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新視野大學英語3課文翻譯中篇
引導語: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冊課文翻譯,由應屆畢業(yè)生培訓網(wǎng)整理而成,分三部分,此文為中篇,謝謝您的閱讀。
一、Unit 4
1.自由女神像
19世紀70年代中期,法國藝術(shù)家弗里德里克·奧古斯特·巴托爾迪正在設(shè)計一個大項目,名為“自由照耀世界”。這是一座慶祝美國獨立和美法聯(lián)盟的紀念碑。
與此同時,他愛上了一位他在加拿大認識的女子。他母親不贊成自己的兒子和一個她沒有見過的女子戀愛,然而巴托爾迪不為所動,和心中所愛于1876年結(jié)為伉儷。
同年,巴托爾迪組裝完雕像的右臂和火炬,并將它們陳列在費城。
據(jù)說,他用了妻子的手臂為模本,但覺得她的臉太漂亮,不適合做雕像模本。
他需要這樣一個女人:面容滄桑卻不失堅定,莊重多于美麗。
他選擇了自己的母親。
1886年,自由女神像在紐約灣北部落成。
雕像綜合了他母親的臉和他妻子的身材,不過巴托爾迪稱之為“我的女兒,自由之神”。
2.芭比娃娃
在現(xiàn)今銷售的各式各樣的芭比娃娃之前,原本部門只有一種芭比娃娃。
實際上,她的名字叫芭芭拉。
芭芭拉·漢德勒是馬特爾玩具公司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艾略特和魯思·漢德勒夫婦的女兒。
魯思是在見到女兒玩紙娃娃之后才想到做芭比娃娃的。
芭比娃娃的三維模特是一個德國洋娃娃,一個哄成年人開心的禮物,被描繪成具有“風塵女子”的模樣。
馬特爾公司將這個娃娃做了一番改造,變成了體面而地道的美國版本,盡管胸圍有些夸張。它以當時10多歲的少女芭芭拉的名字命名。
自從1959年面世,芭比娃娃就成了全球公認的“娃娃女王”。
馬特爾公司說,一般的美國女孩擁有10個芭比娃娃,全球每秒鐘就有兩個芭比娃娃售出。
如今芭芭拉已有60多歲了,她拒絕接受采訪,但據(jù)說她非常喜歡芭比娃娃。她可能是當今世上最著名的不為人知的人物了。
1961年,芭比娃娃的男朋友面世,按芭芭拉的弟弟肯的名字命名。
真正的肯于1994年去世。他對令自己全家名揚天下的娃娃極為厭惡。
他在1993年說:“我可不想讓我的孩子玩這洋娃娃!
3.《美國哥特人》
1930年,格蘭特·伍德因其畫作《美國哥特人》一舉成名。此畫體現(xiàn)了美國農(nóng)民莊嚴的自豪,常常被人復制。
畫面展示了一位神色嚴肅的男子和一位女子站立在農(nóng)舍之前。
伍德深受中世紀藝術(shù)家的影響,他的靈感來自于一所古老農(nóng)舍的哥特式窗戶,但最令世界注目的是畫中人物的臉。
伍德喜歡畫他熟悉的臉。
為畫神色嚴肅的農(nóng)夫,他選擇了他那表情木訥的牙醫(yī),
至于站在他身邊的農(nóng)婦,他選擇了自己的姐姐南。
他把模特的脖子稍稍畫長了一些,但無疑能看出誰是畫像的原型。
南后來說道,《美國哥特人》帶給她的名譽使她擺脫了一種非常乏味的生活。
4.野牛鎳幣
今天,美國的硬幣都用來紀念美國政府的杰出人物,其中大部分是著名的前總統(tǒng)。
但1913至1938年間發(fā)行的野牛鎳幣,卻是為了紀念由美國拓居引起的兩起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悲劇──野牛群的滅絕和美洲印第安人的毀滅。
此前一直是白人被用作美國鎳幣上的模特,而著名的藝術(shù)家詹姆斯·厄爾·弗雷澤卻反傳統(tǒng)而行之,起用了三名真正的美洲印第安人作為自己創(chuàng)作的原型。
由于大草原上不再有野牛漫步,弗雷澤為了鎳幣另一面上的野牛,只好到紐約中央公園的動物園里素描一只老野牛。
兩年后,即1915年,此牛以100美元的價格售出,然后被宰殺取肉、剝皮,牛角制成了墻上的裝飾品。
5.山姆大叔
美國獨立戰(zhàn)爭時期,14歲的山姆·威爾遜離家出走,加入父親和哥哥們的行列,為美國殖民地獨立于英國而戰(zhàn)。
23歲時,他開始從事肉類加工業(yè),并因為人誠實、工作勤奮而贏得聲譽。
此后在1812年的戰(zhàn)爭中,威爾遜獲得了一個職位,為美國軍隊檢驗肉食。他的合伙人和美國政府簽訂了一份合同,給軍隊提供肉食。
送到軍隊的肉桶上面都印有EA-US標志,EA代表公司名,US代表原產(chǎn)國。
傳說有一回,有個政府官員來參觀加工廠,問及這些字母的含義,一個想象力豐富的雇員告訴他,“US”是“山姆大叔”威爾遜的縮寫。
很快,士兵們都說所有的軍需品都來自“山姆大叔”。
戰(zhàn)后,政治漫畫里開始出現(xiàn)一個名叫“山姆大叔”的人物。他的原型是一個早期漫畫人物,名叫喬納森大哥,此人在美國獨立戰(zhàn)爭時期非常出名。
很快,山姆大叔就取代了喬納森大哥,成了最受美國人歡迎的象征。
最令人難忘的山姆大叔的畫像是由畫家詹姆斯·蒙哥馬利·弗拉格創(chuàng)作的,用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他畫的很多著名的征兵招貼畫上。
山姆大叔的形象是:高個子,白頭發(fā),下巴上有一小撮白胡子,身著深藍色外套,頭戴一頂高帽,上有星星點綴。這模樣其實就是弗拉格的自畫像。
二十五六歲時,瑪麗·恩格爾布賴特是一個天分很高、卻在苦苦求索的畫家。她從家鄉(xiāng)圣路易斯飛到紐約,希望找一份為兒童書籍畫插圖的工作──這是她一生追求的目標。
所以,當她去過的出版社都拒絕了她時,她非常失望。
其中一家出版社甚至建議,她的畫也許更適合于賀卡。
“我被擊垮了,涼”恩格爾布賴特承認。
與自己所期望的相比,賀卡似乎太低微了?墒悄莻建議她卻記在心上,而且決定試一試。
這一試永遠改變了她的人生。
如今,瑪麗·恩格爾布賴特每年賣出的賀卡達1,400萬張,這是個驚人的數(shù)字。
她那流行的設(shè)計出現(xiàn)在2,000多種產(chǎn)品上,其中包括書本、日歷、廚房用品中。
她辦了一家零售公司,在9個城市擁有分店(另有16家商店正在籌劃),有25,000名零售商銷售她的產(chǎn)品,
年均零售額在1億美元左右──所有這些都是那次令人失望而命中注定的紐約之旅的結(jié)果。
也許以下設(shè)計并不少見:在恩格爾布賴特的一張構(gòu)思大膽的賀卡中,一個女孩穿著工裝褲,赤著的雙腳搭在一張桌子上,身后的窗外是一片農(nóng)田。
賀卡上自豪地寫著:“我們不在乎他們在紐約如何做。”
一旦你熟悉了恩格爾布賴特的獨特風格,在20步開外你也能認出她的賀卡:色彩艷麗、趣味盎然、充滿懷舊氣息。
她的賀卡邊緣通常有精巧的圖飾,常重復使用這樣一些形象,如桃心、花、桃子或茶壺等。
卡片上最常見的是安·埃絲特爾,她有一頭短短的直發(fā),戴著一副大眼鏡和一頂帽子,言語尖刻。
安·埃絲特爾(名從瑪麗的外祖母)實際上是瑪麗人生觀的體現(xiàn)。
恩格爾布賴特樂觀、質(zhì)樸、幽默,十分可愛。
“我覺得這個世界應該再多一些可愛的東西,” 她解釋道。
實際上,可愛是她的重要標志。
她的名片曾在顯著的位置印有一幅安·埃絲特爾的畫像:嘴里叼著雪茄,手里端著酒杯,還有一行字:“恩格爾布賴特是我的名字,可愛是我的招牌。”
她補充說:“世界變得越來越復雜,身邊有點傳統(tǒng)的東西能幫人們應付現(xiàn)代生活的挑戰(zhàn),這不失為一件好事。
猶如令人愉悅的食物一樣,
這是舒心的藝術(shù)!
傳統(tǒng)藝術(shù)以及傳統(tǒng)的價值觀一向是恩格爾布賴特生活的核心。
恩格爾布賴特1952年6月5日生于圣路易斯,是三姐妹中的老大,她幾乎剛學會拿鉛筆就開始畫畫。
她最早的記憶之一是4歲時描繪父母身著盛裝外出赴晚宴。
“我印象太深,所以非畫不可,” 她說。
但是,給她印象最深的,還是母親讀給她聽的兒童書里的插圖。
諸如杰西·威爾科克斯·史密斯和約翰尼·格魯埃爾這樣的藝術(shù)家對她早期繪畫有非常大的影響。前者是兒童文學經(jīng)典作品的插圖畫家,后者是“蓬發(fā)安”的創(chuàng)作者。
上中學時,恩格爾布賴特將幾十張手繪的賀卡以每張25美分的價格賣給當?shù)氐囊患疑痰,這是她第一次涉足藝術(shù)和商業(yè)領(lǐng)域。
她沒有聽從老師的建議做一名英語老師,也不想費心思讀大學,因為“我已準備好投身于藝術(shù)家的生活。”
在一家藝術(shù)用品商店工作時,“我遇到了一些受雇的藝術(shù)家,并意識到這樣做也能謀生!
后來,她在一家廣告公司做設(shè)計師,這工作“教給了我藝術(shù)生意經(jīng)”。
1975年,恩格爾布賴特認識了社會工作者菲爾·德拉諾,兩年后二人結(jié)為伉儷。
德拉諾成了妻子最有力的支持者。
“即使我們身無分文,他也從未說過,‘去找個工作吧,’”她說,
“對于他的支持,我無法表達我的感激!
那次倒霉的紐約之行后,恩格爾布賴特把她的畫樣寄給了兩家賀卡公司。
其中一家買下了她的三張原創(chuàng)畫作,而在另一家,她偶爾兼兼職,畫了大量的鯨魚、龍、城堡和神話中的動物。
而后,1980年兒子的誕生給她的作品增加了新的成分。
“忽然間,我覺得日常生活更加生動有趣了,”她說。
孩子、寵物甚至“善良的老媽媽”都開始出現(xiàn)在她的賀卡上。
她的作品成了“日常生活的畫卷,人人熟悉的事物”。
1983年,懷孕8個月的恩格爾布賴特決定成立自己的公司。
在兩年的時間里,她的公司生產(chǎn)了近百種不同的賀卡,年銷售量達百萬張。
1986年,她將賀卡的版權(quán)授予黎明出版公司,這使她能夠?qū)⒕Ψ旁谄渌椖可,其中包括她那本訂戶多達55萬人的家庭裝潢雜志,F(xiàn)在,黎明出版公司負責賀卡的生產(chǎn)與經(jīng)銷。
盡管獲得了成功,恩格爾布賴特依然腳踏實地。
她仍住在離自己成長的地方16公里遠的地方,依然擁有很多學生時代的舊友。她還從一棟大房子搬到一棟小房子中居住,她解釋說,那是因為他們一家利用不了老房子里的所有空間。
她多半在夜里,在自己家的畫室里作畫。
由于恩格爾布賴特的工作在多方面獲得成功,最終她為一本兒童書繪制插圖的夢想實現(xiàn)也就順理成章了。1993年,她為一本兒童書畫了插圖,而且目睹它成為一本暢銷書。
與此同時,她還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很有趣,但說來也怪,我還是最喜歡做賀卡。”
二、Unit 5
我從未見過克拉克夫人,但看過她的醫(yī)療記錄和上一位值班醫(yī)生交給我的報告后,我知道她今晚會去世。
她屋里唯一的光線來自一臺醫(yī)療設(shè)備,它閃著紅光,似乎在發(fā)出警告。
我站在那里,一股怪味刺激著我的鼻子,我想起了過去聞到過的腐爛的氣味,我閉上了眼睛。
我嘴里有一股從胃里返上來的酸味。
我伸手去開燈。燈靜靜地照亮了整個病房,我走回病床邊,用無動于衷的、醫(yī)生的目光觀察著病人。
克拉克夫人已奄奄一息了。
她一動不動地躺著:骨瘦如柴的身體使她的頭顯得特別大;皮膚呈暗黃色,松松地裹在嶙峋的、連毛毯也遮掩不住的骨骼上;她的右臂平伸在床邊,被無情地用膠帶固定在一塊板上,以便能固定針頭使液體滴入;左臂橫放在深陷的胸部,胸口隨著不均勻的呼吸一起一伏。
我伸手去觸摸她放在胸口的細長手指。
冰涼冰涼的。我忙將手移到她的手腕,去感覺那微弱的脈搏。
克拉克夫人將頭稍稍轉(zhuǎn)向我,微微地睜開眼。
我俯過身去,勉強聽見她微弱的聲音:“水!
我從桌上拿起一杯水,用手指封著吸管的一端,滴了幾滴涼涼的水到她的嘴里,以緩解她的干渴。
她沒有用力去吞咽,因為力氣不夠。
“還要,”那干澀的聲音說。
于是我們又重復了一次。這次她終于咽了一些,并輕輕說了聲:“謝謝,你!
她虛弱得沒法交談,因此沒等她要求,我就開始做她所需要的。
我像抱孩子似的把她抱起來,給她翻了個身。
除了一件淺色的病號服,她什么也沒穿。她又小又輕,像遭受了嚴重饑荒一樣。
我打開護膚霜的瓶蓋,揩了一些在手心。
為了不傷著她,我小心翼翼地把護膚霜擦在她發(fā)黃的皮膚上。她的皮膚松松地在骨頭上滑動,背上每塊骨頭的輪廓都能清楚地摸到。
當我把枕頭放在她兩腿之間時,發(fā)現(xiàn)它們也是冰涼的,直到把手移到她膝蓋以上的部位,我才感受到血液供給生命的熱度。
而后,我挪了把椅子面朝她坐在床邊,握住她那只沒被固定的手,此時我又一次注意到她細長的手指。
很優(yōu)雅。一時間,我突然想知道她是否有家庭,接著我發(fā)現(xiàn)病房里沒有花,沒有孩子們畫的彩虹和蝴蝶,也沒有卡片。
房間中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她是一個被人愛著的人。
她似乎讀懂了我的心思,平靜地回答我說:“今天……我讓……家里人……都……回家……不想……他們……看見……”
她耗盡了最后的那點力氣,再也說不下去了。但我已然明白她做了些什么。
我不知道說什么好,所以什么也沒說。
她好像又看穿了我的心思:“你……留下……”
時間似乎停滯了。
在一片寂靜中,我感覺自己的脈搏加快了,我聽到自己的呼吸開始伴隨著她那不均勻的呼吸一起一落。
我們互相對視,不知怎么的,我們都意識到,這是兩個生命間的一個特殊時刻。
她那細長的手指很輕易地就攏住了我的手,我微笑著慢慢點了點頭。
無需任何語言,我從她發(fā)黃的眼睛中感受到了她對我的謝意,她慢慢閉上了眼睛。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她又睜開了雙眼,只是這一次目光里沒有任何反應,只有空洞的凝視。
沒有一點先兆,她那細弱的呼吸停止了。很快,微弱的脈搏也消失了。
一顆淚珠從她的左眼中流出,滑過臉頰,落在枕上。
我開始輕聲哭泣。
對這位迅速走進又走出我生活的陌生人,我心間涌起了一股感情。
她的痛苦結(jié)束了,可她的生命也結(jié)束了。
我依然握著她的手,漸漸地,我意識到我并不害怕這種感情之戰(zhàn),意識到這實際是她賜予我的特殊榮幸,而且我還樂意再來一次。
克拉克夫人沒有讓她的家人目睹這一幕他們或許無力面對的人生插曲,卻與我分享了它。
她不想讓家人看著她死去,然而她也不愿孤獨地離去。
不應當有人孤獨離去的,我很高興能守候在她身邊。
兩天后,我在報上讀到了克拉克夫人的消息。
原來她是7個孩子的母親、18個孩子的祖母、教會里的活躍分子、社區(qū)志愿者協(xié)會的領(lǐng)導人、音樂會鋼琴演奏家、從教30余年的鋼琴教師。
是啊,她的手指是那樣細長而優(yōu)雅。
假設(shè)你90歲的母親最近得了中風。
她是個慣用右手的人,如今卻不能移動她的右胳膊和右腿──對她而言,它們已沒有用了。
她雖然還可以發(fā)出聲音,卻無法讓人明白她的意思。
這種狀況持續(xù)了兩個月,因為一直沒有好轉(zhuǎn)的跡象,醫(yī)生告訴你她可能永遠也不能康復了。
在此之前,你的母親一直健康活躍,生活自理,獨自居住。
如今她卻要完全依賴他人了。
而后,X光透視顯示,你母親肺部受到感染,這是中風病人的常見病癥。
于是醫(yī)生給你打電話,因為你是她唯一在世的親人。
“我們可以用藥物治療感染,一周后她可能會好起來,” 他說,
“我說‘好起來’,是指她會保持她感染前的狀況──直到出現(xiàn)某種別的病菌。
或者,我可以停止給她用藥,這樣一來,她可能三四天后就會去世。
我們可以讓她舒服地度過這幾天,辦法是給她用止疼片和安眠片。
你希望我采用哪一種方法?”
這是個棘手的問題,對不對?
一方面,你不忍心看著自己一度精力充沛的母親活在因中風而變得痛苦而有限的生命里。
另一方面,你又不愿讓母親坐以待斃。
我來告訴你我在這種假想的情況下會怎么做。
我會說:“不要給她服用任何抗感染的藥物了。
要讓她舒服,然后看看會發(fā)生什么情況。也許她會自己克服感染。如果不能,那她也會死得安詳。
我不愿擔當硬讓自己的母親活受罪的責任!
我之所以能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我多次碰到這樣的病人。
最近,我給一位80歲的患肝癌的婦女動過手術(shù),但沒有成功。對緩解癌癥導致的問題我無計可施。
她是個聰明女人,沒有任何直系親屬。手術(shù)后幾天,我坐在她身邊給她解釋了當時的情況。
“我可以給你用一些抗癌藥,” 我說,
“但是它們會讓你難受,而且還治不好你的病。
同樣,我也可以在你手臂上插上針管,給你輸液,這可以讓你在食欲漸漸消退時不覺得饑餓;輸液可能讓你的生命延長一至兩周。
或者,我可以撤消所有的治療,只給你吃維他命,然后再看看有什么效果。我個人建議你選最后一種方案。我會讓你沒有痛苦,然后看看會發(fā)生什么事!
病人選擇了聽從我的建議。兩周后,她安詳?shù)、毫無痛苦地離世了。
而有時,要做出如此顯而易見的決定卻很困難。
最近,我有一個病人嚴重中風。
他完全動彈不得,而且不能吞咽任何東西。
頭兩個禮拜我們給他輸液,后來又通過一根導管將食物從他的鼻子輸送到他的胃里。
三周后,他依舊昏迷不醒,而導管使他的喉嚨經(jīng)常疼痛。
我與他的四個成年孩子商量,告訴他們我認為該把一根導管通過一個小洞直接插進他的胃里,這樣喂食他就不會那么痛苦。
我還告訴他們說:“我可以把導管拿掉,就讓他吃些他能吃得下的東西。有可能他活不長久,但他不會太痛苦!
沒有人愿意承擔允許施行手術(shù)的責任,也沒有人愿意允許完全停止給病人進食。
結(jié)果,可憐的老人又多活了近三個月,喉嚨依然疼痛不已,嘴里也因疼痛而經(jīng)常出血。
他死于嚴重感染──一種令人悲痛的死法。
那么,作為負責任的人,在需要做出這樣大的決定時該怎么辦呢?
歸根到底是個常識問題。
在我行醫(yī)的30年里,以及在這之前的數(shù)百年里,醫(yī)生和病人家屬一直合作默契,共同決定在疾病的最后階段怎么做才對病人最好。
有95%的病例,在恰當磋商之后,都能做出人道而合理的決定。
另外的5%不能立即達成這樣的決議。遇上這種病例,做上幾天或數(shù)周的基本治療,觀察病人的進展之后,正確的決定就一目了然了。
在此我警告一句。
不論是家屬還是醫(yī)生,他們都不愿做出生死攸關(guān)的決定。
可是毫無疑問,如果任何一方堅持要有所謂 “中立”的第三方(通常是政府代表或者職業(yè)律師)介入,那不但會拖長決策過程,而且在很多時候,決策還會更加武斷、更不人道。
我們試圖避免的就是中立。唯一有權(quán)做出決定的,是那些非常熟悉病人、能將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的人。
如果有一個地方應該禁止律師和政府官員的干涉,那就是危在旦夕的病人的房間。
三、Unit 6
從理想上說,人們希望知道地震什么時候發(fā)生,破壞程度會如何。
在日本和中國,人們長期以來一直相信地震是可以預測的。
在日本,科學家在陸地上和海洋中鋪設(shè)電線,以監(jiān)測它們的運動。
而中國人的傳統(tǒng)做法是觀察動植物以獲取地震的警示信號。
例如,中國人注意到,地震之前母雞的行為會有所異常:它們夜晚不肯進籠。
他們還注意到,蛇會爬出地穴而凍死,狗會狂吠不已,甚至那些平常很安靜的狗也會叫個不停。
日本的阪神地震發(fā)生之前,有報告說大批魚群游到了水面。
有些鳥,如鴿子,也顯得特別聒噪,據(jù)說地震前它們飛行的方式也與往常不同。
也許最有趣、也最容易測量的,是地震前地下水發(fā)生的化學變化。
實驗數(shù)據(jù)似乎表明,地震前地下水中氡的含量會增高。
人們還希望能夠預防地震會造成的重大財產(chǎn)損失。
要知道,多數(shù)在地震中喪生的人都是被倒塌的建筑物砸死的。
所以,具有抗震能力的房屋結(jié)構(gòu)是關(guān)注的重點。
鋼似乎是最佳的建材,但一旦被焊接成僵硬的結(jié)構(gòu)就不行了。
許多新式結(jié)構(gòu)都采用了一種新型的鋼接合方法,即I形接合,它看來是最耐用的一種接合。
這種鋼接合在移動時不會斷裂。
同樣,為了預防財產(chǎn)損失,建筑師如今設(shè)計樓房時會使房屋的支柱和橫梁力度相等,而垂直支柱則深深插入堅實的地基中。
此外,許多新型房屋都采用了較輕的屋頂和堅實的墻壁。
高架橋的水泥柱先前只是在內(nèi)部有鋼筋,如今外面也包上了鋼板。
除了設(shè)法改善建筑結(jié)構(gòu)外,地震頻發(fā)區(qū)的人們也需要為可能發(fā)生的大地震做好防備工作。
他們應當定期檢查和加固房屋,將重物放在低處,將櫥柜和柜子貼墻放置,加固房門以防地震時意外脫開。
除做好房屋的防震外,這些地區(qū)的人們還需要為自身做些防備。
他們應該在家里和工作地儲備些水和食物。
最好每人儲備幾加侖水。
儲備一些可以凈化水和消滅病菌的東西也很重要,這樣就可以安全地飲用其他來源的水了。
每人準備一周的食物。
地震救生儲備還包括無線電接收器、手電、備用電池、急救用品、鐵鍬、帳篷、繩子和保暖衣物。
此外,專家們還提出了以下建議:
手邊備有滅火器。
應該在住處、工作場所和汽車里(如果你有車的話)都存放一個。
滅火器應該是可以撲滅任何火災的那種。
有必要的話,準備一些能關(guān)閉煤氣和自來水管道的特制工具。
準備一個備用的戶外烹調(diào)和取暖用具,可以準備一個便攜式露營灶和幾小罐煤氣。
在住處、工作場所和汽車里放一雙厚重、舒適的鞋或靴子。
發(fā)生地震時會有大量的玻璃碎片。
輕便的鞋子不能像厚重的鞋子那樣保護好你的雙腳。
每個家庭都需要制定地震應急計劃。
如何讓一家人在地震的混亂中安全離開?
大家應該商定一個地震區(qū)外的會合點──可能是在幾英里外的某個市鎮(zhèn)。
同樣,協(xié)商好地震時家人的聯(lián)絡方式也很重要。
地震若發(fā)生在大城市,市里的許多電話線路很可能中斷,
剩下的為數(shù)不多的可用線路會很忙,因為災難之后自然會有許多電話,要從市里的一個地方打到另一個地方會很困難。
但可能通向市外的電話是通的。
明智的安排是,讓所有的家人都給一個住在一百多英里之外的朋友或親戚打個電話,以報平安。
盡管科學家們?nèi)詿o法預測地震,但對地殼中的大板塊如何移動,板塊間的壓力如何,地震如何發(fā)生,某地區(qū)發(fā)生地震的一般概率為多少,他們了解得越來越多。
在不久的將來,精確預測地震將成為可能。
然而,即使可以預測,居住在地震頻發(fā)區(qū)的人們還是應盡力預防災難,辦法是建造能夠抵抗地表運動的房屋,同時做好個人準備。
在挽救生命和防止家庭損失方面,這些預防措施會發(fā)揮很大的作用。
教育人們?nèi)绾卧诘卣鹬星笊,應該是所有政府?guī)劃和地震研究項目的重點所在。
人的感覺是相對的。
和人相比,一棵樹看起來很大。
可是將樹和山相比,大樹就顯得小了。
換言之,自然界的事物是大是小,是新是舊,僅僅是就其所涉及的標準和比較而言的。
人的一生中,不會有很多東西發(fā)生變化。
連樹也活得比人長,而地球本身就更是個老壽星了。
地球約形成于50億年前,源于一團循環(huán)旋轉(zhuǎn)的塵埃和諸如氫、氮之類的氣體。
10億年后,這個星球冷卻下來,于是形成了大陸和大片的水域。
大約35億年前,又發(fā)生了一次巨變。
海洋中開始孕育一個巨大的生物體系,包含各種各樣相互依賴的生命形態(tài)。
在地球這個有生命的星球上,最早的動物是原始海洋動物。后來,在大約5億年前,這些海洋動物進化成了甲殼動物。
7,000萬年后,首次出現(xiàn)了魚。
而后,大約4億年前,出現(xiàn)了昆蟲。
又過了2億年,恐龍和第一只哺乳動物開始在地球上行走。
大約2億年前,溫血動物開始在天空中飛翔──它們是最早的飛鳥。
5,000萬年后,鳥和哺乳動物都有了穩(wěn)固的形態(tài)。
科學家們認為,大約300萬年前,原始人類開始在地球上行走。
這時生命開始興旺起來。
就地球上生命的進化而言,人類是姍姍來遲者。
然而,盡管在地球上的時日尚短,人類卻已給地球表面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與人類占據(jù)地球的短暫時間相比,是遠遠不成比例的。
人類企圖控制資源
與地球上其他物種相比,人類更能控制其周圍的環(huán)境。
由于智力與手工技能的結(jié)合(手工技能使得人類能夠制造和使用工具),人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諸多利用地球動植物資源、礦產(chǎn)資源、燃料和許多其他物產(chǎn)和資源的方法。
隨著地球上人口的增加,人類依靠土地資源生存變得越來越困難。
土地的總量是有限的。
雖然使用拖拉機等機械和施用化肥可以提高農(nóng)業(yè)產(chǎn)量,但是土地最終所能產(chǎn)出的糧食只有那么多,不會再增加。
隨著人口越來越多,人類的消耗也越來越多。
很明顯,地球上某些地區(qū)人口已經(jīng)飽和;在這其中的許多地區(qū),未來的人口增長肯定會帶來更多的貧窮和苦難。
然而,富裕國家的人們所使用的能源在比例上遠遠大于貧窮國家的人們。
他們毫無節(jié)制地使用這些資源,因此也造成了大量的浪費。
人類只是這個星球上所有生物的一小部分。
而這一小部分卻造成了不可再生資源的流失。
比如說,地球上的水量是有限的,這些水通過自然作用得到凈化。
但這些過濾水的自然作用通過去污僅能凈化一定量的水。
同樣,地表之下只能找到儲量有限的石油。
石油是一種珍貴的資源。
難道人們應該為生產(chǎn)汽車用油而耗盡石油資源嗎?
難道為了控制整個地球,令生活舒適,人類就要用盡生存所需的所有資源嗎?
自然界的平衡
所有自然體系都趨向于在各種對立因素或力量中保持平衡。
而人類活動能夠引起或加速自然體系中的永久性變化。
一處小火帶來的煙不會危害環(huán)境,
因為自然凈化作用會將空氣中的煙塵清除。
但是,在過去的兩個世紀中,從千萬家工廠排放出的煙塵已大大加劇了全球大氣的污染程度。
要清除這些煙塵已超出了自然作用的保護能力。
森林已不能及時清潔空氣。
盡管人口迅速增長,工業(yè)快速發(fā)展,還是有一些人類群體──常常是居住在偏遠地區(qū)的人們──能與地球和睦共處。
這些人從未改變過他們祖先的生活方式。
他們被稱為土著,保留著歷代不變的生活方式。
他們的許多文化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都包含向地球歸還資源的做法。
人口的增長帶來了糧食短缺、空氣質(zhì)量降低、天氣狀況變化等問題。
是什么在破壞雨林、土壤和海洋?
是什么造成了雨水穿過污染的大氣時形成的酸雨?
為什么會有全球變暖的威脅?
所有這些惡果都源于對資源的過度使用和人類對環(huán)境的強行控制。
從20世紀初起,各強國競相利用地球資源。
他們渴望成為帝國的貪欲造成了地球資源被濫用。
如今,全世界的人都在忍受這種濫用所帶來的問題。
由于不再無視地球罹難的根源,人們正在尋求各種方法來治療它,把自己取走的東西歸還給地球。
從前人類只會利用地球,
如今每個人都必須保護地球,保護這個身處險境的星球。
【新視野大學英語3課文翻譯中篇】相關(guān)文章:
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一冊課文翻譯中篇01-22
新視野大學英語3課文翻譯上篇01-22
新視野大學英語2Unit 3課文翻譯11-29
新視野大學英語第四冊課文翻譯11-29
新視野大學英語第3冊Unit 9課文翻譯01-22
新視野大學英語2課文翻譯「Unit 1」01-21
新視野大學英語4課文翻譯Unit 811-09
新視野大學英語第四冊課文翻譯下篇01-22
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二冊課文翻譯下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