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
以下為你推薦一份讀后感美文信息,應屆畢業(yè)生小編指導;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韓愈的《師說》流傳千年,激勵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鼓勵學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向他人學習。今天,我將就關于我對一位普通,但不平凡的師者的教學生涯,來淺談我的一點感受。
若不是事先知道,恐怕我會以為《第56號教室的奇跡》的內容為杜撰的。但書中主角---雷夫老師,真真實實地向讀者展示了他在教學生涯中遇到的點點滴滴。從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反思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到協(xié)助學生克服在成長道路上所遇到的問題,帶領學生走向自律、自理、自主、自強,從而獲得成功。這些娓娓道來的小故事,都生動而實用地為教書育人過程中苦無下手之處的教師們提供了值得學習的'經(jīng)驗,便于教師們借鑒。
雷夫老師并非勝人一等,同絕大多數(shù)老師一樣,在教書生涯中,他也迷茫,‘無論你的信念是什么,在你對一個孩子伸出援手的同時,總是有好幾十個孩子讓你想就此放棄。’‘或許現(xiàn)實主義者是對的,或許想給學生卓越教育的念頭只是唐吉歌德式的一廂情愿。我曾在許多個白天和夜晚掙扎不已,幾乎想要屈服。’他的學生也非聰穎過人,大多來自于貧窮的家庭,而且還與別的學生不在同一個起跑線上---英語并非他們的母語。但是雷夫老師克服了種種的困難,帶領孩子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我想不僅僅是因為愛與付出,更在于雷夫老師自身極具人格魅力,‘孩子們以你為榜樣。你要他們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學生和氣待人、認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們所認識的人之中最和氣待人、最認真勤勉的一個。’
雷夫老師注重學生的品格甚于成績,所以文中反復提及,并在故事中反復印證了此點:我們重品格,講勤勉,推崇謙遜,而且無條件地相互扶持。雖然我們大多數(shù)老師深知培養(yǎng)學生品格的重要性,但在這個凡是講成績、比成績的社會,教師們心有余而力不足,漸漸地屈服了,更多的是如何解題,如何將題目做得更完美,得到更多的分數(shù)。何為高尚品格,已漸漸從主旋律話題中淡忘,在道德品質課上偶有提及,但沒有家庭、學校、社會的通力配合,想要使學生達到一定的高度,是難以企及的。說到這點,我不得不佩服我們私立群星學校大力推行在行善方面的道德教育,加強學校與家庭的配合,借助社會的力量,通過一系列實踐活動,使學生在行動中體會父母的辛苦,理會他人的難處,感同身受、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以行善為契機,完善學生的品格,推動學生的學業(yè)發(fā)展。
雷夫老師不懼考試壓力,他使出渾身解數(shù),讓孩子們樂學、渴望學,并讓孩子們深信:學習不是為了考試,它是人生的一部分,沒有了學習,人類就沒有了智慧之源,學到的知識可為我所用,可改變社會,可服務國家。反觀現(xiàn)在的學生們,不知道為什么要學,不知道學了有何實際用處,只知考好大學需要高分數(shù),更高的分數(shù),學習的目的,變成了考試卷上實實在在的分數(shù)。當然,我們無法將過分追求分數(shù)怪罪于某一人或教師這一群體,事情的發(fā)生定有它的根源,或歷史淵源,或體制問題。但在閱讀了雷夫老師的事跡后,我想我們教師更多地是在反。杭词故沁@樣的體制,即使家庭、學校和社會都在如此追求分數(shù),但我們教師必能動用群體的智慧,發(fā)出微弱的余光,讓學生們在校園這個大集體中學會關愛他人,尊重他人,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體會到知識的用處,在思想上提升自己,追求至善至美。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我們只有像雷夫老師一樣,在專業(yè)上不斷地提升自我,總結自我,并不斷修正自我的行為舉止;在道德上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樹立良好的榜樣;在教授上,為孩子付出愛與時間。唯有這樣,才不愧對于‘師者’的稱號。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相關文章:
《第56號教室的奇跡》的讀后感1500字08-30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筆記1000字09-14
第子規(guī)讀后感07-19
會飛的教室讀后感200字11-03
《會飛的教室》讀后感100字范文11-09
紅樓夢第讀后感02-19
締造奇跡的勵志名言08-17
相信奇跡的勵志故事08-15
生命的奇跡勵志文章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