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勤奮小學語文教學反思
《說勤奮》是一篇說理性的課文,課文主要通過司馬光和童第周一古一今兩個事例,說明了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以及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這個道理。在教學時,我抓住“勤奮”這兩個字,以讀為主線,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體會到“勤奮”是通過哪些事例表達出來的,并通過第一個例子悟出:成功=一分天才+九十九分汗水;從第二個例子悟出: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由于課文的兩個例子結構很相似,所以在處理教材時,我采用由扶到放的方式,學習司馬光那部分內容時引導多一些,學習描寫童第周的那一部分則放手讓學生自讀。新課結束后我為學生設計了兩道實踐題:如果有一個同學認為自己很聰明,不需要勤奮學習,你會怎樣勸他?如果一個同學認為自己很笨,怎么學也趕不上同學,你想對他說什么?孩子們答得很好。
但在學習第一段時,我有些操之過急,讓孩子們說說文中的“鮮花”與“心血和汗水”是指什么?很多學生不會回答。我想,如果等他們學完全文后再提問,孩子們是可以給我一個滿意的答案的。
蘇教版第15課《說勤奮》是一篇說理性較強的文章。課文通過古今兩個具體的.事例,告訴讀者: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只有一生勤奮,才能有所作為,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文章第一自然段通過設問的形式明確地擺出了自己的觀點: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是勤奮。然后二、三自然段給我們舉了一個古代天資聰明的司馬光靠勤奮成才,另一個是現(xiàn)代的童第周基礎較差也靠勤奮成了才。課文最后一自然段是對全文的總結,號召同學們不忘勤奮,一生勤奮,長大才能有所作為。因此我在教學一開始讓學生找出表達作者對勤奮觀點的句子,讓學生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目的是讓學生明確作者的主旨,初步體會文章前后呼應的寫作方法,學生以一種積極的狀態(tài)投入學習。接著引導學生體會司馬光手中的“鮮花”是和他小時候的刻苦學習和長大后用“警枕”提醒自己努力分不開的,而童第周“勤能補拙”同樣走向成功。然后讓學生討論交流明白“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的真正含義。在這一過程中始終以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資源,使課堂教學為學生服務。在課文結束時讓學生說說關于“勤奮”的名言和根據(jù)生活實際說說同學中勤奮學習的故事,更是讓全體學生以高度的熱情投入了學習!
《說勤奮》是一篇說理性較強的文章。課文通過古今兩個具體的事例,告訴讀者: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只有一生勤奮,才能有所作為,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在還沒有上這課時,我真擔心學生沒有興趣學這篇課文,因為這樣說理性很強的文章該怎樣調動他們學習這篇文章的積極性呢?課文中主要介紹了兩個人物,一個是古代的司馬光,一個是現(xiàn)代的童第周。在學習這兩個人的例子時,我要求學生找出兩個人各自的特點。學生通過仔細閱讀發(fā)現(xiàn),司馬光是“抓緊時間”,而童第周是“勤能補拙”。圍繞這兩個特點,讓學生找找語句來好好體會。同時也讓學生找到了表示成功的句子,從句子中我讓他們找司馬光和童第周成功的標志是什么?當然學生也很容易就找到了作者的觀點,那就是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突破課文的難點“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蓖ㄟ^這樣比較以后的學習,學生理解難點到這里便水道渠成了。
【說勤奮小學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1-16
小學語文《荷花》教學反思01-28
小學語文《假如》教學反思11-29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2-05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12-26
小學語文《太陽》教學反思08-18
小學語文《白鵝》教學反思08-14
小學語文《翠鳥》教學反思08-14
小學語文《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8-14
小學的語文教學反思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