空壟
典故出處]《史記·吳太伯世家》:“還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
古代季札第一次出使北方,見到徐君結(jié)為好友。徐君喜歡季札的寶劍,口頭雖沒言明。季札心里明白這事,為了便于執(zhí)行公務,就沒有送給徐君。季札公務完畢路過徐地,見徐君已經(jīng)去世,就到他的墳墓旁把寶劍掛在樹上而離開。
懸劍空壟的意思是:比喻心許朋友的事,不因人死而改變。
恨鐵不成鋼
賈寶玉因丟失通靈寶玉而生病,賈母與王熙鳳商量要把薛寶釵嫁給寶玉來沖喜,這樣來挽救寶玉的生命。剛好此時賈政放了外任,賈母命他定奪。賈政也想這個恨鐵不成鋼的兒子早日康復,成家立業(yè)好繼承祖業(yè),也同意立即就辦喜事。
恨鐵不成鋼的意思是:形容對所期望的人不爭氣不上進感到不滿,急切希望他變好。
憐香惜玉
元代歌妓順時秀天資聰敏,色藝超群,翰林學士王元鼎十分喜歡她。中書參政阿魯溫也想插一手,借機調(diào)戲她,問她他與王元鼎的差異。順時秀說:你是宰相,治理國家,輔佐君王,他不如你?上в駪z香方面,你不如王學士。
憐香惜玉的'意思是:比喻男子對所愛女子的照顧體貼。
鍥而不舍
鍥而不舍的意思是:用刀子雕刻一件東西不放手。
荀子在《勸學》篇中說,再堅硬的木頭只要堅持刻下去,就能變成精品。說明堅持不懈地學習的重要性。
我們學圍棋、學書法、學英語都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
成語小故事15
《史記·呂不韋列傳》:“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一字千金:意思是一個字值一千金,原指改動一個字賞賜千金,見后用來稱贊詩文精妙,價值極高。也指書法作品的珍貴。
戰(zhàn)國末期,商人呂不韋作了一筆中外歷史上最大的投機生意。他不惜散盡千金,把在趙國做人質(zhì)的秦國王子異人立為秦國國君。異人當了秦王之后,為報答呂不韋的恩德,封呂不韋為丞相。呂不韋由一個商人搖身一變,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顯赫人物,成了百官的代表,朝中的大小官員嘴上不說,心里卻很不服氣。呂不韋也知道他的政治資歷太淺,人們可能在私下議論,他覺得提高聲望是讓人們服氣的最好辦法。但怎樣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時也想不出什么好辦法來。呂不韋為這件事大傷腦筋,召集門客進行商議。
有的門客建議呂不韋統(tǒng)兵出征,滅掉幾個國家,立下赫赫戰(zhàn)功,以此來樹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對說:“這辦法有百害無一利,即使把仗打勝了,回來也升不了官,因為沒有比丞相還高的職務了。重要的是戰(zhàn)爭風險大大,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萬一戰(zhàn)爭失利,結(jié)果會適得其反。”
有人說:“我們知道孔子的名聲很好,那是因為他寫了部叫《春秋》的書,孫武能當上吳國的大將,是因為吳王先看了他寫的《孫子兵法》,我們?yōu)槭裁床荒軐懖繒,既能揚名當世,又能垂范后代呢?”
呂不韋認為這個辦法很好,命令門客立即組織人員撰寫。
呂不韋當時有三千門客,很快寫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書名提作《呂氏春秋》。書寫成后,呂不韋命令把全文抄出,貼在咸陽城門上,并發(fā)出布告:“誰能把書中的文字,增加一個或減少一個,甚至改動一個,賞黃金千兩!
布告貼出許久,人們畏懼呂不韋的權(quán)勢,無人來自討沒趣。于是“一字千金”的佳話便留傳至今。
【成語小故事】相關(guān)文章:
成語小故事12-03
成語小故事11-24
經(jīng)典成語小故事集錦11-18
成語小故事大全精選04-09
「經(jīng)典」成語小故事-杯弓蛇影11-01
幼兒成語小故事11-28
經(jīng)典成語小故事大全11-29
成語小故事:削足適履12-04
畏首畏尾成語小故事01-29
經(jīng)典成語小故事10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