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冬至圓怎么做
冬至這一天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許多人家利用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圓",為了區(qū)別于后來的春節(jié)前夕的"辭歲",冬節(jié)的前一日叫做"添歲"或"亞歲",表示"年"還沒過完,但大家都已經(jīng)長了一歲。
芝麻湯圓
【原料】
適量的糯米、大米,適量的白糖、麻醬、挑仁(壓碎)、芝麻、化豬油。
【做法】
1)將糯米與大米混合(5000克糯米可加1000克大米),水浸1一2天,用磨磨細,放入布袋內(nèi),懸空吊漿,制成面粉。
2)將白糖、麻醬、桃仁、芝麻、化豬油和面粉混合拌勻,制成小方塊餡料待用。
3)將面粉加入適量涼水揉和,取一小塊捏扁,放入切好的餡料封口揉圓。
4)將水燒開后放入湯圓,煮時火不宜過旺。湯圓浮上水面,稍過一會兒撈出即可。
冬至,又稱日南至、冬節(jié)、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nèi)涵,既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一個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祭祖節(jié)日。冬至是四時八節(jié)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jié)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冬至圓怎么做,歡迎大家分享。
水磨湯圓
【原料】
壓干的新鮮水磨粉1500克,澄沙餡1000克(如用鮮肉只需750克)。
【做法】
1)取水磨粉250克,用適量的水揉和成粉團,拍成餅,當(dāng)水煮沸時放入鍋內(nèi),煮成熟芡撈出,浸入冷水。再用水磨粉1250克放人缸中,用雙手搓擦,同時把從水中取出的熟芡放入碎粉粒中,揉拌成粉團,蓋上濕布,待用。
2)按量揪劑(每500克20個),將劑捏成鍋形,放入澄沙餡,隨后將邊逐漸收口,即咸湯團。
3)待水煮沸時,將湯團下鍋,用勺沿鍋邊推轉(zhuǎn),當(dāng)湯團浮出水面時,加少許冷水,再煮7一8分鐘,當(dāng)湯團的皮看上去是深玉色,有光澤即熟。
拔絲小湯圓
【原料】
糯米粉300克,綿白糖300克,豬板油25克,青紅絲、桂花、瓜子、芝麻少許,糖稀50克,熟面50克,花生油750克(實耗100克)。
【做法】
1、將青紅絲切碎與豬油、白糖150克、桂花、熟面、糖稀、瓜仁等配料和成水晶餡。
2、將和好的餡砸成三毫米厚的片,切成三毫米見方的丁,沾水放人糯米粉用簸箕搖晃,反復(fù)三次即成生湯圓。
3、在炒勺中倒入花油,燒至六七成熟時,下入湯圓并用筷子撥開,漂浮后用漏勺撈起,用小勺拍開口。
4、將炒勺置火上,注入少許清水,下入白搪150克,炒至金黃色時下入湯圓,離火顛勺,撒入青紅絲、芝麻等即成。
肉湯圓
【原料】
適量的糯米、大米、瘦肉末、醬油、胡椒、料酒、姜末、冬菜末、蔥花。
【做法】
1)將糯米與大米混合,浸1一2天,用磨磨細放入布袋內(nèi)懸空吊漿,制成面粉。
2)在鍋中倒入油少許,油七成熟時下肉末炒熟,加入醬油、胡椒、料酒、姜末,入味后起鍋裝盤。
3)熟肉末晾涼后,加入適量的生肉末、冬菜末、蔥花,拌勻后放冰箱里冷凍,切成小塊為餡心。
4)將面粉加入適量冰水的揉和,取一小塊捏扁,包入餡心揉圓。
5)將湯元下鍋煮,火不宜過旺,見湯圓浮上水面即撈出。
6)在碗中放入適量的醬油、胡椒、味精、化豬油、蔥花等,沖入適量高湯,將撈出的湯圓放入即可食用。
水果什錦小湯圓
【原料】
湯圓粉、任意水果、淀粉、糖
【做法】
1)用湯圓粉、溫水和面,把面團揪成花生米大小的劑子揉成小丸子狀。2)將水果洗凈切成小粒。
3)將小丸子放進鍋中煮熟,約10分鐘,然后放入水果粒。
4)勾薄芡后撈出鍋食用即可。
珍珠醪糟
【原料】
主料:醪糟、湯圓粉、雞蛋。調(diào)料:白糖、桂花。
【做法】
將湯圓粉加少量涼攪拌成類似做疙瘩湯的小碎狀,酒糟放在鍋里加熱,將攪拌好的湯圓疙瘩一把一把到鍋里,邊撒邊攪拌,用文火2——3分鐘,待小疙瘩完全漂來,打上碎雞蛋花,蛋花漂起后關(guān)火,撒上桂花、白糖。
芝麻棗泥湯圓
【原料】
大紅棗、豬板油、芝麻、白細砂、水磨糯米粉
【做法】
1)先將大紅棗煮熟去核擦泥,豬板油去膜用刀拍碎,兩者加白細砂糖搓成餡心,和水磨糯米粉做成小湯圓,
2)芝麻炒熟和白細砂糖研成細末成炒面,將煮熟的小湯圓在炒面中滾一圈即可,吃時油潤綿軟。
山藥湯圓
【原料】
山藥50克 白糖90克 糯米500克 胡椒粉適量
【做法】
1)將山藥搗碎成粉,放入蒸鍋內(nèi)蒸熟,加白糖、胡椒粉?少許,調(diào)成餡備用。
2)糯米泡后,磨成湯圓米粉,分成若干小團。
3)將山藥餡與糯米粉團制成湯圓,下沸水鍋中煮熟即成。
炸湯圓
【原料】
各種餡料的湯圓500克,食油1000克,白糖少許。
【做法】
1)用竹簽將湯圓扎孔若干,以防炸時爆鍋濺油。
2)鍋內(nèi)的油六七成熟時,將元宵分兩次炸制。待湯圓呈淺黃色時,用竹筷翻動,使之受熱均勻,再炸至金黃時,表面開始有小泡泡出現(xiàn),即撈出瀝油裝入盤中。
3)在炸好的湯圓上放適量白糖。
炸紅豆沙湯圓
【原料】
湯圓粉、紅豆、糖
【做法】
1)用湯圓粉和溫水和面,然后把面團揪成大小相等的劑子。
2)紅豆洗凈用高壓鍋煮爛,用干紗布過水。
3)鍋中放油,倒入紅豆茸,加糖炒15分鐘,紅豆與糖和油的比例約為2∶1∶1。
4)將劑子按扁,中間包餡,最后揉成球,在鍋中炸熟即可,炸湯圓時,會出現(xiàn)崩濺的情況,記得用竹簽將湯圓扎孔若干,以防炸時爆鍋濺油,注意一定要用小火。
廣東四式湯圓
【原料】
綠豆、紅豆、糖冬瓜、芋頭、白糖、芝麻、熟豬油、湯圓皮
【做法】
1、先將綠豆、紅豆、糖冬瓜、芋頭分別煮或蒸熟,去皮,分別加入白糖、芝麻、熟豬油等調(diào)味品制成四種甜餡料,
2、將湯圓皮分別包入四種不同的餡心,做上記號。將四種湯圓放入加糖的水中煮熟。 每碗裝不同餡料的湯圓各一個,湯圓軟滑細膩,四種味道各異。
珍珠湯圓
【原料】
上等糯米1100克、黑芝麻50克、精自面粉100克,豬板油100克、冰糖25克、白糖500克,桔紅(紅桔蜜餞)。
【做法】
1、將1000克糯米清洗干凈,用清水浸泡兩天(春秋季,每8小時換水一次,盛夏每4小時換水一次,以防糯米變酸),將糯米磨成細粉裝入布袋滴干水分。
2、取剩余100克糯米,洗凈后用溫水泡軟待用。
3、將黑芝麻用文火炒熟眷成細粉,與炒成金黃色的清白面粉混合;將豬板油撕去油皮切成細丁,將桔紅切成顆粒狀,將冰糖碾碎。以上各種原料與白糖拌勻成餡,分成20個圓形餡心。
4、將糯米粉漿揉搓滋潤(粉漿太干可加運量清水),分成20等份。用每份粉團包一個餡心,捏成上圓下平的半球形,在表面均勻地沾上泡軟的糯米。
5、將圓子放在蒸籠中以急火蒸熟,可熱食,亦可涼食。
核桃酪湯圓
【原料】
干核桃仁150克,江米50克,江米面150克,麻仁100克,小棗50克,面粉、桂花少許。
【做法】
1、將白糖放入碗內(nèi),加桂花、麻仁、面粉少許,再加開水少許拌勻,放在案上,用刀拍成1.5分厚片,改切1.5分見方的丁,即咸湯圓餡。
2、將江米面放入簸箕里。湯元餡放在漏勺里,用涼水浸過,倒入簸箕內(nèi),用雙手搖動,使湯元餡沾滿江米面,連續(xù)三次,即成湯元。下入鍋內(nèi)煮10分鐘左右,漂起即熟。
3、核桃仁用開水沖兩次,剝?nèi)ネ馄ざ缢,小棗洗凈,用涼水浸?2小時。
4、把江米、桃仁、小棗肉放人碗中,加清水4兩拌勻,用小磨磨一遍,成為細漿。
5、凈勺放開水一斤半,下入白糖,上火見開,撇去浮沫,迅速將桃仁漿下入,攪勻咸粥狀,至熟,盛于碗內(nèi),將煮熟湯元撈入即成。
橙羹小湯圓
【原料】
糯米面2500克,白糖750克,熟面粉150克,豬油50克,瓜子仁25克,核桃仁25克,芝麻25克,橙子3個,青紅絲、香精少許。
【做法】
1、將熟面粉100克、白糖500克及豬油、瓜子仁、核桃仁、芝麻等拌勻,將用50克熟面粉打成的漿糊倒入,搓成餡,切成玉米粒大的小方丁。
2、在籮筐內(nèi)放些糯米粉,將浸過水的餡塊放入滾動,滾成大小適中的湯圓。將橙子切成兩辨,擠出汁。
3、水煮沸時,把湯圓倒入鍋里,湯圓浮上水面后,再加白糖和橙子汁,待白糖溶化后盛入碗內(nèi)。
鴿蛋湯圓
【原料】
壓干的新鮮水磨粉2500克,白砂糖1000克,芝麻粉100克,薄荷香精、糖掛花少許。
【做法】
1、白砂糖1000克加水250克,用中火熬制約15分鐘,見拔絲后立即離火,趁熱將三分之一糖漿倒入鐵板上,用刮板、菜刀將糖漿來回攪拌,然后將鐵板上的糖漿圍成一個坑,再倒人三分之一,仍舊用刮板、菜刀將糖槳攪拌,待剩余的糖漿全部倒入后,加入香精、薄荷、桂花。把配好而且凝固的糖餡,用手使勁捏搓成長條,再切成豆粒大小的糖粒,待用。
2、取水磨粉500克左右,加少量水,揉和拍成餅,加入鍋內(nèi)煮熟,撈出浸在涼水中,冷卻后揉進粉團內(nèi),揉至不粘手為止,用濕布蓋上備用。
3、取粉坯一塊(約10克重),用大拇指按一個坑,放入餡心,包攏,搓成圓長形。
4、待水煮沸后,將圓子入鍋,用勺子攪動,等圓子浮上水面后,再煮20分鐘,見圓子表皮成深玉色并有光澤時,即可撈出,倒進已備好的冷水中,讓其迅速冷卻。再將圓子撈出控干水分,放在碾碎的芝麻粉中,將每個圓子的底部滾上芝麻粉,四只一排、八只一組,放在光紙或粽葉上即成。
冬至為什么要吃湯圓?
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jīng)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為丸"。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記載,稱"冬至,粉糯米為丸,名‘湯圓’"。做好湯圓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冬至吃湯圓,古而有之。
吃湯圓是冬至的傳統(tǒng)習(xí)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制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于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團。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象征家庭和諧、吉祥。
還有一種解釋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冬至那天,天還未亮,婦女們就起來生火煮湯圓,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圍坐吃湯圓。所以冬至吃湯圓,除了表示太陽(陽光)逐漸回來,也代表團圓的意思,現(xiàn)代人更喜歡把它當(dāng)成圓滿的象征。
我國各地的風(fēng)俗民情雖各有差別,但大致是相同的。作冬至圓時,經(jīng)常應(yīng)孩子們的要求捏一些小動物,小貓、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們每到此時都很高興。吃冬至圓以前,在門窗桌柜床燈的后面,都要分別粘一個冬至圓,稱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
如果這時家里有孕婦的話,冬至圓發(fā)了,就會生男,否則就會生女。吃冬至圓時入口必須成雙成對,以求吉利。吃到最后只剩兩粒,已婚的人將會萬事如意,剩下一顆,單身未婚者將會凡事順利。
吃"冬至圓"為何長一歲?
史料顯示,上古的夏殷周時代,對"正月"的具體時間安排是不一樣的。夏以今農(nóng)歷一月為正月,第一個節(jié)氣是立春;殷以今農(nóng)歷十二月為正月,一年中的第一個節(jié)氣為小寒;周則同樣以今農(nóng)歷十二月為正月,但一年中的第一個節(jié)日卻是從冬至開始,因此冬至這一天,也就是當(dāng)年的"元旦"。
周以后,計算二十四節(jié)氣,都從冬至開始,這樣冬至便成了"歲首"。再者冬至所在的十一月份曾經(jīng)是"正月"。這也就是"冬至大如年"一說的來頭。
有學(xué)者認(rèn)為,正是由于歷史上確有一段時間把"冬至"視為"歲首",把冬至的前一天之夜視為"歲除"。當(dāng)冬至節(jié)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而呈式微之態(tài)時,原來那些習(xí)俗,便漸漸融入了后來盛行的"春節(jié)"之中了。
冬至具備"陽氣始至"的特殊特點,意味著"陽氣始生",萬物開始萌動。因此,在冬至日吃湯圓,又何嘗不是意味著新一年的開始呢?因此長了一歲,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冬至臺灣民俗
在我國臺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tǒng),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后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后,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lián)絡(luò)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冬至節(jié) 祖先,在臺灣一直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現(xiàn)代民俗
很多地區(qū)在冬至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習(xí)俗,現(xiàn)在仍有一些地方如江浙、閩南一帶在冬至這天過節(jié)慶賀。
另外民間有以冬至日的天氣好壞與來到的先后,來預(yù)測往后的天氣。俗語說:"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無雪也沒霜"(這是依據(jù)冬至日到來的早晚,推測寒流到來的早晚);俗語也說:"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意思是:冬至這天如果沒有太陽,那么過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過年就會下雨)。
【冬至圓怎么做】相關(guān)文章:
山藥怎么做10-26
CAD圓的繪制方法09-15
丹麥面包怎么做02-14
肉松面包怎么做04-06
花菜怎么做好吃03-11
豬蹄怎么做好吃01-18
家常土豆怎么做08-06
怎么做什錦涼面03-31
火腿怎么做好吃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