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是一種很特別的生活用品,網(wǎng)孔細,彈力強,吸水性好,功效眾多。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收集的2017年考研海綿學習法,僅供大家參考。
1、海綿一定要吸水才能發(fā)揮作用,因此首要是有水可吸。
一個人要時刻保持學習的態(tài)勢,首要是有知識可供學習。知識來源于哪里呢?答案是:生活。所謂“世間處處皆學問,人情練達皆文章”,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用教育學家的話說,就是“學習即生活”,“生活即學習”。只有善于發(fā)現(xiàn),勤于思考,放開心胸,才能在每天的日常事務中尋覓到知識的源泉。當然,若能遇名師指點,常加點撥,學問的長進自不待言,也恰好印證了“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道理。雖說與學生分享知識并不會導致知識的流失,但如果分享激發(fā)不了新的知識生產(chǎn),哪怕導師自身的養(yǎng)分再充足,被學生這樣“海綿式”汲取,極有可能淪落為藤蔓纏身后漸漸枯死的樹。這給導師提出了一個要求:導師首先要是學習型的老師,要日學日新,否則怎么配得上導師這一稱號呢?
2、海綿要盡量吸干凈水,不要臟水。
社會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積極向上的箴言,也包含很多消極墮落的不良習性。如果缺少堅定的信念,隨波逐流,就很容易受到身邊不良思潮的影響,甚至出現(xiàn)道德滑坡,F(xiàn)在流行的“海綿女”就是最好的例證。當社會對某些女明星的成功大加贊揚甚至將其作為勵志典范時,社會的道德判斷開始扭曲,對年輕人的負面影響極大。閆鳳嬌、獸獸等人運用“海綿式”學習方法對此類法術進行充分模仿甚至自主創(chuàng)新,其學習成效確實贏取了全社會的眼球注意力并借此上位,而近日熱炒的以“藝術+憐憫+同情”為看點的人大[微博]裸模事件,就更值得玩味。
3、海綿必須根據(jù)不同的用途,在不同的水源吸水。
例如,對有油污的碗筷,海綿必須吸取摻入洗潔劑的熱水,才能將油污清除干凈;如果只吸取清水,不但碗洗不干凈,連帶海綿也變得油膩不堪。學習也是如此。導師制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門戶之見,這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氛圍之下更為突出。要破解這一困局,取決于師生雙方的開明、開放,當導師不限制學生見賢思齊的求學自由時,學生自然懂得向何處借力、如何借力。
4、海綿吸水的多少要相機而動,要與海綿的吸濕能力相匹配。太少太多都不宜。
這需要注意三點:一是導師的作用在于引導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其吸濕能力究竟有多大,包括已有水分(知識存量)和剩余空間(知識增量);二是導師要有針對性地結合學生個體差異加以合理指導,避免學生過猶不及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三是導師要教育學生謹記:海綿就是擁有足夠水分,也絕不能挺起肚子顯示富有,謙遜比傲慢能更快、更長久地獲得別人的尊重。
5、海綿吸水以后,必須盡快擠干,這樣才有利于更快地吸收新的水分。
擠干水這一動作代表的是知識不斷消化吸收,只有對舊的知識體系持續(xù)加以整理,頭腦中固有的想法得以梳理,才能提出新問題,并依循新的問題尋找答案,從而改善知識結構,提高知識儲備。如果吸滿水后不及時加以清理,若所吸之水不潔凈,海綿就會發(fā)餿變臭終不能再用。同理,人若思想受污染而不施以道德教化及時祛魅,也會視惡為善而不自知。
6、海綿吸水是漸進演變的過程,學業(yè)的提升也是十年磨一劍的后效。
從事科學研究,最大的困擾就是“浮躁”二字。浮華之風不杜絕,學術不端行為就會立馬顯現(xiàn)。當科研工作者長期受制于短期績效考評的壓力時,慢工出細活的可能性就不存在,畢竟考評是與人最重要的權利--生存權相掛鉤,丟掉了科研工作的飯碗再來談論學術規(guī)范的遵循,多少有些強人所難。一旦導師急功近利,再要求學生“一心只讀圣賢書”,那是天方夜譚。
7、海綿長期不吸水,功能就會慢慢退化。
人長期不學習,不思考,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和意識都會急劇下降,甚至固步自封,不思進取。長此以往,必將為社會所淘汰。
8、海綿吸水,要自吸。如果海綿已經(jīng)不具備吸水性,再多外力的協(xié)助都是無效的。
人的學習關鍵在于自主性,如果學生主觀上不愿意學習,甚至厭惡學習,只接受享樂主義的指引,那么再好的人生導師都會淪落為可憐而絮絮叨叨的祥林嫂,只會整天不停埋怨學生的不長進導致自己多么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