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教學反思 推薦度:
- 小學語文四年級教學反思 推薦度:
- 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番茄太陽》以“我”的見聞為主線,按時間發(fā)展的順序敘述盲童明明的言行舉止,描繪她的音容笑貌,同時抒發(fā)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字里行間飽含著對盲童的喜愛之情。明明雖然看不見美好的世界,可是她美麗可愛,聰明機靈,有一顆善良的心,懂得關(guān)愛別人,她就是一個“番茄太陽”,掛在了我心里,讓我感受到了溫暖。
這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課文帶給我的啟發(fā)也是很多的:有明明(盲童) “笑對生活,對生活充滿希望與無限向往熱愛”的一面,也有明明能“珍惜別人給予自己的愛,又想把得到的愛無私地獻給別人,懂得感恩”,同時又隱含著父母對明明的.關(guān)愛與鼓勵等等。如何讓學生感悟這篇文章中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是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如何引導學生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把這些思想傳遞給學生呢?
我通過備課和查閱資料,打算從“番茄太陽”入手:通過找出文中所出現(xiàn)的三次“番茄太陽”入手,來感知文本?勺约涸谘凶x教材時,感覺這樣教學不易把握,學生的理解能力也達不到這種深層次。于是我把教學分為了三個層面:一是明明的表現(xiàn)如何(找出描寫明明的語句),二是明明的父母是如何對待明明的(描寫明明父母的語言),三是我的反映(描寫我的語言)。我在教學時緊緊抓住描寫盲童明明“笑”的重點詞句,感受明明笑聲中的樂觀,話語中的愛心,品味“番茄太陽”美好的心靈,最終讓學生獲得啟迪。
在這次的教學中,我特別注意突出一些細節(jié),反復地品讀,如明明的外貌一節(jié),采用各種方式讀了很多遍,讓學生閉上眼就能自然形容出她的外貌,同時又把描寫燕子外形的片斷引入,并把燕子中“這就是活潑機靈的小燕子”提到前面,讓學生明白這種習作的方法。我想,當遇到一個好的典型材料時,也應該不失時機地滲入習作方法。另外我對“銀玲般笑聲”一句也細細地研讀,讓學生能真切地感受到這笑聲就在身邊。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這篇課文故事性非常強,我認為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完全掌握和理解課文所有傳達的思想感情,因此開課時我和學生一起學習完生字詞后,就讓學生標段后,把課文分成幾個大部分方便學習,學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務。接下來的課堂其實是很隨意的.,讓學生自己讀課文,也可以同桌、四人小組讀書,學習任務是通過讀書可以了解文中的三個故事,并且可以提出自己的問題或明白文章所傳達的感情。
學生自主讀書的過程中,他們有的自己讀、有的和伙伴分角色讀,有的還把對話和一些故事片段表演了出來,在活動結(jié)束后,我再組織學生全班一起學習課文時,已經(jīng)從孩子們的朗讀聲中和他們的發(fā)言中感受到了他們對課文已經(jīng)有所感悟。
通過這節(jié)課,我感受到了,對于學生讀課文,放手也是一種好方法。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今天聽了張丹君老師的《泉城》一課,想法頗多。張老師能根據(jù)教材特點,注重朗讀訓練,幫助學生理解語言文字,感受泉城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但在朗讀指導的過程中,缺乏有效的控制,教師的主導作用沒有充分的發(fā)揮。
1。恰當發(fā)揮范讀的作用。小學生模仿力很強,教師的范讀對于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十分有效。范讀時機的選擇也要恰當,不是學生初次接觸文本就范讀,我們要充分相信學生對文本的感知能力,在什么時候范讀依具體情況而定,可在學生遇到困難不能解決時范讀,在學生要求范讀時再范讀,教師要做到語言準確,富有激情,表情到位,感情到位,真正為學生起到示范作用。范讀的內(nèi)容:依具體情況而定,為了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文章內(nèi)容可范讀全文,為解決難點可范讀一些重點句段,范讀那些與中心思想關(guān)系密切、語言鮮明生動的段落。范讀時可以由教師范讀,也可以找領(lǐng)悟快、朗讀能力強的學生范讀。
2。朗讀要充分調(diào)動每個學生的參與熱情。朗讀作為閱讀教學的一部分,不是少數(shù)學生的表演、展示,要充分調(diào)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除了要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朗讀以外,教師一定要當好朗讀活動的組織者、調(diào)控員,多抓學生閃光點,多鼓勵學生,讓每個學生的朗讀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朗讀要與培養(yǎng)學生語感,積累語言有機結(jié)合起來。葉圣陶指出:語言文字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呂叔湘先生也認為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也就是說,學習語言的方法不是靠理性分析,而是靠對語言直接感受積累。朗讀就是對語言的直接感受,讀的多了,文章的語言、節(jié)奏、句式、格調(diào)等自然而然地浸潤到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不知不覺中就提高了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力,轉(zhuǎn)化成了自己的語言,古人所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就是這個道理。
4、要處理好朗讀與理解、感悟課文內(nèi)容的關(guān)系。朗讀與理解、感悟課文內(nèi)容都屬于閱讀教學的.范疇,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是緊密相連的,朗讀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感悟課文內(nèi)容,而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才能進行感情朗讀,它們不能孤立地進行,也無法孤立地進行。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充分地讀”,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把它們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學生已經(jīng)悟出了文章的語言美、意境美,我們還能說學生對課文不理解嗎?沒有自己的感悟嗎?通過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朗讀,學生一定能理解、感悟課文內(nèi)容。
總之,朗讀是一種最常見的學習活動,教師要多一些思考,精心設計,使朗讀成為培養(yǎng)語感,學習語言,陶冶情操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藝術(shù)享受,使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瑯瑯的讀書聲。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長城》這篇課文由兩幅長城的彩圖和一篇短文組成,直觀的圖畫和具體形象的散文緊密結(jié)合,表現(xiàn)了長城的雄偉壯觀、高大堅固,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發(fā)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教學本課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激發(fā)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這是一篇看圖學文的文章,四年級的訓練重點是讀文章想畫面,所以在這篇文章的教學過程中也應注意這方面的訓練;谶@一點,在教學中我采用了看圖、學文、想象相結(jié)合的方法,來引導學生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在教學第一自然段,我原本的教學設想是主要通過四步來落實的。第一步是引導學生看第一幅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在你眼中,長城是怎么樣的;第二步,引導學生讀文中的描寫,看看作者是怎樣把這么長,這么氣魄雄偉的長城給描寫出來的;第三步,引導學生思考一下作者運用了什么方法來寫長城的長,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第四步,邊讀邊想象文中所描繪的畫面,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在落實第一步的時候,學生受課文描寫的影響,加之我氛圍渲染得不好,對他們思維拓展的啟發(fā)不夠,學生多數(shù)說的話基本上都是“很長”,“像長蛇”,“像長龍”之類的語句,思維拓展得不夠開。在落實第二、第三步的時候,課上我是把它們糅合在一起的,大多數(shù)學生能夠通過自讀,領(lǐng)悟到這一自然段是通過列數(shù)字和比喻具體形象地寫出了長城的長。而在落實第四步的時候,也是這節(jié)課最欠缺的,就是有感情地讀課文的同時,想象文中所描繪的情景、畫面。這一問題同樣出現(xiàn)在后面品讀“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jié)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币痪洹T谥笇в懈星槔首x,和訓練學生讀寫結(jié)合的設計“你還能聯(lián)想到當時勞動人民修筑長城的哪些情景?”相脫節(jié)。教學中應該如何引導學生讀文章想畫面,讓學生能把抽象的文本在腦中形成具體的表象?這些都是以后在教學中應該尋求對策,努力探索來解決的方面。
此外,在本課教學中還存在一個缺失,就是在學生發(fā)言時,師生對話缺少配合。班級個別學生急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而忽略了其他同學的發(fā)言,忽略老師的講解。這樣的課堂雖然顯得學生躍躍欲試,自主活躍,但無法讓學生在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思想的體會上有更深一層次的提高及升華。這也是今后教學中我應該注重訓練和正確培養(yǎng)的地方。
總之,看圖學文中引導學生讀文章想畫面,師生對話中尋求和諧的秩序,這都需要我去好好努力尋求對策,努力實踐,結(jié)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及訓練。我認為我目前最為重要的是,精心備課,使理論依據(jù)、教材文本、學生情況并重,才能在教學中達到師生雙贏。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母親的呼喚》這篇課文通過作者飽含深情地回憶小時候母親呼喚自己的幾件事,反映了母親對孩子的殷切關(guān)懷、無限愛意,表達了人間真摯、和諧、美好的親情,以及作者對母親的深深眷戀。旨在教育學生體會母愛,感恩母愛。課文通過三件具體事例來表達作者對母愛的深刻感受和甜蜜體驗。
在教學中,我以“情感”為主線,貫穿整節(jié)課。把課文第一段的內(nèi)容制成精美課件,讓學生得到快樂的視覺享受和甜蜜的情感體驗,并由此導入新課。在教學三件具體事例時,我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他們學習的'自主權(quán),讓學生自己選擇先學習哪一件事例。在學習“作者回憶母親和自己在公園的大樹下捉迷藏的快樂、溫馨的情景”這部分內(nèi)容后,我及時讓學生回憶自己童年和母親在一起時最快樂的事情從而勾起學生快樂的回憶和幸福體驗。
在學習“母親在海邊因找尋作者而臉色憔悴不堪、聲嘶力竭地呼喚”這一部分內(nèi)容時,我采用抓重點句進行感悟朗讀的方法,讓學生讀中感悟文中那深厚、親切的母愛。并注重聯(lián)系生活進行課外拓展,讓學生思考討論:如果課文中的母親在海邊一直找不到“我”,可能會怎么樣?同學們思維活躍,有的說:可能會昏倒,得一場大。挥械恼f:可能會急得發(fā)瘋;有的說:可能會跳海自殺。于是我趁機讓同學們聯(lián)系自身:如果自己發(fā)生了什么意外,母親會怎么樣?我講課的這個班的學生正好都是住校生,我及時滲透安全教育:“同學們,我們在校學習一周才能回家,心中想念媽媽,媽媽在家也同樣想念我們,但她更擔心我們的安全,怕我們在外有什么意外。同學們,為了疼我們愛我們的媽媽,無論是在校學習、玩耍,還是在周末回家的路上等,我們一定要事事處處小心,時時刻刻注意安全,好嗎?”
在《母親的呼喚》一課的教學中,我用自己的真實情感做學生情感的催化劑,課堂上不是以知識為中心的單純地“教教材”,而是以教材為憑借,展開思維與思維的碰撞,心靈與心靈的溝通,情感與情感的激發(fā),生命與生命的彼此交流和悅納。這節(jié)課在我和學生心中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反思這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學生在受到老師的感染后,如果我能及時控制學生情緒,讓大家充分發(fā)言,表達出自己內(nèi)心的感悟及受到的教育,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番茄太陽》這篇課文以“我”的見聞為主線,按時間發(fā)展的順序,敘述了盲童明明的言行舉止,描繪她的音容笑貌,同時抒發(fā)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字里行間飽含了對明明的喜愛之情。課文的篇幅較長,我在教學第一課時時,引導學生找出體現(xiàn)“我”心情變化的詞,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我”的心情變化:灰暗——溫暖——喜歡——快樂——感動,并在交流的基礎上找出相關(guān)語句進行品讀,讓學生對作者的心理變化有了初步的體會了解。第二課時的教學以這條情感線索引導學生質(zhì)疑,引學生品味第二條線索——體會明明是個怎樣的孩子。重點引導學生感悟明明的笑去體會明明的樂觀、自強、開朗,以及明明帶給“我”的鼓舞和感染,給“我”帶來的心情變化。理解三處 “番茄太陽”的含義。接著回歸課題,引導學生體會只要具備樂觀、自強、開朗特點的人就能稱為““番茄太陽”。
一、尋找情感變化的線索
課的開始首先讓孩子們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接著在文中找到描寫明明外貌言行的句子,概括特點。重點引導孩子們通過描寫明明笑的句子感受明明的樂觀堅強、熱愛生活。然后,讓孩子感悟明明的笑讓“我”的心情發(fā)生了變化,從“陰暗——溫暖——快樂——感動”,明明的笑給了“我”生活快樂的理由和生活下去的勇氣。最后理解文中三處“番茄太陽”的不同含義。
二、感悟明明的“笑”
首先讓學生找出描寫明明“笑”的句子,交流后出示,接著重點指導學生讀描寫明明“笑”的句子并感悟,品味出明明的樂觀堅強以及笑的感染力。因為有著這樣溫暖的笑,所以明明的臉美得就像“番茄太陽”,也讓“我”的心情發(fā)生了變化。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能緊扣描寫明明笑的句子,逐步深入,使孩子們在品讀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走進了文本,走進了作者的內(nèi)心。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桂林山水》是一篇寫景的經(jīng)典之作,以生動形象的筆觸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讓人讀來愛不釋手。以讀為主,品味桂林山水之美是本課教學的特色。
課文開頭一段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以一個“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麗之景堪稱天下第一。課文的第2、3自然段圍繞“桂林山水甲天下”這一名句分別寫了桂林的山、水的特點,先寫漓江的水靜、清、綠的特點,接著寫桂林的山奇、秀、險的特點。第4自然段寫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所獲得的總的印象,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句收尾。
四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中我首先引導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主要通過讀----找----品----抓(語言表達方式)的學習方法來學習。學生通過學習總結(jié)了這段的表達方法,即:①運用排比句式,比喻的修辭方法準確而鮮明地把水之特點來展現(xiàn);②運用襯托、對比的寫作方法突出漓江水的特點。第三自然段的.寫法與第二自然段的寫法相同,所以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我放手讓學生按照上述方法自學,做到有扶有放,收到較好的效果。本文語句優(yōu)美,讓人百讀不厭。為了讓學生充分地從朗讀中感悟桂林山水的美,我采用了多種不同的讀書方式,如:自讀、品讀、師生合作讀、男女生對讀等,從讀中品味景美,從讀中感受本文的語言之美。為了讓學生認識排比句,我在學習完第二自然段時安排了一個寫話訓練----訓練用排比句式寫話,以提高學生的寫作和仿寫能力。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總結(jié)段,我又一次以引讀總結(jié)全文,揭示“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另外,在教學桂林之山時,我還以抓重點詞語、理解重點詞語為重點,幫助學生積累詞語,如“拔地而起、奇峰羅列、色彩明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只有理解了這些詞語才能更好地讓學生體驗到山之險、秀、奇的特點。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我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桂林的山還會有哪些形狀?并出示了相對應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桂林的山之“奇”的特點。課后我留了一個仿寫作業(yè),并發(fā)現(xiàn)學生模仿例段寫話的積極性非常高,我又利用一節(jié)課時間讓他們交流、互相欣賞。同學們把對比、比喻、排比等寫作方法都用在了自己的寫作中,我想這就是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與寫作”相結(jié)合的精妙之處吧!
當然,本節(jié)課還存在很多不足,如在指導學生讀書的過程中,讀得還不夠到位。在練習排比句寫話時,由于環(huán)節(jié)操作失誤,在下一節(jié)課才補上。另外,在學習完課文之后,如果安排一個“小導游”環(huán)節(jié)效果會更好一些。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威尼斯小艇》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一篇寫景物的散文。以形神兼?zhèn)、靈活多變的語句展示了異國風情和小艇的重要作用。課文通過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夫駕駛小艇的高超技術(shù)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為我們展示了威尼斯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風光。抓住事物特點描寫是課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
多次教學,不斷反思,我深切體會到,教學設計的思路對于課堂氣氛及學生學習、精神、思維的狀態(tài),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教法一:
一、上課,揭示課題,齊讀后問:本文是寫“威尼斯”還是“小艇”?接著介紹威尼斯的地理狀況及當?shù)氐娘L土人情。
接下去的環(huán)節(jié),先引導學生定向自學,幫助學生掃除閱讀課文的障礙。然后引導學生學習單元提示“按課文的幾個方面給課文分段”的方法并給課文進行分段,理清文章的`脈絡。接著讓學生根據(jù)問題,逐層理解課文:
(1)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樣子的?
(2)坐在船艙里的感覺又如何呢?
(3)船夫是怎樣駕駛小艇的?
(4)小艇在威尼斯起了什么作用?最后學生朗讀體會。
這種教學方法教學環(huán)節(jié)步步緊扣,師生達標的意識很強,學生在老師的牽引下能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課堂氣氛有條不紊。但這種設計,學生學習空間受限制,無自主選擇機會;教學環(huán)節(jié)雖步步緊扣,但死板而機械,教學流程具有不變性和明顯的指向性;串問串答,氣氛沉悶,學生參與的興趣不高。
教法二:
首先多媒體播放威尼斯的風光片。教師充滿激情地介紹威尼斯的風光。讓學生被美的風光所吸引,被美妙的語言所感染,然后啟發(fā)學生思考:畫面中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引出課題。
二、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圍中學習。
(1)學生輕聲、自由的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說說你最喜歡哪部分內(nèi)容?
(2)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學習描寫小艇樣子奇特的段落。然后引導學生回答:通過學習,你了解了小艇的哪些特點?能讀出韻味來嗎?學生回答,同學可補充、評議,也可就一些問題展開討論、爭論,讓學生暢所欲言。然后再畫畫小艇。
(3)我采用讀演結(jié)合的方法,讓學生在反復品讀的基礎上和同桌合作,解決疑難問題,然后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表演:一人學船夫駕駛小艇前行,一人為船夫配音。
(4)在學習最后兩段先讓小組合作學習,然后引導欣賞精彩的語句,指出精彩在什么地方。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相機播放威尼斯夜景課件,讓學生盡情地體會“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的安謐靜寂的美。
課末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
1、讓學生想象在生活中都有哪些人用小艇?他們坐小艇做什么?用總分的段式寫一段話。
2、指導學生用“操縱自如”說話,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3、假如你坐在小艇里會說些什么呢?
4、課外引導學生收集有關(guān)蘇州圖片或資料比較一下蘇州和威尼斯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教法二,威尼斯,異國他鄉(xiāng)的地理風貌,對學生來說是十分陌生的。在教學之始,讓學生通過課件“游覽”一下威尼斯水城,讓學生對該水上城市的奇特風光,諸如河道、古建筑、橋梁、小艇、船夫等有個大體的感性認識。這樣既拉近了學生于文本的距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全文的求知欲;又讓學生增長了知識。
用電教手段輔助教學,為課文提供信息,成為理解內(nèi)容與激發(fā)情感的工具。當我在講到威尼斯城夜里寧靜,再一次用了電教媒體,“讓月夜的威尼斯人歇、艇停、城靜的美麗夜色,呈現(xiàn)于學生眼前。兩處用上課件,給學生提供了一“動”一“靜”,強烈對比的生活信息,加深了小艇在威尼斯作用的體驗,感情上會起著“呼應”的作用。
新課程強調(diào)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guān)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zhì)疑、調(diào)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在這堂課中提倡學生充分地讀,用自主閱讀取代老師分析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主動學習,積極思維溶入情感中進行閱讀,加深理解和體驗,在感悟和思考中,受到情感熏陶,注重學生合作與交流的引導,培養(yǎng)合作探究能力,倡導學生大膽質(zhì)疑,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又一學期即將結(jié)束,依據(jù)本學期的教材特點,還算圓滿地完成了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任務。并且不斷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離期末考試不遠了。靜心思索,本學期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有成功之處,也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為了認真總結(jié)經(jīng)驗,吸取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礎,F(xiàn)將本學期的語文教學反思如下:
一、成功之處。
1、 結(jié)合課文和語文園地,逐步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學生對語言的積累。
2、根據(jù)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在平時教學中,做到了認真?zhèn)湔n,用心設計教案,及時批改作業(yè),落實三維目標,根據(jù)班中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每個學生的基本素質(zhì)和接受知識能力的情況,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
3、在教學中加強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重視發(fā)展學生智力,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維、表達能力。結(jié)合“口語交際”和“習作”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4、對課前的預習工作也很重視,不斷教給學生預習課文的方法,讓學生漸漸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
5、盡量做到面批作業(yè),重視學生的書寫,及時表揚書寫整潔的同學,并在全班交流,稍有進步的,及時寫上鼓勵性的語言或鼓勵性的標記,經(jīng)常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規(guī)定的內(nèi)容,培養(yǎng)按時完成作業(yè)的好習慣。
6、加強家校聯(lián)系,加強與家長間的及時溝通,把每位同學家的電話號碼都記載下來,以便和家長聯(lián)系,把學生在校的情況及時反映給家長,共同搞好學生的學習。家里沒有電話的學生,把寫好自己電話號碼的條子,讓學生帶回家,以便家長和老師聯(lián)系。告知老師學生在家的表現(xiàn)。
二、不足之處。
1、全班有三分之二的學生比較努力學習,能按要求完成學習任務。三分之一的同學生學習處于被動狀態(tài),學習不用心,理解能力差、記憶力差,大多家長忙于在外打工,顧及不了孩子的學習生活,需和家長繼續(xù)做思想溝通。
2、媒體教育手段的運用有待加強,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堅持繼續(xù)學習新課程的教育教學理念,提高自己的業(yè)務素質(zhì)。
總之,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要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自己的教學能力更上一個臺階!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依據(jù)教學工作計劃,順利完成了第一至四單元的教學任務,并利用一個多周的時間進行了系統(tǒng)復習,于11月13日進行了期中測試。50位學生全部參加測試,成績比較理想,優(yōu)秀率為96%、及格率為100%。
此次測試,學生總體上有較大的提升。從試卷來看,知識點的檢測較全面,題型有創(chuàng)新,難易度適當,綜合性較強,能較好地檢測學生的能力、測試學生的水平。從學生完成試卷來看,學生大都態(tài)度認真,細心審題、仔細做題,注意工整書寫,也能注意字跡整潔,同時注重做題方法。當然,還有學生丟分是由于漏題、審題不細;有學生屬于聽課不專心造成;有的學生不注重做題方法。
現(xiàn)就學生完成試卷質(zhì)量情況進行分析如下:
一、評價測試題含蓋的知識點。
此評價測試共10個大題,包括的知識點有“多音字”“書寫漢字”“詞語”“課文填空”“古詩”“課文理解”“短文閱讀”“作文”等8個方面。第一題是,用“√”給下面帶點的字選擇恰當?shù)淖x音;第二題是,看拼音,寫漢字;第三題是,把成語補充完整;第四題是,按課文原文填空;第五題是,將下列對應的詞語、詩句、季節(jié)連接起來;第六題是,默寫《題西林壁》;第七題是,《鳥的天堂》選段;第八題是,《絕句》理解;第九題是,短文閱讀《生命》;第十題是,習作。分數(shù)權(quán)重分別是3分、12分、8分、6分、4分、8分、7分、9分、14分、30分。
二、學生答題主要情況分析。
第一題,這一題主要是檢查學生對前四個單元多音字的掌握情況。由于閱讀教學和識字教學中比較重視讀音或多音字,故學生整體掌握比較扎實。只有四個學生出現(xiàn)狀況,都是把“一副(fú fù)手套”的“fù”選為“fú”。這是多音字的讀音掌握不扎實所致,或受口語的影響。還可能有學生是沒有用心而筆下誤。
第二題,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前四個單元“會認讀、會書寫”漢字的掌握情況。就做題來說,學生漢字書寫正確率比較高,出現(xiàn)問題很少。主要問題是:一是個別學生形近字區(qū)分不清,如:一是有學生把“(侍)侯”的“侍”寫成“待”;二是有個別學生有字不會寫,如:一個學生不會寫“縫(隙)”的“隙”;三是個別學生同音字區(qū)分不清,如一個學生把“傾斜”的“傾”寫成“輕”。
第三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前四個單元學過的成語的掌握情況。因課文學習中重視這方面的積累,且在復習時也進行了鞏固,并進行了聽寫練習,故學生掌握比較牢固。丟分的情況有這樣幾種:一是,有一個學生有兩條成語沒有填寫,一個是“神秘莫(測)”,一個是“隨(遇)而安”。這個學生還缺乏認真的態(tài)度。平時作業(yè)就不夠認真。二是,有一個學生不仔細,筆下誤,把“隨(遇)而安”的“遇”又寫成了“隨”。三是,有個別學生把字寫錯,如把“膽小如(鼠)”的“鼠”寫錯。
第四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要求背誦課文的掌握情況。因課文學習中重視這方面,既重視背誦,也重視抄寫或默寫,故學生對課文掌握比較牢固。丟分的情況有這樣幾種:有的學生把字寫錯,如“翻滾”的“滾”,“浩浩蕩蕩”的“蕩”,“齊頭并進”的“齊”,這都是字形掌握不扎實所致。有的學生有字不會寫,如“一堵”的“堵”。還有的學生把要填的內(nèi)容填寫錯誤,如把“浩浩蕩蕩”寫成“飛來”,這是背誦課文不熟練造成。
第五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詩句、詞語的理解與積累。這也是第一次測試這種類型的'知識。由于沒有系統(tǒng)對這一知識點進行歸類復習,則學生出現(xiàn)了一定的障礙,如“千樹萬樹梨花開”一句,大多學生不知道出處,故不能判斷出描寫的是“冬季”景色,就難以正確連線。在老師的啟發(fā)下,學生大都理解,仍有個別學生不能正確連線,說明沒有認真聽。另外,老師讓學生在詩句后面寫上季節(jié),可是,有的學生把“春、夏”兩字寫錯。
第六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學過的古詩的掌握情況。教學中,比較重視古詩的學習,學生能達到會讀、會背、會默寫,故學生在這一題中丟分現(xiàn)象少。問題主要集中在有學生出現(xiàn)錯別字,如:有學生把“橫看成嶺側(cè)成峰”的“嶺”寫錯,有學生把“遠近高低各不同”的“低”寫錯,還有學生把“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緣”寫錯。說明這個別學生掌握不扎實。
第七題,此題主要是檢測對課文《鳥的天堂》的理解。由于學習課文時,對這類知識點都進行了理解分析,復習時也進行了強化,則大多數(shù)學生能較好地完成任務。此題中的這段話選自《鳥的天堂》的第七自然段。丟分的學生不多,主要是填寫不完整,如第一小題解釋“不可計數(shù)”在文中的意思,有的學生沒有很好地聯(lián)系上下文。還有個別學生不仔細,把第一小題的兩問漏掉一問。
第八題,此題同上一題,也是檢測對課文的理解,只是此題選的一首古詩,題目為杜甫的《絕句》。此題第一小題是讓填寫古詩中描寫的六種景物:黃鸝、翠柳、白鷺、晴天、千秋雪、萬里船。有個別學生填寫得不準確,如“窗含西嶺千秋雪”中的“千秋雪”,填為“西嶺”,這是對“西嶺千秋雪”理解有誤。第二小題讓填寫描寫顏色的詞:黃、翠、白、青,可有的學生寫為:黃鸝、翠柳、白鷺、青天,這是對“名詞”與“表示顏色的詞”區(qū)分不清。
第九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此題中的短文題目為《生命》。短文后共有4個小題。第一小題:從文中摘抄4個成語。出現(xiàn)的狀況:一是摘抄不準確,這是對哪些詞語為成語把握不準確,如:有的學生把“夜深人靜”看作成語。其正確成語有6個:眉色飛舞、滅頂之災、支離破碎、奄奄一息、四腳朝天、炯炯有神。二是有學生把字寫錯,如:寫錯“炯炯有神”的“炯”,這是不認真造成。第二小題中的第一問準確答案為:大飛蟲不放棄的是“生命”。有的學生寫為“燈火”,這是理解問題;有的寫為“求生欲望”,這是表達問題。第三小題共有兩問,而有的學生審題不認真,只回答了一問。第四小題,答案就在短文中,可有的學生沒有答對,原因:要么審題有問題,要么閱讀短文不細致,要么態(tài)度有問題。
第十題,主要考查學生寫作文,同時也考查學生的審題能力。這次作文是非命題作文。其要求為:你可能看到過一些自然奇觀,你居住的村莊、社區(qū),你學習的校園可能有令人稱奇的景色,請你選擇一處,用手中妙筆把他們的引人之處描繪出來。大多數(shù)學生能按照作文要求選材謀篇,且能做到語句較通順連貫,能較正確地運用標點符號,還能在描寫時運用學過的表達方法,使文章語句上更生動,主題更鮮明。這些學生主要有:李思萱、席千惠、蘇延開、沙乾易、姜心悅、陳盈杉、林子音、董聞博、賈贈玉、朱文萱、王嘉一、孔一鳴、顏丙豪、張守軒、張一馳、王冠澄、李一民、韓嘉欣、趙晨旭、魏子峻、孫睿雅、姬碩、王徐影、高羽桐、王瀚聰、蘇暢、顏曉羽、胡俊豪、韋澤堃等29位學生。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有的“的、地、得”運用不準確,有的句子還不夠通順連貫,有的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有的字數(shù)達不到要求,還有個別學生書寫欠認真,另外還有幾個學生屬于“跑題”現(xiàn)象,等等。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快樂的足球賽》是一首反映小學生課余生活的詩歌。它描述了放學后一群小學生在草地上比賽足球的情景。
這個單元的'單元提示要求抓住重點段給課文分段,理解課文。在教學這首詩歌時我就抓住課題中“快樂”這個重點詞,通過這個詞讓學生找一找最能反映快樂的一節(jié)詩句來讀一讀。學生讀完那節(jié)詩句以后,讓他們自己說一說為什么這節(jié)帶給你快樂,這樣的話,比教師講要來的好得多。還有一點,讀,首先是讓他們找到后讀一讀,可以說是初讀,第一位學生找到的那一節(jié)是全文中最能體現(xiàn)快樂的一節(jié),這位學生第一次讀了以后,讓她自己說快樂在哪,也可以讓他們看看這個畫面,感受一下他們的快樂,既然那么快樂,接著就讓她再帶著快樂的心情讀讀,這樣學生比第一次要讀的好,這樣就層層深入,達到讀的目的了,學生也真正體會快樂了。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語文教學的本質(zhì)是實現(xiàn)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在教學過程中,引領(lǐng)學生去解讀文本,去品味語言、感悟語言,情感得到熏陶,思想得到提升,師生共同享受語文、享受學習,情感達到共鳴。備課時,我重點思考四個問題:
1、如何讓學生由長城感受到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激起民族自豪感。
2、如何有層次地設計教學,體現(xiàn)教學“不著痕跡、跌宕起伏”的和諧之美。
3如何引導學生從文本準確平實的語言中體會作者情感,品味語言文字表情達意之妙。
4、教學問題的設計要精妙,點撥要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我在思考的過程中經(jīng)歷了一個不斷成熟的過程,它給我?guī)淼氖斋@之大是毋庸質(zhì)疑的,因為自始至終我都思在其中。如何鉆研教材、如何挖掘教材、如何設計大環(huán)節(jié)、如何處理小細節(jié);一句話、一個詞、一個字,讓我體會了語文的魅力;我在上課的過程中和學生一起經(jīng)歷了思維的真實流動和情感的激越勃發(fā)的生成過程,讓我體會到了教語文的快樂。
特級教師王淞舟老師在《閱讀教學:指向文本秘妙》一文中指出:“一篇課文在存在許多教學價值點的情況下,教學設計不僅應該關(guān)注文本的核心價值,更要抓住‘語文核心價值’。重點挖掘課文隱含的語文學習價值,重點訓練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和表達能力,重點完成語文課應該完成的教學目標,而適當弱化文本中可能隱含的其他教育價值,比如科學普及價值、社會生活認知價值、思想品德養(yǎng)成價值、生活能力指導價值等,一句話,盡量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文’課!备鶕(jù)這一教學思想,我以一根主線貫穿始終,即認識長城,讓長城的形象在腦海中、在心中不斷充盈、深厚,使課堂、教師、學生、作者、文本渾然一體。
我在課前談話時設計了這樣一個話題:哪些同學去過長城,把你看到的和學生聊一聊,也可以說說你的感受。接著我悄然無痕地將學生引入《長城》一課的學習:相信大家通過今天的學習,對長城一定會有更深的認識和理解。此設計讓學生產(chǎn)生了閱讀期待,上課伊始,學生就懷著一種期待、一種探究走進課堂、走進文本。整體感知時需要問題作為引導,因此我對學生提出了初讀的'要求:放開聲音,大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用心感受,文中哪些地方令你印象深刻。從學生的發(fā)言來看,學生此時對長城的印象比較粗略,直觀,因此深入探究文本時,引導學生自由讀課文,把自己情不自禁想贊美、想大聲讀的句子讀出來,或邊讀邊仔細地琢磨體會,把深受觸動的詞語或句子做上記號,把體會寫在旁邊。以“感受長城形象”這樣一根主線引導學生展開閱讀,去深入思考,給了學生“我即作者”的閱讀體驗狀態(tài),親身經(jīng)歷感受文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關(guān)注文字背后蘊藏的內(nèi)容。學生通過感悟語言,想象情境、聯(lián)系歷史背景資料感受長城,由長城去感受中華文化,此時,長城在我們心里,不再是有條石和方磚筑起來的城,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是我們中華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我們知道,文本是作者思想意識、藝術(shù)品位和文化視野的濃縮,如果我們的教學僅限于文本是不夠的,尤其是讀它時,令我們的心為之一震的文章,我們必須具備與文本背后更廣闊的作者思想對話的意識。只有將文本架構(gòu)與作者思想的坐標中,接軌與作者的文化視野中去審視、去解讀、去對話,文本才會變得豐厚起來,才會真正形成內(nèi)心深處最永恒的內(nèi)容,我們對文本的解讀、品味也才能更準確、更具有魅力。所以課前,我給學生布置了查閱關(guān)于長城的資料并認真閱讀這項作業(yè),在課堂上,結(jié)合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對長城的了解,我適時補充或糾正,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長城的雄偉氣魄、古代勞動人民修筑如此浩大工程的艱辛和不易,還有他們的無窮智慧,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生命價值得到了提升。當然,文化的熏陶、思維的拔節(jié)、生命的躍進,如果只停留與課堂,只停留于感受,顯然沒有真正的意義和價值。只有當這種思考根植于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在呼吸之間、在意念之中,教學才產(chǎn)生了意義和價值。所以我一方面在引導學生挖掘文本內(nèi)涵,體會作者的情感時,一方面又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感悟與朗讀相結(jié)合,學生的思維、情感、語言、精神都得到了發(fā)展,我們看到了學生從抽象的意識情感走向真真切切的生命的歷程。例如:
學生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時,都被長城的長和雄偉的氣勢所打動,不由自主地想大聲讀,想贊美長城。我指名學生讀,引導學生互相評價,在評價中再去品味句中重點詞,學生的感悟是多元而獨特的,我一方面尊重學生對文本的多元理解,另一方面注意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的語言特點和情感基調(diào)。學生通過抓重點詞句感悟文本之后,我再讓學生有感情朗讀,此時學生的朗讀比此前有進步,但我認為學生讀得感情還不夠充沛,我范讀,再讓學生讀,學生此時的朗讀又有了提高。學習第二自然段,學生了解長城的“城”各部分的構(gòu)造及其作用時,了解“這是什么時候修建的長城”這一知識點后,我用詩化的語言、真實的感情講述:世界上沒有哪個民族用兩千年的時間來修一道軍事防御工程,此時在你心中,長城的長還是指他的長度長嗎?長城的長不僅是長度長,還有修筑的年代長。有了這樣的感受,當你看到長城時,會怎樣贊嘆?再讀第一自然段。在教師語言渲染的推動下,學生此時的朗讀是發(fā)自肺腑的讀,聽不出帶有朗讀的技巧和方法的生硬朗讀了。
反思本節(jié)課的教學,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也是值得我思考的地方:如何讓課件不成為課堂教學的“虛設”;如何讓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充分的展示和發(fā)展,在此后的教學中,我會繼續(xù)努力探索和實踐,追求課堂教學的最高境界——終至無痕的課堂。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練習設計:
1、請在正確讀音下邊打“√”。
(1) 我看他有點打蔫(nān yān)兒。
。2) 當我準備在家里的儲藥柜里找藥時,卻突然怔(zhēnɡ zhènɡ)住了。
。3) 走廊里想起了腳步聲,只是較平日拖沓(tā tà)。
。4) 時間艱澀(sè shè)地流動著。
2、照樣子,寫詞語。
喋喋不休
搖搖晃晃
喋喋不 來日 長 按 索驥 忐忑不
3.用“假如”寫一句話。
4.讀句子,說說自己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了什么。
。1)時間艱澀地流動,像沙漏墜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2)我知道應該不斷地磨練他,在這個過程中,也磨練自己。
。3)我的心立刻軟了。是啊,孩子畢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在教學《獨坐敬亭山》這首古詩時,我在學生介紹完李白的相關(guān)資料后,又補充介紹了這首詩的寫作背景:當年,詩人被迫離開長安已整整十年,世態(tài)炎涼,長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飽嘗了人間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詩人通過對敬亭山景象的描寫,抒發(fā)了因懷才不遇而產(chǎn)生的孤獨寂寞的感情。有了這個知識,學生對于整首詩意思的把握就更加容易了,在匯報完一二句的詩意后,我追問道:“你從哪些詞上能體會出詩人孤寂的心情?”學生馬上答出:“眾鳥高飛盡”的“盡”字,“孤云獨去閑”的“孤”和“獨” 字,都能體會出詩人的`孤寂。因為詩人的孤獨,他看到鳥兒和白云似乎也不愿陪他,都離他而去了。我微笑著表揚了發(fā)言的同學,班級的同學也表示贊同。這時,趙習雯同學舉起手來,說:“老師,我還有不同的理解!蔽易屗f說看。她說:“我覺得從‘眾鳥’和‘閑’可以看出鳥兒雖然是要飛向遠方,但是也有自己的伙伴陪著。天空中雖然只有一片云但是它也是悠閑自在地飄走的。而這就與詩人的孤寂形成了對比,顯得詩人更加孤獨和寂寞了!甭犃怂陌l(fā)言,我首先予以肯定,并鼓勵其他同學今后和要這樣發(fā)言。同時我也感到這個孩子真的很有想法,并且她還能夠把自己的見解清晰得表述了出來。如果課堂上,其他的學生也能如此,我們的語文課不就上出“語文味”來了嗎?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烏塔》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描寫了一位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這對從沒出過遠門的中國小朋友來說,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因此這篇課文無論是從內(nèi)容上,還是思想意義方面都讓我班學生感到新穎、高興。故對這篇課文的讀書積極性相稱高,可以說是主動地去讀,專注地去讀,興致勃勃地去讀,自然收獲也相當多。無論是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啟迪,還是審美的樂趣?傊,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真正做了一回主人。
學完課文后我在班級里舉行了“一個14歲的小姑娘獨自漫游歐州,畢竟是好,還是不好?”辯論會。這是我班學生最喜歡的一種學習形式。正反雙方進行了一場激烈的“口水之戰(zhàn)”:
正方認為只要作好充分的預備,可以一人外出旅游,這對烏塔今后的'成長有好處;烏塔真勇敢,讓人好佩服;這是他們做夢都不敢想的事;烏塔是那么自由,離開爸爸媽媽的管束,像小鳥那樣飛出去了。哪像他們除了學校就是家,活動的空間那么小,簡直是井底蛙,籠中鳥;什么時候他們也像烏塔那樣出去走走,闖闖,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出色……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教學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4-19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04-14
教學反思小學語文12-28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7-10
語文小學教學反思11-26
小學語文教學教學反思01-04
小學語文《假如》教學反思11-29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06-12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精選]07-11
關(guān)于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