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的經(jīng)典語錄
1、十大愿王以禮敬諸佛列為第一,禮敬并非僅向佛像叩頭禮拜而已,是無論善惡,對一切人均要恭敬,一律平等看待,此系菩薩道之基礎(chǔ)。
2、文殊菩薩教我們要“系心一佛”,系是系念,心里面常常掛念著,念什么?念一尊佛,系念在一尊佛上。我不系念行不行?不行。你要不系念一尊佛,你會胡思亂想,你系念的東西太多了。
3、“無我、無私”,我常常念著這兩句話。我們學(xué)佛,轉(zhuǎn)惡為善、轉(zhuǎn)迷為悟、轉(zhuǎn)凡成圣,就從這個地方轉(zhuǎn)。
4、世間第一樁事業(yè),真正有價值的事業(yè),真正有意義的事業(yè),莫過于教育。你看這些從事于教育工作的人,為國家、為社會,奠定和平、安定、繁榮、興旺、幸福的根基,他們在播種、在造福,讓大家享福,所以這是無比殊勝偉大的事業(yè)。
5、學(xué)佛,要緊的是學(xué)放下。佛教我們放下,這個“放下”不是事上放下,是心上放下。
6、依照經(jīng)典所說的理論、方法去修學(xué),契入的境界與經(jīng)典上所講的相應(yīng),這就是正法;如果我們廢棄戒律,曲解經(jīng)典的理論,在日常生活當(dāng)中與佛菩薩的境界完全相違背,這就是邪法。
7、佛法重在行。解是手段,行是實質(zhì),你能解不能行,你一生所修學(xué)的全都是福德,沒有功德;能解又能行,福德就轉(zhuǎn)變成功德。
8、他沒遇到佛法,這是沒這個福份。即使遇到了,遇到了不懂,也等于沒有遇到;或者是懂,懂得不多,懂得不夠深度,影響了信心。如果不能夠建立堅固的信心,那個信心就像俗話所謂的露水道心,若有若無。
9、人生苦短,彈指之間就過去了,所謂是“萬般將不去,唯有業(yè)隨身”,何必去造業(yè)?人不能不覺悟,不能不及早回頭,所以斷惡修善要趁早,要趕快!
10、清凈是自受用,慈悲是他受用。清凈是對自己,不是對別人;慈悲是對別人,不是對自己。
11、無論什么事情,看淡一點好,不要太認真,心地愈清凈愈好,心量愈大愈好,為什么?與自性相應(yīng)。
12、身的惡業(yè)有三個,殺生、偷盜、淫欲;反過來就是身的三善業(yè),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你看這個標(biāo)準多么簡單!這個標(biāo)準的境界淺深廣狹,完全看你自己的善根、因緣、程度。
13、古大德教我們多念佛,諸位要曉得,念佛就是消業(yè)障,為什么?你起心動念打妄想就是業(yè)障,你一天到晚講廢話是業(yè)障。
14、世間法叫“為學(xué)日益”,它是講知識,講學(xué)術(shù),我知道得愈多愈好。佛法是為道,道是心,為道要日損,損是減少,減少什么?減少你的妄想,減少你的雜念。
15、一定要曉得,清凈心起作用就是般若智慧;我們心不清凈,你再聰明、再有智慧,都叫世智辯聰,不是般若智慧。
16、依智不依識,智是理智,識是感情,學(xué)佛的人不要感情用事,頭腦要冷靜一點,要理智一點,才不至于做錯事情。所以要冷靜、要理智,決定不能感情沖動。
17、你不信、不愿、不念佛,沒有佛保佑你,你就是無福之人!你真肯信、肯愿、肯念佛,一切諸佛都保佑你、都護念你。一切諸佛之所護念,這是福大。只要你發(fā)心,萬緣放下、聞經(jīng)受持,無論你是菩薩、是羅漢、是凡夫,甚至是阿鼻地獄眾生,統(tǒng)統(tǒng)都得不退轉(zhuǎn)于無上正等正覺,這是慧大!
18、改過是修福的基礎(chǔ)。修福先要改過,就是先要消災(zāi)。先不求福,先消災(zāi),修的福才能真正得到受用,諸佛菩薩、天地鬼神賜福,我們才能接受。積習(xí)不消除,去修福,福來了往往造更大的罪業(yè)。
19、真正學(xué)佛的人,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無論是順境逆境、善緣惡緣——緣是講人事,善的人事、惡的人事,對我們修行人來講,統(tǒng)統(tǒng)有恩德。什么時候你能夠在這個角度里面看清楚,你的境界就會不斷向上提升。你的功夫得力了,你肯定是煩惱輕、智慧長。
20、我們世間,有的父母對于兒女,兒女有時候不孝順,父母有的時候還會痛恨這個兒女。佛不會的,眾生做再大的惡業(yè),佛還是念眾生,這真慈平等。
21、的確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今天成熟,這才能遇到。遇到佛法,聽到佛法能夠聽得懂、聽得歡喜,又能發(fā)心信受奉行,這個好難得。更難得的是遇到正法,現(xiàn)在是末法時期,要遇到正法,實在不容易。
22、一定要知道,道場的功能是教化一方!能勸這一方人斷惡修善、破迷開悟,這個道場建的有功德;如果這個道場做不到這樁事情,甚至于把眾生修行道路指錯,那他要背因果責(zé)任,這個因果責(zé)任都是在地獄。
23、“!笔菑纳菩衼淼,行善是因,得福是果,業(yè)障沒除,福也不易得到。先要修清凈心,心地清凈是第一善。心地不清凈,縱然修善,善里有攙雜,不純,業(yè)障消得不徹底。使自己心地清凈,要改過,將心地真正做洗刷的功夫。
24、佛家的宗旨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可是佛家又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我們聽起來好像是很矛盾,其實它有道理,就是慈悲跟方便都要建立在般若波羅蜜的基礎(chǔ)上。
25、經(jīng)讀多了、聽多了,對于這些事情知道得很清楚,自己也會講,為什么還會被它障礙?這就是一些人所說的“看得破,忍不過”。為什么忍不過?習(xí)氣太重,也就是妄想分別執(zhí)著太重了,我們沒有在這上下功夫。
26、拜佛,這也是修恭敬心,修一切恭敬——我們對人對事對物,都要像對佛這樣的恭敬。我們以誠敬心處事待人接物,無論順境逆境都用真心,這就是拜佛。
27、我們供養(yǎng)父母,甘旨無缺是事相上的供養(yǎng),如能成圣成賢,符合父母的希望,是真供養(yǎng)。供養(yǎng)佛,香花燈燭是事相上的供養(yǎng),依教奉行乃是真供養(yǎng)。
28、古大德常教人回頭是岸,從哪里回頭?從五欲六塵回頭,從自私自利回頭,從迷惑顛倒回頭,從一切罪業(yè)回頭。
29、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30、佛經(jīng)的文字稱為“變體文”,換句話說,是當(dāng)時的白話文,它比古文容易懂得多。翻經(jīng)大德為什么要這么作法?目的是讓文學(xué)水平低的人也能看得懂佛經(jīng)。
31、我們多讀一點佛經(jīng),多聽、多記一些,以為自己智慧開了,錯了,那是記問之學(xué)。智慧開了,你煩惱、無明沒斷,要曉得那不是智慧,那叫“世智辯聰”。
32、佛看我們迷惑顛倒,他以種種方便來誘導(dǎo)我們、啟示我們,希望我們豁然覺悟又恢復(fù)到本覺,這就是佛度眾生。
33、真正佛弟子,第一個對于佛陀真誠的教誨,要深信不疑;第二對于佛所講的道理,要透徹地理解;第三個佛所說的至善的行為,要真正做到。
34、佛門常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是真正的慈悲。這個慈悲心是從本性里面生的,自然流露的,是清凈的,是平等的,沒有說對這個我特別喜歡,那個討厭,沒有。
35、佛講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八萬四千是無量煩惱的歸納,并不是只有八萬四千。佛是大醫(yī)王,能治一切眾生的病。八萬四千煩惱是病,八萬四千法門是藥,佛用各種法門來對治不同根性眾生的病。
36、起念即妄,真如本性中并無念故。凡夫染念不停,不得不借用念佛之念,治其住塵之念。蓋念佛之念,無非真如之本體,卻是趨向真如之妙用。真如是清凈心,佛念是清凈念,同是清凈,得以相應(yīng),所以念佛之念,綿綿密密,能至念而無念,故曰勝方便。
37、上善是根本善,我們身口善是下善,不是上善;上善是指心里頭沒有一個惡念,對人、對事、對物一片慈悲,全心全力照顧別人、幫助別人。
38、如果在世界上有八千人,真正斷惡修善,放下貪嗔癡慢,學(xué)習(xí)倫理道德,起心動念與一切善法相應(yīng),把這個惡法統(tǒng)統(tǒng)都放下,地球上這些災(zāi)難都沒有了。
39、佛法重實質(zhì),不重形式,釋迦牟尼佛當(dāng)年在世,只有講經(jīng)教學(xué),沒有形式;形式上大眾在一起修行,是以后祖師大德們提倡的。修行是個人事情!自己認真努力斷煩惱,把自己的貪嗔癡習(xí)氣除掉,這才叫修行。
40、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確實能治眾生一切病,能治眾生煩惱病,能治眾生妄想病,能治眾生牽腸掛肚的一切病,能治眾生生死病,所以釋迦牟尼佛贊嘆阿彌陀佛是大醫(yī)王。
41、要積功累德,不但要抓住機會,還要有高度的智慧。佛法里面常講要種福田,你是不是真的種在福田上?你要認識哪些是真正的福田,哪些是假的福田,你自己要用智慧去辨別。
42、正覺,梵語講“三菩提”,是阿羅漢跟辟支佛的地位;正等正覺叫“三藐三菩提”,是菩薩的地位;佛是無上正等正覺,在佛經(jīng)里面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們學(xué)佛,求的是什么?求的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43、一切染幻皆應(yīng)空有不著,娑婆是染虛妄,西方是凈虛妄,西方極樂世界以及華藏世界均是唯心所現(xiàn),不是外面來的。知道西方佛全是心中變現(xiàn)出來的,即不著有,而求見佛生西即不著空。非仗他佛之力,自佛不易現(xiàn)前也。
44、世出世間法,都是以做人為基礎(chǔ)。做人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把人際關(guān)系處好。古人有所謂“做事難,做人更難”,這是真的,一點也不假。
45、每天不一樣,這個我們現(xiàn)在還做不到,我們現(xiàn)在充其量只能做到每個星期都有進步,進步的幅度有高有低,最低的限度也有一點小進步。心愈來愈清凈,業(yè)障愈來愈少,智慧愈來愈增長,這樣修學(xué)才能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離苦得樂、法喜充滿。
46、善人、惡人,都是修行人的一面鏡子!善人是我們的大善知識,惡人、冤家對頭也是我們的大善知識,沒有這些人,我們不能成就。
47、一定要知道,凡是會引起你發(fā)脾氣的,都是魔現(xiàn)前。魔看到你功德修得那么多,沒法子破壞,就想辦法讓你生氣。你也真乖、真聽話,就把功德燒掉,這是什么?沒有智慧。
48、佛法是為道,不是為學(xué)。老子說得很好,“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道修什么?就是修的清凈心。
49、這個世間人,被財迷了心竅,患得患失,一生都過著苦日子——沒有的時候想貪有,有了又怕丟掉,真的是天天在操心,結(jié)果那都是冤枉心。
50、六祖講“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世間有沒有過?過太多了,什么叫不見?不是你眼睛沒看見,不是耳朵沒聽見;眼也見,耳也聽,眼見耳聽為何不見?心清凈,沒有放在心上。
51、佛法永遠是慈悲的,永遠是和諧的,如果家庭不和,那你就要特別留意,要認真地去反省,你要肯定佛法沒有錯誤,是你自己學(xué)錯了!
52、我們曉得,所有一切法門,在今天一生當(dāng)中決定可以成佛的,只有念佛求生凈土,所以我們要把這個法門介紹給已經(jīng)學(xué)佛的人。他不能接受,那他有障礙;他有障礙,我們要有耐心慢慢地等,等他業(yè)障消除之后,他就會回頭。所以要有耐心,要能夠歡歡喜喜地去幫助他。
53、我們自己得到了,知恩報恩,我們要怎樣報佛恩?我們要幫助佛弘法,推廣佛陀的教學(xué),讓一切眾生都能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這就是報佛恩。
54、真誠清淨(jìng)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
55、佛菩薩沒有自己,真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眾生相是沒有空間,無壽者相是沒有時間,佛菩薩徹底放下,心里頭不執(zhí)著這些相,所以他見性。
56、“自私自利、名聞利養(yǎng)、貪嗔癡慢、五欲六塵”這十六個字,是六道眾生的煩惱習(xí)氣,是無始劫來生死的根本,你只要沾染上一、兩個,無論你怎樣精進努力地修學(xué),你都不能成就。
57、佛在《無量壽經(jīng)》里面,教給我們“仁慈博愛”。什么是“仁慈博愛”?我們愛自己,用愛自己的心,平等地愛護一切眾生,這就是“仁慈博愛”。
58、修行人忘失菩提心,輕則懈怠廢弛,重則道心全退,大乘學(xué)人不能片刻離開菩提心。道者不可須臾離也,修道與求學(xué)一樣,不進則退。
59、我們過去不得罪人,今天別人就不會得罪我;我過去沒有陷害人,今天別人怎么會陷害我?我們受人侮辱,受人毀謗,受人陷害,都是自己造的。
60、諸佛菩薩千經(jīng)萬論,無量劫的教導(dǎo),無非是告訴我們這么一樁事情,無非是勸導(dǎo)我們看破、放下而已?雌剖裁?萬法皆空。放下什么?放下妄想分別執(zhí)著。一切都看破放下,你就會大徹大悟,你就會得大自在!
61、念佛一定要趁早,所謂是“練兵千日,用在一時”。我們現(xiàn)在天天在訓(xùn)練,心里頭只有阿彌陀佛,沒有雜念,給諸位說,什么樣的業(yè)障都沒有了。
62、學(xué)了佛,明白了,知道要把世緣,這個世間恩怨、債務(wù)的這種緣,轉(zhuǎn)變成法緣。轉(zhuǎn)變成法緣好——菩提道上做同伴、做伴侶,互相勉勵,一起成就。
63、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這是世出世間第一等的大事業(yè)。所以我們的身體是為佛法、為眾生服務(wù)的工具,有緣,我們認真努力去做;沒緣,沒緣更好,可以休息,省事!
64、如果我們煩惱斷盡,六波羅蜜也就沒有了。六波羅蜜是藥,煩惱是病,你有病吃藥;病好了,藥就不要了,藥要丟掉。所以《般若經(jīng)》上才講,“法尚應(yīng)舍,何況非法”。
65、佛法發(fā)源在印度,十一世紀之后,佛法竟然在印度滅絕了,這不是佛法有障礙,而是這個地區(qū)的眾生有障礙。
66、我們要在經(jīng)教上用上十年,哪有不開悟的道理?這就是世尊在《遺教經(jīng)》上講的“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十年學(xué)一部經(jīng),絕對不能學(xué)兩種,一定會成就,根性再鈍的人都會有成就。
67、因為真心本性盡虛空遍法界,所以佛教給我們,起心動念為一切眾生著想,所修積一切善業(yè)功德,我自己不要,都回向給十方一切眾生。為什么教你這么做?能夠幫助你破我執(zhí)。
68、如果你在一切境緣里面,境是物質(zhì)環(huán)境,緣是人事環(huán)境,永斷貪嗔癡,你的心純善無惡,所謂是“境隨心轉(zhuǎn)”,你的境緣統(tǒng)統(tǒng)都轉(zhuǎn)過來了——一切時是好時,一切日是好日,一切處是好處,沒有一樣不吉祥,一切吉兇禍福,你不用再去過問了。
69、我們要把佛陀的教育真正做出來,做出來是自度,做出來給別人看是度他。在今天這個世界弘揚佛法,是要把佛法做出來給別人看,用口說人家不相信,不能接受。
70、佛法的修學(xué),同學(xué)們特別要注意,佛法叫“內(nèi)學(xué)”。內(nèi)是什么意思?內(nèi)是觀察自己。觀察自己,你才能成就。
71、心里面貪嗔癡的煩惱,一定要把它伏住。用什么方法?心里一起念頭,阿彌陀佛,馬上轉(zhuǎn)換過來。你這個功夫用久了,所謂“習(xí)慣成自然”,妄念自然不生,那你就成功了。
72、修凈土的同學(xué)都知道,心清凈,身就清凈。身心清凈的人坐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的氣氛,外國人所謂的磁場就變好,縱然他不說話,我們跟他坐半個鐘點、一個鐘點,也歡喜得不得了!
73、經(jīng)典是佛的法身,你能夠把經(jīng)典里面所講的道理、方法、教訓(xùn),都能夠做到,你就等于跟釋迦牟尼佛天天在一起,等于跟阿彌陀佛天天在一起。
74、中國人常常說“心有千千結(jié)”,這個結(jié)是什么?你的憂慮、憂愁、牽掛、煩惱。我們六道凡夫確實真的是心有千千結(jié),這結(jié)打不開,為什么打不開?放不下。
75、佛法所修覺、正、凈。禮拜修清凈心。拜佛時心里沒有妄念,至誠恭敬,身體動作要按照規(guī)則五體投地,每一個動作都要做得很正確。這是最高明的養(yǎng)生之道。身體是機器,如常不動,就會出毛病。禮拜是最好的運動。因此,有人一天拜一百、三百、三千拜。
76、世間最大的好事、最大的善行,無過于幫助眾生覺悟。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xiàn),他一生干什么?教學(xué)。他教學(xué)不收學(xué)費,不分國籍、不分種族,不分信仰。
77、我們現(xiàn)前這個社會,五欲六塵誘惑的力量太大,我們有什么力量來抗御?我們凡夫不受誘惑唯一的方法,就是不離開經(jīng)教,不離開佛菩薩,無論在什么地方,佛菩薩與我同在。
78、這個我喜歡,那個我討厭,這個我要捧他、贊他,那個我要毀謗他,我要打倒他,搞這些東西,統(tǒng)統(tǒng)都在造罪業(yè)、不了解一切法的真相!
79、經(jīng)選一部,天天念它,念到熟悉,不要求解,為什么?經(jīng)里沒意思,你求什么解?你所了解的統(tǒng)統(tǒng)叫打妄想。開經(jīng)偈講“愿解如來真實義”,你所解的都是胡思亂想,決定不是如來真實義。
80、有幾個人享福而不迷的?特別是在六道里頭,有幾個人享福而不造業(yè)的?所以,佛特別教誡菩薩修福、惜福、不享福。
81、我們修行最關(guān)緊要的,就是要放下是非人我,因為這是最嚴重的障礙。是非人我放下,絕不談是非,絕不聽是非,絕對不說是非,我們的心就清凈了。
82、這個世間人善變,喜怒無常,人家跟我們很好很好,你要知道,那是假的——人家對你怎么好,最后對你不好了,把前面好處都一筆抹殺了。這就是什么?感情用事。感情用事,無不是業(yè),無不是罪,那就大錯特錯了!
83、念佛的時候,不見能念之我相,也不見所念的佛相,中間也不見所執(zhí)持的名號,這叫“三輪體空”。
84、六根接觸六塵,世人以為是樂,其實是苦。五欲六塵乃是生死冤家,生活苦才能激發(fā)道心。佛訓(xùn)示以苦為師,太苦了必然想辦法脫離這個娑婆世界,所以生活環(huán)境不好的人未必不是幸福。
85、在我們?nèi)粘I町?dāng)中,最容易犯的是盜戒。在佛法里面,凡是以種種不正當(dāng)?shù)氖侄,將別人的利益,想方設(shè)法據(jù)為己有,這都屬于盜心、屬于盜行。
86、有利害得失,沒有不造業(yè)的——遇到順心的事,生歡喜、生貪愛;不合自己情意,生怨恨、生嗔恚。不僅嗔恚是煩惱,貪愛也是煩惱。貪愛的果報是餓鬼道,嗔恚是地獄道。
87、佛所講的我們完全做到,就是供養(yǎng)。不僅是供養(yǎng)諸佛如來,是供養(yǎng)我們的自性、供養(yǎng)一切眾生,自性得到好的養(yǎng)分,智慧就開了,自性里所含藏?zé)o盡的福德,自然現(xiàn)前。
88、布施,這里頭有財布施,有法布施,有無畏布施。財里面有內(nèi)財,有外財。什么是外財?身外之物是外財。用我自己的身體勞力、智慧,為大家服務(wù),這屬于內(nèi)財。外財要布施,內(nèi)財也要布施。
89、什么樣的思想、見解絕對正確?記住,心清凈、平等、慈悲,與這三條相應(yīng)的思想見解絕對正確。如果我這個思想見解不平等、不清凈、不慈悲,這就是錯誤的。
90、迷惑、煩惱、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這總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點,一個月比一個月好,能夠做到一個月比一個月好,那我就很恭喜你。為什么?你的功夫得力了,非常得力。
91、你用真心去做,幫助這個世界、幫助這個社會,只問耕耘不問收獲,別人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知道,你也不會驕傲,也不會覺得光榮,為什么?應(yīng)該做的。不知道,不知道更好,少了很多麻煩!
92、說實在話,我們凡夫的業(yè)障很重,想做好事,要靠三寶力量加持。如何能感得三寶加持?只要我們真正發(fā)心,有決心、有毅力,為眾生,不為自己,自然就感得三寶加持。
93、你在佛門修福,將來福報在哪里?佛在經(jīng)上跟我們說,你修上品十善,你將來得天身,到天上去享天福;你有五戒、有中品十善,你來生到人間來享福,你不失人身。
94、儒跟佛,道家也不例外,教我們什么?孝親、尊師。你能孝親,你的學(xué)問、你的德行就有根;你能夠親近明師、親近善知識,你的學(xué)問、德行就有本。只要有根本,枝葉花果自然就茂盛!
95、凡是不變的是真的,有變的即非真。凡夫執(zhí)有,二乘執(zhí)空,這是凡小的毛病;大乘兩邊均不著,對于宇宙人生一切通達,謂之般若。無始以來,我們被煩惱所熏習(xí),實在太久了,財色名食睡是地獄的五條根,天天以五欲熏習(xí),樂此不疲。
96、隨緣就自在,隨緣就不起煩惱,攀緣就煩惱,攀緣是什么?我一定要這樣,我一定要那樣。你這個“一定”,就是分別,就是執(zhí)著,就是造業(yè)。
97、釋迦牟尼佛在《彌陀經(jīng)》上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你的心是孝悌忠信,身是禮義廉恥,行是仁愛和平,你是“多善根”、“多福德”,你遇到這個法門是“多因緣”,這三個條件具足,那你就決定往生。
98、學(xué)佛現(xiàn)前的利益,身心健康,萬事如意。人生第一幸福就是身心健康,生活愉快,沒有憂慮,沒有煩惱。世間人一心追求名利,患得患失,所以他苦。
99、修道是修通大涅槃之路,修成佛之道。成佛之道是大定,心中有定就是在道。修凈土,念念之中有阿彌陀佛;若心中一時無阿彌陀佛,即離了道。阿彌陀佛即是信號,心中無即失了航線。
100、所以學(xué)佛最重要的,就是學(xué)會放下。布施就是教我們放下,放下才是最完美的。人與人之間往來,我們懂得這個道理,把自己的利益能夠真正放下,那你跟人相處最完美;如果不肯放下,就會跟別人發(fā)生沖突,利益沖突!
101、佛教初學(xué),意業(yè)教給我們不貪、不嗔、不癡;語業(yè)教我們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身體造作教導(dǎo)我們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這是善業(yè),還不是凈業(yè)。
102、一切諸佛當(dāng)中,阿彌陀佛的弘愿最為第一。所以我們讀彌陀大愿,應(yīng)當(dāng)把彌陀的四十八愿,變成自己的四十八愿。你以這個基礎(chǔ)來修凈土法門,我可以說,你決定往生。
103、“護持一切佛種”,先要護持自己的佛種,即在這一生當(dāng)中定要成就。放得下沒有不成就的,要徹底地放下,順逆境都好,無不自在。放下與智慧有密切之關(guān)系,愈能放下,愈照得清楚。利他即護持他人的佛種,未悟者作其增上緣,已悟者助其成熟。
104、釋迦牟尼佛一生沒有擔(dān)憂的,他自己沒有產(chǎn)業(yè),一生也沒建一個道場,樹下一宿,日中一食,三衣一缽,過的是清凈無為、快樂無比的生活。
105、我們要懂得積德修善,利益一切眾生。聰明人會散財,散財是真正保持財富,我們學(xué)佛明白這個道理。生活實在講要節(jié)儉,節(jié)儉是惜福。一方面惜福,一方面修福,這個福報永遠享不盡。
106、沒有緣,決定不能攀緣;緣來了,決定不能躲避。緣來了你躲避,不慈悲;沒有緣你去攀緣,心不清凈。清凈跟慈悲兩者不能偏于一邊,要平等地修學(xué),這樣才能避免過失。
107、對于所有誤會我的人、嫉妒我的人、毀謗我的人、陷害我的人,我都是一個感恩的心——我在這里面得清凈心,我在這里面生起無量無邊的善愿善行。
108、魔有內(nèi)魔外魔,內(nèi)魔最害人,自己的煩惱就是內(nèi)魔,就怕內(nèi)魔與外魔勾結(jié),名聞利養(yǎng)都是魔。
109、我們要想積功累德,一定要保持心平氣和!不被外面境界所轉(zhuǎn),看到怎樣不如意的境界也不發(fā)脾氣,也不沖動,這樣子你的功德才能夠累積。功德累積多了,就開智慧,這是很要緊的事情。
110、欲報父母恩亦得先往生極樂世界,到那時就有天眼通,可以看到過去父母現(xiàn)在在那一道中,再去救度他們,不生極樂世界沒有辦法。
111、把心專注在一處,心就不散、不亂,一心不亂,效果就很不可思議。因為一心生無量智慧、無量的德能,所以一心非常重要。
112、我們覺得不如世間人,那你是自己道業(yè)根本沒有得到;如果你得到了,你就是穿得再破爛,跟這些世間帝王將相站在一起,你的氣勢超過他,決定不會比他矮一截。為什么?我自在,他不自在;我沒煩惱,他有煩惱;我沒有憂慮,他有憂慮,就這一點,他就不如我。
113、“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我們知道這樁事情,的確非常幸運,才曉得怎樣才能證無上菩提,怎樣才能成佛,就老老實實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為什么?我培養(yǎng)這個緣。
114、人的思想善、言論善、行為善,這個世界就變好了;如果是思想不善、言論不善、行為不善,那就愈變愈壞。所以,外面環(huán)境不是天然災(zāi)害,它與我們自己的心行息息相關(guān)。
115、我們修行人,要把全心全力用在求生凈土上。這個世間事,幫助苦難眾生的事,要不要做?有緣要做,沒有緣不要去找事做。為什么?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倒駕慈航,再回來度這些眾生不遲。
116、釋迦牟尼佛講得好,不是他一個人,他后頭還有一句話,叫“是諸佛教”。諸佛就是所有一切佛,他們教化眾生也就教這三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117、佛在經(jīng)上講得好:一切眾生皆是我過去父母、未來諸佛。諸佛是老師,換句話說,一切眾生跟我們是親屬的關(guān)系、師友的關(guān)系,老師跟學(xué)生的關(guān)系,你說這個關(guān)系多密切!知道過去這些關(guān)系,我們處事待人接物的心態(tài)就不一樣了。
118、世間人自私自利,貪著自身的利益,天天在造業(yè),很苦,那我們怎么做?我們要反其道,做出無私無我,一切心行都是純粹為利益眾生,事情做好了,名聞利養(yǎng)絲毫不沾,清凈自在,做出樣子來給人看,叫人去反省,叫人覺悟。
119、我們今天在這個世間,到處都有災(zāi)難,隨時都有災(zāi)難,我們只要心善,就能改善山河大地,這就是境隨心轉(zhuǎn)。所以,災(zāi)難雖然頻繁,大家也不必驚慌;真正值得驚慌的,是我們的貪嗔癡慢沒斷,這個事情才是大事情!
120、學(xué)佛第一個階段的收獲是法喜充滿,這是你初初證得的,這是享受。這種喜悅是從清凈心里面生的,不是外面五欲六塵的刺激。
121、佛法講慈悲,慈悲從哪里表現(xiàn)?從“善護口業(yè),不譏他過;善護身業(yè),不失律儀;善護意業(yè),清凈無染”。
122、一個仁慈的人,冤家對頭找到他,他不會把他當(dāng)作冤家,他反而會把他當(dāng)作恩人看待。為什么?冤家毀謗他、侮辱他,他會利用這個機會自我反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123、清凈平等覺,換句話說,就是純凈純善。于是我們就明了,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當(dāng)中,都是菩薩修行的大道場,修行在這里修。
124、凡夫之所以會退失道心,天如禪師說得好,有退失的因緣!耙颉笔菍τ谟钪嫒松览、事實真相沒有真正明了;“緣”是內(nèi)有貪嗔癡、自私自利,外面有五欲六塵的誘惑,內(nèi)緣外緣都不善,你怎么會不退轉(zhuǎn)?
125、學(xué)佛必須發(fā)大心,萬萬不可有倚賴心,要有獨立的精神,靠人靠不住,英雄豪杰都是由無依無靠的環(huán)境中起來的。佛所說的皈依三寶,依靠三寶,是教眾生依照佛的教訓(xùn),自行起修,不是依賴佛菩薩賜與什么。
126、憶是什么?心里面有佛。念是什么?念是心上有佛,不一定掛在口上。口里頭阿彌陀佛,心里頭還打妄想,那有什么用處?沒有用處。
127、在這個時代,我們還能遇到佛法,還能遇到圣教,你說是多么的難能可貴!我們要幫助這個世界、幫助這個社會恢復(fù)到安定和平,這是我們的責(zé)任。從哪里做起?從我心開始。
128、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給諸位說,不是財富,為財富而活是錯誤的,不是權(quán)力、不是地位,而是什么?是快樂。你在這個世間,活得快樂,你就沒有白活了。
129、所以你要是把這個人生看透了,什么人最幸福?到這個世間來,還債不欠債,不造罪業(yè),這種人最幸福。
130、“一心稱念”,這個頻率跟諸佛如來心波的頻率相同,自自然然就結(jié)合成一體,頻道就接通了,通了就是加持、保佑。稍有妄想、分別、執(zhí)著就不通。
131、造業(yè),業(yè)因遇到緣,果報必定現(xiàn)前。特別是毀謗圣教,叫別人聞不到正法,叫人家沒有機會轉(zhuǎn)迷為悟,你這個罪怎么得了!如果受害的人多,受害的時間長,所有一切受害人的罪業(yè),你一個人承當(dāng),那個麻煩就大了!
132、為人子女的,你以你的財力、勞力,很細心地照顧父母的生活,這是財布施;你以你的智慧,幫父母改掉不良的習(xí)氣嗜好,這是法布施;你能夠使父母安心、使他快樂,離開一切憂惱,這是無畏布施。所以布施從哪里做起?從對你父母做起。
133、關(guān)懷、愛護、全心全力幫助十方眾生,這是菩提心發(fā)起來了。對一切眾生還有愛好、討厭,菩提心沒發(fā)。惡鬼、惡魔現(xiàn)前,也愛他、幫助他,這才叫菩提心。
134、人生短暫,一晃就過,如真能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是最有福報之人。若欲往生必須求解,除非二六時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可以不要求解,否則必須聽經(jīng),以免盲修瞎練,一定要懂理,否則不能成就。
135、佛法講業(yè)報,有共業(yè)、有別業(yè),這個社會大多數(shù)人造罪業(yè),這是共業(yè),我們也沒辦法不能不受牽連;我們自己不造,這就是別業(yè)。在這個共業(yè)苦難的社會當(dāng)中,我們還能夠僥幸平平安安度過,這是別業(yè)果報。
136、我們修布施的時候,不要想到“有能布施的我”,不要想到“有接受我布施的人”,不要想到“我布施的這些物”,這叫“三輪體空”。
137、大家都曉得腦最重要,用什么補品來養(yǎng)都沒有用處,都起不了作用!腦的營養(yǎng)就是休息,把一切妄想統(tǒng)統(tǒng)放下,什么都不想,這是對它最好的營養(yǎng)。
138、何謂業(yè)障?業(yè)是造作,障是障礙。業(yè)有三種:身業(yè)、口業(yè)、意業(yè)。身業(yè),殺盜淫妄是惡業(yè);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善業(yè);非善非惡叫無記業(yè),我口渴了,喝一杯水,這里頭沒有善也沒有惡,這叫無記業(yè)。
139、我們要想這一生當(dāng)中真正得到佛法殊勝功德利益,就要認真地去修行。修行從哪里修?古來祖師大德常常教導(dǎo)我們,從根本修。根本是什么?根本是念頭、妄念。怎么樣把妄念打掉,這叫從根本修。
140、佛法講得很清楚,父母跟子女是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你要把他殺掉(墮胎),縱然是報恩的,恩變成冤仇;如果他是報怨的,那冤仇就愈來愈深,后來再遇到,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141、我們每一天接受佛的教誨,念念不忘佛對我們的教訓(xùn),我們要把這些教訓(xùn)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生活行為,這個叫學(xué)佛。
142、人應(yīng)該從哪里去著想?生我能帶來,死我能帶去的,這個東西我要把它看重。你要為這個來忙,那你就對了。
143、這個事情,諸佛如來幫不上忙,要靠自己,諸佛如來只是提醒你而已。諸佛如來告訴你,你有業(yè)障;再告訴你檢查業(yè)障的方法,怎么樣把業(yè)障找出來;再教你消除業(yè)障的方法。消業(yè)障,得要自己做,自己不干,業(yè)障不能消除。
144、什么叫正念?無念就叫正念,無念是無一切妄念,不是無正念。什么叫妄念?凡是為自己的,這是妄念,給諸位說,這是大的妄念。
145、人生最大的幸福、福分就是能聽聞圣賢的教誨,能有高度的智慧。有了高度的智慧,人生可以經(jīng)營得非常簡單,因為都會下對人生的決擇,都能夠“道法自然”的來生活。
146、古人常常教我們:“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這兩句話是教給我們在平常生活當(dāng)中積功累德,一個人能常常反省、常常檢點,就有自知之明。
147、惡人回頭,他的心力勇猛,我們學(xué)都學(xué)不到。所以佛在《八大人覺經(jīng)》里面告誡我們,教我們“不憎惡人”,不要輕慢惡人。人會回頭的,他一回頭,成佛了,將來是我們的老師,怎么可以輕慢?
148、我們看到很多有錢人,他富而不樂,苦不堪言,沒有人生樂趣;我們向佛學(xué)習(xí),常生歡喜心,精神生活富足,真正幸福美滿!所以要曉得,富有不在乎物質(zhì),它在精神。
149、現(xiàn)在這個社會,眾生劣根性很重,禁不起外面誘惑,很容易造罪業(yè)。魔看到你造惡業(yè)歡喜,趕快來幫助你造作五逆十惡,拉你墮地獄。在沒有墮地獄之前,你對魔佩服得五體投地,到哪一天墮落,你后悔莫及了。
150、佛的大殿我們叫大雄寶殿,這“大雄”就是大英雄,他能吃人所不能吃的苦頭,能忍受一般人不能忍受的苦難,能為人之所不能為,這是大人物。換句話說,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佛可以做到。
【凈空法師的經(jīng)典語錄】相關(guān)文章:
凈空法師佛語經(jīng)典語錄精選10-09
凈空法師佛語經(jīng)典語錄大全10-09
凈空法師禪語經(jīng)典語錄50句08-05
凈空法師佛語語錄10-28
08-07
凈空法師經(jīng)典佛語語錄10-09
凈空法師佛語語錄經(jīng)典大全10-09
吉祥法師佛語經(jīng)典語錄02-28
佛家法師經(jīng)典語錄06-21
慧律法師的佛語經(jīng)典語錄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