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禪學與建筑室內設計
禪,不僅是一種設計美學,更是處世哲學和生活態(tài)度,它是一種心靈體驗。“立象盡意、境生象外”的空靈意境是禪宗的境界在建筑室內設計中,如能擺脫盲目的拜金主義審美傾向,汲取禪宗的意趣,體現空靈虛靜和隨緣適意的自由之美,保持自然的狀態(tài),這便是人們回歸自然尋找迷失自性的最佳途徑,也是我們當代設計師的重要責任。
禪”是禪那(dhyana)的簡稱,其意為靜慮,即專注參究法境,以悟心性。禪宗源于印度禪學的東漸,是在中國文化土壤上與儒、道、釋等教派交融、孕育而成的一個中國佛教宗派。它主張通過個體的直覺經驗和沉思冥想的思維方式,在感性中通過悟境而達到精神上的超越與自由。在禪學看來,妙悟之理就是人與大自然和諧統(tǒng)一之理。
禪意心境是超凡脫俗,是幽玄之美,是“心”的精神境界,它強調“心”的作用,佛法從自心來!独銍澜洝匪v的“譬如琴瑟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妙意,終不能發(fā)”的經語禪意,強調了禪宗的“以心感悟”,彈奏技巧不在指撥技術而在心神之運。明代理學家林泉曾說過:“中堂讀倦,游后園歸,絲桐三弄,心地悠然,日明風靜,天壤之間,不知復有何樂!”——林泉之所樂,樂在由此獲得了“平淡”“悠然”的心境,并寄托著他對內在的精神獨立、人格的自我完善及尋求自由自在的美好愿望。
在傳統(tǒng)的中式室內設計中,通常運用字畫、藝術擺件等陳設來突出中國文化的內在精神。左圖天津某會所休息區(qū)改造景觀——在玻璃上印制了精選的古代山水畫名作。素雅的展臺、潔白的卵石襯托著素色國畫,一種寧靜、淡雅的文化氛圍油然而生。簡單的裝飾,帶給人的卻是深層次的,可供人靜心遐想的無限空間。凝思、悠想、悟境,這正是禪宗迷人境界的深刻體現。
1.1室內設計中所蘊涵的禪宗“自然之道”
禪宗的“道”是空虛無名之狀,不是文字可傳達出的理性。它把世界的自然存在與萬物變化上升到“道”的高度去理解、去體驗,正合莊子所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圣人者,原天地大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圣人無為,大圣不作,觀于天地之謂也。”
這種自然無為,是最高的自然審美觀,也是最高的人生境界。所以,這種率性而為、自然飄逸的情趣成為了中國歷代君子雅士的風尚。在中國的建筑室內設計中常采用借景、透景、移景的營造方式,通過涵納室外山水景色,來包容外界自然之美,從而巧妙地處理了有限的內部空間與無限的外界空間的自然滲透與交流,體現了空間藝術虛實相生、靈動變化的禪意設計原則。左圖天津某會所茶藝空間。圖中遠端圓月形已為此茶藝空間的盡頭,但通過明亮的“圓月”及在圓月后設置青竹的整體造型處理,使人感覺圓月造型后面仍別有洞天,再加上最前端圓形門罩的處理,使得空間層次層層滲透,這種透景兼借景的方法,極大地增強了空間的深遠感。
禪宗的自然之道同時也突顯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生觀,以逃脫自然、不拘禮法為貴,提倡清新舒暢、自由之樂的精神世界,盡情享受平和與安寧的生活。中國清代書畫家鄭板橋的宅院環(huán)境可說是頗為典型,宅居雖然只有茅屋數間,然而有翠竹掩映,他便以為足矣:“……之間茅屋,十里春風,窗里幽光、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也?”借山體之美抒懷適意,體味了其中自由無礙、幽靜安恬的精神盛宴。
由此可以看出,禪宗以空靈、含蓄、恬靜、淡泊、幽玄為美,重在情感上的感受和精神上的領悟。從哲學角度上看,禪宗追求的是天人合一、陰陽調和,以及源于自然、回歸自然的意境;具體到室內設計,要的是空間的循環(huán)往復、峰回路轉、無窮無盡、迷離朦朧的意境,以及含蓄雅致的心境所體現出的詩情畫意。雖是疊山造水,但卻是海納百川、宛自天開的藝術境界。在現代室內設計中,“質樸、自然、空寂”的禪宗理念能幫助人們冷靜、虔誠地從自己的內心中去尋找解脫和放松,從而在當今浮躁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中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并成為人們遠離世俗、回歸自然的最佳途徑,這便是真正意義上的“道法”之所在。
2.禪學意識中蘊涵的美學思想
禪宗認為“萬法盡在自心”“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只要達到“明心見性”,一念覺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得到了妙悟,就是佛了。禪宗最講究的就是一個“空”字,追求“氣和容眾,心靜如空”,它體現出的一種虛白空靈的空寂之美,正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中所追求的意境之美。這種意境之美是在混沌、空蒙的背景下推出境象,在此氛圍中流露出的生命靈氣及“空”中所蘊涵的無以窮盡的不斷變化的藝術境界美。
在禪宗的精神觸發(fā)下,禪意的空間設計呈現出一種“無相”和“空相”之感,追求一種空靈、發(fā)現精神世界中的動靜規(guī)律和空間變化,最終達到虛與實、藏與露、動與靜、雅與俗的完美統(tǒng)一。
2.1虛實與空靈
虛實是中國藝術的重要概念,同“有”與“無”、“黑”與“白”一樣是一種辯證關系。禪意式的空靈,是從虛的氣韻直至“平淡天真”,這是一種“化境”。老子曾說過,“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因此,虛實相生、計白當黑是中國人對空間藝術上的一個重要認識。中國畫很重視空白,空白處并非真空,而是靈氣往來的生命流動之處,它能激發(fā)出人無限寬廣的遐想。這也正如同于琴曲中的弦外之音,追求的更多是意韻之美,虛空不見的意境才是音樂所要表達的最本質的東西。
禪宗所表達的虛實關系,追求的是“空寂”,以“空”顯“實”,重在“空”和“虛”字上。在建筑設計中,通過虛實的門窗納入周圍實景,使實景化為游人心中的虛境,這是古典空間藝術令人形成深遠無盡的感覺和妙趣的重要手段及表現形式。
“實”,作為客觀事物,總是有限的;而作為藝術空間之景,卻是融進了無限的想象力與情感創(chuàng)造,因而是難以窮盡的,并隨人的想象與情感而變化,早已超越了有限的形跡。實處生虛,化實為虛,幽深清遠,含蓄雋永,從而創(chuàng)造出中國園林和室內空間的靈動之美。
2.2動靜
動和靜從哲學的角度分析,同樣也是相互矛盾、相互依存的辯證關系。禪宗意義的動與靜包含著淡定、恬靜的狀態(tài),要求自己修身養(yǎng)性,達到“身心塵外遠,歲月坐中忘”的境界。
在設計中,水的運用就體現出了禪宗動與靜的原則。中國人把水體稱之為生命之水。眾所周知,水具有浪漫、靈動、歡快、強勁、清新而平和的特性。但禪意的水更多強調的是它的平靜和融合,主要采用靜態(tài)水面來營造出一派平和悠靜的自然環(huán)境,主張靜態(tài)美感。禪意有時也采用水的動態(tài),刻意強調水的歡快和強勁。如左圖,天津某俱樂部休閑吧景觀,其設計是以環(huán)形噴水裝飾于圓形鋼琴臺周圍,向上噴涌的動態(tài)水柱使整個鋼琴臺仿佛被水托起一般,空靈的漂浮在空氣中,產生一種夢幻般的視覺效果。這樣的水體便與靜謐的環(huán)境形成了動與靜的對比,從而使整個室內環(huán)境顯得更為靜謐。
2.3平淡至極
上面提到了禪宗中的“平淡至極”,禪宗提倡“返璞歸真”、“平淡至極”,至極之后才有宇宙萬物的涌動。天真顯露,才有活潑生機往來的空靈和變化。心中廓然無一物,才會有真實的生命與宇宙自然真純的光氣混入,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吨芤住“賁”卦中蘊涵著同樣的美學思想。“賁”是卦名,《說文解字》里說:“賁,飾也,從貝卉聲”。“賁”即今日所說的文飾、修飾、裝飾的意思。“賁意識的產生,就是人類原創(chuàng)審美意識的產生。”
“白賁無咎”以白為飾,它不是指不要文飾,而是飾終返素。絢爛至極又復歸于平淡。“賁”卦所倡導的清新、自然、樸素的審美境界在唐宋時期受到極大的重視。蘇軾曾說:“大凡為文,當使氣象崢嶸,五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①也就是說,事物應該追求文飾美,而美的最高境界應該是樸素和自然的“白賁”之美。這同禪宗的哲學用語 “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不謀而合,一脈相通。
禪宗所體現的人類自身的精神理念,倡導質樸的生活方式,不僅是對古人的精神面貌的展示,也是對我們當代人精神境界的提升。禪境的明凈清遠、返璞歸真,在這潔凈的空間中,以內心的“實”來填充空間的“虛”;以內心的“靜”來抑制社會的“動”;以內心的“淡”來抑制社會的“繁”,這樣,人的精神最終便可自由徜徉、輕松調解,負重的靈魂便可以得到一種釋放。
3.結語
禪,不僅是一種設計美學,更是處世哲學和生活態(tài)度,它是一種心靈體驗。“立象盡意、境生象外”的空靈意境是禪宗的境界,它將人與宇宙萬物看成是一個整體,充分體現出了禪宗美學思想的精神世界觀和頓悟的思維方式,以及隨緣自適、超然物外的達觀精神,并詮釋出了室內設計禪意的審美觀。它讓人們的心靈一步步地接近自然、回歸自然、最終尋找到最真實的自我。
【淺談禪學與建筑室內設計】相關文章:
淺談室內設計07-06
淺談室內設計專業(yè)05-08
淺談室內設計的原理07-18
淺談室內設計的程序10-14
淺談室內設計的程序與方法09-28
淺談室內設計的基本觀點09-11
淺談室內設計基礎知識07-08
淺談室內設計師的職業(yè)要求07-27
淺談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設計07-27
建筑裝飾材料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