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有言:“善用人者為之下。”也有人說:“善用人者得‘天下’。”
那么怎樣才能選拔好人才,用好人才呢?小編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懂得“愛才,惜才”
有遠見卓識的領導者,都深知選賢任能的重要性。老子說,一個人做到愛才惜才,那么“天下樂推而不厭”。
愛才首先要對人才予以最大化的“尊重”。要有能“容人”的特質(zhì),給人才以希望、以空間,使人能心甘情愿放心大膽地去干,不是強迫其去執(zhí)行個人的意志。據(jù)說韓信初到漢營時,劉邦看不起他,但聽蕭何說他是一個大將之才,可以幫助他打天下時,他馬上放下漢王的架子,筑起一個高臺,舉行隆重典禮,畢恭畢敬地拜韓信為大將軍,并向全軍宣布說:“凡我漢軍將士,今后得由大將軍節(jié)制,如有蔑視大將軍、違令不從者,盡可按軍法從事,先斬后奏。”可見其對人才的重視。三國時劉備求賢若渴,“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更見其渴求人才的誠心。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很重要,如果你尊重他,使他感覺到你在他心目中有很重要的地位,那么他就會樂意全神貫注地去為你服務。
不拘一格“使用”人才
人才是多種多樣的,沒有一定之規(guī)。多少年來,受資歷、名望、資格等諸多因素的限制,人才被埋沒的不知有多少。古人指出:“用駿馬去捕捉老鼠,不如用貓;餓漢得到珠寶,還不如得到一碗粥。”用物、用人在于使用得當。
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所謂“廢物”,其實是放錯了地方的“寶貝”。清朝有位叫楊時齋的軍事家,就很善于用人之“短”。他認為,軍營中無人不可用,聾者,宜給左右使喚;啞者,令其傳遞密信;跛者,令其守坐放炮。其實老天爺把所有“人才”都給你降下來了,就看你會不會用。一些公司的老板眼睛一味地盯著大學生、碩士、博士,甚至打掃個衛(wèi)生也要“大學文憑”,造成人才的極大浪費。
人才是無處不在的,所謂“人才難得,人才難求”,只是那些怨天尤人、不愿意使用真正人才的藉口。美國鋼鐵工業(yè)之父卡內(nèi)基則滿懷擁有人才的自信,聲稱:“即使將我所有的工廠、設備、市場、資金全部奪去,但是只要保留我的組織和人員,四年后,我仍將是一個鋼鐵大王。”他的“人員”我想不一定都是“超人”,只不過他能夠合理使用罷了。
企業(yè)里的每一個人都是“企業(yè)效益”這臺機器上的“螺絲釘”。據(jù)說有一家公司領導,在注重用人之長的同時,也千方百計用人之“短”,派“吹毛求疵”的人擔任質(zhì)量監(jiān)督員,讓那“謹小慎微”的人當安全生產(chǎn)監(jiān)督員,讓“斤斤計較”的人當倉庫驗收員。用人上的“逆向思維”使每一個人(螺絲釘)都按照其固定的位置,發(fā)揮其最大的能量和效率,源源不斷地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價值。我以為這就是上上之策。
按照“需要”選用人才
要成為一個有遠見的領導人,必須懂得人是有個性、有特征的,只有了解人的個性特點,才能夠真正領導好自己的部下。首先要不輕視資歷,更重視能力。元朝時,元世祖忽必烈統(tǒng)一了中國,不僅打下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版圖,還開了“唯才是用”之先河。“開國四杰”之首木華黎的孫子安童13歲就與眾不同,元世祖打敗阿里不哥爭得王位后,要殺掉其黨羽千余人,當時16歲的安童說:“人各為其主,他們跟隨阿里不哥也是身不由己,陛下剛剛登上王位,要是因為泄私憤而殺了這些人,又怎么能讓天下人誠心歸附呢?”元世祖沒料到一個16歲的少年竟然能說出這樣有見識的話來,從此對他更加另眼相看。安童18歲,元世祖看他處世練達,辦事果斷,為人穩(wěn)重,足智多謀,決定破格錄用,提拔安童當了中書右丞相。之后,少年得志的安童招來不少人的嫉妒,但是元世祖一直維護安童地位。安童不負重任,盡心盡力輔助元世祖,至49歲去世,為元世祖效力31年,為元初國家的穩(wěn)定和繁榮作出了巨大貢獻。
三國時,劉備大軍壓境,孫權大膽啟用年輕儒將陸遜,使劉備敗走白帝城。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羅斯?偨y(tǒng)任命艾森豪威爾為“諾曼底登陸總指揮”,就資歷而言他的上邊有近200位職位較他高的將領,但羅斯福用人得當,為戰(zhàn)爭勝利爭取了關鍵一步。
“市場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但是要想得到人才容易,要想用好人才卻很難,縱觀古今中外,歷朝歷代,幾乎每一個王朝、每一個領域的成功都是“用人”成功的“典范”。
“善于用人”對于要想得到市場這片天下的企業(yè)領導人來說,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