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語:在職場工作,大家知道哪些職場責任呢?我們通過下文的六個職場故事了解與學習吧。
故事一: “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
美國標準石油公司曾經(jīng)有一位小職員叫阿基勃特。他在出差住旅館的時候,總是在自己簽名的下方,寫上“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字樣,在書信及收據(jù)上也不例外,簽了名,就一定寫上那幾個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沒有人叫了。
公司董事長洛克菲勒知道這件事后說:“竟有職員如此努力宣揚公司的聲譽,我要見見他。”于是邀請阿基勃特共進晚餐。
后來,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長。
(在簽名的時候署上“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老板洛克菲勒并沒有交代這樣的任務,但阿基勃特卻主動地做了。也許在他看來,身為標準石油公司的職員,無論職務高低,都有為公司的產(chǎn)品做宣傳的責任和義務。)
故事二:遠涉重洋的一封來函
武漢市鄱陽街的景明大樓建于1917年,是一座6層樓房。在1997年也就是這座樓度過了漫漫80個春秋的一天,突然收到當年的設計事務所從遠隔重洋的英國寄來的一份函件。函件告知:景明大樓為本事務所1917年設計,設計年限為80年,現(xiàn)已到期,如再使用為超期服役,敬請業(yè)主注意。(80年,不要說設計者,就是施工人員恐怕也不在世了吧。竟然還有人為它操心,還在守著一份責任、一份承諾。)
故事三:洗廁所出身的郵政大臣
一個少女到東京帝國酒店做服務員,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但她萬萬沒有想到上司安排她洗廁所!上司對她工作質(zhì)量的要求特別高:必須把馬桶抹洗得光潔如新!怎么辦?是接受這個工作?還是另謀職業(yè)?一位先輩看到她的猶豫態(tài)度,不聲不響地為她做了示范,當他把馬桶洗得光潔如新時,他竟然從中舀了一勺喝了下去!先輩對工作的態(tài)度,使她明白了什么是工作,什么是責任心,從此她漂亮地邁出了職業(yè)生涯的第一步,并踏上了成功之路。自然,她所清洗的廁所,一向光潔如新,她也不止一次地喝過馬桶里的水。幾十年一瞬而過,如今她已是日本政府的郵政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圣子。(如果是你,你敢從你洗過的馬桶中舀水喝嗎?在工作中追求完美,這也是工作責任感的體現(xiàn)。)
故事四:負責任的人永遠不嫌多
某公司要裁員,下崗名單公布了,有內(nèi)勤部的小燦和小燕,規(guī)定1個月后離崗。那天,大伙看她倆都小心翼翼地,更不敢多說一句話。因為她倆的眼圈都紅紅的,這事攤到誰頭上都難以接受。
第二天上班,小燦心里憋氣,情緒仍然很激動,什么也干不下去,一會找同事哭訴,一會找主任伸冤,什么定盒飯、傳送文件、收發(fā)信件這些她應該干的活,全扔在一邊,別人只好替她干。而小燕呢,她也哭了一個晚上,可是難過歸難過,離走還有1個月呢,工作總不能不做,于是她默默地打開電腦,拉開鍵盤,繼續(xù)打文稿、通知。同事們知道她要下崗,不好意思再找她打字了。她特地和大家打招呼,主動攬活。她說:“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反正也就這樣了,不如好好干完這個月,以后想給你們干都沒機會了。”于是,同事們又像從前一樣,“小燕,把這個打出來,快點兒!”“小燕,快把這個傳去!”,小燕總是連聲答應,手指飛快地點擊,辛勤地復印著,隨叫隨到,堅守著她的崗位,堅守著她的職責。1個月后,小燦如期下崗,而小燕卻被從裁員的名單中刪除,留了下來。主任當眾宣布了老總的話:“小燕的崗位誰也無法代替,像小燕這樣的員工公司永遠也不會嫌多!”(小燦走了,小燕怎么留下了?是強烈的工作責任意識給了小燕機會。)
故事五:35個緊急電話
一位名叫吉埃絲的美國記者,有一天來到日本東京,她在奧達克余百貨公司買了1臺唱機,準備送給住在東京的婆婆家作為見面禮。售貨員彬彬有禮、笑容可掬地特地挑了l臺尚未啟封的機子給她。然而回到住處,她拆開包裝試用時,才發(fā)現(xiàn)機子沒裝內(nèi)件,根本無法使用。吉埃絲火冒三丈,準備第二天一早即去百貨公司交涉,并迅速寫了一篇新聞稿“笑臉背后的真面目”。
第二天一早,一輛汽車趕到她的住處,從車上下來的是奧達克余百貨公司的總經(jīng)理和拎著大皮箱的職員。他倆一走進客廳就俯首鞠躬、連連道歉,吉埃絲搞不清楚百貨公司是如何找到她的。那位職員打開記事簿,講述了大致的經(jīng)過。原來,昨日下午清點商品時,發(fā)現(xiàn)將一個空心的貨樣賣給了一位顧客,此事非同小可,總經(jīng)理馬上召集有關人員商議。當時只有兩條線索可循,即顧客的名字和她留下的一張美國快遞公司的名片。據(jù)此百貨公司展開了一場無異于大海撈針的行動。打了32次緊急電話,向東京的各大賓館查詢,沒有結(jié)果。于是,打電話到美國快遞公司的總部,深夜接到回電,得知顧客在美國父母的電話號碼,接著,打電話到美國,得到顧客在東京的婆家的電話號碼,終于找到了顧客的落腳地。這期間共打了35個緊急電話。職員說完,總經(jīng)理將1臺完好的唱機外加唱片1張、蛋糕1盒奉上,并再次表示歉意后離去。吉埃絲的感動之情可想而知,她立即重寫了新聞稿,題目就是“35個緊急電話”。(如果沒有責任意識,就不會有這樣大海撈針的行動,就不會有及時改正錯誤的機會。今天的市場競爭,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責任感的競爭!)
故事六:掃雷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二戰(zhàn)后期,在地中海的一個海灣,有段時間德國軍艦總是在每周一,三,五日去布水雷,而英國掃雷艦則逢二,四,六日去掃雷,漸漸成為雙方都默認的規(guī)律。有一天,英國軍隊不知為什么沒有去例行掃雷,第二天德國軍艦照舊去布雷時便撞上了自己布在水下的魚雷。軍艦沉沒了。
英國人把落水的德國人作為俘虜救了起來。德國的艦長被救上英國軍艦后立即怒斥英國人:“你們怎么能這么干?也太不負責任了!這在我們的軍隊中是決不容許的!”他是在責怪英國人前一天沒有去掃雷。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