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四川省少妇一级毛片,老老熟妇xxxxhd,人妻无码少妇一区二区

中國民間舞技巧的發(fā)展趨向

時間:2024-08-23 23:45:36 芷欣 民間舞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國民間舞技巧的發(fā)展趨向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隨著民間舞從廣場向劇場的轉化,民間舞技巧的功能已不僅限于渲泄情感和渲染氣氛了,本文為大家介紹中國民間舞技巧的發(fā)展趨向,歡迎閱讀了解。

  1.技巧風格化

  中國古典舞技巧追求能力素質的極限展示,而中國民間舞技巧追求的是審美風格的完美體現(xiàn)。古典舞中的技巧同身韻可以是各自 獨立的,而民間舞中的技術技巧是同舞蹈風格緊密相融、難以分開的。也就是說民間舞的技巧不是純技巧,而是風格化的技巧。中國民間舞的技巧發(fā)展趨向,應該是 風格化技巧的強化與發(fā)展。風格化技巧既包括民間舞蹈中的各種道具性舞蹈技巧,又包括各民族民間舞蹈中特有的旋轉、跳躍、翻身等技巧。中國民間舞系副教授明 文軍在《由廈門班畢業(yè)課想到的》一文中,曾提出過將道具的運用往極限上發(fā)展而構成民間舞技巧的教學設想。實踐證明,這種教學設想是科學的、可行的。我們的 民間舞有許多極富特色的道具舞蹈形式,是可以去挖掘、研究和發(fā)展的。比如漢族的手絹、扇子、鼓、傘、棒;藏族的熱巴鼓、辮鼓、背鼓;蒙族的筷子、盅碗;朝 鮮族的長鼓、象帽等等。還有民間舞中的各類旋轉,也是風格性很強的技巧。比如維吾爾族舞蹈中的各種跪轉、夏克轉、空轉、平轉,講求快速、多姿、戛然靜止,猶如 鷹隼迎風回旋。而朝鮮族民間舞蹈中的旋轉則講求平穩(wěn),優(yōu)雅,猶如仙鶴悠然自得。

  2.技巧情感化

  民間舞中的技巧是與渲泄生命情感和烘托場面氣氛緊密結合的,是民間舞者內心激情的物化。如果沒有情感的投入,再高難、再精湛的技巧形式在民間舞中也會變得蒼白無力,毫無光彩。

  我曾經(jīng)從電視錄像中看過一些民間舞劇目,現(xiàn)在雖已記不起它們的名兒了。但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它們的“技巧性”都很強,表演中動則旋子3600,靜則控腿 1800……。但這些技巧成了游離于舞者情感和舞蹈風格之外的“無情之舉”,因而毫無藝術感染力可言,反倒讓人感到莫名其妙。對此而言,我比較欣賞的是云 南 ,其熱情風趣、樸實無華的風格讓人百看不厭、回味無窮。這個劇目也安排了諸如倒踢紫金冠、小翻、搶臉等一些技巧,但這些技巧是在演員們情感的自然流露中, 是在舞蹈情緒的層層推進中恰到好處地完成的。這種情感化了的技巧,極大地豐富了舞者的藝術表現(xiàn)力,增強了舞蹈的藝術感染力。

  3.技巧藝術化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隨著民間舞從廣場向劇場的轉化,民間舞技巧的功能已不僅限于渲泄情感和渲染氣氛了,它將逐步向塑造舞蹈形象、表現(xiàn)人物心理、營造舞臺意境的藝術化方向發(fā)展。

  有人說,楊麗萍表演的民間舞根本沒什么技巧,為什么能獲得大眾的普遍喜愛和專家的如潮好評呢?其實仔細分析起來,楊麗萍那獨特的動作語匯的運用就是民間舞的 藝術化技巧的最高體現(xiàn)。《雀之靈》中的舞蹈造型與動態(tài),已不同于廣場原生態(tài)的傣族孔雀舞了。它通過藝術化地夸張與變形,將孔雀那高潔、超然的靈性進一步升 華,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似真似幻、虛虛實實的藝術仙境。正如于平教授所評價的那樣:“《雀之靈》的過人之處,在于它以‘技’成‘形’卻又不為‘技’和‘形’所 累。當你在欣賞楊麗萍的《雀之靈》時根本發(fā)現(xiàn)不了技巧的痕跡,因為“楊麗萍是用‘技以求道’的生命意識在創(chuàng)造‘生之靈光’。在那翩躍翔舞的孔雀中,楊麗萍 傾注了自己全部的人生感興、人生悟覺、人生意趣和人生睿思,使這一舞蹈獨白充溢著恬靜的生命和諧感與堅毅的生命自信心!币虼耍艺J為民間舞技巧運用的最 高境界就是將之藝術化,讓技巧的全過程完全隱匿在舞蹈表演的情理、律動之中,而不“顯山露水”,刻意為之。

  基本概況

  民間舞蹈多為載歌載舞的集體舞,舞蹈動作千姿百態(tài),各具民族及地方特色。這些舞蹈表現(xiàn)的內容有古代原始社會的狩獵生活、戰(zhàn)爭經(jīng)歷、圖騰信仰及生殖崇拜,也有現(xiàn)代生活中各種傳統(tǒng)節(jié)日里人們表達歡喜之情的娛樂活動,有的則滲透了各種民俗、祭祀、禮儀活動的遺風。

  民間舞蹈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濃郁的地方特色,它沒有國家地域的界限,能夠溝通世界各國,因此是最社會化、最國際化的舞蹈。

  中國民間舞蹈是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的璀璨明珠,它不僅歷史悠久、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而且數(shù)量之多也是世界上所罕見的。就其歷史發(fā)展及現(xiàn)狀而言,可分為傳統(tǒng)民間舞蹈和現(xiàn)代民間舞蹈,本文介紹的均為傳統(tǒng)民間舞蹈,即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具有固定舞蹈程式、動作術語,以廣場自娛性為主的民間舞蹈。這種民間舞蹈是舞蹈藝術不發(fā)達階段所產生的一種古老原始的舞蹈形式,在歷代相傳的過程中,人民群眾尊重它、愛護它,使之發(fā)展至今。

  共同特點

  民間舞蹈也具有它的共同特點:

 、僮詩市。動作步法比較單純精煉,易于為廣大群眾所掌握。在家族,村寨中以言傳身授的獨特方式繼承流傳,其表演性質常常和群眾性的自娛活動緊密相連。許多種類的民間舞蹈都可以形成成千上萬人的大型舞會。

  ②即興性。民間舞蹈動作姿態(tài)的規(guī)范性較弱,可變性較強,在大體一致的步伐、動作、節(jié)奏、韻律下,不同舞蹈者可做各種即興的發(fā)揮。

  ③穩(wěn)定性。由于其常在特定范圍內流傳,受外界影響甚少,雖在不斷變化發(fā)展中,但其風格特色相對比較穩(wěn)定,改變緩慢。

  民間舞蹈是專業(yè)舞蹈創(chuàng)作主要素材來源。各國封建社會的宮廷舞蹈、各國各民族的古典舞蹈、劇場歌舞和舞會舞蹈,都和民間舞蹈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經(jīng)過專業(yè)工作者加工,運用在芭蕾中的穿插性民間舞,被稱為“性格舞”。中國的戲曲舞蹈和新的創(chuàng)作舞蹈中,也大量地吸收了各種民間舞蹈。同時,民間舞蹈仍然獨立存在于自己原有的范圍內,沿著自己的途徑世代相傳。

  發(fā)展狀況

  歌舞是人類與生俱來,本能的一種藝術形式。這種用肢體姿態(tài)來抒發(fā)、表達情感、傳達生產技能與信息的行為,沒有地域、國界、種族和民族之分,是人類共通的形體語言與心靈感悟。不同的民族,因生活環(huán)境、生產方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異,而擁有著數(shù)以萬計從內容到形式,從韻律到風格各顯異彩、斑斕奪目的民族民間舞蹈。

  中國民間舞蹈如果從功能上劃分,大體可分為:祭祀(宗教)性舞蹈、自娛性舞蹈、禮儀舞蹈、民族歷史(生產勞動)傳衍舞蹈等種類。隨著人類科學日新月異的發(fā)展,過去舞蹈中的迷信色彩與日俱減,一些古代傳統(tǒng)的祭祀性舞蹈也在逐步變異,成為民間具有觀賞性和自娛性的舞蹈,而倍受人們喜愛。每逢節(jié)假日,絡繹不絕的民眾盛裝打扮,懷著無限真摯的心愿和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能夠宣泄自己情感的歌舞海洋之中。那一場場如癡如醉的歡歌勁舞,令無數(shù)外鄉(xiāng)人情不自禁地流露著羨慕的眼光和發(fā)自內心的贊嘆,以致出現(xiàn)難以抑制自己感情而投入到歌舞中去的場面。

  漢族民俗舞蹈

  中國民間舞蹈最屬突出的特征,就是它的民俗性。我們從舞蹈功能的角度,將民間舞蹈分屬五大類,即:節(jié)令習俗舞蹈;生活習俗舞蹈(如自娛自樂、社交擇偶、健身競技、表演賣藝等);禮儀習俗舞蹈(如在生育禮、成人禮、婚禮、壽禮、喪禮、祭禮、兵禮等禮儀活動中進行的舞蹈;信仰習俗舞蹈(如在道教、佛教、原始宗教、民間俗信活動中跳的舞蹈);勞動習俗舞蹈。

  中國民間舞蹈在漫長的流傳演變過程中,形成非常復雜的交叉混沌的多功能現(xiàn)象,其屬性往往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狀況。因此,以下的分類介紹,都以舞蹈的主要屬性為依據(jù)歸類,以求更恰當?shù)耐宫F(xiàn)其文化內涵。

  節(jié)令習俗舞蹈

  鼓子秧歌--《山東卷》

  廣泛流傳在山東省商河、惠民、樊陵、陵膘、錫信、酒錫、 邑等縣市。在每年的新春佳節(jié)和重大節(jié)慶活動中表演。

  鼓子秧歌的角色民間稱"傘"、"鼓"、"棒"、"花"四種。前三種都是以手持的道具命名,"花"即女角。傘的勤作圓潤舒展,挺拔有力;鼓的動作大起大落,粗獷凝重;

  棒的動作快捷活潑,干凈利落;花的動作既風火有力,又輕盈飄逸。

  鼓子秧歌歷史久遠,據(jù)史料記載,至少在明朝嘉靖時已有流傳。

  醒獅舞--《廣東卷》

  醒獅舞是獅舞的品種之一,主要流傳在中國南方廣東等地,以及海外華人的聚居區(qū)。每逢節(jié)日或慶典中舞動,以喻國泰民安。太平吉祥。

  醒獅舞動作風格獨特,表演細膩傳神,其表演時最精彩的部分莫過于"采青"--

  人們將青菜和紅包(酬金)綁在一起。放在地面(地青)或掛在高處(天青),讓舞獅者采摘。并設置各種障礙,借以檢驗表演者的智慧和功夫技巧。雖然有的青采起來困難重重,但是藝高人靈的舞獅者最終能把"青"采到手,引發(fā)出觀眾震天的喝彩和熱烈的掌聲。

  高蹺秧歌--《遼寧卷》

  高蹺秧歌廣泛分布在中國北方,而流傳于遼寧省南部的高蹺秧歌是其優(yōu)秀品種之一,是廟會和迎春活動中最受歡迎的節(jié)目之一。當?shù)匕傩沼?quot;喇叭(嗩吶)一響,渾身發(fā)癢;鑼鼓一敲。樂得蹦高。"的民謠,鐘愛之情可且一斑。

  遼南高蹺秧歌角色眾多。主要有"頭蹺"、"二蹺"、"漁翁"、"老嫗"和生、旦、丑。表演形式有"街趟"、"架象"、"大場"和"小場"。"街趟"是走街時表演的群舞;"架象"寓意"太平有象",是表演疊羅漢的群體造型形式;"大場"是在場地上表演的群舞,氣氛火爆熱烈;"小場"富有情節(jié)性,多以男女愛情為表現(xiàn)內容,表演充滿趣味,生活氣息濃郁,最受百姓喜愛。

  陜西舞蹈

  陜西各地的漢族民間舞蹈,種類和形式較多,其有名者如下:

  一、安塞腰鼓

  腰鼓為民間舞蹈中常見的活動,古往今來一直不絕于世。至今,陜西民問,特別是陜北一帶,青少年男女一有空暇,他們腰間斜跨帶子,系上腰鼓,兩手各執(zhí)小木棍,于前后左右擊打,并有鑼、釵相敲配合,“嘣一嚓嚓”之聲清脆響亮,格外入耳悅目。陜西各地學校、團體,每遇節(jié)日,青少年組織演出腰鼓,是最引觀眾賞目的,而陜北安塞腰鼓,則是獨樹一幟的佼佼者。

  安塞地處邊關要塞,古代為兵家必爭之地。據(jù)傳,守望者發(fā)現(xiàn)敵情后,即用腰鼓報驚。后來,它逐漸由報驚工具轉化為娛樂形式。安塞腰鼓在明清以后的數(shù)百年來,特別是近幾十年來,逐漸形成了一套獨有的表演風格,其動作豪邁矯健,鼓點遒勁有力,有氣吞山河之勢。其舞蹈動作有“十字步”、“平側蹬”、“雙腿蹬”、“三角陣”、“四方陣”、“野馬分鬃”、“白虎甩尾”、“青龍擺尾”、“鳳凰展翅”等花樣和程式。在年節(jié)、喜慶、集會時,腰鼓是最顯眼的舞蹈。1951年在北京天安門前演出時,觀眾云集,齊聲喝彩;1952年在布達佩斯“世界青年和學生聯(lián)歡比賽”中,曾獲得特別嘉獎;電影《黃土地》、大型電視系列片《黃河》均有錄相;1986年獲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比賽大獎;1988年在全國農民運動會開幕式上又獲好評。

  二、洛川蹩鼓

  陜北洛川民間舞蹈中的蹩鼓,別具一格。相傳,由秦、漢時軍士操練發(fā)展而來的。這種邊蹦邊跳邊打鼓的活動,已扎根民間,代代相傳。表演時,鼓手頭戴武士巾,上扎英雄花,身穿戰(zhàn)服,背插靠旗,腿系云紋戰(zhàn)裙,扎綁腿帶,腳蹬戰(zhàn)靴,胸前橫掛二尺面寬的圓鼓,邊蹦邊擊,激烈猛狠,隊伍變化多端,時分時合,整齊有序。

  三、牛拉鼓

  陜西咸陽市的“牛拉鼓”,為民間鼓舞中的獨特項目。

  “牛拉鼓”表演時,兩只牛身披紅彩,各拉一車,上置大鼓,鼓手背向前方,面向后面數(shù)百名鑼鼓手,邊敲邊作指揮鼓,落音鏗鏘,回音相配的鑼鼓聲響徹云空,鼓手個個身著彩裝,頭戴白巾,腰系彩帶,前后呼應,配合默契。每逢大型慶典或節(jié)日,“牛拉鼓”為必演的節(jié)目,使觀眾一飽眼福。四、蛟龍轉鼓

  “蛟龍轉鼓”是陜西民間民俗活動的獨特項目。它流行于乾縣王村鄉(xiāng)一帶,以其粗獷豪放、完整優(yōu)美的色彩和表演,成為享名省內外的民間打擊樂藝術活動。

  據(jù)傳,明代大王村一個叫梁梅的宦官,神宗萬歷二十一年(1593)告老還鄉(xiāng),曾組織過多種娛樂活動,其中“蛟龍轉鼓”就是他親自教習的。數(shù)百年來,這個傳統(tǒng)節(jié)目,扎根于民間,完善于民間,歷久不衰。每年到正月十三日,大王村各鑼鼓隊,從各條街道邊打邊行,最后匯集于村東“三義廟”前,對陣擂打,熱鬧非凡。

  “蛟龍轉鼓”樂隊一般有六鑼、七鼓、十四鐃,另有兩人吹長號,一人指揮,共30人。樂器以飾有“蛟龍”圖案的大鼓為主,打時常有跳躍、旋轉等象征“龍騰虎躍”的舞蹈動作,故名“蛟龍轉鼓”。

  其具體打法,分坐鼓、轉鼓兩種。坐鼓演奏時,鼓在前排,鑼插期間,鐃在后排,號排兩邊;轉鼓演奏時,鼓擺成梅花形,鐃、鑼、號均成弓形站在后排。全樂鼓分三段:首先,長號引鳴,隨后鑼鼓響應,若“蛟龍”擺頭,漸露水面,故稱“蛟龍出!保坏诙螢椤俺薄,擂鼓者按節(jié)拍舞動擂鼓,當此時,人在跳躍、旋轉,鼓捶和鐃上下翻飛,樂隊如月,“蛟龍”狂舞,故稱“蛟龍翻背”;第三段,節(jié)奏漸緩,樂聲平和,稱為“蛟龍入宮”!膀札堔D鼓”音調高亢粗獷,節(jié)奏激烈緊張,具有振奮人心、激勵向上的氣魄,表現(xiàn)乾縣民俗激昂豪放的氣概,與其它民間鼓樂的《風攪雪》《十樣景》《閃電鐃》相比,獨具風格。

  1956年,“蛟龍轉鼓”參加本縣會演;翌年,參加“陜西省民間音樂舞蹈會演”,榮獲集體一等獎;1982年5月,參加咸陽地區(qū)“秦腔音樂會”,被評為優(yōu)秀節(jié)目;同年10月,在“西北五省音樂周·長安音樂會”演出,又一次獲得好評。

  五、云垛

  流行于陜西省扶風縣的民間舞蹈“云垛”,相傳已有千年以上歷史,源自漢代漢族節(jié)日游藝,因小巧靈活,便于制作,便代代相沿。表演時,參與的青少年男女,均按古代人物扮演,穿作紅綠不等,但成雙成對,多至數(shù)百人,步踏樂曲,翩翩起舞。每個扮演者,腳面上結扎一個橫形梅花狀彩云,手執(zhí)火把或花扇,碎步前行,如仙女駕云而舞。

  “云垛”是群體舞蹈,演出時按廣場、路途、白天、黑夜等情況區(qū)分。在廣場演出,其套數(shù)有“掏八字”、“雁南歸”、“撲四門”等;平時演出,按一般舞蹈表演進行。各種表演,都有鑼鼓伴奏,并配合龍燈、竹馬、獅子等社火項目。

  六、跑鼓

  流行于陜西麟游縣的“跑鼓”,是漢族傳統(tǒng)的鼓舞之一。

  表演時,場內架大鼓兩面,兩個鼓手身著武士衣褲,頭戴包巾或武士帽,邊舞邊到鼓前打鼓,打鼓的鼓點,要和鑼、鐃、釵配合默契,渾然一體。鼓手擊鼓時,由慢到快,由緩到緊,都按一定的節(jié)拍進行;到激烈處,不但鐃釵拍打變化多端,鑼聲插空相配,而且出現(xiàn)號子喊聲,一陣接連一陣,聲聲互相呼應,氣氛濃烈而不亂調。

  七、轉鼓

  流行于陜西西府鳳翔、岐山、千陽、扶風等縣市的轉鼓,以場面大、氣氛濃烈而著每。

  表演時,一般挑選10~20名鼓手,準備18~20面大鼓,由其中一個鼓手任總指揮,眾鼓手把鼓擺成一圈,幾十名鑼、釵手環(huán)立周圍(隨樂器數(shù)定人),鼓手打鼓,眾鑼手、釵手呼應配合,邊拍邊舞,雄偉壯觀。

  鼓手多為技藝超眾者,他們的鼓點有正打、倒打、定位打、轉圈打等多種打法;鑼、釵手也有配合拍打的鑼釵點。

  扶風縣揉谷石家的“轉鼓”,是西府名享一時的表演單位,建國后多次赴地區(qū)、省城西安演出。

  八、;⒍

  “牛虎斗”是一種民間舞蹈娛樂活動。陜西周至縣的樓觀鎮(zhèn)、啞柏鎮(zhèn)、馬臺鄉(xiāng)等地的“牛虎斗”,較各地有名。

  表演時,由兩名男青年分別身披仿牛仿虎的衣罩(如毛皮一般),模仿牛、虎動作,你爭我斗。仿虎的動作,一般有“四大勢”、“八小勢”、“二十四個平陽勢”;仿牛動作有“望月”、“趔叉”、“舔背”、“吃草”、“挖耳”、“縮叉”等。這些動作,看似粗笨,但活靈活現(xiàn),逗人喜愛。

  周至縣的“;⒍贰,建國后曾多次赴北京和省城西安演出,獲民間音樂、舞蹈比賽一、二等獎,并被電視錄相。

  九、三山刀

  流行于陜西榆林地區(qū)的“三山刀”,是一種民間舞蹈與國術相結合的娛樂形式,曾于1988年赴莫斯科參加國際民間藝術聯(lián)歡節(jié)。

  表演時,由七名男演員頭戴鋼盔,手執(zhí)形如山狀的大刀,進行各種連打、對打等刀功舞蹈,其舞姿猶如戲劇中武生對打,列勢不同凡響,優(yōu)美舒暢,引人注目。

  十、霸王鞭

  “霸王鞭”多流行于陜北榆林、綏德、佳縣、吳旗一帶。民問相傳,這是明代百姓稱頌李自成革掉苛捐、不納糧的一種歌舞。長久以來,由陜北流傳至關中一些縣。有不少地方,民間男女青年經(jīng)常逢集會表演,但以陜北榆林最有名。

  “霸王鞭”用杉木或較好的木條制成,涂以紅色,兩端系有小鐵環(huán)或鐵鍵,舞蹈時敲打身體上下左右各部分,發(fā)出不同的聲響,顯得格外清脆、和諧;有些地方,男女人數(shù)均等表演,但也有不拘人數(shù)的,男青年打鞭,女青年配以竹板敲打之聲;可幾路縱隊,也可以雙人行進,邊打邊舞邊跳,并有鑼鼓配合。

  河北舞蹈

  河北省的民間舞蹈,蘊藏豐富,絢麗多姿,素有北方漢族民間歌舞之鄉(xiāng)的美譽。據(jù)中國舞蹈家協(xié)會河北分會1983年的調查統(tǒng)計,全省民間歌舞達一百四十六種,為了繼承和發(fā)展民族民間舞蹈藝術,全省各地每年都定期舉辦民間歌舞訓練班,繼承傳統(tǒng),推陳出新,不斷發(fā)掘整理民間舞蹈。在每年的新年、春節(jié)傳統(tǒng)的迎春花會等群眾性業(yè)余文藝活動中,民間歌舞異常活躍。

  河北民間舞蹈人們比較熟悉的有:徐水獅子舞,唐山的地秧歌,昌黎的跑驢,石家莊的井陘拉花,滄州的落子舞,鹽山的武術扇、高陽的竹馬洛子,邯鄲的永年小曲、曲周花車,邢臺的秧歌鼓,衡水的鳳秧歌、七巧燈,廊坊的勝芳胯鼓、勝芳花燈,保定的地平蹺、花鼓洛子,張家口的插花洛子、二人臺,承德的春鼓、棒棒舞等等。現(xiàn)將幾種流傳較廣,影響較大,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作一簡略介紹。

  冀東地秧歌和跑驢

  冀東地秧歌廣泛流傳在河北省唐山地區(qū)。據(jù)《中國古代舞蹈話》(王克芬著)記載:“秧歌是由古代的‘村田樂’演變而來”,它們的源泉是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

  地秧歌,徒步于地上表演,不受演出場合和道具的限制,比較機動靈活,易學易演,是自娛性和表演性相結合,有廣泛群眾基礎的一種民間舞,傳統(tǒng)的活動形式,基本上分過街秧歌和場子秧歌兩種。過街秧歌,走街串巷,沿途表演。它的主要特點是:節(jié)奏與動作統(tǒng)一,表演各異,舞姿簡潔,邊走邊扭。場子秧歌,遇到廣場或十字街頭,拉開場面,大扭一番,有時還扭一會兒,唱一段,用鑼、鼓、釵間奏,然后表演帶故事情節(jié)的“小出子”(即小型舞蹈節(jié)目)。主要特點是:具有典型人物性格,舞姿舒展、健美,畫面靈活多變。

  地秧歌的傳統(tǒng)表演形式,大多是前邊有兩個武生打扮的人物(有的扮成武松、魯智深),手舞花棒,開路打場,后跟提花籃、佛塵的童子及田公、漁婦、樵夫、書生等角色。在行當上分“妞”(少女或小媳婦)、丑(詼諧、幽默的滑稽角色)、擓(中年或老年婦女)、公子(文質彬彬的書生)。表演上的共同特點是腳下步伐上下顛顫,結合肩部與腰部扭動和雙手搖擺為主,就好象鳳擺楊柳一般。手中的道具根據(jù)人物性格,分別手持彩扇、花絹、團扇、撥郎鼓、棒槌、煙袋等,手部的基本動作以八字翻花為主,上下左右,前后抖動扇花,變化萬干,如雙雙對對的彩蝶在花叢中飛舞,既抒情、優(yōu)美、典雅,又火爆、潑辣、熱情、歡快,富有詼諧、幽默、質樸健康的生活情趣。伴奏以悠揚的大嗩吶為主,配以中、小釵作打擊樂。大多習慣于吹奏《滿堂紅》《句句雙》《柳青娘》等喇叭牌子曲,易于表現(xiàn)樂觀、歡快、喜悅的節(jié)日氣氛。

  地秧歌中的妞、丑((文丑、武丑)、公子等各種人物的舞姿動作非常細膩,富于表現(xiàn)力,能在地秧歌的“小場子”、“小出于”中,塑造各種不同人物的藝術形象,善于表現(xiàn)有故事情節(jié)的雙人舞、三人舞和小舞劇。著名的地秧歌表演藝術家、中國舞蹈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舞蹈家協(xié)會河北分會理事周國寶和周國珍、張遷合作,根據(jù)“王小趕腳”、“傻柱子接媳婦”加工創(chuàng)作的民間舞“跑驢”,主要舞蹈語匯,就是選用地秧歌的素材。這個有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舞蹈,在參加1953年第一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時,曾榮獲優(yōu)秀節(jié)目獎。隨后,由中國青藝術團帶到布加勒斯特,參加第四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lián)歡節(jié),榮獲國際舞蹈比賽二等獎。

  此外,唐山市、秦皇島市和昌黎縣的專業(yè)和業(yè)余舞蹈愛好者作,以地秧歌為素材創(chuàng)作了許多新的舞蹈節(jié)目,如《娶女婿》《盲人摸象》《中秋之夜》《撲蝶》《搶親》等等。這些舞蹈已在全省普及,深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

  趙縣扇鼓、戰(zhàn)鼓、挎鼓

  趙縣扇鼓的鼓,是用狗皮蒙的一種盤狀圓扇形手鼓,帶有長把,把上有九個鐵環(huán),細長的鼓錘富有彈性,鼓聲清脆悅耳。

  扇鼓的歷史久遠,它起源于商代的巫舞。巫舞在古代是娛神舞蹈,所使用的主要道具是扇鼓(又名“太平鼓”或“太平神”)。隨著社會的變革和前進,巫舞逐漸由娛神的舞蹈演變成為人的舞蹈。相傳公元前424到公元前387年,鄴縣黎民百姓為念西門豹治鄴為民除害的功德,每逢年節(jié)都要敲打太平鼓(即鼓),載歌載舞,以示紀念。

  巫舞中的扇鼓傳到清代,已基本上形成為民間娛樂活動。清何耳作《燕臺竹板詞》中云:“鐵環(huán)振響鼓蓬蓬,跳舞成群歲漸終!本褪欠从钞敃r扇鼓表演活動的場景。

  趙縣扇鼓多為集體舞形式,每逢喜慶豐收之時,農民們手持扇鼓,在場院里扭起舞步,敲打著輕快活潑的鼓點,唱著民歌小調,表達歡悅的情緒,很有生活情趣。建國以來,一些專業(yè)和業(yè)余舞蹈工作者繼承傳統(tǒng),運用扇鼓表現(xiàn)形式,創(chuàng)作出不少新的舞蹈節(jié)目,受到群眾歡迎。國慶三十周年文藝獻禮演出時,河北省民間歌舞業(yè)余演出隊帶著經(jīng)過加工整理的趙縣扇鼓《慶豐收》進京,榮獲了演出二等獎、創(chuàng)作三等獎。趙縣戰(zhàn)鼓,是表現(xiàn)古代戰(zhàn)陣生活的一種很有氣魄的民間舞。以大架鼓為中心,鼓面直徑為一點八米,由四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擂打,十六名健壯的男子手持大鈸,列隊隨著大架鼓的節(jié)奏,前后左右,上下飛舞,不斷變化著敲擊樂器的姿態(tài),很有氣勢,這與纖細、優(yōu)美、抒情的扇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趙縣的挎鼓(又名背燈挎鼓),是一種很別致的民間舞蹈。表演者背上背著一盞特制的龍燈或西瓜燈,將鼓挎在腰間,雙捶擊打圓鼓。時而歡騰跳躍,時而旋轉著敲打著輕快有序的鼓點。每值燈節(jié)之夜,數(shù)以百計的“背燈挎鼓”涌上街頭,排成一字長蛇陣,在鼓樂聲中,燈火之下,于歡樂的人群中往來穿梭表演。表演者與觀賞者融為一體,共同享受著一種太平盛世,歌舞升平的喜悅,增強了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

  滄州落子

  滄州落子是冀中一帶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歌舞。據(jù)滄縣縣志記載:落子是大秧歌中的一個小場子,起源于清代嘉慶和道光年間(1796一1821年)。傳統(tǒng)的落子,女的腳踩寸蹺(又名踩寸子),手持花扇或小竹板,男的手打霸王鞭。落子的舞蹈特點是,扇花少,舞姿造型多,注重曲線美,講究韻味兒。扇舞的風格瀟灑,板舞的動作幅度大,節(jié)奏變化多,非常明快。落子的傳統(tǒng)節(jié)目,內容大多是表現(xiàn)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以及愛情故事和人們對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如《茉莉花》《放風箏》《嘆情郎》《繡手絹》《尼姑思凡》等。其中《榮莉花》《放風箏》經(jīng)過加工、整理,更加優(yōu)美動人,成為舞壇上久演不衰的保留節(jié)目。

  已故的著名民間舞蹈家周樹棠在繼承和發(fā)展滄州落子方面有突出的貢獻。周樹棠從小在“落子坊”學藝,經(jīng)過四十多年的磨練,自成了落子舞的一個藝術流派。他的舞蹈動律特點是,突出地刻畫了女性“三道彎”的舞姿造型:頭是歪的,腰是擰的,腿是曲的,線條兒美,韻味兒濃,使人感到典雅、秀美、端莊。

  獅舞

  廣泛流傳在中國各地的《獅舞》,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舞獅含有祝福吉祥如意、興旺發(fā)達的意愿。遠在2,000多年前,漢朝通西域后,月氏(今克什米爾及阿富汗一帶)、安息(今伊朗)等國,曾派遣使者向漢王朝獻獅子等獸,漢代開始出現(xiàn)了石刻獅子等雕塑,同時也逐漸有了人模擬獅形的表演。

  到了唐代,隨著舞蹈藝術的高度發(fā)展,《獅舞》不但在民間、軍中流傳,且正式列入宮廷燕樂樂部,《立部伎》中的《太平樂》,是由舞者扮成五只不同顏色的獅子,立中、東、南、西、北五方而舞。白居易《西涼伎》詩描寫的獅子舞,與今日之《獅舞》的表演情況幾乎完全一樣。

  今日廣泛流傳在中華大地及海外華人聚居區(qū)的《獅舞》,仍然是為祈福納祥、祝愿生活幸福而舞。1999年,為慶祝建國50周年,天安門前《東方醒獅》方陣,以其磅礴的氣勢,充分顯示了中華兒女昂揚進取的民族精神,是古老獅舞在新時代的發(fā)展。

  中華鼓舞

  中華民族對具有豪邁氣勢和號召力的鼓舞,情有獨鐘。早在3,000多年前殷商時代的甲骨文中,就有關于擊鼓撞鐘「奏舞」的記載。后有漢畫像石中的《建鼓舞》、南北朝石窟藝術中的《花鼓伎樂》、唐代敦煌壁畫中眾多的《腰鼓舞》畫面,以及宋、明各代關于鼓舞的記載等等。至今中國各地均有不同風格的鼓舞流傳,主要是氣勢磅礴的鼓舞,也有小巧俏麗、邊唱邊舞的小型鼓舞。

  鼓的形制也極豐富,既有安放在座架上的大鼓,舞者圍著大鼓,邊擊邊舞,鼓聲隆隆,如雷貫耳;也有背在身上腰間、形如冬瓜的小鼓;雄壯豪邁者,如陜西《安塞腰鼓》,擊舞起來,氣吞山河;山西《花鼓》頗負盛名,花樣繁多,有高鼓、低鼓、多鼓之分。

  安徽《鳳陽花鼓》流傳極廣,由男女二人表演,女背花鼓,形如冬瓜,男執(zhí)小鑼,邊唱邊舞。歌詞多唱述流浪漂泊生活之苦。隨著流浪各地的災民以唱舞《鳳陽花鼓》求生,《鳳陽花鼓》漸流傳全國各地,并與當?shù)孛耖g歌舞相結合,成為風格各異的《鳳陽花鼓》。

  《太平鼓舞》鼓形如扇,擊時嘩嘩作響。其形制與兩千年前漢魏流傳的《扇舞》相似。由最初宗教祭祀性質發(fā)展為民眾自娛舞蹈,以至表演項目。北京《太平鼓舞》在清代民間流行一時。蘭州《太平鼓》別樹一幟,桶形鼓身長1米,以牛皮制的鼓鞭抽打,鼓聲隆隆,聲震數(shù)里。擊鼓動作幅度大,力度強,有跳、躍、騰、閃、騎等舞蹈技巧。磅礴氣勢,充分體現(xiàn)了黃土高原人民的英雄氣概。

  大眾鼓舞

  除文中提及的數(shù)種外,還有不少甚具特色的鼓舞。

  山西洪洞等地的《威風鑼鼓》相傳源于堯舜時代,流傳至今;表演者少則30人,多可達400人;龐大的鑼鼓隊伍擺出方陣、圓陣、梅花陣等陣勢,鑼鼓鈸鐃齊鳴,震天撼地。開封《大鼓舞》也是氣勢軒昂。流行于福建、臺灣等地的《大鼓涼傘》,相傳源于明代戚繼光抗擊倭寇得勝,民眾歡慶起舞;男女合舞,舞姿輕盈活潑,還有一對老夫婦穿插打諢;富于戰(zhàn)陣祝捷的熱烈氣氛。

  鈸舞

  鈸是聲音響亮的樂器,也是金光閃爍的舞具。擊鈸起舞,從古代傳承至今。邊擊邊舞、飛鈸出手是其特技,既是民間節(jié)日的表演技藝,也是佛教、道教及巫祭等宗教活動中的舞蹈品類!≈袊糯糜惺謭(zhí)各種樂器起舞的傳統(tǒng)。甲骨文中已有「奏舞」的蹤跡。古文物中保存了完好的《鈸舞》形象:霍熙亮先生在安西榆林4窟,摹繪了一組元代樂舞壁畫,其中一幅可稱為古代《鈸舞》圖。一半裸供養(yǎng)伎樂,頭戴寶冠,長長飄帶輕繞肩臂,開胯而立,張臂,斜傾身。左上方兩個附飄帶圓鈸,似正從手中拋出,懸在空中,舞者動態(tài)在欲接未接之間。這分明是個拋鈸出手、邊擊邊舞的姿勢。

  另一幅清代《耍鈸圖》題記:「此中國耍鈸之圖也,其人多戲班中扮一道姑,殿中焚香已畢,演習手耍鈸,能在手指飛轉并能雙手耍四個也!巩嬅胬L一小腳婦女,雙手各執(zhí)帶,帶兩頭均系二鈸,鈸飛空中,跳躍起舞。從題記看,耍舞銅鈸與宗教活動有關。耍舞銅鈸者多為戲班的專業(yè)藝人。至今天津流傳含《鈸舞》表演的《法鼓舞》,仍與宗教活動有關。那氣勢磅礴的擊鈸舞蹈,昂揚挺拔,氣勢雄渾。廣東佛山一帶流行的《飛鈸舞》,鈸小精巧,系鈸帶較長。鈸飛出,復收回。上下左右翻飛旋轉,令人眼花繚亂,它是舞蹈與雜技的巧妙結合。

  靈星舞

  西漢建立,結束了長期的戰(zhàn)亂局面,漢高祖劉邦為了安定國家,恢復生產,于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下令天下建立靈星祠,祭祀農神后稷。據(jù)《后漢書·祭祀志·下》載:「舞者用童男十六人。舞者象教田,初為芟除,次耕種、蕓耨、驅爵(雀)及獲刈、舂簸之形,象其功也!惯@個舞蹈將鋤地、耕田、播種、除雜草、松土以及曬場、驅趕麻雀、收割、舂米、簸揚等農業(yè)勞作動作,都編入舞蹈中,含有歌頌農耕勞動、祈祝豐收的意愿。

  明代樂律學家、藝術理論家朱載堉根據(jù)史料,編制了許多擬古舞譜,載《樂律全書》中,其中就有《靈星小舞譜》,并作有《靈星舞賦》,對此舞的主題思想、意義及隊陣、樂器、舞容及表演過程記述頗詳。同時還繪有《靈星祠雅樂天下太平字舞綴兆圖》,以十六人擺字,設計精確,隊形變化路線明晰,可稱古代舞譜中的「場記圖」。

  朱載堉創(chuàng)造性地在十六個男童作農業(yè)勞作舞外,加上這祭祠靈星祠的雅樂舞蹈── 「天下太平」字舞。古今同理,要想天下太平,只有發(fā)展生產,提高經(jīng)濟效益,人民豐衣足食,天下才得太平呵。

  乘肩小女

  每年舉行一次的長洲太平清醮較為香港人所熟悉,當中的重頭戲「會景巡游」,即由小孩表演飄色,扮演古代人物巡游。所謂飄色,是一種以支架巧妙地撐著演員,其上站著裝扮成各種角色的童男童女的巡游演出形式,這種帶有酬神意味的巡游均盛行于全國各地。

  飄色、抬閣(又名背棍、鐵棍)的源頭── 乘肩小女舞隊,是南宋臨安街頭很有特色的一種舞隊。特征是少女乘在成人肩頭作舞。據(jù)《武林舊事·元夕》記載:「都城自舊歲冬孟駕回,則已有乘肩小女、鼓吹舞綰者數(shù)十隊……自此以后,每夕皆然!埂秹袅讳洝ぜ繕贰氛f:「街市有樂人三五為隊,擎一二女童舞旋!埂∮捎谖枵呤浅嗽趧e人肩頭,被舉在空中作舞,舞姿主要依靠嫋娜腰肢和柔軟手臂來表現(xiàn)。宋吳文英的《玉樓春》詞,對這種舞隊的表演情貌和舞者的服飾、心態(tài),有十分生動的描述:

  「茸茸貍帽遮眉額,金蟬羅翦胡衫窄, 乘肩爭看小腰身,倦態(tài)強隨聞鼓笛。

  問稱家住城東陌,欲買千金應不惜, 歸來困頓滯春眠,猶夢婆娑斜趁拍!

  舞者在笛和鼓伴奏下,以婆娑的優(yōu)美舞姿,在高居于人群之上的更大空中表演,十分誘人。至今在安徽《花鼓燈》的「大場」(集體舞)中還有「蘭花」女站在小伙子肩上作舞的場景;「抬閣」、「飄色」也保留了類似的表演形式,與乘肩舞隊有一定的承繼關系。

  踏歌

  古人稱以足踏地為節(jié)、邊歌邊舞的群眾自娛性歌舞為「踏歌」!短じ琛范嘣诿耖g節(jié)日,如元宵、中秋之夜起舞。人們成群結隊,手袖相聯(lián),即興編詞,傳唱踏舞。

  漢代已有正月十五「相與聯(lián)臂,踏地為節(jié)」的歌舞活動。唐代《踏歌》廣泛盛行于民間、宮廷。唐詩中有許多《踏歌詞》,描繪《踏歌》盛況,人們盛裝打扮,群聚踏歌,三天三夜歌舞不停。

  實際上,以足踏地為節(jié),人們圍著圈、手牽著手、載歌載舞的舞蹈形式,古已有之。距今5,000年前的舞蹈紋陶盆,十分生動、準確地描繪了這類民間舞形式。傳說中堯時的「擊壤」,應是這種舞蹈形式的最早記載。

  由于這種舞蹈便于人們面對面交流感情,有強大的凝聚力,至今,世界各地許多民族均保存了與此相類似的舞蹈形式。

  少數(shù)民族舞蹈

  特讓勒阿其熱

  流傳于甘肅臨夏附近的積石山縣大河家鄉(xiāng)的保安族民間舞蹈。一般在婚禮上由眾人跳,以向新郎新娘表示祝賀。

  保安族婚禮別具一格,一般選擇在主麻日(回歷的禮拜日)舉行;槎Y時村上的歌把式高唱“宴席曲”以示祝賀,接著新郎新娘對唱,隨后大家都唱起來,并圍著火堆跳起“特讓勒阿其熱”。這種舞蹈節(jié)奏鮮明、豪放,動作簡單、明快,舞者上身松弛,雙臂自然擺動,雙膝曲伸自如,富有彈性,顯示出輕盈優(yōu)美的風格。此舞常以對舞或群舞的形式表達人們對新婚夫婦的祝福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哈利

  東鄉(xiāng)族民間舞蹈。東鄉(xiāng)族因居住在甘肅臨夏的東鄉(xiāng)而得名。這里每逢結婚娶親熱鬧非凡,新媳婦接進夫家,親友們都要前去唱“哈利”(恭賀新禧之意),以示祝賀。

  “哈利”是東鄉(xiāng)族特有的一種歌舞形式。婚禮宴席中一人領唱哈利,眾人合之,邊唱邊舞,即按著音樂節(jié)拍整齊地擊掌或拍手臂,雙腿彎曲下蹲,左右移動舞步,有時也隨著呼聲做前進后退或旋轉動作。舞蹈動作簡練、歡樂而風趣!肮蓖鸦槎Y推向高潮,是東鄉(xiāng)人民傳統(tǒng)的民俗活動。

  宴席曲舞

  回族民間舞蹈。居住在甘肅、青海一帶的回族人民經(jīng)常在婚禮宴席上或喜慶日子里表演一種歌舞結合、動作別致、風格獨特的民間舞蹈,故名宴席曲舞。

  宴席曲反映的內容頗為廣泛,有傳統(tǒng)題材,也有現(xiàn)代題材;有揭露黑暗的,也有歌頌光明的;有諄諄教誨的警句,也有恭喜祝福的良言……宴席曲舞也相應地反映了這些內容。此舞多為男子雙人對舞,即使有男女對舞,也是男扮女裝(尤其是青海省內)。各地區(qū)宴席曲舞風格各異:甘肅省的多是載歌載舞的男子對舞,武術味道比較濃,舞蹈動作粗獷、剽悍;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的舞蹈動作細膩、秀美;青海省民和縣的舞蹈動作瀟灑大方,多用手腕劃成蝴蝶狀起舞,舞者不歌,歌者不舞;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則以女子碰擊手鐲獨具特色。

  此舞由二胡、竹笛、打擊樂伴奏。常用的宴席曲有“青溜溜兒青”、“哭五更宴席曲”、“拉圈圈跳宴席曲”,“八大光棍宴席曲”等。

  拉駱駝

  撒拉族民間舞蹈。撒拉族的民間舞蹈動作靈敏,富于表現(xiàn)力,具有中亞細亞地區(qū)舞蹈特有的風格,如“拉駱駝”、“打獵舞”、“阿里瑪”、“乙秀日麻秀日”、“連加舞”、“揚麥舞”、“打墻舞”等。

  傳統(tǒng)舞蹈“拉駱駝”是一種敘事性舞蹈。傳說撒拉族先民遷居此地是拉著駱駝跋山涉水而來的,為讓后代記住本族遷徙史而產生了此舞,流傳至今。舞蹈由四人表演,兩人反披皮襖以飾駱駝,一人頭纏“多斯達爾”(頭巾),身著長袍,手牽駱駝,扮撒拉人祖先——尕勒莽,另一人扮本地人(蒙古人)。舞蹈開始,蒙古人問:“你從哪里來?”尕勒莽答:“我從撒馬爾罕來!”以歌舞形式邊問邊唱邊舞,生動地表現(xiàn)出祖先遷徙的艱苦歷程和途中見聞。舞蹈形式活潑,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這種舞蹈常在喜慶日子里表演,為節(jié)日助興,深受本族群眾歡迎。

  巴郎鼓舞

  土族民間舞蹈。在甘肅省甘南州卓尼縣康多鄉(xiāng),每年從正月初八開始,夜幕降臨時,當?shù)氐耐磷迦罕娤矚g手提盞盞紙糊的紅燈籠,由各村寨匯集到廣場上,圍繞著熊熊篝火,跳起歡快的巴郎鼓(是土族特有的一種短把鼓)舞,以慶人壽年豐。

  舞者右手持鼓,左手提燈,在戛爾巴 (領舞者)帶領下,搖鼓擺燈,邊歌邊舞。眾人先圍篝火按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各繞三圈,舞蹈動作或平緩優(yōu)美,或幅度很大,有持鼓跳躍、旋轉等技巧。舞罷,隨口哨聲的指揮,節(jié)奏漸緩,舞步漸慢,隊形變?yōu)槟信牛枵咴嘏,鼓與燈則輕響輕擺。接著男女對唱,其歌詞是問答太陽星辰一類之詞。歌罷,舞者又搖鼓擺燈圍篝火旋轉起舞。歌舞如此反復,直至深夜。巴郎鼓舞少則十幾人,多則幾十人參加。黑夜里盞盞紅燈猶如閃閃紅星,圍繞著明亮的篝火,忽聚忽散,變幻莫測,十分美妙,深受群眾喜愛。

  安昭

  土族民間舞蹈。土族是一個擅長歌舞、有悠久文學藝術傳統(tǒng)的民族。土族雖然沒有本民族的文字,但靠口傳心授流傳下來的民間文學、民歌、民間舞蹈等形式繁多,內容豐富,寓意雋永,膾炙人口,至今仍是土族人民珍貴的精神財富。

  安昭是在青;ブ磷遄灾慰h土族人民群眾中廣為流傳的一種歡樂、喜慶、吉祥的舞蹈。安昭的唱詞內容基本上分春節(jié)和婚慶兩種,春節(jié)時跳的安昭,唱辭舊迎新、盼望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祝愿全村老少平安等內容;婚慶時跳的安昭,則表達祝愿新婚夫婦永遠幸福、互敬互愛、白頭到老等意思。

  安昭的舞姿優(yōu)美細膩,風格獨特。女性動作較優(yōu)雅、秀氣、溫柔,男性動作則粗獷、開朗、大方。整體而言,安昭的舞蹈動作表現(xiàn)了土族人民高昂的熱情、奔放的民族個性及向往幸福的美好愿望。

  護法

  護法與藏族的“跳神”、蒙古族的“跳鬼”一樣,都屬于寺廟中祭祀神鬼的舞蹈儀式。在舊歷的正月十五、六月初六,寺院里都要跳護法。出場人數(shù)大約20多人,頭戴面具(牛、馬、鹿、烏鴉、鷹、喜鵲、骷髏等12種神面),手持法器,不同的動作有不同的特點,如牛、馬的動作穩(wěn)健、莊嚴,鹿、鷹的動作激烈。這種舞中有很難的技巧動作,如表演骷髏,動作靈巧,跳躍較多。

  卓(鍋莊)

  藏族民間舞蹈。卓即鍋莊,因源于古代先民在篝火旁圍鍋起舞,故稱鍋莊。它是藏族人民最喜愛的歌舞形式之一,帶自娛性,常在民間節(jié)日或農閑休息時跳,在藏區(qū)廣為流行。

  四川馬爾康地區(qū)的鍋莊最為典型,共有300余種,大、小兩類。

  大鍋莊多為歌頌性的,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也有少部分反映的是勞動人民的愛情生活和美好愿望以及反抗精神;小鍋莊的內容大多生動活潑,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真實感情,如描寫真摯的愛情,贊頌家鄉(xiāng)的自然景物,歌唱勞動,歡慶豐收等。

  在表演程式上,鍋莊舞都由舞手領頭。舞手手持馬鈴,率領群眾,順圈而舞。

  大鍋莊的前部分是男女全部手拉手一起做動作,當隊形走成大圓圈時,所有的人都放開手單獨舞,并加手的動作。大鍋莊的動作剛健有力、粗獷豪放。由于動作和音調較繁雜,在表演時變化多、難度大,不易為青年人所接受。所以,老年人會跳這類鍋莊的居多。

  小鍋莊從頭到尾都是男女分成兩隊各做動作,呈對稱隊形,集體繞圈。由于相互手拉著手,手上是沒有動作的,腳上的動作小而且變化也不多。通常是一個主體動作的不斷反復,當感到這個動作不新鮮時才另換一種基本動作來跳。因為小鍋莊生活氣息濃郁,動作活潑跳躍,異常別致,旋律優(yōu)美動聽,特別為青年人所喜愛。

  跳鍋莊舞時,男性動作富于彈性,靈活多變,極富沖擊力,而女性的動作比較秀麗、溫柔、端莊、穩(wěn)重。

【中國民間舞技巧的發(fā)展趨向】相關文章:

中國民間舞的技巧05-11

中國民族民間舞的技巧07-27

中國民間舞的技巧淺析09-07

中國民間舞技巧的特點08-17

論中國民間舞的技巧06-07

淺談中國民間舞的技巧06-01

中國民間舞的技巧淺談08-21

中國民間舞技巧的教與學10-19

分析中國民間舞技巧的教與學的關系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