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是我國五千年歷史文明的精髓,彰顯著我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政治充滿智慧與哲理,使人變得厚重。在考研政治中,其與古文的結合恰到好處,即考察了考生的文字功底,又考察了政治的知識點,二者相得益彰。那么對于這種題目,考生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應該從哪方面著手復習呢,帶著這樣的問題,和老師一起來研究吧!
一、把握命題規(guī)律
首要的一點就是要研究哪些考研科目會應用古文。通過老師對真題的大量分析得出,哲學和思修法基這兩門不但選擇題喜歡用古文,有時大題也有古文的應用。
思修法基是從2010年才進入考研政治,目前只考過5年,而這短短的5年中就有3年的選擇題用古文來命題,不僅選項是古文,有些年份題干也涉及古文,為什么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由于思修法基這門課的基礎知識比較簡單,用古文來命題一來增加題目內(nèi)涵,二來增加題目難度。
我國古代的哲學思想發(fā)展源遠流長,在傳統(tǒng)文化中,不管是上古的《易經(jīng)》,中古的《黃帝內(nèi)經(jīng)》,還是下古的《老子?道德經(jīng)》無不貫徹了哲學的思維。我國古代的哲學家也是層出不窮,老子、孔子、孟子、莊子、荀子、董仲舒、王夫之等等。由于我國古代哲學如此燦爛,成了考研政治哲學部分出題的最好資源。今人將這些思想積累與匯聚,構成探索智慧的痕跡,并將這些閃耀著理性光輝的句子,編制成題目。
二、掌握答題技巧
每當考題以文言文形式考查時,很多同學看到這種評價分析題目都特別頭疼,覺得自己本來古文就不好,看不懂題意,弄不清其含意所指,有的題目甚至連題肢都是文言文,簡直一頭霧水。遇到這種題干的時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關鍵詞綁定法。我們來看這道題目: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指出,“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老子的這一觀點( )
A.認為通過實踐獲得的直接經(jīng)驗更有意義 B.揭示了直接經(jīng)驗和間接經(jīng)驗對立性
C.主張知識的獲得不需要通過思維加工 D.否認了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本題題干中的第一句話其實就是解題的關鍵詞,“不出戶,知天下”,說明此題的理論觀點認為書本知識是一切認識的來源,從而直接否定實踐的重要性,運用這種方法,既節(jié)省時間,又提高做題準確率。
三、古文在歷年考研政治中的應用
2000年考研政治試題哲學部分
中國古代哲學家荀子說:“心不使焉,則白黑在前而目不見,雷鼓在側,而耳不聞。”這段話表明人的意識具有( )
A 客觀性 B 能動性 C 對象性 D 任意性
【答案】B
【解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意識的能動性。此題出自《荀子?解蔽》。中國古代哲學家一般認為,“心”居人身之央,是人身主宰,并具有精神活動的功能,荀子也有這種看法。他認為,“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解蔽》)“心”對五官(感官)具有統(tǒng)帥和支配作用,他主張用“心”想才能形成正確認識?碱}中荀子的話是說,不用“心”進行思維活動,黑白顏色擺在而前也眼睛看不見,雷聲鼓聲在旁邊響著耳朵也聽不見。一般用以說明荀子重視理性思維對感官活動的指導和能動作用,不用心,就會導致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荀子這段話蘊涵著意識具有能動性的思想。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人的意識反映世界總是根據(jù)自身的實踐需要,對認識對象作出能動的選擇,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關注什么,忽略或忽視什么,都帶有一定的主觀傾向和需求。這是意識能動性在認識世界方面的重要表現(xiàn)。因此,B是正確選項,最符合題意。意識固然具有對象性、客觀性、有時有任意性,但均不合題意,因此,備選項A、C、D應排除。
【命題趨勢】引用中外哲學史上著名哲學家的話作為考研試題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但只要掌握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以此為指導進行分析,都不難作出正確的回答。這類考題一般出選擇題。
2012年考研政治試題思修法基部分
道德修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古人云:“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古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下列名言中與這段話在含義上近似的是( )
A.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B.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C.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
D.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加強道德修養(yǎng)的方法。“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出自荀子的《勸學》,意在奉勸世人積少成多,聚沙為塔。道德的養(yǎng)成也是如此,要注重在實踐中積累和貫徹,從一點一滴中不斷養(yǎng)成,體現(xiàn)了積善成德的方法。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選項B。
【命題趨勢】本題題干與題肢均涉及到古文,是思修法基部分比較經(jīng)典的一道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