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七年級歷史上冊期中考試復習提綱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就常常需要事先了解考試復習的方向,復習提綱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優(yōu)秀的復習提綱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年級歷史上冊期中考試復習提綱,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 中華文明的起源
第1課 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原始人群時期)
第2課 原始的農耕生活(氏族社會)
第3課 華夏之祖
1、華夏族的形成:黃帝部落聯(lián)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戰(zhàn)中大敗蚩尤(涿鹿中原),從此,炎帝、黃帝部落結成聯(lián)盟,形成日后的華夏族。
2、黃帝——“人文初祖”(貢獻:制衣、挖井、舟車、養(yǎng)蠶繅絲、文字、樂譜)
3、堯、舜、禹的傳說:
1) 生活在我國原始社會末期
2) 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美德﹕堯﹕生活儉樸,克己愛民﹔舜﹕寬厚待人,以身作則;禹﹕不畏艱辛,為民造福。
3) 禪讓制---原始的民主政治。
第二單元 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
第4課 夏、商、西周的興亡
1、世襲制代替禪讓制
禹傳啟建立夏朝,世襲制代替禪讓制,“公天下”變成“家天下”,建都陽城。
2、夏、商、西周政權的更替
3、西周分封制
(1)目的:鞏固西周奴隸主統(tǒng)治
(2)主要措施: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yōu)橹T侯。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納貢品,平時鎮(zhèn)守疆土,戰(zhàn)時帶兵隨從天子作戰(zhàn)。
(3)意義:西周通過分封諸侯,開發(fā)了邊遠地區(qū),加強了統(tǒng)治,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
第5課 燦爛的青銅文明
在原始社會末期,我國已出現青銅器,商朝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特點:規(guī)模大、品種多、工藝精),商周時代是我國歷史上的青銅時代。
中原地區(qū)的青銅器代表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四川的成都平原青銅文化的代表有舉世聞名的“三星堆”文化。
我國還是世界上最早發(fā)明瓷器的國家。商代時“五谷”已齊備。
農業(yè)、畜牧業(yè)、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的繁榮,形成了我國夏、商、周時代燦爛的奴隸制文明——青銅文明
第6課 春秋戰(zhàn)國的紛爭
一﹑東周的歷史分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期。春秋時期是我國奴隸社會的結束,戰(zhàn)國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開始。
二﹑春秋爭霸
1﹑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2﹑主要爭霸戰(zhàn)爭
、琵R桓公是春秋的第一個霸主,齊桓公任用管仲改革,打著“尊王攘夷”的口號,擴充疆界,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
、瞥清е畱(zhàn)----晉楚----退避三舍;
、菂窃綘幇----臥薪嘗膽
3﹑爭霸戰(zhàn)爭的影響
⑴給人民帶來災難。⑵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的統(tǒng)一。
三﹑戰(zhàn)國兼并
1﹑戰(zhàn)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
2﹑主要兼并戰(zhàn)爭
⑴桂陵之戰(zhàn)---魏趙---圍魏救趙
⑵馬陵之戰(zhàn)---齊魏---減灶誘敵
、情L平之戰(zhàn)---秦趙---紙上談兵
第7課 大變革的時代
一﹑經濟上的大變革
1﹑生產工具的改進和生產力的提高
春秋時期出現的鐵農具和牛耕在戰(zhàn)國時期得到推廣,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農作物產量。
2﹑都江堰
⑴建造﹕戰(zhàn)國時期 秦國蜀郡太守李冰
、频乩砦恢茅s長江支流岷江中游
、亲饔茅s使水患不斷的成都平原變成“天府之國”。
、葐⑹京s是人類改造自然的杰作,體現了人與自然的相互協(xié)調。
二﹑政治上的大變革——各國的變法運動
1﹑根本原因︰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廣,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出現了新興的地主階級。
2﹑目的︰為了確立新興地主階級的統(tǒng)治地位,發(fā)展封建經濟。
3、性質:地主階級的政治改革。
4﹑典型——商鞅變法
(1)時間和人物﹕前356年 秦孝公和商鞅
(2)主要內容﹕
(3)意義(影響)﹕促進了秦國經濟的發(fā)展,提高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為秦以后統(tǒng)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4)成功原因:①從歷史發(fā)展角度看,商鞅變法代表了新興的地主階級的利益,要求推翻奴隸主貴族的統(tǒng)治,發(fā)展封建經濟。因此,它順應了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②商鞅本著“治世不一道,使國不法古”的指導思想,提出合乎秦國國情,順應民意(主要是新興地主階級)的改革措施,且執(zhí)行起來又非常堅決。③從外部因素看,商鞅變法有秦孝公的堅決支持。
(5)啟示﹕①改革是推動社會進步和發(fā)展的重要動力。②改革不是一帆風順的,它需要改革者不但要有有勇氣和魄力,還要有為改革而獻身的精神。
第8課 中華文化的勃興(一)
1、:商朝人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它已具備了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2、金文:商周的青銅器上鑄刻的文字,叫做“”,也稱“銘文”,金文比甲骨文規(guī)范。
3、夏歷:今天的農歷,又叫“夏歷”,據說來源于夏朝,到商朝時歷法逐漸完備,一年分為12個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閏年增加一個月。
4、扁鵲和“四珍法”:扁鵲是春秋戰(zhàn)國之際的名醫(yī),他總結出來的望、聞、問、切四種診斷疾病的方法,叫“四診法”,一直被中醫(yī)沿用,扁鵲被看作是中醫(yī)的鼻祖。
5、屈原和《離騷》:屈原是戰(zhàn)國末期楚國的愛國詩人,他采用楚國方言,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體詩歌——楚辭體。他的代表作是《離騷》,現今端午節(jié)的有關習俗,據說就是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第9課 中華文化的勃興(二)
一﹑孔子是春秋時期的魯國人,是我國古代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1、孔子的政治思想:他提出“仁”的學說,“仁”包含一切美德。仁,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孔子對“仁”有很多解釋,如“仁者,愛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和諧社會人際關系,他還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統(tǒng)治都要愛惜民力,取信于民,成為以后統(tǒng)治者“民本”思想的基礎。
2、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名言
孔子又是大教育家,他創(chuàng)辦私學,廣收門徒,擴大了教育對象,打破了以往官府壟斷教育的局面。因材施教,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一整套教育思想體系。如“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謙虛的品德),“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老實的態(tài)度);“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科學的方法),孔子的言論被其弟子整理成集,即《論語》。
3、孔子的地位
孔子的學說成為封建文化的正統(tǒng)思想,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
1﹑背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急劇變化,眾多思想家對許多社會問題展開辯論,各派紛紛著書立說,發(fā)表言論,出現了“百家爭鳴”。
2﹑“百家爭鳴”主要派別及代表人物(春秋戰(zhàn)國時期)﹕
第三單元 統(tǒng)一國家的建立
第10課 “秦王掃六合”
1、秦統(tǒng)一六國: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贏政陸續(xù)滅掉六國,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定都咸陽。
2、秦朝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
3、秦始皇的歷史作用:
(1)積極作用:①統(tǒng)一了六國,順應了歷史發(fā)展潮流,結束了長期以來諸侯割據混戰(zhàn)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會生產的發(fā)展。②建立了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對我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③統(tǒng)一了文字、貨幣、度量衡,促進了經濟文化交流,鞏固了國家的統(tǒng)一。④發(fā)動戰(zhàn)爭,擴大了秦朝疆域,使秦朝成為我國第一個統(tǒng)一多民族的封建國家。
(2)消極作用:①焚書坑儒,摧殘了文化,鉗制了思想。②大興土木,修筑阿房宮和驪山陵墓,以及長城,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破壞了正常的農業(yè)生產。③繁重的賦稅和徭役,加重了人民的負擔。④嚴酷的刑法給人民帶來了無比的痛苦和極大的災難。
第11課 “伐無道,誅暴秦”
陳勝、吳廣起義一一揭開了秦末農民戰(zhàn)爭的序幕
1、原因一一秦的暴政:A繁重的賦稅和徭役;B殘酷的刑法;C秦二世的暴政。
2、概況:始于前209年大澤鄉(xiāng)起義,口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政權:在陳建立張楚政權。
3、意義: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民戰(zhàn)爭,他們大無畏的革命首創(chuàng)精神、激勵后人,沉重打擊了秦朝統(tǒng)治。
第12課 大一統(tǒng)的漢朝
1、文景之治:①原因﹕漢高祖和他的后繼者漢文帝和漢景帝,吸取秦亡的教訓,采取休養(yǎng)生息政策。
、诖胧┅s減輕農民的徭役、兵役和賦稅負擔,注重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獎勵耕作,關心農桑,提倡節(jié)儉,以身作則,重視“以德化民”。
、郾憩F﹕這段時期,社會比較安定,百姓富裕,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的統(tǒng)治為“文景之治”。
2、漢武帝大一統(tǒng)的措施:
①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接受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逐步削弱諸侯國的權力。
②思想文化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統(tǒng)治的正統(tǒng)思想,提倡儒學,舉辦太學,以儒家五經為主要教材。
、劢洕,將地方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增加中央的財政收入。
④軍事上派大將衛(wèi)青,霍去病反擊匈奴,解除了匈奴對西漢的威脅,鞏固了邊防。
、輰ν怅P系:派張騫出使西域,并開通絲綢之路。
武帝時候,西漢王朝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思想上實現了大一統(tǒng),開始進入鼎盛時期。
知識總結:
農業(yè)、畜牲業(yè)、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的繁榮,形成了我國夏、商、西周燦爛的青銅文明。
青銅器的高超工藝
青銅器出現在原始社會末期,夏朝時增多,商朝是燦爛時代,西周時用于祭祀。
商朝著名的青銅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西南——成都平原——“三星堆”青銅文化代表:青銅面具像、大型青銅立人像、青銅神樹。
奴隸的悲慘生活:這時的燦爛文明是以奴隸的悲慘生活為代價的
奴隸悲慘生活的體現:
1、他們被迫在農田集體勞動,在手工作坊做工。
2、奴隸戴上枷鎖,沒有人身自由,受到非人的待遇。
3、奴隸主可以隨意將奴隸轉讓和買賣。
4、殺死奴隸來祭祀祖先。
5、奴隸主死后,用奴隸做陪葬品。
夏、商、西周的興亡
一、夏朝的興衰
1.禹死后,把王位傳給他的兒子啟,使世襲制度代替禪讓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約公元前1600年,湯戰(zhàn)勝桀,夏滅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戰(zhàn)。商滅,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又稱鎬京,歷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為了鞏固統(tǒng)治,西周實行分封制。
2.內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yōu)橹T侯。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納貢品,平時鎮(zhèn)守疆土,戰(zhàn)時帶兵隨從天子作戰(zhàn)。
3.作用:開發(fā)了邊遠地區(qū),加強了統(tǒng)治,使西周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
復習建議:
熟讀課本。初一歷史對課本已有知識的把握程度的考察非常重視。所以,要與針鋒相對,課本是法寶。方法是一遍遍地看。抓住書本框架,背熟目錄和小標題。因為每一本歷史書都是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規(guī)律編排的。我們接受的不是零散的知識點而是知識的整體,背熟目錄才能準確把握歷史發(fā)展的線索,建立知識點之間的深入聯(lián)系,為知識的遷移和運用奠定基礎。考場答題時,才能做到大跨度和宏觀概括,盡量避免因遺漏觀點而失分。
注重整理筆記,抄錄書里。很多同學沒有單獨的歷史筆記本,而是把筆記抄到書里,方便和課本知識緊密聯(lián)系。有的同學還會把幾本參考資料的延伸知識或者精辟見解都抄錄在書中,翻閱課本時也會一起復習。這樣在考試中你的歷史語言表達會更加完善和專業(yè),涉略面和跨度也更廣,進而得分更高。
分專題總結。這個在第二輪復習中老師也會有所概括,但是自己如能總結效果最好。比如世界之最,中共會議之類的。這樣不僅可以讓讀書看書更加有趣,還可以提高初一歷史歸納總結能力
【七年級歷史上冊期中考試復習提綱】相關文章:
七年級語文上冊期中考試復習提綱06-16
七年級下冊地理期中考試復習提綱04-12
語文期中考試復習提綱05-31
八年級上冊生物期中考試復習提綱08-25
七年級歷史上冊期中考試復習反思08-18
八上地理期中考試復習提綱08-18
關于七年級期中考試文言文復習提綱06-26
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考試卷和答題卡08-10
初一期中考試復習提綱05-31
高一期中考試復習提綱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