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fā)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地理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
一、八年級地理學科教學目的要求
學習地理主要是掌握學科知識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guī)律,懂得自學地理的方法,教會學生閱讀地圖,并熟悉它們,為學生今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打下基礎。
初中地理第四冊主要從中國區(qū)域地理的角度,用事實材料,使學生認識不同地區(qū)的居民,如何利用當地的自然條件,發(fā)展生產和促進社會進步,以及不同的地區(qū)所出現的程度不同的環(huán)境、資源、人口等問題。同時還要復習前三冊書本以迎接小中考。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任教八年級兩個教學班共有學生約80人,由于學生來源層次不同,知識面有的窄有的寬,對外界了解多少不一,給學生學習地理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從上學期統測來看,教學成績仍不夠理想,還需多多努力。
三、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針對學生實際,我在教學中認真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加緊學習大綱,貫徹大綱,進一步轉變觀念,實施素質教育,開展對教材的研究,解決問題,深化教學改革。
2、加緊對教師自身業(yè)務素質的提高,做到認真?zhèn)湔n,因材施教,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傳授知識和技能。
3、加快教學方法研究,在教學中認真吸收別人先進的教學方法,大膽嘗試,加以變通,并從理論的角度,加以深華。
4、加快教學手段革新,教學中繼承和發(fā)展傳統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合理部分,利用學校語音室教學手段于教學。
四、取得的成績
一方面針對近年來地理統考試題的研究、分析,及時組織復習,先后模擬測試3次,估計平均分在26分左右。一部分學生最后中考取得了好成績。另一方面我校領導和各位老師給予了極大幫助,特別是兩位班主任耐心做學生思想工作,才使學生成績得以提高。
五、存在的問題
一方面本學期由于時間短,與以往相比學生又不上晚自習,再學習一冊新書,致使復習時間非常短,專題訓練題學生訓練少些。另一方面部分學生對小中考還不夠重視,認為分值低無所謂,所以學習態(tài)度不認真,導致兩極分化嚴重,同時給教學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影響。
六、今后的努力目標
今后的教學工作,應以素質教育為突破點,培養(yǎng)學生技能。力爭在學年小中考中平均分30分以上,力爭第一名,及格率100%以上,杜絕不及格。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2
在教學過程中,反思是否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關注學生的經驗、增強課程內容與生活的聯系,注重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形成,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同時,我們也充分考慮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礎性這一特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注重了學科基礎知識的落實,盡量使每一個學生掌握地理學科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知識,為進一步提升奠定基礎。這一學期的高一地理新課程教學工作,收獲多,反思亦多,F將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做一反思,以利于指導自己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
1、反思是否已轉變了自己的角色
教師不能把知識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上,而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fā)者、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創(chuàng)設民主、平等、自由、和諧的教學氣氛,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處于一種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tài),來積極思維與想象。
2、反思是否已學會欣賞學生
“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理念,教師在尊重學生的同時,還要學會贊賞每一位學生:
。1)、贊賞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興趣、愛好、專長;
。2)、贊賞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
(3)、尤其要注意贊賞那些智力一般、成績一般、性格內向、膽怯的學生。這樣做,會有不少驚喜的發(fā)現。
3、反思是否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在傳統的地理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依賴性很強,這就需要教師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中獲得知識,體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有一定成就感,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學生的本性向善,天生就有一種有所作為、被人賞識的需要,他們需要自我實現,自我尊重;需要得到我們的支持;需要有對其他同學的生活產生影響的機會;需要做有趣并且有挑戰(zhàn)性的事情等等。
4、反思是否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在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多方面的知識,更能激起學生質疑、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欲望。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學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就不僅能發(fā)展學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養(yǎng)成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的品格。在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鼓勵學生自信敢為的同時,更要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環(huán)境觀、資源觀、人口觀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
總之,目前的新課改處于不成熟的探索階段,要正確、深刻地認識與理解現代地理教育的特征,突破舊的思維方式,逐步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教學觀、質量觀等素質教育新觀念,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學會審美打下扎實的基礎,使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得到全面協調的發(fā)展。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3
新世紀之初,我國建國以來的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直接領導下,正以令世人矚目的迅猛之勢在全國順利推進。教學改革是課程改革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在實施過程中的標志性體現。強調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理解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潛力、獲取新知識的潛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潛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潛力。本人從事地理教育教學近20年,經歷了幾次的課改,這次的課改,讓我感受很多,下方僅從地理教學方式上進行反思。
一、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和情感體驗
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鬃诱f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地理教學過程就應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用心的情感體驗。
此刻的初中生思維活躍,由于認識水平的局限性及觀念意識,普遍對地理科不重視,在課堂上的情緒不是冷漠呆滯就是惟恐天下不亂。如果教師在教學觀念上不更新,上課時只是做學科體系的傳聲筒,勢必造成學生更加冷漠更加的不興趣。因此,我們教師務必用“心”去施教,熱切地關注學生。建立一種以師生個性全面交往為基礎的新型師生情感關系。
首先,我們教師的課前準備除了寫教案,更需要走進學生中間,了解他們對即將講解資料的興趣、知識儲備和他們所關心的話題,了解學生的需要,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幫忙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并能針對不一樣的學習資料,選取不一樣的學習方式。
其次,教師在課堂上的主角:一是用心的旁觀者,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狀況,思考下一步如何指導學生學習。二是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尊重學生,贊賞學生,啟迪思維,激勵斗志,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三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潛力,讓學生學習在“熱鬧”中“有序”的進行。以“34個省級行政區(qū)”(《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教學為例,該片段如果采用傳統教學法中的講述法組織教學則效果不佳。從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角度出發(fā),教師嘗試以“快樂教學”中的巧用游戲法,采用多媒體技術制成“中國政區(qū)拼圖”,引導學生開展拼圖競賽活動,寓教于樂,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活化了課堂教學。具體操作如下:
[教師啟發(fā)]簡要地介紹拼圖游戲的操作方法及競賽規(guī)則。
[學生活動]學生出于好奇,躍躍欲試地進入競賽活動狀態(tài)中:
第一輪:能夠看課本(《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七頁“1。7中國政區(qū)圖”),并按地理方位的排列(一、位于東北的3個省;二、位于北部邊疆的1個自治區(qū);三、位于黃河中下游的6個省、直轄市;四、位于長江中下游的7個省、直轄市;五、位于南部沿海的7個省、自治區(qū)、個性行政區(qū);六、位于西南的5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七、位于西北的5個省、自治區(qū)。)在電腦上完成拼圖。
第二輪:不能夠看課本(同上),并按地理方位的排列(同上)在電腦上完成拼圖。
第三輪:正式開始競賽,不能夠看課本(同上),并按地理方位的排列(同上)在電腦上完成拼圖。
[教師點評]對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及時給予肯定。成績居前六名者,能夠獲得獎品(注:“中國政區(qū)拼圖”競賽游戲,在學生完成拼圖時電腦能夠自動記時)。
這樣的教學方式使“死”圖變“活”,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從游戲中體驗了簡單愉快的學習過程,實現了“快樂教學”。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得到了體現、創(chuàng)造潛力得到了提高。不難看出,一堂課的質量與教學法創(chuàng)新性呈正相關。
再次,善于處理偶發(fā)事件,一要做到冷靜沉著,不急不燥,善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先把偶發(fā)事件的影響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和最短的時光內。二要充分認識和挖掘偶發(fā)事件所包含用心因素,善于引導,即使進行批評也不能埋沒了閃光點?傊,教師用自我熱切的情感去影響著學生,關注學生,使學生在地理課堂上其樂融融,興高采烈,伴隨著學科知識的獲得,學生對地理學科學習的態(tài)度是越來越用心,信心是越來越強。
二、注重雙方交流溝通
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資料,求得新的發(fā)現,從而到達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
本人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改變傳統好處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構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師不再僅僅去教,而且也透過對話被教,學生在被教的同時,也同時在教。師生共同對整個成長負責。對教學而言,交流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著平等對話,意味著合作性好處建構,它不僅僅是一種認識活動過程,更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精神交流。對學生而言,交流意味著主體性的凸顯、個性的表現、創(chuàng)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交流意味著上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是一齊分享理解,促進學習;上課不僅僅是單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動、專業(yè)成長和自我實現的過程。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
三、重視課本地圖的使用
地理新課程用圖文并茂的資料、形象直觀的圖表、生動搞笑的閱讀材料、貼近學生生活的課堂活動,創(chuàng)設了充滿時代氣息的地理教學情境,用生活中具體搞笑的地圖、圖片、圖表,給學生展示了生動活潑的思維過程。應對這樣的教材,你該如何使用?又該怎樣上課?怎樣發(fā)揮教師的作用?怎樣挖掘學生潛能?……需要地理教師冷靜、用心地不斷反思,才能適應新課程下的地理教學。
地圖是地理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可將知識化繁為簡,不僅僅能幫忙學生構成空間觀念,理解鞏固學過的地理知識,獲取新的地理知識,而且有利于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潛力。地理新課程中附有超多的插圖,如八年級上冊就有120幅左右,而且種類很多,有示意圖、素描圖、景觀圖、統計圖、曲線圖、柱狀圖、餅狀圖等,并且均是彩色圖。應對這些種類繁多的地圖,作為教者,你想過沒有在地理教學中應怎樣充分發(fā)揮這些地圖的作用?又如何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讀圖、析圖、描圖、繪圖?怎樣將地圖變成學生學習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怎樣培養(yǎng)學生查閱地圖、獲取地理信息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的潛力?這些都是我們地理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教師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教師不僅僅要關注那些理性的共同的知識,關注學生對知識目標的認知和追求,更要關注學生個性的差異,關注學生潛力的發(fā)展和人生價值的確定,關注學生個性的張揚,注重學生對學習方法的主動探究,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針對學生的個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作為一名地理教師,想一想自我是否正在學習、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理論水平,是否已在研究學生心理動態(tài)的發(fā)展,是否想探究構建適應新課程的地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等。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4
教師為了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主動學習的意識,就要教會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策略和發(fā)展,為學生可持續(xù)性發(fā)展打好基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時間自主預習教材,但是地理課堂教學的預習的效率并不高。雖然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是安排時間給學生預習了,但是學生預習時速度過慢,或者課前沒有預習,還是沒有太大的收獲。因此,課前學生預習對學生學習新的知識非常重要,對學生能更好地學習和交流展示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能力、概括總結能力等都能得到發(fā)展。但是有的學生的預習效率低,所以教師要在預習的時候做好工作,安排好學生的預習。
一、學生預習的時候的注意點
1、精心設計預習的引領性的問題
教師不能打沒有準備的仗,備課的時候要把問題設置得更加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領學生自發(fā)地想學習,教師不能逼著學生學,教師要根據教學的總體的進度來科學合理地安排預習的時間,預習的時間科學自由調節(jié),讓學習困難的學生也能有信心完成,全面積極參與預習。教師設計的問題不能太過于籠統,讓學生有明確的預習的目標,要將問題分解成幾個小問題,讓學生能夠找到答案,通過思考和交流能夠總結出答案,這樣就能增長學生學習的信心了。
2、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好的預習的習慣
教師要加強學生預習的指導和培訓。地理教學中,很多學生預習的時候只是填空,而不是有的學生那樣能在教材中進行適當地圈點,或者能在地理的圖中找到答案。教師要通過教學讓學生感覺到好的地理預習的習慣是可以通過長期的訓練加以提高的。很多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預習后,覺得學習成績并沒有獲得明顯的提高,就想放棄預習的環(huán)節(jié),這樣是不好的,教師不能僅僅重視在學生知識上的幫扶,更應該重視在學生學習方法上的幫扶。
3、重視對自己的預習的評價
我們要對學生的預習進行及時科學的評價,對于預習認真,預習速度快的學生,或者對于學習上有明顯的進步的學生,教師都要給充分全面的肯定,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形成學生比學趕幫的學習氛圍。
二、掌握科學的好的預習的方法
預習是學生好的自主學習的方法,也是學生行為習慣,也可以當作是地理作業(yè)。學生預習可以讓學生上課的時候注意力集中,心中有數,更好地學習新知識。初中地理內容繁瑣,抽象,學生可以通過預習來提高學習效果,可以擠出時間來預習課文。預習沒有定法,但是可以有以下幾種方法給學生參考:
1、做作業(yè)式的預習形式
預習課文是按照“是什么――怎么樣――為什么”的過程來進行,教師可以教學生當預習時做作業(yè),明確課文學習的內容和重點,難點等,記錄自己的疑惑,記錄課堂學習的重點,這樣來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時間長了學生就能感受到預習的好處,就能主動去預習課文,并形成好的預習的習慣了。
2、瀏覽式的預習方式
教師可以教會學生運用快速瀏覽的形式,弄清楚學生自己弄不懂的問題,并加以標注,課堂學習中質疑,并在同桌小組討論的時候拿出來共同探討和參考,解決學習中的疑問。
三、預習教學的實踐與反思
1、活躍的課堂和學生,打破課堂常規(guī)的行動策略
我們的預習的地理學習方式可以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學生預習,可以讓學生愿意學習了,會學習了,學生的學習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體現,學生敢于提出疑惑,提升學習的境界。此外,通過課前的預習,課堂再組織學生合作討論交流,可以讓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相互質疑,相互交流,共同解決問題。
2、通過地理預習,張揚學生的個性
教師通過預習和反饋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課堂教師主導的教學原則。學生在預習和反饋中增長了知識,提升了能力。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學習的成功,學習起來更加激情滿懷,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的學習興趣,實現了學生主動學習。
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升。學生愿意學習了,會學習了,課前預習,保證每個學生投入到思考、討論和相互評價和互動學習中,創(chuàng)造了學生完善個性的機會。
3、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得到充分體現
學生通過自主預習,學會學習,敢于質疑,學會合作學習,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學習,有了對問題的思考和解決,就產生了研究問題的氛圍。有的問題預習的時候解決不了,課堂,課后可以研究討論。有的學生的奇怪的問題讓老師意外和驚喜。學生為了解決問題,也更加愛鉆研教材,拓展知識面,閱讀相關書籍,養(yǎng)成了好的學習習慣,提升了學習能力。
4、增加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機會
通過預習,課堂學習的過程,學生單干的機會少了,合作的機會多了,學習程度逐漸深入,合作意識都增強了,都意識到了預習的好處,合作學習的好處,實現了相互啟發(fā)和相互學習。通過課前預習,進行了自主學習,再經過課堂積極的交流,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這樣就加強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機會。
5、科學合理的預習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
科學合理的預習教學實踐后,學生的學習的上進心和學習積極性得到增強,成績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能全方位地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拓展地理教學的思路,增強了學生和教師對地理研究的重視程度。
通過一系列的研究表明,科學有效的預習能讓教師也能重新審視自己,用新形勢、新理念武裝自己,完成教學觀念和教學角色的轉變,準確定位,優(yōu)化教學行為,備課更加科學合理,更有利于教師精講,讓學生更加輕松地掌握教學的內容。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5
來xx中學頂崗實習已經過了一半,我對課堂教學有了新的認識,如何打造優(yōu)質課堂,反思如下:
一、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建有效的學習氛圍
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贊可夫經過多年的研究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就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很重要的一點是看師生之間的關系如何?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堂之中及課堂之外師生關系的好壞。課堂效果反應了師生關系,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創(chuàng)造和諧的課堂氣氛,這需要教師在主觀上做積極地努力。教師要做學生的貼心人,要了解他們的心理特點,關心他們的學習,身心健康,尊重學生的思想,善于激勵他們。只有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對學生的鼓勵和批評才具有實際效果,否則產生負效益。
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我們所面對的學生地理知識和技能參差不齊,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想,不要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尤其對差生,教師的態(tài)度要慎重,委婉,更不能放棄對他們的努力。教師要努力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加以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給他們介紹一些方法,和他們建立一種融洽的關系,師生的融洽關系使學生感覺到課堂氣氛輕松,表現出愿意配合老師的教學,使教與學的活動得到良好開展,從而創(chuàng)建出有效的學習氣氛。師生間的融洽關系意味著師生生命的相遇與共融,每一個眼神與動作都潛藏著彼此的心意于情意,把這種和諧的融洽帶進課堂,讓學生感覺到課堂就像溫暖的家,輕松自如,自由發(fā)揮,從而去創(chuàng)造高效的學習氛圍。
二、處理好“學會”與“會學”的關系
課堂教學的每個行為都應以學生學會什么為目標,按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感知、理解、運用、深化,指導學生圍繞學習重點,展開積極的思維活動,相互交換信息,讓學生在活動中自我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教學策略的指導下,教師安排一系列教學事項,提供學習目標,引起注意和興趣,呈現各種刺激、各種音頻、視頻,激勵回憶,討論總結、練習作業(yè)、反饋信息、遷移應用、實驗操作等,學生應積極主動地參與,配合協調,在長期的自我實踐和鍛煉中,學會了思考,學會了應用,如此長期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會逐步提高,會逐步掌握獨立獲取知識的方法,最終由“學會”變成“會學”。
三、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激發(fā)興趣,保持高效授課
要讓學生學得好,學得生動有趣,作為教師,就必須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讓學生對課堂感興趣,學生一旦對地理感興趣,就會樂于接受它,變“苦學”為“樂學”。地理教學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在課堂上保持一種生動活潑、有意思、有趣味的教學氣氛。只有生動,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潑,才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只有趣味,才符合學生的口味,才能吸引學生。一切方法,只要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有利于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應該采用。但又必須根據課堂上學生的知識反饋和思維活動情況靈活選擇教法。所以我們盡力去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把它拋出來,讓學生帶著興趣去接受它,從而提高課堂的高效性。
總之,“以學為主,當堂達標”課堂作為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將會引起我更多的思考、更多的關注,我要踏踏實實地研究“以學為主,當堂達標”這種教學模式,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從素質教育的目標出發(fā),合理運用正確的原理,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礎上。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6
一、學習目標
。ㄒ唬⿲W習目標
1、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地球表面海、陸所占比例。
2、運用地圖,描述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特點。
3、運用世界地圖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二)學習目標分解細化
1、通過簡單方法估算并說出地球表面海、陸所占的比例,學會科學探究的簡單方法,培養(yǎng)求真、務實的科學態(tài)度。
2、運用地圖描述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特點。
3、運用地圖判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以及大洋、海和海峽。
4、在世界地圖上,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點。
5、了解人類認識地球面貌的歷程,增強熱愛科學、探究地理、造福人類的信心和決心。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
1、通過簡單方法估算并說出地球表面海、陸所占的比例。
2、在世界地圖上,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點。
。ǘ┙虒W難點
在世界地圖上,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點。
三、教學方法
1、教法
創(chuàng)設情景法、讀圖分析法、畫圖講解法、總結歸納法、啟發(fā)引導法、交流談話法。
2、學法
情景感受法、地圖觀察法、圖畫圖話法、問題探究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課時
1課時。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7
教材分析
1.本節(jié)要求掌握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規(guī)律以及地區(qū)分布規(guī)律。降水的的測定、變化及分布,是天氣預報的兩大主要指標之一,也是研究氣候的兩大要素之一。本節(jié)內容承上啟下,上一節(jié)探究氣溫和氣溫的分布,本節(jié)通過探究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最后歸納出氣候的主要影響因素。
2.降水與人們的生活、生產有密切的聯系,降水量的多少直接影響交通是否順暢,影響農作物的生長。
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規(guī)律多、知識容量大,對七年級學生來說,難度較大。但是該節(jié)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密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聯系身邊的地理事物或現象,激活書本知識,讓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具,讓學生身臨其境,感悟所學知識。
學生認知障礙點:影響降水量多少的因素。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掌握降水的概念及降水的主要形式。能舉例說出降水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掌握世界降水的地區(qū)分布規(guī)律。
過程與方法:
獨立思考,小組合作,探究世界降水的地區(qū)分布規(guī)律。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激情參與,了解降水,了解人類的生存條件,了解自然環(huán)境對人類生活生產的影響。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降水的多少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
全球降水的地區(qū)分布規(guī)律。
難點: 繪制降水柱狀圖,總結各地降水的變化規(guī)律。
閱讀“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找出全球降水的分布規(guī)律。
教學過程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8
本節(jié)課是八年級地理(中國地理)學習的開始,既是初一的承接也是初二的開始,所以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我精心做了以下的設計: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并能維持好學好地理的興趣。
依據初中學生心理和生理特征,本節(jié)課教學一開始,我就以學生較為喜歡和直接的方式,運用多媒體效果展示吸引學生眼球,并創(chuàng)設輕松融洽的教學氛圍,建立了探究、體驗、合作的新型學習方式,促使師生共同成長進步,尤其是對于我國地理位置的分析,經過合作學習,極大地激發(fā)學生想探個究竟的欲望,增強學生學好地理的自信心。
二、多方位培養(yǎng)學生意識和能力。
本節(jié)課教育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 合作意識 、參與意識和情感意識,使學生在一種生動、民主、融洽、快樂的氛圍中暢所欲言,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今天的教是為了明天的不教,為其今后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墩n程標準》倡導體驗 、實踐 、參與和交流的學習方式。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組織學生開展活動,學生各抒己見,個性得到了充分發(fā)揮,照顧到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提高了學生主體參與效率,同時拓寬了學生間情感交流的渠道,擴大了學生之間的交流,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展現自我的時間與空間,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
三、給學生獨立思維的空間。
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地位,請同學們自己發(fā)現問題,師生一起探究問題。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凸現,課堂上把時間還給學生,把思維還給學生,整個教學過程注重學生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成為課堂的主人,營造出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和個性張揚的空間,充分體現新課改精神。
四、強化人文素養(yǎng),肩負起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功能。
本節(jié)課不僅注重了知識技能目標的達成,而且也重視了過程和方法,重視了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新課標準強調“三維”目標的達成,通過我國地理位置優(yōu)越性的分析和探討,以及遼闊的疆域的教學滲透,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對于愛國主義熱情,樹立建設好祖國的信心和志向。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9
一、反思是否具備新課程的教教育教學理念
近幾年,初中地理與其它課程一樣實施了新教材,我作為一名從教近20xx年的地理教師非常關心新教材的內容,拿到教材后,深感教材的難度明顯降低,但趣味性和實用性明顯提高,從而要求體現學生的主動學習,而新課標要求教師不僅要關注那些理性的共同的知識,更要關注學生個性的差異,關注學生能力的發(fā)展。為此,我經過認真地反思,認為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這就要求在地理教學中應從有利于學生"生活再現"和"終身發(fā)展"入手,建立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在教師的指導下,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作為一名教師應與時俱進,放棄以"灌輸"為主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改變學習方式創(chuàng)造條件。以"34個省級行政區(qū)"(《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教學為例,該教材如果采用傳統教學法中的講述法組織教學則效果不佳,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我嘗試以"快樂教學"中的巧用游戲法,采用多媒體技術制成"中國政區(qū)拼圖",引導學生開展拼圖競賽活動,寓教于樂,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活化了課堂教學。同時,在教學中鼓勵學生通過網絡、報刊雜志及其它媒體獲取地理信息,并適時的交流,給學生以施展才華的機會,同時在交流信息的過程中,給予及時的指導和表揚,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反思教學中如何進一步強化地圖教學
翻開地理新教材,我們會發(fā)現文字篇幅有所減少,各種地理圖表去占了近一半的篇幅,如地形圖、政區(qū)圖、氣候圖、人口分布圖、照片等,還有各種統計圖表,不僅具有形象、直觀、信息量大、空間性突出等特點,還可以形象、直觀、準確、趣味的表現地理事物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課堂上面對課本里種類繁多的地圖,作為一名地理教師,我經常反思在地理教學中應怎樣充分發(fā)揮這些地圖的作用?又如何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讀圖、析圖、描圖、繪圖?怎樣將地圖變成學生學習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怎樣培養(yǎng)學生查閱地圖、獲取地理信息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等等。
鑒于這種情況,我主要通過現代教學手段(如多媒體等)和傳統教學方法(如掛圖等)相結合的方式,有意識地將地圖展示給學生,從地圖的三要素入手,教他們認識地圖信息,幫助學生掌握觀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使他們提高看圖的興趣,從而養(yǎng)成看圖的習慣。例如,在"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qū)劃"的教學時,首先出示"中國的地理位置圖"然后提出問題:"從東西半球或南北半球看,我國分別位于哪個半球,從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看,中國的疆域對我國發(fā)展的作用?"并要求學生在圖中找出答案,然后讓學生再看教材,看一看自己的分析與教材是否一致。在教學俄羅斯時,請同學看一看俄羅斯地跨哪兩個大洲、以什么地形為主、有什么特點,緯度位置怎樣,什么是影響俄羅斯農業(yè)的主要原因......,使學生通過看圖感受到俄羅斯人口少卻要進口糧食的原因。從而養(yǎng)成讀圖的良好習慣。
在教學中,作為地理教師在上課時,常常提醒自己一定要有用圖的意識,用圖導入深入,用圖突破教材重點,解析教材難點,給學生以直觀易懂的印象。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0
經過一學期的高效課堂教學的學習、培訓和實踐,我對高效課堂教學工作從入門到現在對教學流程和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有了一個系統和認識。在地理課堂教學中,為了讓課堂更加高效,我們要從傳統的教學方式向高效的教學方式轉變,那么轉變的根本就是教師的教學理念以及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那么,怎樣才能讓師生的教學方式發(fā)生轉變,如何讓地理課堂更加高效呢?
一、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
理念的轉變,是適應地理新課改的根本前提。地理新課改不僅僅只是單一的教材改革,還有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模式、評價方式的改革等等。實施地理新課程改革,地理教師要盡快轉變傳統教學理念,確立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只有這樣才能結合自己的工作展開并實施新課程的探索與研究。傳統教學中,教師處于至高無上的權威地位,學生無條件地接受教師的一切灌輸,師生之間顯然是不平等的。新課程體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只是師生交往“平等中的首席”!爸亟Y果輕過程”是傳統地理課堂教學中的弊端。重結果就是教師在教學中只重視教學的結果,甚至讓學生去背誦“標準答案”。重過程就是教師在教學中把教學的重點放在過程上,放在揭示知識形成的規(guī)律上,讓學生通過感知——概括——應用的思維過程去掌握知識,掌握規(guī)律。傳統教學中注重的是知識的傳授。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以人為本,它突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協作的能力,發(fā)展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另外還要求讓每個學生擁有健康的身心,優(yōu)良的品質和終身學習的愿望與能力,科學和
人文素養(yǎng)。養(yǎng)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從而實現全體學生的發(fā)展,以及學生個體的全面發(fā)展。
二、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新課程改什么,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近一年的教學實踐,學生的學習方式有了很大的轉變,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不斷增強,合作學習也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在教學中我們還要注意幾個問題。
1、不要讓“自主”變成了放任。只要走進課堂,就會發(fā)現:老師把一節(jié)課的問題引領呈現出來后,學習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以及組內、全班展示后,大多問題都可以學習明白,教師再重點進行點撥。這種學習方式,確實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特別是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張揚學生的個性,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但令人遺憾的是,這個自主性學習的理念在轉化成教學行為的過程中出現了異化,認為學生自主了,教師似乎就可以退避三舍了。于是課堂上教師變得謹小慎微,話語不多了。他們在課堂上只是做出一種民主的姿態(tài),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不斷聽到的是“討論討論”“不要拘謹”“要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獨立見解”這一類鼓勵的話語,卻難得聽到他們分析與講解的聲音。豈不知,這種為了強調學生的自主性而弱化教師指導作用的教學行為,就是把自主學習給“泛化”和“圣化”了,是把自主演變成了一種放任。實際上,強調自主學習的課堂,更需要教師充滿睿智的引導。引導是一種真誠的幫助,引導是一種精當的啟迪,引導還是一種熱情的激勵。讓學生的自主與教師的引導合而為一,高度統一,相互促進。關鍵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尋找到“導”與“放”的切入點與平衡點,做到“導”“放”有度。
2、不要讓“合作”停留于形式。我們經?吹秸n堂上在學生沒有充分獨立
閱讀、思考的情況下就進行合作學習的情況,由于學生對教材的理解還不深入,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也不深刻,這樣的合作只能流于形式,只能是為個別優(yōu)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小組合作加工整理的結果與所得也是膚淺的、片面的。同時,各組的成員在組成上也差異過大,自然對各自承擔的探究任務、合作目標在完成質量上有好有壞,影響集體對文本的整體學習效果。另外一種情況是在學生什么都不會的情況下,就放手讓學生合作,這與讓不會走路的孩子學跑步又有什么區(qū)別?還有一種情況是教師只關注合作的結果,忽視了學生在合作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和習慣。合作學習是一種學習方式,是否采用要根據學習內容而定,關鍵是要看實施的效果。指導合作學習時要注意三點:一是做好合作準備。這里有兩層意思,對七年級的學生要教給他們學習方法,特別是對學生進行培訓。另外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一定要留給學生充足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學生必須對所需要研究的問題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然后再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二是明確合作目標。在小組合作之前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小組合作的目的是什么通過合作要達到什么目標,各小組在合作中擔任什么角色、需要完成什么任務,從而有的放矢的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三、教學中怎么提高學生的預習效率?
為了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主動學習意識,也為了學生能學會自主學習的方法,為將來終身發(fā)展打下基礎,我們在教學中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來自主預習課文。但是通過地理課堂的預習,我發(fā)現學生的預習效率并不高。雖然我們的這種教學模式中只要學生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60%—80%的任務即可,但是還有很多同學預習時進度過慢,或是沒有預習。預習對學生學習新知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為學生更好的交流以及展示能提供很大的幫助,同時也
能發(fā)展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能力,概括總結能力等等,但是現在有的學生預習流于形式,預習的效率非常低。所以在預習時我們應該做好以下工作。
精心設計預習的引領問題。打無準備的仗必輸,所以在備課時要把問題設置得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發(fā)自內心地想學,而不是老師逼著學生學;根據課程的總體進度來合理安排預習時間,預習的時間可以自由調節(jié),讓那些學困生也能有信心來完成,讓他們積極參與,而不是看客;問題的設置不能過于籠統,讓學生有明確的預習目標,就如校長說的,把問題分解開,設置成若干小問題,讓學生能找到答案,或是通過思考和交流能總結出答案,問題不要設置得過難,否則學困生就更沒信心了。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加強對學生預習的指導和培訓。地理課堂中,發(fā)現很多同學在預習時只是填空,而不是像有的同學那樣在書中圈點教材,或是在圖中找答案,我們教學中要讓學生知道良好預習習慣不是天生具備的,預習要持之以恒,逐步提高。有的同學經過一段時間的預習后。感到學習成績并沒有明顯的提高,就想放棄預習,這是不可取的。在教學中我們不光強調學生在知識上的幫扶,應該更重視學生在學習方法上的幫扶。
四、教學中為什么要讓學生來展示?
高效課堂中,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要想讓學生的學習有主動性,我們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中就要給學生一定的空間來表現自我,讓他們在學習中有樂趣,有主動性。
讓學生展示,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教學中,教師一言課,學生被動的接受,看似老師把所有的知識點都講到了,而且也講得非常透,但是教學中的效率并不高,原因就是學生沒有主動性,只是被告動接受,推動了學習
的樂趣。讓學生展示,符合初中學生的愛動的特征,這樣就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有主動學習意識,課堂學習效率就會高。
一些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在學習上沒有自信心,教學中讓他們來展示,可以幫助這部分學生樹立自信,要努力為他們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和條件,多給予他們展示的機會。讓他們從點滴的進步中,感受成功的喜悅,進一步樹立自信心。如:平時上課時一些較簡單、容易的問題,盡量讓他們展示,讓他們在同學們面前也能表現自己。老師要及時肯定他們,讓他們認識到“我能行”,克服自卑的心理。
讓學生來展示,可以檢驗學生的自主預習和合作交流的成果,檢驗這兩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對教材的知識掌握程度,由于我們課堂中的時間有限,不可能所有的問題都在課堂上講到,對于一些學生可以學明白的知識,教師沒必要重復,通過展示,特別是學困生的展示,我們可以了解學生哪部分知識學得好,哪部分知識沒有學透,沒有學透的知識再通過小組探究和老師的精講來完成。
我們的教育是為了學生的將來的發(fā)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通過讓學生的展示,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等等。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1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是師生互動、師生交往、師生合作的過程。課堂上教師應成為學生們學習的助手,學生應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我的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能積極創(chuàng)設符合教學內容的問題情境,教學內容的組織以學生的活動為主要形式,啟發(fā)學生在觀察、分析、思考、討論中靈活運用地理知識。但經過我的教學實踐證明:要想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學習,才能學得好。由此可見,學習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條件,它與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密不可分。從地理知識來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點,它為學生獲得直接興趣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教學中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圖片美、文字美、動畫美、語言美,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喚起學生學習的欲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可讓課堂動起來,活起來,以興趣帶動學生的學習。
二、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作用地理教材中有許多地理圖像,包括分布圖、統計圖、示意圖、景觀圖,以及一些帶有啟發(fā)性、思考性的漫畫,而地理圖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生動、形象、直觀的特點,它對于學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及各要素間的內在聯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學中,我注意發(fā)揮圖像作用,運用圖像引導學生“動起來”,使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在學習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點時,首先引導學生閱讀《六大板塊示意圖》,注意六大板塊的范圍及其邊界,然后閱讀《世界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圖》,引導學生觀察地震帶和火山的位置,再與前圖對照,學生相互討論得出結論: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兩個板塊的交界處。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圖像來設計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口、手、腦等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讀圖、分析圖的能力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三、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要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自我發(fā)展,使他們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成為學習的主人。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就要教會學生學習地理的方法,我充分利用地理教學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學會思考地理環(huán)境問題 ,學會解決問題,學會創(chuàng)新和自我發(fā)展。針對地理學的特點,在地理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1)歌訣法:如記我國的行政區(qū)劃和簡稱,利用歌訣記憶,學生學起來就很容易了。 (2)圖像法:地圖是地理知識的重要載體,但平時許多學生對地圖心存畏懼,地圖應用能力較薄弱,指導學生多看圖、識圖、繪圖、用圖,并盡可能使地理知識圖像化,做到以文析圖、圖文結合,尤其像地球的公轉,中國的行政區(qū)劃等知識難點。(3)觀察法: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地理事物,聯系課本上所講授的地理知識,分析地理現象的成因和規(guī)律等,要使學生掌握正確學習的方法,就要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不斷向學生“授之以漁”,減輕學生學習負擔,使學生好學地理。學生只有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就能充分地發(fā)展自我,不斷的成長。以上是我的一些認識,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對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探索,運用符合學生自身發(fā)展特點的教育教學方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才能適應當今教育的要求。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2
進入21世紀,中華大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隨著改革步伐的逐漸深入,一些問題也相繼出現,特別是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尤為突出。新舊觀念發(fā)生劇烈碰撞,教師的教學行為與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期待著新的模式的出現。在這種形勢下,不僅學生,甚至連許多教師都明顯感到不適應,課堂教學中自然也就暴露出一些問題。如教師沒有真正樹立起服務學生、服務學習的思想,對組織學生學習的本質理解不到位;教學中缺乏師生互動,不能靈活變動;不能展示學生的學習過程,特別是思維過程;學生學習活動中探究性學習時間安排偏少;對合作學習的本質——高度結構化的學習缺乏深刻的認識,只簡單停留在課堂分組討論上;教師收集、制作資源能力低下,導致地理課程資源相對缺乏;對地理課程標準把握不準確,等同于過去的教學大綱。
為此,我認為在初中階段地理課堂教學中應著重處理好以下幾種關系:
一、處理好新教學理念與傳統教學觀的關系
新課程強調課堂教學的本質是教師組織學生學習,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課堂上要努力營造適合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發(fā)揮平等中首席的作用。從以教材為主走向以學生發(fā)展為主;從以講授為主走向以指導學習、回答疑問為主;從統一走向分散,這是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因此,地理教師在課堂上要屏棄陳舊的教學模式,努力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把握每一個學生發(fā)展的契機。要參透新課程理念,挖掘新教材內蘊涵的深層次的功能,不能就事論事,按部就班,錯失"動態(tài)生成"的施教良機。
二、處理好教師和學生角色轉換的關系
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的核心是學生的主體參與,上課是師生一起分享理解、體驗生命的價值和自我實現的過程,而再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這必然使得教師的角色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和發(fā)展的組織者、促進者和指導者。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要屏棄強制性的統一思想、統一語言、統一行動,淡化教師權威,允許多元思想并存。與學生真正建立一種彼此接納、彼此敞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著精神交流與人格碰撞的新型師生關系——師生平等的民主關系。
三、處理好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的關系
新課程課堂教學以學生為本,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即讓有閱讀能力的學生充分利用教材、書刊、網絡等,實現自主學習,實現在教師指導下的自我學習。在設計教學活動中,縮減統一講解,增加學生的討論、實驗、觀察及自主探究等等,培養(yǎng)學生個性發(fā)展。合作教學強調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合作交流是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本質觀。因此,初中地理教師要為學生營造民主平等的合作才能完成學習任務的情境,營造民主平等的合作教學氛圍,創(chuàng)設通過合作才能完成學習任務的情境,以幫助學生樹立起合作學習小組,為學生提供多種合作學習的方式方法,增加學生間的互動時間和形式等;或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權,讓學生主動提出課堂合作學習的形式,自由選擇合作學習的方法和手段,在"共生共進"的合作觀念下,實現師——生、生——生的共同成長。
四、處理好學習活動與地理雙基的關系
新課程倡導讓學生從自己的直接經驗中學習,讓學生在活動中、在實驗操作或深入生活實際的過程中學習,或者是從他人的經驗中通過再發(fā)現來學習。實踐證明,只有在夯實"雙基"的基礎上,學生才能有條件地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自由發(fā)展。因此,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和掌握融于有趣的活動中,真正實現在"做"中學,在"樂"中學。
五、處理好研究性學習與接受性學習的關系
傳統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學生們主要是在"聽"中學和在"看"中學。即學生聽教師講解,看教師提供的教具、圖片或音像,在聽或看后思考、記憶,這是接受性學習。新課程倡導研究性學習,即教師暫不把現成的結論給學生,而是組織、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討;進而自己發(fā)現問題、自我思考問題、自行解決問題。和以前相比,更加注重過程。實踐證明,不管是重結論輕過程,還是重過程輕結論都是不正確的;只有將兩者有機地統一起來才合乎課改的觀念。在學生經歷了研究性學習這一學習方式,還沒有得出規(guī)律性認識時,需要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性必要的演示和講授。兩種學習方式缺一不可,不能走極端。
六、處理好創(chuàng)設寬松氛圍與學生自律的關系
新課程要求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設民主、平等、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但所謂的"寬松"是心理上的、精神上的,而不是無組織無紀律的。課堂上既要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這就需要地理教師在開放性的課堂教學中做到收放有度,成分利用自己的調控能力,將課堂調控藝術與學生自律有機地結合起來,把課堂教學演繹到最佳狀態(tài)。教師應深入到學生中去,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對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指導。隨時監(jiān)控合作學習的進程和質量,幫助學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律作用,及時提醒學生自覺遵守學習紀律,調整學習狀態(tài),以飽和的學習熱情投入到合作學習中。讓學生多交流、討論有價值的或有意義的話題,達到"控而不死,放而不亂"的效果。
七、處理好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的關系
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及學習能力,是初中地理教師備課時設計教學的主要出發(fā)點。從這個角度說,所謂的備課,實際上就是備學生,就是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所謂的教學設計,就是為不同的學生設計出符合他們需要的學習計劃、學習方式和學習進度。教學設計應該只是一個教學構想,而不是一份施工藍圖。即使教師深入調查,也無法完全弄清所有學生的情況。所以,新課程的教案應該是動態(tài)性的,靈活多變的。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改變甚至完全拋開事先寫好的教學設計,根據學生的實際問題,憑借已有的經驗,在構想的基礎上展開教學活動。課后要及時反思和總結,進而修訂和完善教案。
八、處理好教材與教學的關系
新課程認為教材是引導學生認知發(fā)展、人格構建的文化中介,亦即"教材是范例"、"教材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教材是師生發(fā)展的平臺"。要求教師應主動參與對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設計,由"教教材"轉向"用教材"。用教材促進學生發(fā)展,教會學會學習,發(fā)展情感,培養(yǎng)良好習慣,提高學習能力。因此,初中地理教師可以從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著眼,整合教材、教具、圖書、資料、網絡、教師自身、學生等各種教學資源,以及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和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對地理教材做出富有針對性的設計,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實施。從周圍地理環(huán)境和教材中優(yōu)選整合教學策略,優(yōu)選整合教學資源,從激發(fā)學生超越于知識之上的智慧、靈感、激情和創(chuàng)造性發(fā)面,來改善和優(yōu)化整個教學流程。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學體制發(fā)生重大變革的今天,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盡快轉變教學觀念,以適應時代的要求。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3
大家知道,只有不斷學習、實踐、總結,才能提高。一學年又將過去了,我又認真研讀地理課程標準和教材,重新回顧這一學年,我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能積極創(chuàng)設符合教學內容的問題情境,教學內容的組織以學生的活動為要形式,啟發(fā)學生在觀察、分析、思考、討論中靈活運用地理知識。但是如何進一步發(fā)揮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改進課堂教學,是擺在我面前現實而又急需解決的問題。面對這些情況,自己有了一些體會和思考:
一、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學習,才能學得好。由此可見,學習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條件,它與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密不可分。從地理知識來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點。它為學生獲得直接興趣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教學中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圖片美、文字美、動畫美、語言美,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喚起學生學習的欲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可讓課堂動起來,活起來,以興趣帶動學生的學習。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我注意發(fā)揮地理知識趣味性的學科優(yōu)勢,充分利用現有的趣味知識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潛在的趣味知識并進行合理的加工,努力尋求趣味知識的切入點進行有目的的導入,使之融入課堂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大陸漂移假說時,先讓學生講一個小故事,不但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課堂上,而且對本課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產生了主動學習的心理,積極性被調動起來。這樣易使課堂更生動,同時調動學生的思考和學習的主動性。在講季風氣候的形成時,我先讓學生回子顧一下自己身邊的風向變化的規(guī)律,再進行教學,不僅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且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探究地理問題。
二、充分挖掘教材,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作用
地理教材中有許多地理圖像,包括分布圖、統計圖、示意圖、景觀圖,以及一些帶有啟發(fā)性、思考性的漫畫,而地理圖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生動、形象、直觀的特點,它對于學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及各要素間的內在聯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學中,我注意發(fā)揮圖像作用,運用圖像引導學生"動起來",使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在學習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點時,首先引導學生閱讀《六大板塊示意圖》,注意六大板塊的范圍及其邊界,然后閱讀《世界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圖》,引導學生觀察地震帶和火山的位置,再與前圖對照,學生相互討論得出結論: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兩個板塊的交界處。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圖像來設計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口、手、腦等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讀圖、分析圖的能力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充分利用課本中設計的"活動",涉及讀圖或繪圖技能的訓練、材料收集和處理,需要動手做試驗、開展社會調查,進行合作討論等各個方面,從不同角度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例如在《多變的天氣》教學時,我利用"活動"中提供的天氣圖,讓學生像氣象預報員一樣播報城市天氣,這樣不僅使學生鞏固了本課所學的天氣符號,還鍛煉了學生讀圖、語言表達能力和應用能力。
三、加強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
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要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自我發(fā)展,使他們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成為學習的主人。要教會學生學習地理的方法,我充分利用地理教學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學會思考地理環(huán)境問題,學會解決問題,學會創(chuàng)新和自我發(fā)展。針對地理學的特點,在地理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
(1)歌訣法:如記我國的主要山脈分布可用此方法:東西走向有三橫,北天陰,中昆秦。湘桂粵贛夾南嶺。東北一西南有三撇,興安太行巫雪峰,長白武夷中間橫,臺灣山脈東分布。喜馬拉雅弧形山,珠峰傲立中尼境,八八四四第一峰。地理歌訣簡潔而明了,方便記憶,在地理學習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圖像法:地圖是地理知識的重要載體,但平時許多學生對地圖心存畏懼,地圖應用能力較薄弱,指導學生多看圖、識圖、繪圖、用圖,并盡可能使地理知識圖像化,做到以文析圖、圖文結合,尤其像地球的公轉,中國的行政區(qū)劃等知識難點。
(3)觀察法: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地理事物,聯系課本上所講授的地理知識,分析地理現象的成因和規(guī)律等,要使學生掌握正確學習的方法,就要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不斷向學生"授之以漁",減輕學生學習負擔,使學生好學地理。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并努力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這是學生發(fā)揮學習主體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輕松、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中,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被激發(fā),思維的火花被點燃。為此,我在向學生傳授地理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有意識地對學生施以情感教育,給予必要的關心、激勵、尊重和理解,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的信心和熱情,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發(fā)揮學習的主體作用。
四、不足之處
(1)過程與方法的結合有待提高。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角色的分工應細化,特別是組內的弱者應真正在其他同學的帶動下有所提高,課堂不應總是尖子生唱主角,應使教學真正面向學生。
(2)師生的交流的平等性應加強。在提出問題時,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實際出發(fā),而不是一味把學生的思路往自己設計的路上引,問題的設計不宜太大,應站在學生的認知角度剖析。
總之,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對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探索,運用符合學生自身發(fā)展特點的教育教學方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才能適應當今教育的要求。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4
一輪復習階段抓實課本和地圖,從近幾年的學業(yè)考試試卷看,命題凸顯三個趨勢:一是內容豐富,覆蓋所有章節(jié);二是緊扣時政與社會結合;三是讀圖題貫穿始終。所以復習時必須要重視地圖的重要作用。從地圖中正確地獲取信息,處理信息,解決問題,是中學地理教學的重點,也是地理考試的一個重點,可以說是“無圖不成題”,地圖是復習、歸納知識的重要載體,也是必考內容,且形式靈活多變,識圖,用圖是學生普遍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許多學生只注意掌握課本的文字內容,而地理空間概念淡薄,“圖文轉化”能力差,不懂得從圖像中獲取信息來回答問題。因此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我們特別注意對學生進行專題地圖的輔導,力求他們掌握課本或地圖冊的一些基礎圖,從這些圖中搜集、整理信息以及進行分析。如:中國地形圖,要熟悉主要山脈的位置,如秦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的分布與長江、黃河的相對位置。還要了解地勢的三階階梯。在復習中我們還要注意把兩幅或三幅有關地圖進行比較,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推理、判斷,以得到系統知識。
復習最后階段回扣課本和地圖。這一階段重新閱讀過去做的典型習題、試卷和錯題集,以查漏補缺,對過去做錯了的題目認真研究,分析錯誤的原因,及時補救并追溯到錯誤的根源,回歸課本,防止出現地理知識返生現象,對地理原理、地理概念理解不透徹的,對地理事物空間分布掌握不準的,要指導學生回扣課本和地圖,重點解決自己覺得不熟悉,掌握不牢的知識點,而不是通讀課本。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5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從而進入更優(yōu)化的教學狀態(tài),使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fā)展。通過使用新教材本人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反思。
一、轉變自己的角色新課程不僅要求教師的觀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師的角色要轉變,教師再也不能把知識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上,而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fā)者、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為此,我在課堂教學中很注意創(chuàng)設民主、平等、自由、和諧的教學氣氛,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處于一種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tài),來積極思維與想象。
二、學會欣賞學生、賞識學生"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理念,教師在尊重學生的同時,還要學會贊賞每一位學生:
1、贊賞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興趣、愛好、專長;
2、贊賞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
3、尤其要注意贊賞那些智力一般,成績一般,性格內向,膽怯的學生。這樣做,會有不少驚喜的發(fā)現。我們老師不要吝嗇你的表場,學生的心靈是純潔透明的,天真爛漫的,十分在乎老師那本來就不多的表揚,而傷心于老師的批評與指責。我們要學會欣賞學生、賞識學生、努力作學生智能的催化劑。
三、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教師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中獲得知識,體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有一定成就感,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在近一個月的教學中,我千方百計做到四個基本點:設情景激發(fā)點,讓學生都想學。設思維展開點,讓學生都會學。設認知停*點,讓學生都學會。設心理交流點,讓學生都樂會。其實,每當茶余飯后之時我還在反思:一些學生在上堂課的表現,思緒是否還游離在課堂之外?為什么個別學生上課時表情冷漠,眼神空洞,甚至上課經常不帶書……或許是因為沒有及時賞識他的各種變化?還是因為沒有滿足他的基本需求?差生轉化還有哪些好對策?我還在進一步不斷反思。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精選」10-29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0-17
初中地理教學的反思10-25
初中的地理教學反思10-31
精選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0-15
初中地理的教學反思11-02
地理初中教學反思范文12-08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精】11-06
【熱門】初中地理教學反思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