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的定義:
食品安全在我國有2方面的定義,分別來源于2個英語概念:一是一個國家或社會的食物保障(food security),即是否具有足夠的食物供應;另一個是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food safety)。食品安全有2個層次的含義:絕對安全性:被認為是指確保不可能因食用某種食品而危及健康或造成傷害的一種承諾,也就是該食品應絕對沒有風險。相對安全性:被定義為一種食物或成分在合理食用方式和正常食量的情況下,不會導致對健康損害的實際確定性,但不能擔保在不正常食用時可能產生的風險。
我國食品安全的定義:
我國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嚴重,從最初曝光的二惡英、紅汞、甲醛(福爾馬林)、激素、面粉添加劑(過氧化苯甲酰)、面粉漂白劑、假酒(甲醇)、洗衣粉油條 、陳化糧毒米、蘇丹紅、瘦肉精、鐵醬油、毛發(fā)醬油,到牛奶業(yè)普遍使用三聚氰胺、養(yǎng)殖業(yè)普遍濫用抗生素、食品工業(yè)違規(guī)濫用食品添加劑、濫用氫化油(反式脂肪酸)、農藥殘留嚴重超標 等等,直到近幾年不顧一切冒然推進轉基因食品產業(yè)化。這些問題已對人民生命健康和民族生存構成嚴重威脅。
我國食品安全的重大事件:
1、雙匯瘦肉精事件:新聞曝光的濟源雙匯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濟源市,是河南雙匯集團下屬的分公司,主要以生豬屠宰加工為主,有自己的連鎖店和加盟店據銷售人員介紹,他們店里銷售的豬肉基本上都是濟源雙匯公司屠宰加工的,嚴格按照“十八道檢驗”正規(guī)生產,產品質量可靠。然而,按照雙匯公司的規(guī)定,十八道檢驗并不包括“瘦肉精”檢測。此前,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養(yǎng)殖的有毒生豬,順利賣到雙匯集團旗下公司。
2、染色饅頭事件:上海盛祿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在生產過程中添加色素、防腐劑等,將白面染色制成玉米面饅頭、黑米饅頭等,工人還隨意更改饅頭的生產日期。“染色”饅頭進入了上海部分超市銷售 。上海工商執(zhí)法人員對報道中涉及的迪亞天天倉儲中心、華聯超市光新路店等進行了執(zhí)法檢查,并在現場發(fā)現了涉嫌使用色素的“染色”饅頭。
3、地溝油事件:地溝油的職業(yè)回收者,只需一把鏟子、幾個破舊鐵桶、一把手電筒,外加一輛電動車就可以滿載而歸。那些暗淡渾濁、略呈紅色的膏狀物,經過一夜的過濾、加熱、沉淀、分離,變身為清亮的“食用油”,低價出售。
我國現在的食品大多數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添加了防腐劑、增味劑、香料、色素、亞硝酸鹽、漂白劑、甜味劑等等,這些東西將直接威脅到我們的身體健康。
我國食品安全現存的三個特點:
一是問題食品的涉及面越來越廣。問題食品已從過去的糧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產品等傳統(tǒng)主副食品,擴展到水果、酒類、南北干貨類、奶制品、炒貨食品等,呈立體式、全方位態(tài)勢。
二是問題食品的危害程度越來越深,已從食品外部的衛(wèi)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內部的安全危害。過去只注意食品細菌總數,現在是深入食品內部的農藥、化肥、化學品殘留。
三是制毒制劣手段越來越多樣、越來越“深入”、手法越來越隱蔽,從食品外部的走向內部的、從物理的走向化學的。從曝光的有毒有害食品看,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法花樣翻新、五花八門。正是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
我國食品安全存在問題的原因:
1.由于相關部門對食品安全生產的操作監(jiān)管不力,使得中國食品行業(yè)嚴重違規(guī)、違法生產銷售不合格食品的現象屢禁不止。
2.中國關于食品安全的法律體系中存在著諸多弊端和問題,為不少問題食品的產生提供了生存的空間。
3.消費者缺乏食品方面的常識,也可能會引起食物安全問題的產生。
國家對策:
(一)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素質
(二)完善與食品安全相關的法規(guī)和標準,提高食品安全領域的科技水平
(三)加大監(jiān)督力度,堅決打擊制假、售假等違法行為
(四)充分發(fā)揮行業(yè)協(xié)會的作用
(五) 提高檢測技術和能力,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技術支撐
(六)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吸納國際先進的食品安全管理經驗,積極采用國際標準
(七)建立食品安全預警系統(tǒng),加強對食品安全的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