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哲理的句子摘錄30句
人最值得高興的事情:父母健在、知己兩三、盜不走的愛人。其他都是假象,別太計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哲理的句子30句,歡迎大家前來欣賞。
1、極盡三千繁華,不過彈指一剎那,百年云煙過后,不過是一捧黃沙。
2、當浮生褪盡鉛華,所有回憶都會被塵封。
3、才知道青春是不知所以的凄涼與憂傷,連快樂的時候也是這樣的。
4、鴿子有鳳頭的,有黑翅的,有純白的,還有帶芝麻點兒的。翅膀都同樣的矯健。
5、由于年齡、經(jīng)歷等原因,我們可能在自己年輕時作了一些無法挽回的錯事,走了一些難以避免的彎路,經(jīng)歷了一些難以承受的挫折,如果利用"沉淀成本"的概念來認識這些事,只要我們從這些錯事、彎路和挫折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調(diào)整航向,面對新的開始,從而使自己的路越走越寬,我們可能贏得一種新的,更積極的人生。
6、空無,并不是一無所有,減少對物質(zhì)的依賴,反而能照見內(nèi)心無限的寶藏。很多人背負家庭和事業(yè)的重擔,常常覺得喘不過氣來,因此,借著出國旅游來散心解悶。但是一味憑借旅行去澆愁解憂,終究不是上上之策。也許,生活簡單一點,心里負荷的重量,自然減輕不少。
7、如果生活里有些煩惱,抓不住,又回避不了,心頭有許多隔閡,那么要學會尋找一個辦法,給自己一點時間,讓時間去做煩惱的清潔工。人生不管走得是否瀟灑,要學會悠閑地面對所有的失去。
8、心態(tài)變好,壞事也能變好事。身處劣勢絕境,以豁然坦蕩的心情去接受,并積極發(fā)掘其中有利的東西,那么,壞事也可能變成了好事。
9、每個人的青春都是短暫的,我們誰都無法阻止歲月破壞我們的容顏,可是我們可以讓心在歲月中慢慢磨礪。人生有很多不如意,世界不會迎合任何人,地球也不會因為缺少誰而不轉,我們都只是紅塵中的過客,所以要學會成長,學會承擔,學會放下。
10、把自己的缺點變成根據(jù)地。
11、做人就是要腳踏實地,頭頂青天,胸容大海。
12、很多事情別人通知你了,要說謝謝,沒有通知你,不要責怪,因為那些事你其實應該自己弄清楚。
13、事情要先去做,才能判定自己行不行,做與學是同一個過程。過做才能透視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揮自己的長處。與學相結合,有助于人順著行動自然地了解自己,在盡力做事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潛在的獨特能力。
14、倘若心中愿意,道路千千條;倘若心中不愿意,理由萬萬個。心若自在,何時何地何事何人能讓自己不自在?
15、對女人來說,一輩子聽不煩得是——我愛你;對男人來說,一輩子想不盡的事是——我愛誰。
16、真理象錐子,口袋藏不住它的鋒芒。
17、不要哭,盡可能的不哭。
18、管他天荒地老還是草木一秋只要享受擁有的這一刻就夠了。
19、等愛的人饑腸轆轆,不愛的人滿是包袱。十萬里山川與腳步,擋不住愛你的決心;十萬億星星與光年,裝不下念你的思緒。
20、我不難過,這不算什么,只是眼淚為什么會流我也不懂。黑夜是孤獨的調(diào)味品,這時無論嘗什么味道,味道都比白天濃烈,不信你去喝一口酒,不信你去想一個人。
21、有時候,閉嘴一分鐘,就省下你一個小時的解釋。
22、默默祝福他人會讓內(nèi)心安寧。
23、誠信是最明亮的燈塔,誠信是最嬌美的鮮花,誠信是最無瑕的珍珠。但是沒有了誠信一切皆空——誠信為本。
24、這個世界是一個中立的地方。發(fā)生在你身上的事,沒有一樣是絕對的正面或負面。讓它成為正面或負面經(jīng)驗的力量,是出于你的詮釋。你心中的因應態(tài)度,決定了它的意義是正面還是負面。所以決定你是否快樂的關鍵是你的心境,而不是你的遭遇。
25、當你迷茫時,請學會停下來,歇歇腳,回顧一下自己,一路走來的風景。早安!
26、相逢甚晚,相扶亦短,相知卻鐫成永恒?偸窃诼裨,埋怨這個物質(zhì)的社會淡化了人間最美的情誼。但我也總是奢求著人世凄涼的荒地會開出一朵馨香的花。
27、生活對于任何一個男女都非易事,我們必須有堅韌不拔的精神,最要緊的,還是我們自己要有信心。
28、人只能活一次!千萬別活得太累!如果我們能持有一顆平常心,坐看云起云落,花開花謝,一任滄桑,就能獲得一份云水悠悠的好心情。做平常事,做平凡人,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保持平衡的心理,如果我們能以這種最美好的心情來對待每一天,那每一天都會充滿陽光,洋溢著希望。
29、溫暖終于遙遠不過時光。
30、如果你想神求助,那么說明你相信神的能力;如果神沒有幫助你,那么神相信你。
【哲理的句子摘錄】相關文章:
哲理的句子摘錄04-21
經(jīng)典哲理的句子摘錄10-30
哲理句子摘錄12-11
哲理句子摘錄【經(jīng)典】12-15
經(jīng)典哲理句子摘錄04-18
經(jīng)典哲理句子摘錄12-10
有哲理的句子摘錄09-28
常用哲理句子摘錄12-06
簡潔的哲理的句子摘錄01-03
實用的哲理的句子摘錄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