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法制教育黑板報內容:違法犯罪
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現象的日趨嚴峻,已成為當今國際社會繼環(huán)境污染、吸毒販毒之后的第三大社會公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不僅牽動眾多家庭幸福,也事關社會穩(wěn)定、民族興衰。
相關調查顯示,未成年人犯罪呈現出年齡結構的重心降低、犯罪手段的暴力性加劇、犯罪類型增多(原暴力侵財型犯罪即搶劫罪為主,同時有常見罪名:如盜竊、故意傷害、尋釁滋事、強奸、故意殺人外,現增加了敲詐勒索、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綁架、聚眾斗毆等)的趨勢。不論是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現象的嚴重還是前段時間出現的數起高校學子投毒、故意殺人等惡性案件,在反映出行為人法制意識淡薄的同時也折射了學校法制教育的缺失。
學校法制教育的現狀與主要問題
目前,我國中小學階段沒有專門開設法制教育課程,學校對中小學生的法制教育課程一般都融合在《品德與生活》(小學)、《思想品德》(初中)和《思想政治》(高中)課中,其中僅有部分涉及法制教育內容。大學階段,高校對新生開設《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除了法學專業(yè),其他專業(yè)很少再給學生開設有關法律課程。
分析當前學校法制教育的現狀,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教材內容單薄、單調。有調查表明,目前中小學校的法制教育內容僅限于思想品德課程或思想政治課程中含有的少量法律知識,小學和高中均無正式的法制教育教材,大學的法律基礎課并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程后,法律基礎的比例還不到全書的三分之一。學校法制教育的內容缺乏相應的教材指導,現有的內容也沒有根據學生年齡、文化程度的不同特點來設置,不同學習階段內容簡單重復的情況明顯。
課時、師資沒有保障。在時間上,小學、中學都沒有安排法制教育的課時。即使課表上排有相關品德課課程,一般都被主課占用。最好的也只是在政治課上,用少量時間講點法律知識。甚至于學生進入大學,談對國家憲法的認識,要么回答“不知道”,要么背誦式回答“是根本大法”,再無多的了解,其他的法律知識更是知之甚少。這種現狀,與培養(yǎng)具有良好法律素質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標相去甚遠。
在師資方面,多由政治課教師講授,法律專業(yè)水平相對有限,授課質量難以保證。有的學校聘請的兼職法制副校長或輔導員雖然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識和實踐經驗,但是教學卻并非他們所長,同時受課程安排和時間、精力所限,往往難以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學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被忽視。一直以來,對于小學、初中、高中的工作成績與社會聲望基本上以升學率的高低作為學校好壞的評價標準,學校的工作基本就圍繞這一標準運轉,不少學校以“教學”代替“教育”,片面追求智育,忽視學生德育、體育及美育等的同步全面發(fā)展。這不僅與全面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素質,塑造合格社會公民目的相脫離,也制約了學校的法制教育工作,給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潛藏了消極的因素。
加強學校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學校作為個人進入社會的準備階段和過渡場所,是僅次于家庭的最親近環(huán)境,對未成年人道德傾向及行為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重要基地。根據“動力定型原理”,如果一個人在16歲之前能夠接受適當和必要的道德與法制教育,則在其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就會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道德素養(yǎng),而且在動力定型形成后,可以大大節(jié)省人在習慣行為過程中腦力和體力上的消耗,減輕心理上的負擔而提高功效。因此,在中小學階段加強對學生法律素養(yǎng)及行為規(guī)范的教育,對個體的成長大有裨益。
從犯罪學角度看,在家庭教育日益社會化的今天,學校能否切實進行素質教育,著力于培養(yǎng)受教育者健全的人格體系,在很大程度上關系到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工作的成敗。在家庭、學校與社會之間構建的促進彼此信息資源交流的防治整體中,必須特別注意發(fā)揮學校在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中的優(yōu)勢,讓其承擔更多的社會功能。
加強學校法制教育的對策與建議
完善對學校的評價機制。必須改變一直存在的對于小學、中學的工作成績與社會聲望的好壞基本上以升學率的高低作評價標準的狀況。政府應將未成年人違法犯罪防治工作納入到學校的中心工作中來,并將其作為評價學校工作成績的一項重要指標。政府應大力宣揚學校開展對未成年人培養(yǎng)遵紀守法工作的深遠意義,以獲得社會對于這項工作的大力支持與幫助。
確立科學的對學校工作的評價標準,可端正社會對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教育部門應加強中小學法制課程建設,要把法制教育課納入各級教學大綱,安排專業(yè)水平較強的法律課教師崗位,規(guī)定具體的課時安排,更可嘗試在升學考試中加入相關法律知識的內容。這對消除學校忽視法制教育給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帶來的消極影響,促進學校落實對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從而發(fā)揮學校在違法犯罪防治工作應有作用具有積極意義。
完善學校法制教育教材。在學校教育中,課堂教學仍是主要形式,教材的內容如何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教育、司法等部門應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心理特點、接受能力、知識結構編寫出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的法制課教材,使個體從小學至大學的受教育過程中能循序漸進地了解法律知識,培養(yǎng)法律思維,樹立法治理念。
如在日本,學生從小學到大學要接受各種不同的法制教育,而且這種教育幾乎與其他專業(yè)性是同等重要的。在小學期間,學習交通法規(guī),學習在公共場所應遵守的衛(wèi)生法規(guī),以及上課時應遵守的教育法規(guī)。中學的社會課中,包含著公民權利義務、憲法等內容。在大學無論什么系和專業(yè),都要學習涉及各種專業(yè)的法律課。
我們在法制教育課程的設置上,可以根據不同年齡段選擇不同的法律知識安排教學內容。小學階段要重點開展法律啟蒙教育,讓學生初步了解憲法、法律的地位和作用,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了解未成年人權利的基本內容,具備自我保護的意識,初步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初步樹立規(guī)則意識、平等意識、權利義務觀念。初中階段要讓學生進一步學習憲法的基本知識,了解法治的精神,理解公民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學習與其生活密切相關的民事、刑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法律知識,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關內容,養(yǎng)成遵紀守法的習慣,提高依法保護合法權益的意識、能力。高中階段要讓學生形成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懂得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知道法律的功能、作用,了解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主要法律以及國際法的基本原則、我國批準的重要國際公約,并能結合實際,學會運用所學的法律知識分析與生活有關的法律問題;大學階段則要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法律意識,樹立法治理念,使學生了解現代法學的基本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基本法律原則、法律制度及民事、刑事、行政法律規(guī)范,進一步提高運用法律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探索有效的學校法制教育的方法。
學校法制教育面對的主要是還未踏入社會的未成年人,要使法制教育收到成效,應避免單一的教育灌輸方式,尋求創(chuàng)新。如完善與落實法制副校長制度,進一步加強學校與司法機關的合作,F在,有不少中小學校聘請當地公安、司法機關的工作人員擔任法制副校長,指導學校開展法制教育活動,他們的宣講或信息來源于司法一線,生動鮮活,可增強法制教育的效果。再如增強法制教育的實踐環(huán)節(jié),結合相關內容,組織學生參觀、旁聽活動,在高中等階段開展案例研討,組織模擬法庭等,對調動學生學法的積極性、主動性,促使其自我探究、自我辨析,在豐富知識、增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同時觸動其內心,提升遵德守法的思想境界。
當今中國,法治已成為黨和政府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中、小學等在校學生作為社會主義事業(yè)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具有良好法律素質。所以對于未成年人的教育,不僅應將其培養(yǎng)成道德人、知識人,還應培養(yǎng)其成為法律人。如何使孩子從小學習法律知識,培養(yǎng)法治思維、樹立法治理念,成為具有良好法律素質的公民,有效發(fā)揮學校法制教育作用的工作顯得尤為急迫。
更多相關文章:
9.黑板報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