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篇老文章很火阿,刷爆了小編的微信圈,原作者不詳,也許你也看過,但忍不住還是繼續(xù)分享出來,因為我看到這文章是有痛點的,咱自己先不能犯這種錯誤。這篇小文對于職場新人乃至一些有可能有危險成為職場老油條的人來說,可謂苦口良藥,文中談到的人咱們也不少見,拿多少錢做多少事,最后永遠做不了多少事。一個人連3000塊的工作都做不好,做得不令人滿意,永遠也無法讓人相信他能做好5000塊的事情。朋友們,乘年輕,對自己再狠一點吧!
電視劇《蝸居》火過一段時間,很多人關注的是其中工薪階層買房子的話題,卻很少有人會去問,作為名牌大學畢業(yè)生,女主角海萍工作了七八年、年過30了,在平均工資水平高居的大上海,還在加班加點、顫顫巍巍地掙那朝不保夕的3500塊月薪,最后連個好房子都租不起。把自己置于這樣的尷尬境地,除了房價飛漲的因素,她自己的從業(yè)態(tài)度難道不是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在公司招聘的時候,我們看到過很多類似海萍這樣眼高手低,對自己的職業(yè)沒有明確目標和規(guī)劃的人。甚至在各公司,我們也經常能遇到海萍這樣不珍惜工作機會、消極混日子的人。他們一邊不甘于低廉的報酬,一邊又不愿意承擔更艱巨的任務和責任,另一方面還會不由自住地和同學、同齡人攀比薪酬、升職、車子和房子。既不安居也不樂業(yè),整個人顯得浮躁,難以被老板委以重任,從而封死了自己上升的空間。
也有不少職場新人甚至抱著海萍的妹妹海藻一樣的理想走入職場,幻想著“每月一萬,包吃包住,上班兩天,休息28天,年底雙薪”,然后拿著2000塊的月薪在辦公室里上QQ、泡開心網。光看見老板風光,沒看見過老板挨打,其實多少坐上老板位置的人,當年也是從3000塊錢掙起的,在無數(shù)次的掙扎中耐住了考驗。
拿著3000塊,只干800塊錢的活,心中還惦記著月薪1萬,要想實現(xiàn)這樣的職業(yè)目標,只能學海藻去做小三。在現(xiàn)實職場里,這種人其實經常會連3000塊的工作都保不住,更別提能得到更好的機會了。
我經常聽到這樣的人抱怨說:“才給3000塊,不值得我拿出5000塊的才干去表現(xiàn),等你給我5000塊的時候,我自然會上心。” 可是3000塊的活你都干不好,又憑什么讓人相信你有著5000塊的實力呢?所謂人在做,天在看,你在3000塊崗位上的努力總會被欣賞你的老板看在眼里,只要人家有適合你的崗位空缺出來,都會首先來邀請你。
能不能盡快掙到1萬,不在于資歷熬到就水到渠成,而在于你在掙3000的時候,有沒有表現(xiàn)出值1萬的職業(yè)風范。如果只是原地踏步熬日子,等你靠磨洋工熬到目標的時候,掙到手的1萬可能已經不值當初的1萬。
曾經認識兩個IT工程師,同時進的公司,一個人覺得該公司給的待遇一般,才6000多,不值得他加班加點地賣命,于是每天上班準點來,下班準點走,凡是公司內部的IT維護需求他就打官腔走流程,讓人家網上先填表申報,系統(tǒng)認可后轉到他這里再去給人家修護,不管人家的問題是不是緊急、會不會影響到公司業(yè)務,反正他就是公事公辦,誰也找不出他毛病卻也沒人說他好,于是他一口氣做了十年的IT工程師,期間換過幾間公司,薪酬雖然通貨膨脹也過了萬,卻稱不上實質性的飛躍,因為他的職務到現(xiàn)在還只是IT工程師,工作職能多少年都沒有什么大變化,因為沒有公司愿意為這樣一個標準化的職位多花高于市場價一分錢。
而另一個工程師就不一樣,他會根據(jù)事情的輕重緩急來安排維護的順序,凡是會對公司業(yè)務產生影響的網絡問題,他都會第一時間去維修,并且一邊維修,一邊讓對方盡快申報走流程,維修的時候,還會順便了解下那個部門的業(yè)務和IT支持需求,在每周的IT支持報告里都會更新自己的內部服務方案。作為維修后跟蹤,他還會申請定期參加各部門的例會,了解人家的業(yè)務動向,還時不時地在人家的會議上匯報自己近期的IT支持工作,每次IT部的工作反饋調查中,他都能得到最高的評分。
后來客戶服務部欣賞他的服務意識,邀請他轉崗去做客服工程師,實現(xiàn)了他第一次轉型,增加了他的客戶服務經驗;后來因為他在那個崗位上的出色表現(xiàn),又獲得了轉去公司大客戶部做高級客戶經理的機會,后來短短8年間,他就輾轉做到了該公司在華某事業(yè)部的總經理,薪酬現(xiàn)在應該是他那位IT工程師同事的8倍了。
所以我要說,即使你現(xiàn)在只掙3000,也要馬上拿出1萬的范兒來,表現(xiàn)出讓人側目的職業(yè)態(tài)度,努力去了解掙1萬的人都需要具備哪些素質和能力,然后時刻參照他們的標準去要求自己,并在關鍵時刻勇于接受超出3000塊職責的挑戰(zhàn),然后努力把事情做好。很快你會聽到某個老板說,王不二其實可以做更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