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隸書流變及審美特色
作為書法五大體別之一的隸書,在漫長的發(fā)展演化過程中,興衰交迭,耐人尋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隸書流變及審美特色,歡迎大家閱覽與學習!
天真爛漫的戰(zhàn)國古隸
隸書上承籀篆,下啟楷行,無論在文字學上還是在書法史上都占有光輝的一頁。那么隸書究竟從何而來?歷來文獻多認為秦代下杜人程邈所創(chuàng)!恫晒艁砟軙嗣肪驼f:“秦獄吏程邈善大篆,得罪始皇,囚于云陽獄,增減大篆體,去其繁復,始皇善之,出為御史,名書曰隸書!盵1]《論書表》也說:“秦燒經(jīng)書,滌除舊典,官獄繁多,以趨約易,始用隸書,古文由此息矣! [2]此二則文獻對隸書產(chǎn)生之因由與時代作了明確的闡釋。與此相左,北魏酈道元在《水經(jīng)注》中提出了“隸自古出,非始于秦” [3]的見解。文曰:“孫暢之嘗見青州刺史傅弘仁說,臨淄人發(fā)古冢,得桐棺,前和外隱為隸字,言齊太公六世孫朝公之棺也。惟三字是古,余同今書!眱煞N觀點孰是孰非?隨著建國以來大量簡牘帛書的出土,為我們澄清這個問題提供了嶄新而確鑿的證據(jù):1965年,作為記載春秋時代盟誓活動的《侯馬盟書》在山西侯馬市東郊出土;1980~1982年,河南溫縣發(fā)現(xiàn)了大量書寫年代為春秋末葉的《盟書》石片,其書體與書風基本與《侯馬盟書》相同;1978年,湖北隨縣擂鼓墩1號墓出土竹簡240余件,約6600字,考為戰(zhàn)國早期物。此外,1957年春出土于河南信陽長臺關(guān)楚墓的《信陽楚簡》,1973年出土于湖北江陵縣藤店的竹簡,1965年出土于湖北江陵望山的竹簡,亦都為戰(zhàn)國初期楚國作品;而1953年出土于湖南長沙仰天湖楚墓的《仰天湖楚簡》,1951年在湖南長沙五里牌出土的竹簡和1953年在長沙楊家灣出土的竹簡,以及1978年出土于江陵長湖南岸天星觀的竹簡等皆考為戰(zhàn)國中期楚國物。
這些作品,從字體上看都是所謂六國古文。盡管因地因時及書者不同而有風格上的差異,但起筆頓重、收筆出鋒、恣意草率、爽利痛快的用筆及天真爛漫的字態(tài),卻是它們共有的美學特征。這與秦、漢簡牘線條的用筆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由此可證:早在春秋晚期,戰(zhàn)國早、中期的古文字里,就已開古隸先河。
1980年,四川青川縣郝家坪第50號秦墓出土了2件木牘。其中1件正、反面書有154字,時間為公元前309年(即秦武王2年)。這是迄今我國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一件具有明顯隸變風格的作品。作品除個別字仍保留著篆書的基本形體和用筆方法外,絕大部分的字已初具隸書形態(tài)、筆意、筆勢之規(guī)模,有的甚至與我們今天見到的漢隸十分接近?傮w上看,這些字用筆尚無波磔挑法,線條短捷干練,俊活利落,給人以“斬釘截鐵”的藝術(shù)美感;布白疏宕明朗,有縱行無橫列,字亦大小、闊窄、肥瘦不一,顯得格外活潑自然。1986年3月,甘肅天水放馬灘1號秦墓出土了460枚竹簡,分《日書》甲、乙和《墓主記》3冊。成冊時間甲種本稍早,其余為公元前239年(即秦始皇8年)。甲種本書風超邁俊逸,灑脫痛快。用筆以中鋒為主,偏側(cè)輔之。起筆往往藏鋒或頓筆重按,形成“釘頭”,收筆每每出鋒,或尖銳而勁險,或速折而方峻,顯得極為隨意,奔放跌宕,神采奪目。乙種本及《墓主記》風格與之小異,古厚拙樸而內(nèi)斂,故少豪放之氣。1975年,湖北云夢睡虎地發(fā)掘了12座秦墓。其中,7號墓的木制槨攵 室門楣上刻有“五十一年曲陽士五邦”9字,為秦昭襄王51年(即公元前256年)物。11號墓出土了約1150枚有關(guān)秦的法律文獻的竹簡。其中《編年紀》所記時間始于秦襄昭王元年(即公元前306年),斷于秦始皇30年(即公元前217年),也就是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稱帝后的第4年。這些作品與《云夢秦簡》、《青川秦簡》在風格上十分相似。
《青川秦簡》、《天水秦簡》、《云夢秦簡》,是目前我們見到的最早的隸變作品。它雄辯地告訴我們:1、隸書濫觴于春秋晚期、戰(zhàn)國早中期的草篆,以秦系文字為主體,兼承六國古文,至戰(zhàn)國晚期已基本成型,遂與古文大篆分流,成為當時普遍應(yīng)用的字體,至秦代,與小篆并駕齊驅(qū),各領(lǐng)風騷。2、盡管我們尚未見到大量被確認為秦王朝統(tǒng)治時期的古隸作品,但透過這批簡牘,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秦代是古隸的發(fā)展期。因此,應(yīng)該說“奏事繁多”、“篆字難制”,迫使人們“以趨約易”來廣泛使用“秦隸”,而絕不是在某種特定條件下突然間創(chuàng)制出來的。倘使沒有這15年的發(fā)展,肯定不會有兩漢隸書的成熟、鼎盛以及小篆的“淘汰”。
異彩紛呈的兩漢分隸
漢代統(tǒng)治長達426年之久,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顯赫的王朝之一,無論政治經(jīng)濟還是文化藝術(shù)都得到空前發(fā)展。書法也不例外。簡便快捷的隸書,不但發(fā)展成熟,而且上升為占主導地位的通行字體。從此,以象形意味為主體特征、屈曲繁復、不易書寫與辨識的古文字時代宣告結(jié)束,開創(chuàng)了今文字時代的新紀元。
漢代隸書的發(fā)展進程總體上可分為兩大時期:西漢為成熟期,東漢為鼎盛期。
過去,人們受材料限制,對西漢書法的評判只能依靠僅有的一點史料去推測、臆斷,因而生出許多訛誤來。今天,我們在目睹建國以來出土的大量西漢簡牘帛書之后,不得不以全新的理念去審視西漢書法藝術(shù)的偉大成就及其歷史地位與審美價值。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先后在湖南、山西、湖北、安徽、廣西、山東、江蘇、甘肅、青海、河北等省出土了20多處西漢簡牘帛書。1972年,長沙馬王堆1號墓出土了至今保存完好的遣策共312枚竹簡,還有49塊附于竹簡上的木牌,總計2063字?傮w來說,這些字體態(tài)修長俏麗,橫扁者不多;用筆瀟灑率意、流暢自然,尤其是縱勢筆畫的恣肆夸張,給人留下深刻印象。3號墓也出土了若干竹簡、木牘,而最有價值的是那些折疊起來放在漆奩里的帛書。從書法的角度看,帛書《雜療方》與《云夢秦簡》比較接近,形略呈扁平之勢,亦尚工整!稇(zhàn)國縱橫家書》形呈縱勢,線條纖細,露鋒尤多,篆意亦較其他帛書濃!独献印芳妆、《春秋事語》風格較為接近,形亦呈縱勢,點畫肥厚,帶有草意!独献印芬冶惊毦呙婺浚Y(jié)體呈橫勢,端莊齊整,橫畫、捺畫波意初具,書風含蘊內(nèi)斂,清秀恬淡,實開東漢八分先河。漢初隸書,此本當為極則。1983年~1984年間,湖北江陵張家山第247號漢墓出土竹簡1000余枚,書風亦與《云夢秦簡》近似,渾樸而厚重,爽捷而俊逸,大有“風檣陣馬、沉著痛快”之感,是典型的古隸作品。1973年~1975年間,湖北江陵鳳凰山9號西漢墓葬出土了3件木牘,字跡尚清晰可辨。其中1件有文帝16年(公元前164年)的紀年,說明成牘時間為西漢前期。三牘布白匠心獨運,字距相間較遠,行距也很寬舒,給人以疏宕淡遠的藝術(shù)享受;結(jié)字亦十分獨特,體態(tài)呈縱勢,每逢豎、豎鉤、捺、戈鉤、主橫等畫則恣肆夸張,顯得極為灑脫俊俏,與《馬王堆》1號墓出土的竹簡遣策似乎有共通之處。而尤使人感到驚訝、震懾的是其主橫、捺畫、戈鉤等的波磔挑法已十分精熟,與東漢成熟的八分相差無幾。這是迄今所見到的最早的具有波磔挑法的作品,說明早在西漢前期,蠶頭雁尾、極富華飾之美的波筆就已形成。因此,盡管數(shù)量殊少,但對于我們研究隸書發(fā)展演變的歷史卻有著極為寶貴的價值。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發(fā)掘了西漢武帝初年(約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20年)的兩座墓葬。其中,1號墓出土竹簡4942枚,2號墓出土竹簡32枚,總計4974枚。這些作品點畫豐腴肥厚,稍帶草意,與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可謂一脈相承。1972年~1973年間,考古專家們從甘肅額濟納河流域發(fā)掘出土了19637枚簡牘。這些簡形制多樣、內(nèi)容豐富、斷代清晰、書體多變(不僅有古隸,亦有成型的八分及草隸、草書)。1973年在河北省定縣八角廊村40號西漢墓出土了許多竹簡,從經(jīng)過處理與放大的樣片看,書體已是相當成熟的八分:扁平,呈橫勢,波磔挑法備至,結(jié)體謹嚴、端莊,點畫排疊勻稱,與《史晨》、《曹全》等東漢名碑很接近。說明隸書發(fā)展至此,已完全擺脫了篆書的束縛。因而我們有理由說《定縣漢簡》是隸書發(fā)展史上的一座豐碑,它標志著古隸已成為過去,分隸已經(jīng)成熟!1959年武威磨嘴子6號漢墓出土的《武威儀禮甲種本簡》,書寫講究,技巧嫻熟:用筆干練老到,勁健精微;結(jié)字以橫取勢,撇捺開張,波磔紛呈有致,字形大小基本同等,字距間隔疏朗,且基本衡一,不像其他簡牘那樣或大或小,或疏或密,聽任自流。顯然,這是已經(jīng)融進了受作者主觀意識支配的人工排布因素的成熟的八分書。從無意到有意,從天真爛熳的自然美到規(guī)整有序、極盡矯飾的人工美,是藝術(shù)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透過以上具有鮮明理性化審美追求的簡牘分析,讓我們看到了由萌芽于春秋戰(zhàn)國的古隸歷秦而漢演變成八分的清晰脈絡(luò)。
東漢是隸書高度成熟、空前鼎盛的時代。它以中晚期桓、靈間的幾十年石刻藝術(shù)的絕代勃興及著名碑碣的集中涌現(xiàn)為標志,完成了隸書生命由濫觴----成熟----鼎盛的第一個輪回。東漢早中期的100多年,書法的發(fā)展進程比較滯緩,基本上是承襲前漢舊制。覽閱這一時期居延、武威漢簡及為數(shù)不多的刻石,即可證實這一點。而東漢中晚期的隸書,無論從成熟程度、字徑大小、尺幅闊窄、形制樣式、材質(zhì)選擇以及作品的氣格態(tài)度等等都與前期大相徑庭。
作為早期僅有的刻石,《萊子侯刻石》、《三老諱字忌日刻石》、《開通褒斜道刻石》、《大吉買山地記刻石》、《司馬長元石門題字》無論用筆,還是結(jié)字都有著共同的美學特征:圓潤渾穆,寓健于柔,盡用篆法(即康南海所謂“以篆筆作隸者” [4]);有波磔意蘊,但無明顯挑法。故拙樸內(nèi)涵,自然率真,饒有古趣。因此,顯現(xiàn)在結(jié)字上給人的印象是既不像《云夢簡牘》那樣具有典型的古隸特征,亦不像《石門頌》那樣具有鮮明的八分特點,全然介乎兩者之間。透過它們,不難看出《石門頌》、《楊淮表記》以及后來的《泰山金石峪》、《四山摩崖刻經(jīng)》等圓渾雄放、蕭散古穆一路作品的裔承關(guān)系。
中期著名的刻石有《子游殘石》、《祀三公山碑》、《太室石闕銘》、《陽嘉殘碑》、《裴岑紀功碑》、《北海相景君銘》六種,可以粗略地劃分為三個組合:《殘石》、《殘碑》為一組,是已高度成熟的八分書;《太室》、《裴岑》為一組,是波磔挑法不甚顯明,饒有籀篆意趣,介乎古隸、八分之間的作品,因而與早期的幾種刻石有某種共通之處;《祀三公山》與《景君》為一組,是體在篆隸之間的兩件作品。用筆方折外拓,崚嶒多姿,銳氣逼人。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它們與桓、靈時期《張遷》、《西狹》、《鮮于璜》以及吳之《天發(fā)神讖》諸碑之間的淵源流變關(guān)系。
東漢盛行樹碑立傳之風,尤以桓、靈兩朝為最。作為官定文字的隸書,因之步入了燦爛輝煌的時代,出現(xiàn)了流派紛呈、風格殊異、杰構(gòu)林立的局面。就刻石的形制來看,不外碑、墓志、摩崖、造像記幾類。人們往往根據(jù)實用的需要選擇相應(yīng)的形制,書寫特定的文辭。由于場合莊嚴的程度不一、刻石形制的不同,因而書寫風格也有很大差異。日本學者浦野俊剛根據(jù)碑的制作目的及書風,把這一時期的漢碑劃為“五類” [4]:一類是以《祀三公山碑》、《封龍山碑》、《白石神君碑》、《西岳華山廟碑》為代表的歌頌神冥靈驗者的“神碑”。此類作品結(jié)構(gòu)嚴謹,體態(tài)端方,波磔勁俏,氣勢開張,構(gòu)成了“威嚴書風”[5]的群體。一類是以孔廟三碑(《乙瑛》、《禮器》、《史晨》)為代表的記述祖廟祭祀與修造者的“廟碑”。廟碑通常法度嚴密,是“完美高尚” [6]、“足資楷模” [7]的標準八分,但失之謹飭。一類為歌頌個人德行者。屬于政德碑的有《裴岑紀功碑》、《曹全碑》、《張遷碑》等等;為墓碑的有《景君碑》、《夏承碑》、《孔廟碑》、《衡方碑》、《樊敏碑》、《尹宙碑》等等。此類碑是東漢碑刻的重頭戲,所占比例大,分布面積廣,時間延續(xù)長。就書風而言,不像前兩類死守法度,端嚴謹飭,而是容顏迥殊,互異其致。如《曹全》以清瘦、流美、飄逸勝;《張遷》以凝整、拙樸、強勁勝;《衡方》以豐茂、古厚、峻嚴勝;《夏承》以奇古、渾圓、肅穆勝;《孔廟》以疏宕、灑脫、秀美勝。第四類為紀念土木工程峻工而刻的紀念碑,以“摩崖三頌”(《石門頌》、《西狹頌》、《郙閣頌》)為代表。摩崖刻石的最大特點就是石面本身不像石碑那樣光潔平整,面積也比碑不知大多少倍,書寫時完全“因形就勢”,加之紀念碑無須神碑、廟碑以及墓碑那樣神圣莊重,因而成就了此類作品在書風上蕭散飄逸、寬博雄放、真率自然的共同審美特征。其他如題字、墓記、石經(jīng)為一類,代表作有《陽三老石室畫像題字》、《朱君長題字》、《馬姜墓記》、《熹平石經(jīng)》等。此類作品,除石經(jīng)書寫工整,法度嚴密外,其他幾種都較隨意草率。這是因為它們的地位和作用次于墓碑的緣故。但從藝術(shù)的角度看,漫不經(jīng)心的“隨意”與“草率”,卻往往使作品自然地流露出“真趣”,因而佳構(gòu)時出。
氣格卑俗的晉、唐隸書
當隸書從春秋戰(zhàn)國古文草篆發(fā)端到兩漢登峰造極之后,形勢便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從三國歷兩晉、南北朝至隋唐(公元220年~公元907年)的677年來看,隸書的發(fā)展基本沿兩條路徑進行。一條朝楷書方向演化,最后發(fā)展成為魏碑和唐楷;一條朝隸書本體方向發(fā)展,最后形成了晉隸、唐隸的風格。前者由漢碑中《鮮于璜》、《張壽碑》、《西狹頌》、《張遷碑》等古厚、樸茂、方整一路風格的作品演變過來,至本時期則以《郛休碑》、《谷朗碑》、《王閩之墓志》、《王丹虎墓志》、《劉剋墓志》、《爨寶子》、《靈廟碑》、《枳楊陽神道闕》、《爨龍顏》等為脈絡(luò),最后發(fā)展為具有成熟楷書風格的魏碑(如《龍門二十品》),歷唐歐、褚、顏、柳而造極。由于這是一場從一種字體向另一種字體嬗變演化的文字革命,因而具有很強的生命力,成為這一時期書法藝術(shù)的主流。作為誕生在由隸而楷過渡時期的作品,它們都以似隸非隸,似楷非楷為總體特征,成為一種新型的中介字體。其用筆大都以方為主,拐角用折,波挑翻翩,鉤 趯 峻峭,故點畫厚實、蒼勁,神采顯耀。這些都是從母體先天的遺傳基因那里獲得的。由于尚不成熟,字里行間無不流露出若幼兒牙牙學語,躍躍欲步的稚拙與天趣,體現(xiàn)在結(jié)字上則是大小參差,重心偏移,時出險態(tài),真率爛熳。因此,該類書風具有濃郁的藝術(shù)情調(diào),自清尊碑以來,一直受到書法家們的偏愛。后者是承襲東漢“孔廟三碑”、《曹全》一路具有莊重、清健、流秀風格以及兼有古穆奇氣,饒有裝飾趣味的《夏承碑》的。從《上尊號》到《曹貞》、《王基》至西晉《龍興皇帝三臨辟雍碑》便已完成了它的蛻變使命。此后幾乎一成不變,形成了晉、唐隸書固定的風格模式:1.用筆單調(diào)平乏,千篇一律,沒有變化,缺少凝重厚實和蘊藉。2.結(jié)字工穩(wěn)平正,排疊勻一,法度森嚴,傷于板滯,故缺少意趣、韻味。3.章法排布規(guī)整,橫、直、斜均能成行,狀若算子,故傷于饉飭?梢哉f,隸書沿本體方向發(fā)展至晉、唐已是窮途末路。這類作品,人工雕鑿的刻意成分嚴重,把追求裝飾效應(yīng)上的美感推到極致,漢碑之真率自然、淳樸古雅的氣息蕩然無存。總之,格調(diào)卑俗,滿紙匠氣,毫無審美價值可言。
關(guān)于這一時期的隸書作品,還有兩種現(xiàn)象值得關(guān)注。一是由于兩條路子并行發(fā)展,對于生活在這一特定時期的書家來說,無疑會受到來自兩方面的壓力和影響,于是便出現(xiàn)了像《孔羨碑》(三國魏黃初元年,即公元220年)和《玄宮刻石》(南朝劉宋永初2年,即公元421年)以及《劉賢墓志》 [約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即公元493年)前]之類的混血兒。《孔羨》與《劉賢》撇畫的裝飾味(當然淵源于《夏承》)與晉唐隸書完全一樣(這種收筆帶鉤的裝飾性的撇,是晉唐隸書的典型特征之一);而《玄宮》的橫畫則又與二爨的一模一樣。二是以《符秦建元四年產(chǎn)碑》(十六國前秦符堅建元4年,即公元368年)、《好太王碑》(東晉文熙10年,即公元414年)及《鐵山摩崖石頌》(北齊皇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等為經(jīng)脈的圓筆隸書作品,基本是承襲《石門頌》、《楊淮表記》等而自成體系的,盡管它們都或多或少的帶有楷意,但與前面的路子似乎不太相干。這幾件與魏晉隸書風貌迥異、具有極高審美價值的醒世之作,也許正是隸書走向末路前的回光返照。
氣息靡弱的宋、元、明三代隸書
當崇尚法度,循規(guī)入矩,不越雷池半步的唐人把隸、楷推向絕壁之后,緊步其后的宋人已無前步之階。于是,一場擺脫束縛,尋求新生的叛逆運動悄然興起,這就是以“尚意”美學觀念為內(nèi)核的藝術(shù)革命。他們另辟蹊徑,把目光投向生龍活虎,流宕多姿,極易移情的行書(當然也包括草書),蘇軾、黃庭堅、米芾等大家輩出,成就卓著,以實力引領(lǐng)時代,塑造了永垂書史的不朽形象。在他們眼里,唐人楷、隸被視為沒有藝術(shù)內(nèi)質(zhì)的“俗品”而不屑一顧,因而問津楷書者相對較少,隸書就更不足齒數(shù)----從此步入了歷史的低谷!
元初,趙孟 出,師古重法,回歸傳統(tǒng),故釷弊鞣至ァS鐘形忸 、唐元等,皆于朝野以八分名重。但畢竟勢單力薄,不成氣候,且一味摹古,不求新變,境界難高。至朱明王朝,亦不相伯仲。盡管以隸書名世者有沈度、王民、文征明、文彭、宋玨、孫克弘等,但其作繭自縛,泥古不化,步元人之后塵,入唐人之窠臼,因而作品充斥著匠俗之氣,很難找到傳情達意、映現(xiàn)自然之美和作者精神氣格的藝術(shù)語言。總之,宋、元、明三代隸學不為人看重,風氣衰敗,萎靡不振,是隸書史上極為蕭條的時期。
張揚個性的清代隸書
眾所周知,清代是一個政治上昏聵、腐朽、沒落的王朝,而書法尤其隸書卻在這個時代得到復興。這當然不是偶然的。一方面,如前所述,隸書自東漢桓、靈之后,形勢急轉(zhuǎn)直下,至宋、元、明三代已少有人問津,“篆籀八分,幾于絕跡”[8]。而被尊為帖學鼻祖的“二王”書風,由于得到梁武帝、唐太宗等的極力推崇,長期籠罩書壇。以“二王”為衣缽而失之于“俗”[9]的元人趙孟釷榧笆е凇叭懟盵10]的明人董其昌書,本不足為重,卻深得明清皇帝的賞識,以致出現(xiàn)了從明季到清初趙、董書風交相輝映,天下附影的局面。加之科舉而館閣體興,千人一面,一字萬同?梢哉f在“二王”帖學范圍內(nèi)討生活的清人書法至此已是衰朽至極。物極必反。書法藝術(shù)這種自身的矛盾運動,客觀上為隸書的復興積聚了巨大動能,猶如一座巨大的活火山,一觸即發(fā)。一方面,康、雍、乾時期,清政府為了強化皇權(quán),防止顛覆,加緊了對漢人中學人思想的鉗制,以致文網(wǎng)密布。為了逃避殘酷的現(xiàn)實,人們不得不轉(zhuǎn)事他行。其中,不少人則致力于古籍的勘理和金石的考證。于是,作為記載著漢代文獻史料的碑刻,受到人們的空前青睞。同時,漢碑書法藝術(shù)的美學價值也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興趣與重視。許多人考證之余便埋頭于漢隸書風的探究,學界由此大興“漢學”和“尊碑卑帖”之風。顯然,是至今想來還令人毛骨悚然的“文字獄”激活了“隸書”這座沉睡了1400多年之久的火山。
此外,清初幾位先知先覺、具有強烈個性的大家對清隸復興亦功不可沒。首先是傅山。傅山以草、行書名重于世,作風仍屬帖學一路。但他從言行上已很透徹地表明了自己尊碑的思想理念。他說:“漢隸之不可思議處,只在硬拙。初無布置等當之意,凡偏旁寬窄,左右疏密,信手行去,一派天機!盵11]尤其是他的四寧四毋(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真率毋安排)[12]的美學思想,更是道出了與嫵媚婉秀,充溢著陰柔之美的帖學風范格格不入的藝術(shù)主張。他身體力行,行草之外,兼習分隸。盡管尚不成熟,但作品拙樸真率的情趣,一掃晉唐以來八分惡習,在當時具有強烈的反叛意義。因此,傅山可說是清代碑學崛起、隸書中興的先行者。其次是被譽為“清初三隸”的王時敏、鄭簠、朱彝尊。鄭、朱二人殫精竭慮,提倡碑學,畢生浸潤于金石的研究與考證,且注重實踐,創(chuàng)造出了個性鮮明、具有很高藝術(shù)價值的八分書體。王時敏于畫學雖為復古守舊派代表,但所作八分直追秦漢,帶有古氣。線條也不象唐隸那樣浮滑單薄,用墨上更沒有明人那樣“黑”、“死”,很講究蒼澀渾潤的變化。就這些而言,他的作品較之唐隸還是富有新意的。“清初三隸”的成就,基本代表了清初書壇分隸的水準,為后來的復興奠定了基礎(chǔ),打開了通路。最后是作為朱明后裔的高僧石濤。石濤以其巨大的繪畫成就與創(chuàng)新精神倍受人們欽慕。在書法上,他也是提倡個性解放,尊碑卑帖的一個重要人物。所作八分,“散樸有致,不格繩墨”[13],氣格非凡,為隨后的書家沖破晉唐以來隸書樊籬提供了又一嶄新的“旗標”。
【隸書流變及審美特色】相關(guān)文章:
讓交流變得更容易的62個句型06-21
中華戲曲的審美精神11-18
民族舞的審美特征08-11
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審美觀方法12-02
中國民族舞蹈的審美特征11-03
關(guān)于現(xiàn)代舞蹈的藝術(shù)審美特征10-13
從茶道看日本文化的審美意識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