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豸山一日游旅游攻略
連城冠豸山,以其主峰形似古代獬豸冠而得名,寓含剛正廉明之意,舊稱“東田山”、“蓮峰山”。下面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冠豸山一日游旅游攻略,歡迎閱讀。
冠豸山一日游旅游攻略
景區(qū)介紹:
連城冠豸山風(fēng)景區(qū)是一處集山、水、巖、洞、泉、寺、園于一體,雄、奇、幽、秀諸特點于一身的丹霞地質(zhì)景觀區(qū),與武夷山同并稱北夷南豸,丹霞雙絕。
冠豸山風(fēng)景區(qū)位于福建西部的連城縣縣城東側(cè),景區(qū)總面積123平方公里,主要有獬豸冠、石門湖、竹安寨、云霄巖、九龍湖等五大景區(qū),因與縣城相去不遠,有城在景中,景在城中之稱。
旅游攻略:
石門湖景區(qū)與冠豸山景區(qū)可以互通,石門湖乘坐游船可以直達冠豸山后山腳下;
九龍湖景區(qū)距冠豸山景區(qū)6公里,與竹安寨景區(qū)互通,游玩過九龍湖景區(qū)后走仙桃谷棧道可到達竹安寨景區(qū);
門票價格:
聯(lián)票:90元(含冠豸山門票30元,石門湖門票30元;石門湖船票30元);
九龍湖船票:80元/人;
天寨(原竹安寨)門票:65元/人;
景區(qū)內(nèi)交通:10元/人;
開放時間:
8:30——17:00
最佳游覽時間:
四季皆可
到達方式:
從龍巖汽車站乘到連城縣的汽車,連城汽車站位于蓮峰鎮(zhèn)蓮中路,有去冠豸山的專線車。
拓展:
冠豸山,位于連城縣城東郊,距城區(qū)1公里,宋稱“東田石”。元稱“蓮峰山”。明代名儒黃公甫,在滴珠巖上題刻字高2米、剛勁有力的“冠廌 ”二字(廌為豸的古體字)。相傳獬豸為古時靈獸,能辨曲直,遇惡人則以角觸之,舊時執(zhí)法官之帽即為“獬豸冠”,由于豸冠的含義正好符合歷代連城人民祈盼執(zhí)法無私、公正廉明盛世到來的愿望,于是蓮峰山漸次淡忘,冠豸山成了正名。
正面登山,上百余級緩坡,有一株枝干遒勁的百年老松挺立崗阜,為迎客松。再登逶迤山路,兩側(cè)巖壁峭立,中通一峽谷,流泉淙淙,為“蒼玉峽”,過峽,登階300余米,路邊巖上設(shè)一座四廊柱蓋頂涼亭供游人歇足,曰“松風(fēng)亭”。逶迤再登百余米,為“半云亭”。與亭緊相連,峭壁上開鑿十幾步磴道,垂直如梯,人需攀援附壁而上,稱“丹梯云棧”。由此過云峰塹門,曲折前行,抵達滴珠巖,此巖高壁峭立,薈萃全山摩崖石刻精品。前行即為“凝碧山房”,依崖構(gòu)筑成方形框架式雙層高樓,柱梁窗欞雕飾古樸,色彩艷麗,屋面琉璃碧瓦,飛檐翹角,古雅壯觀。凝碧山房樓北高阜為“仰云亭”。
冠豸山頂為主峰靈芝峰與五老峰。靈芝峰相對高度為660.8米,是冠豸山最高主峰,形似一朵千年靈芝,故有此名。其西南向為五老峰,登崎嶇險道,上峰頂平坦開闊,可容數(shù)百人。佇立峰頂,往西眺望,城郭隱約,村落點點,千頃平疇,綠浪起伏。往東放眼,層巒疊嶂,如海浪涌來。五老峰與靈芝峰之間有一天然裂隙,游人到此,翹首青天一線,兩壁夾立,峭拔千仞,直接霄漢,稱“一線天”。一線天口有方井“金字泉”,其水清甜,為煮茶上品。自一線天向東行,經(jīng)蟻蚣路,可達“壽星巒”,此巒活脫一個頭顱渾圓,彎腰行進的老人。扶欄而上,巒頂有長壽亭。亭之南面峭壁上有羅丹的“人長壽”巨幅摩崖石刻,巒、亭、字互為烘襯。從壽星巒下奇險天梯,穿過濃蔭蔽日的山谷,眼前突現(xiàn)一沖天石柱,相對高度54.1米,巍然挺立于深谷,古人稱“照天燭”。
因頗具陽剛之氣,現(xiàn)人稱“生命之根”。與照天燭毗鄰,數(shù)塊形態(tài)各異、體積巨大的崩塌巖石互相堆疊架構(gòu),形成內(nèi)部秀石林立、幽深且闊卓的洞穴,稱“蓮花洞”。內(nèi)有古桌石凳,清泉自巖壁石隙涌出,潺潺流入一池。炎夏涼風(fēng)習(xí)習(xí),寒冬溫暖如春。出蓮花洞口,可見五塊與山體相連的巖石,稱“五姐妹石”。靈芝峰側(cè)有一處由崩塌巖石疊壘而成呈三角形約10平方米的巖洞,名“雪洞”,這里涼風(fēng)習(xí)習(xí),十分清爽,巖壁上白斑點點,像飄灑的雪花。
由壽星巒南行,有一山包形似鯉魚,其背脊上鑿300多級石階,陡峭如梯,稱“鯉魚背”,是通“石門湖”必經(jīng)之路。走下鯉魚背,穿過大峽谷,有座歇憩涼亭,為“必達亭”。其西側(cè)攀登200余級的天梯般垂直的石階方能到達峰頂,名為“攬月峰”。峰下有一條大峽谷,長著一叢叢、一簇簇的香桄榔,稱“桄榔谷”。其葉片交錯,將陽光分割成斑斑點點光怪陸離的美麗圖案。它的茂密根系使地上的沙質(zhì)路變成一條軟綿綿、顫悠悠的“棉花路”。一泓山泉經(jīng)桃榔谷流向谷口,滴水穿石造就兩潭,蓄成兩注翡翠之液,水流一波三折,稱“三疊潭”。過三疊潭可到石門湖的水上碼頭“香蘭亭”。
冠豸山的人文以書院著稱。書院建于宋、明、清者居多。“仰止亭”,位于靈芝峰下西側(cè),為文亨羅氏太郎于宋太宗淳化年間興建,是一個三層圓狀八角亭書齋。南宋建炎二年至紹興元年(1128—1131)的4年間,福建四大理學(xué)家之一的羅從彥到此講學(xué),在閩學(xué)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丘鱗、丘方叔侄幼時在五老峰下結(jié)廬讀書,后皆中進士。丘氏后裔為彰先祖,把他們的讀書處建成書院,稱“丘氏書院”。元至正年間,沈得衛(wèi)在靈芝峰下的西北麓,建“樵唱山房”,明李慶在五老峰下西側(cè)建“修竹書院”。
明萬歷年間,隱士謝浚在靈芝峰下建“東山草堂”,清乾隆丙寅(1746)夏,縣令秦士望,在一線天口下方,主持興建“五賢書院”,內(nèi)具五賢堂、正誼堂、達觀亭、澤物泉、睇石館、梯月樓、凝碧山房、魁星閣、止窩、最深處等20景。秦士望為書院大門撰楹聯(lián):“渡大海而來舟車所至耳目所經(jīng)到此林泉殊覺標(biāo)新領(lǐng)異;登東山之上風(fēng)月為朋煙霞為友入斯佳境儼然脫俗超凡”,一聯(lián)道出冠豸景致的神韻。
冠豸山的摩崖石刻最早的是理學(xué)家羅從彥在靈芝峰壁上刻的“壁立千仞”四個字。明代名儒黃公甫在滴珠巖上石刻“冠廌”二字,氣勢最為雄偉。清翰林朱陽題的`“上游第一觀”;當(dāng)代項南題的“萬峰朝斗”;羅丹題的“人長壽”;趙樸初題的“造化鐘神秀”等皆是書法石刻精品。
在“東山草堂”內(nèi),保存有紀(jì)曉嵐的題匾《追步東山》;林則徐的題匾《江左風(fēng)流》(均列入中華名匾)。
冠豸山千峰聳峙,深谷幽泉,形成許多絕壁懸崖,峽谷險道,盛世供游人玩賞,則可恃險安居。歷史上多次戰(zhàn)爭禍害,人們皆上山躲避。為了防御有力,修筑了不少的關(guān)寨,因而形成了寨門這一道準(zhǔn)軍事防御型的人文景觀。冠豸山的寨門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修建主持人為縣尹馬周卿。明弘治五年(1492)縣令關(guān)銓重修加固。原設(shè)東、西、南、北4座寨門,除南寨門已毀只存遺址外,其余寨門尚完好。
冠豸山寺廟有兩座,一是靈芝峰下的“靈芝寺”,主要奉祀菩薩。一為冠豸前山入口處的“法云寺”,前身為華林寺,建于宋末。
冠豸山有“陽剛天下第一,陰柔舉世無雙”之稱的碧水丹山,曾經(jīng)傾倒不少文人墨客,留下數(shù)千篇(首)的詩詞歌賦、散文,成為冠豸山珍貴的文學(xué)遺產(chǎn)。最令人稱道的如李鴻猷的《游冠豸山賦》、童能靈的《冠豸山夕照賦》等篇什,不僅辭彩華麗,情景交融,描述生動,而且對研究昔日冠豸山舊貌亦有參考價值。
石門湖位于冠豸山東南,與冠豸山景區(qū)緊相毗鄰,舊稱“石門巖”,為連城昔日八景之第二景——“石門宿云”所在地。20世紀(jì)70年代,在此建成長73米的大壩,蓄水量300余萬立方米。大壩鎖蛟龍,石門蓄翠珠。石門巖變成一個山水相連、景色迷人的人工湖泊。水隨山蜿蜒,港叉交錯;山依水臨淵,深谷縱橫;碧水青山相映,蒹葭岸柳扶疏;游魚起舞,白萍紅苕相邀;水中孤渚,勝似蓬萊。真有“水似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那種令人向往的佳境。游人蕩舟其間,聽兩岸鶯聲百囀,看湖中野鴨閑游,撫水底青山,追云邊曉日,悠哉游哉。
石門湖有九大景點:
一、馬鞍寨,又稱“渴馬飲泉”。是一聳立湖濱形似馬鞍的山崖,一頭似馬首探入湖中飲水。山崖腰間開辟有奇險山道直達寨頂,崖頂平緩,灌木草叢繁茂。曾有數(shù)間屋宇,為當(dāng)年避亂之所。臨湖一面現(xiàn)建有亞洲第一個懸崖跳水基地28米高、20米高跳臺,已舉辦過兩次國際懸崖跳水大獎賽事。
二、映山亭,建于三面臨水的小崗上,是登舟游湖的起點,為六圓柱廊亭,柱間設(shè)有座位及扶欄,可憑欄眺望湖光山色。春季在此觀賞滿山杜鵑怒放,爭奇斗艷,最為舒心。
三、老君巖,位于湖西南側(cè),沿大壩逶迤山路直上達一個天然大石洞,又稱玉正觀。南宋嘉泰元年(1201),連城第一代道教始祖陳道協(xié),在石洞內(nèi)倚洞結(jié)觀,塑造太上老君神像,虔誠祀奉,播傳正一道,成為連城第一道教圣地。門樓的楹聯(lián)是老子擬的“玉爐燒煉延年藥,正道行修益壽丹”。
此非常規(guī)漢字,而是由14個冷僻字組成的一幅儼若天書的聯(lián)語,曾使多少游人望之愕然,深以不得其解為嘆。
四、翠島微瀾,是一座四周環(huán)水的孤島。因山崖嵯峨,林木蔥籠,佇立其間,看碧波吻岸,故有“翠島微瀾”之稱。島之東北側(cè)有上島碼頭,半山間有一月牙形巖洞,約十余平方米,稱“穹窿”,為避暑佳境。山頂建一座兩層廊柱涼亭,稱“八景亭”。
五、瘋僧戴帽,舟過翠島,見一高峰奇特,峰頂綠草如茵,灌木叢生,頂下一圈峭壁,光禿如僧頭,形似僧侶戴著一頂帽子,瘋瘋癲癲地在水邊嬉戲,人稱“瘋僧戴帽”,又稱“酒壇峰”,緣起客家人喜釀美酒,戶戶皆有裝家釀之酒壇。此時“僧帽”則成了草編壇蓋。
六、蓮花峰,湖中間一座山峰挺立如荷花之蕊,四周山巒輕舒曼展,似瓣瓣環(huán)護,邊有湖光映襯,活脫一朵出水芙蓉。七、猴猻撞鐘,舟行回環(huán)曲折水面,約1.5公里之遙,靠湖南側(cè)有一大山崖,形似銅鐘,下方有一巖石酷似猴子,用頭撞山崖,因稱猴猻撞鐘。
八、生命之門,掉頭泛舟,水路回環(huán),途經(jīng)翠島東側(cè),石壁間有一條石縫,石縫臨水處,有一眼黑洞,可容納二三人。洞的四周,有小草掩飾,水光與陽光輝映,但反射出來的光彩仍是黑色的。此即為人類的“生命之門”。
它與冠豸山的“生命之根”遙相呼應(yīng),陽剛之氣與陰柔之韻在山與水間產(chǎn)生撩人魂魄之美。九、大象戲水,船行過葫蘆灣口,可見一塊巨石斜臥水中,形似一頭“河馬”正欲昂首露出水面,這里的湖面忽寬忽窄,像一只葫蘆,常是野鴨群棲居之處,它們聞船而驚飛,給湖面增添無限生機。船行葫蘆灣,舉目一望,一處山崖像一頭大象蹣跚而來,長鼻直插湖中,若搖頭晃耳戲水自娛,加上舟過波回,宛如象鼻噴水,格外多姿多彩。
此外,尚有蛤蟆照鏡、河馬石、巨型繡花鞋、海豚戴花冠、獅面人身像、大肚彌勒等眾多景點供游人玩賞。
【冠豸山一日游旅游攻略】相關(guān)文章:
冠豸山的導(dǎo)游詞11-15
冠豸山導(dǎo)游詞08-21
冠豸山導(dǎo)游詞范文10-27
福建冠豸山導(dǎo)游詞10-17
福建的冠豸山導(dǎo)游詞09-14
福建冠豸山的導(dǎo)游詞05-26
福建冠豸山的導(dǎo)游詞范文09-06
福建冠豸山導(dǎo)游詞6篇11-28
福建的冠豸山導(dǎo)游詞(5篇)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