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演義》有感大全(8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三國演義》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三國演義》有感1
《三國演義》這本書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它記載了中國古代三國時期的一段歷史文化。
它主要記敘了東漢建寧四月開始,皇宮出現(xiàn)種種不祥之兆,各種禍端接踵而來,以致天下大亂。隨后有三個人獲得道術(shù),治病拯救百姓而贏得民心,收得徒弟數(shù)萬之眾就起兵造反,最后導(dǎo)致全國烽煙四起,諸侯割據(jù)。此時出現(xiàn)了歷史上的劉備、關(guān)羽、張飛三人桃園結(jié)義。他們幾經(jīng)周折,奮力拼殺,勢力逐步壯大起來了。為了光復(fù)漢室,劉備廣招人才,他三顧茅廬,請了聰明過人的諸葛亮做軍師并立國,國號為蜀,而這時漢丞相曹操打敗了另一軍閥袁紹而統(tǒng)一了北方,國號為魏。曹操狹天子以令諸侯,軍威大振,勢不可擋。他欲奪取霸主地位,于是舉兵南下想一統(tǒng)長江以南的地盤。劉備聯(lián)合當時江東諸侯孫權(quán),在長江的赤壁與曹操展開決戰(zhàn)。孫權(quán)、劉備利用諸葛亮的妙計火燒聯(lián)營使曹操大敗而回。這樣就為三國的形成奠定了基礎(chǔ)。三國之見為了各自達到統(tǒng)一中國不斷發(fā)動戰(zhàn)爭,演繹了許多精彩的故事。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佩服的人就是被稱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曹操的斬袁術(shù)、擒呂布、誅袁紹、敗馬超,即使赤壁一戰(zhàn)連連損兵折將,也能在險境中三次大笑,這說明曹操有極其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劉備卻不一樣,被陸遜火燒連營損了七萬軍馬后,竟然一病不起郁郁而終了。所以我認為曹操要比“劉皇叔”強多了!
再說,另一位我崇拜的人——諸葛亮。諸葛亮一生的功績很大。他幫助蜀國收取東川、西川,擺設(shè)八卦陣,六出祁山、七擒孟獲,索然一直到去世也沒有幫助蜀國完成統(tǒng)一中原的`大業(yè),但是他對蜀國的貢獻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在《三國演義》里,還有許多精彩的故事和性格各異的人物,我常常癡迷其中,流連忘返。
讀《三國演義》有感2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開篇詞!度龂萘x》是一部家喻戶曉的經(jīng)典著作。
這本書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顧茅廬》,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劉備要去請諸葛亮當軍師,于是三次去諸葛亮的家里請他出山,最后諸葛亮同意出山當軍師的故事。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做人一定要有毅力、有恒心,因為一次失敗就半途而廢。書中寫到劉備第三次去拜訪諸葛亮,諸葛亮正在睡覺,關(guān)羽和張飛都說讓劉備去叫醒諸葛亮。但是劉備卻堅持在外面等候諸葛亮,我想劉備真是十分尊重諸葛亮!
生活中,我也遇到過像劉備這樣求賢若渴,精誠所至的人。有一次,我和兩個同學(xué)請教一位同學(xué),同學(xué)說等一會兒,我們在那兒等呀等,可是那位同學(xué)還說等一會兒。我實在忍不了準備走了,卻被一個同學(xué)攔住了,他說:“我們請教別人,就應(yīng)該拿出誠意,再等一會兒吧!”大家說,這位同學(xué)是不是非常像劉備呢?
這本《三國演義》是我近期看到的最有感觸的'作品,我會再讀第二遍,第三遍,從中得到新的啟發(fā)和感悟。
讀《三國演義》有感3
今年寒假,我再次翻閱了《三國演義》一書,每一次看我都有新的收獲。
《三國演義》一書主要講述了漢朝末年,朝廷昏庸,曹操、劉備、孫權(quán)先后產(chǎn)國魏、蜀、吳,三分天下,經(jīng)過幾十年的相互吞食,魏司馬氏奪權(quán),先后吞來蜀、吳、最終統(tǒng)一天下。
總觀全書,作者書中的主角明顯是蜀國,讀都自然喜歡蜀國一點,一般是蜀軍敗,則傷;曹軍敗,則喜。我也在這列大軍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諸葛亮。
諸葛亮,隆中人,劉備三出茅廬后進入蜀國政壇,以超高的智慧協(xié)助蜀國站穩(wěn)腳跟,開疆擴土,赤壁之戰(zhàn)他功不可沒,三氣周瑜他削弱敵國,七借荊州他兵不備刃增蜀疆土……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劉備臨死前承諾:“鞠躬盡瘁,死而后以!彼闹倚墓⒐⑸钌羁踢M了我的心中。可這位“智絕”,本來可以有更大的.功勞,統(tǒng)一天下也不為過,但劉備去逝,劉禪繼位,蜀國大勢已去,七擒孟獲,七出祁山,是他在兌現(xiàn)對劉備對蜀國的承諾,就連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在軍營中勞作。時隔千年,杜甫也在詩在感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就是這樣一位智絕,用忠心,智慧而流傳千古,怎不令人敬佩而印象深刻呢?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諸葛亮七出祁山有點兒循規(guī)蹈矩,去攻克魏國也不止只有祁山一條路,再說了祁山很貧瘠,就算得到了也沒什么用。如果諸葛亮當時會仔細想想,蜀國也許也不會這么快就被滅了呢。
《三國演義》一書,重現(xiàn)了當時戰(zhàn)火紛飛的時代,讓讀者也能在感嘆之余,思考一切可能。
三國成立了諸葛亮也應(yīng)該不會后悔了吧。
讀《三國演義》有感4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三國鼎立的年代,許多英雄拋頭顱,灑熱血。趙云、關(guān)羽、劉備、諸葛亮……等。他們?yōu)榱诵闹械哪繕,努力地學(xué)習(xí)、奮斗、拼搏,為的就是那心中無愧的選擇!
趙云,這位五虎將軍在長板戰(zhàn)亂的時候,他為什么要拼死保護劉備的妻兒老?為什么他在長板坡肯把馬讓給劉備的夫人?因為他心中有他那無愧的選擇,他最終把精神轉(zhuǎn)化為一種動力——從曹操八十三萬軍中沖了出來,這不禁讓人回憶起那首高亢激昂,鏗鏘有力的.詩:“血染爭袍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沖陣扶危主,只要常山趙子龍!”
糜夫人在當陽板坡中,身受重傷,趙云找到她時,她隨時都有生命危險,趙云三番五次請她上馬,她卻覺得自己是個累贅,為了不連累阿斗和趙云,為了讓趙云順利沖出包圍圈,她毅然投井身亡。戰(zhàn)將全憑馬力多,步行怎把幼君扶?拚將一死存劉嗣,勇決還虧女丈夫!”
典韋,他是曹操的貼身將領(lǐng),率領(lǐng)虎衛(wèi)軍,為了保護曹操,他不惜舍去性命,他手無寸鐵,身無片甲的保護曹操,人們都說曹操是亂世梟雄,可為什么這么值得典韋保護呢?因為他選擇了曹操,就要為曹操效力,他認為為曹操付出生命是應(yīng)該的,這難道不是從心靈上做出的正確的選擇嗎?這是他心靈深處的大義,是為國奮斗而義無返顧的大義。
請讓我們從內(nèi)心,從心靈上做出正確的選擇吧!
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從古人心靈深處的選擇中我們感受到了他們的大義所在。是心靈的選擇讓他們至今閃耀著奪目的光芒。
舍棄自私,選擇高尚,舍棄奸詐,選擇誠信,舍棄小我,而完成大我……這才是人們從心靈從靈魂上的大無畏的問心無愧的選擇。
讀《三國演義》有感5
也許大家都聽過在中國歷史上有一段三家分漢的故事,這段故事不僅此后各朝各代的文人都知道,就連現(xiàn)在的人們也不忘那分漢的壯觀場面——這就是《三國》。
說起《三國演義》,大家便會很自然的想起了胸懷大志、仁義之至的劉皇叔;想到智謀超群、神機妙算,為蜀漢大業(yè)鞠躬盡瘁的諸葛孔明先生;想到英武非凡、忠心耿耿、義重如山的漢壽亭侯關(guān)羽;想起藝高勇猛、正氣凌然、堅不可摧的莽張飛;想起老奸巨猾、假仁假義、居心不良的曹孟德;忘恩負義、陰奉陽違的孫權(quán)……
《三國演義》共一百二十回,回回引人入勝,無論是“桃園三結(jié)義”、“過五關(guān)斬六將”,還是“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無不叫讀者拍手稱快,就連我也被書中人物那料事如神的英雄氣概所打動,所吸引。
其中諸葛亮的形象深深地打動了我。他未出茅廬先知“魏蜀吳三分天下”;“博望坡”設(shè)計燒曹營;“新野”留空再敗曹營,又以“三寸不爛之舌”舌戰(zhàn)群儒,使東吳百官無言以對;智激周公瑾;連吳蜀之力共謀興漢大業(yè);又以“苦肉計”火燒赤壁而使曹操望而生畏……
在讀到“諸葛亮三氣周公瑾”時,我再一次佩服諸葛亮的`計謀,而為周瑜的才智出眾,但終因心胸狹窄而氣絕身亡感到惋惜,從中我悟出了一個道理:我們做人不能嫉賢妒能、心胸狹窄,更不能瞧不起別人,如果想方設(shè)法去陷害別人,自己終會嘗到苦果的。
“為將者,而不通天文,不識地理,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是以庸才也……”古人在沒有任何先進儀器的情況下,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再瞧瞧我們呢?我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有先進的科學(xué)技術(shù)和浩瀚的圖書,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刻苦學(xué)習(xí)呢?
孔明的一生是短暫的,但他耗盡心血,鞠躬盡瘁,效犬馬之勞,為蜀漢大業(yè)奉獻了多少力量?蛇沒來得及享受一下榮華富貴便“大漢丞相歸天了”。想到這,我的心便隱隱作痛。哎!諸葛孔明先生一生坎坷,不顧身體虛弱,為蜀漢日夜操勞,正可謂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啊!我們不也應(yīng)該向他學(xué)習(xí)嗎?我們雖然沒有諸葛先生那樣聰明的頭腦,但也應(yīng)該效仿古人,好好學(xué)習(xí)!
我愿立諸葛武侯之志,為國為民盡我全部力量,振興中華!
讀《三國演義》有感6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
這本書最開始講了“桃園三結(jié)義”,后面又講了“溫酒斬華雄”、“三英戰(zhàn)呂布”、“三顧茅廬”、“火燒赤壁”等經(jīng)典故事。
我最喜歡的故事是“三顧茅廬”。最開始徐庶在臨走前向劉備推薦諸葛孔明,并說明他就是臥龍。劉備十分高興,打點禮物,與關(guān)羽、張飛到隆中臥龍崗,找到諸葛孔明住的茅廬。劉備叩開柴門,小童說:“先生今早出去了!眴柡螘r歸,小童不知道。劉備惆悵不已。
幾天后,聽說臥龍先生已回,劉備便與關(guān)羽、張飛冒著紛紛揚揚的`大雪趕去,可孔明弟弟諸葛均說哥哥和友人外出閑游了。劉備無奈,留下一封信后離去。
轉(zhuǎn)眼過了新年,劉備選了好日子,洗了澡,換上干凈的衣服,又要前往隆中去。到了隆中,小童說先生雖在,但午睡未醒。劉備不讓他通報,命關(guān)、張二人在門外等候,自己站在階下靜靜等候?酌餍褋,將劉備迎進草堂,暢論天下事,又取出一張西川五十四州的草圖指點,劉備對先生之見佩服至極。
劉備拜請孔明出山相助,孔明不肯,劉備情急流淚,淚濕袍襟?酌骺此绱苏\懇,極為感動,答應(yīng)了劉備邀請。
劉備拜孔明為軍師,請他掌管軍中大事。
讀《三國演義》有感7
寒假時,我又一次捧起了《三國演義》。這一次,我不再是大致瀏覽,對細致的描寫浮光掠影,滿心沉浸在驚心動魄的打斗情節(jié)中,而是用心地重溫它,在細細地品讀中,我還真發(fā)現(xiàn)了潛藏在文字背后的美。
它的美,藏在一個個的故事中,似乎擁有無窮的力量,讓我熱血沸騰,渾身都是正能量。《桃園結(jié)義》讓我懂得結(jié)交朋友應(yīng)該重情重義;《三顧茅廬》告訴我要想得到別人的信任,得到別人的幫助必須真心誠意地相待,不能拒人千里、妄自尊大;《草船借箭》使我知道再困難的事情,只要動動腦子,總是會有辦法的'……
我最喜歡的還是《赤壁之戰(zhàn)》。故事發(fā)生在東漢末建安十三年,當時,曹操豪情滿懷,揮師南下,想要發(fā)揮80萬大軍的巨大威力,一舉奪取江南,吞并中原。面對強敵,孫權(quán)、劉備并不氣餒,他們采取了抱團取暖的方式,組成了聯(lián)軍,團結(jié)一心,眾志成城,在長江赤壁一帶,以火攻大破曹軍,奠立三國鼎立時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zhàn)役。看了這個故事,我心潮澎湃:面對如此團結(jié)的孫劉聯(lián)軍,狂妄的曹操怎能不敗呢?因為萬夫一力,天下無敵!
這一點,在我們班今年的秋季運動會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為了能在運動會上取得好成績,我們?nèi)嗌舷拢瑘F結(jié)一心,擰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比賽前,班主任俞老師為了想一個好口號,一個好花樣,一有空就坐在辦公桌前思考,就連走路時她的嘴也不停叨念著想出來的口號。在課堂上,她教我們喊口號,一遍又一遍地示范,一個又一個地糾正。體育老師王老師在體育課上教我們跳兔子舞,一會兒給我們做示范;一會兒給我們糾正動作;一會兒給我們講動作要領(lǐng)……她在烈日下東奔西跑,她流的汗水比我們還多!運動員們更是憋足了勁兒,抓緊一切機會練,練,練……
到運動會,運動員們一心想著為班級發(fā)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用最好的狀態(tài)來比賽。看臺上,有的人當啦啦隊,為自己的運動員加油;有的不停地寫報道稿;還有的研究各個班級強勁對手在什么時候出場……家長們也為班級出一份力,他們把礦泉水一箱又一箱地搬到班級所在方陣,協(xié)助班主任管理紀律。李響媽媽親臨現(xiàn)場為運動員加油并指導(dǎo)動作……
“上下同欲者勝!边@是孫武的名言。大家眾志成城,本著同一個目標前進著,這力量,強大無比啊!這不正體現(xiàn)了萬夫一力,天下無敵嗎?
讀《三國演義》有感8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卷首語:“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精辟的總結(jié)了歷史的發(fā)展趨勢。讀罷《三國演義》掩卷沉思:這分分合合豈非人力所為?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演義的長篇小說,以描寫戰(zhàn)爭為主,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戰(zhàn)爭場面,成功刻畫了幾百個人物形象,其中文人某事的斗智斗勇,各方的用人原則和謀士的腦力風暴一次次撞擊左右了戰(zhàn)爭的結(jié)果。告訴我們一個樸素的道理:
善于用人是成就偉業(yè)的保證。
曹操三次頒布求賢令以獲得良才為己所用,事實證明人才的招攬為其統(tǒng)一北方規(guī)劃了可行的藍圖。
曹操的`謀士毛玠曾經(jīng)向他提出了一個建議:“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軍資”,曹操采納了謀士毛玠的建議,并予以實施。也就是說,曹操的路線和策略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袁紹的謀士沮授也曾進言“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可是袁紹手下其他的謀士不贊成,袁紹一猶豫,曹操就搶先了一步,獲得民心?梢娫B不善于用人,雖然空有雄兵猛將,卻不懂軍事不過是政治的工具,最后難免失敗。官渡之戰(zhàn)中又錯失許攸,因為不能聽進人言以超強實力完敗,也充分說明問題?梢娭松朴猛o限。
“學(xué)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東漢末年正值亂世,許多有識之士,治國良才,隱居山林期待救世伯樂以一展雄才大略。諸葛亮就是其中最讓讀者敬佩的一位。
劉備便親自前往拜訪,去了三次才見到諸葛亮。與亮相見后,諸葛亮遂向他陳說了三分天下之計,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孫權(quán)可作援的形勢;又詳述了荊、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機可乘,而且只有擁有此二州才可爭勝天下;更向劉備講述了攻打中原的戰(zhàn)略。這篇論說后世稱之為《隆中對》。()《隆中對》是此后數(shù)十年劉備和蜀漢的基本國策。我們常常贊嘆諸葛亮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實際上這天下三分其實是諸葛亮根據(jù)天下形勢以及自己的聰明才智策劃的。否則以劉備無立足之地的形式能和孫曹抗衡應(yīng)該是難于上青天。一人之得,便得三分天下,善于用人真是成功的前提啊。
其實非是《三國演義》能看出用人之重要性,就是歷史中例子也比比皆是:秦始皇任用李斯、王翦 、蒙恬、尉繚,可謂英雄不問出身,只要你有才能我便用你。而且能夠平等對待臣下。最終這些人都為秦始皇成就偉業(yè)立下汗馬功勞。劉邦在總結(jié)楚漢之爭中自己獲勝時說說:“軍事謀劃,我不如張良;治理國家,我不如蕭何:統(tǒng)軍作戰(zhàn),我不如韓信。這三人是當代豪杰,我能任用他們,這是我得勝的主要原因。項羽連一個多謀善斷的范增都不肯用,所以失敗了。”可謂一語道破天機。同樣的是漢武帝,啟用董仲舒、主父偃、衛(wèi)青等人實現(xiàn)了大一統(tǒng)的鼎盛局面。唐太宗善于用人,成就貞觀之治。唐玄宗前期善于用人,出現(xiàn)開元盛世,后期任用奸臣出現(xiàn)天寶危機。
興亡誰人定,盛衰豈無憑。演繹也好,歷史也罷。人才決定興衰;無論當今,還是未來,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誰占有人才,誰就會搶占科技創(chuàng)新的制高點,誰就是贏家。
未來的競爭其實是人才的競爭,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人才交流不斷頻繁,經(jīng)濟發(fā)展的第一要務(wù)還是教育的發(fā)展。讀罷《三國演義》深感作為教育工作者的責任重大。國家、民族的未來在我們手上,為了國家、民族的未來盡全力,去奉獻。
【讀《三國演義》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三國演義》有感07-19
讀《三國演義》有感06-08
讀三國演義有感05-26
(經(jīng)典)讀《三國演義》有感09-04
(經(jīng)典)讀三國演義有感09-06
讀《三國演義》有感06-13
讀三國演義有感06-12
讀《三國演義》有感(精選)08-16
讀《三國演義》有感【精選】08-25
讀《三國演義》有感[經(jīng)典]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