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名人故事大全
引導語:人的一生就為了理想而奮斗。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于理想名人故事大全,歡迎閱讀!
理想名人故事1:
那是1981年的秋天,一個15歲的女孩打電話給英國廣播公司,說她有個神奇的故事,主人公可以騎著飛天掃帚旅行,問記者能否采訪她一下。當時接電話的是默瑟的同事,她不屑地說:“這些青澀的中學生就愛弄一些稀奇古怪的事,一點社會價值也沒有。”但默瑟并不這么認為,他想,既然這個孩子敢要求采訪,就應該給予鼓勵。
于是,默瑟驅車前往小女孩的住所,位于英國格洛斯特郡一個名為塔特希爾的小村莊。女孩的家是一棟講究的小樓,面積不大,哥特式建筑,四周環(huán)繞著美麗的院子。默瑟不禁被這棟漂亮的建筑深深地吸引了。
女孩很熱情地接待了默瑟,并落落大方地說出了她的故事梗概。這個故事世界里充滿了奇跡、神話、魔法。女孩的故事還沒有說完,母親就打斷了她,笑著對默瑟說:“記者先生,她還是個孩子,不知天高地厚,有不妥的.地方,還請多包涵。”默瑟默默地點點頭,示意女孩繼續(xù)講下去,看來他被故事吸引了。
女孩的家人焦急地看著女孩把故事講完,心情忐忑地看著默瑟。沒想到默瑟出人意料地鼓起掌來,并贊嘆地說:“姑娘,你的故事很精彩,具有極強的魔幻風格,希望你寫出來,一定會成功。”聽到這里,家人也都熱烈鼓掌。
臨走時,默瑟對女孩說:“哪天你出書了,記得告訴我,我再來采訪你。”女孩感激地點著頭,眼里飽含著憧憬。
沒想到,這個約定讓默瑟先生等了14年。1995年,已經升為廣播公司制片人的默瑟想起了那個女孩,他決定再次前往塔特希爾采訪,卻發(fā)現這棟建筑正在出售。默瑟環(huán)視一周后,果斷地以2萬英鎊的價格收購。
后來,默瑟從女孩父親的口中得知,1983年女孩離開家進入?巳卮髮W攻讀法語與古典文學,后來前往巴黎留學,隨后又回到英國倫敦工作。默瑟隨即給女孩寫了一封信,信的最后寫道:“塔特希爾,這里有我們美好的約定,相信你。”
時間到了1997年,默瑟突然接到一個電話,說她的書即將出版,能否采訪一下。默瑟激動萬分,欣然前往。“樓梯下的碗柜、咯吱作響的窖門、哥特式建筑……”默瑟翻開新書貪婪地讀著,書中的場景讓他想到了塔特希爾,不難看出作者的很多靈感都來自村莊。很自然的,默瑟拿到了新聞的頭條,在英國新聞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這部小說就是后來名聲鵲起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全世界都為之喝彩的魔幻世界。當年的這個小女孩就是作者喬安妮·凱瑟琳·羅琳,她的7部《哈利·波特》系列小說風靡全球。
如今,這棟建筑已經成為哈利·波特文化的旅游圣地,每天游人如織,房子的售價也飆升至40萬英鎊。多年后,羅琳故地重游,她對記者深情地說:“我的成功離不開默瑟先生的鼓勵,他當年的掌聲給了我信心和力量。”
“為他人的理想鼓掌”,默瑟先生沒有想到,他那平凡的舉動,卻帶給羅琳不平凡的人生。生活中,不要吝嗇我們的掌聲,或許哪天就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成功。
理想名人故事2:
法國少年皮爾從小就喜歡舞蹈,他的理想是當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員,可是因為家境貧寒,維持基本生活都非常艱難的父母,根本拿不出多余的錢來送皮爾上舞蹈學校。皮爾的父母不得不將他送到一家縫紉店當學徒工,希望他學一門手藝后能幫家里減輕點經濟負擔。
一天要在縫紉店工作十多個小時的皮爾,非常厭惡這份工作,這不但是因為繁重的工作所得的報酬還不夠他的生活費和學徒費,更重要的是,他覺得自己是在虛度光陰,他為自己的理想無法實現而苦悶。于是,皮爾給自己從小就崇拜的有“芭蕾音樂之父”美譽的布德里寫了一封信,他希望布德里能收下他這個學生。
在信的最后,他寫道,如果布德里在一個星期內不回他的信,不肯收他這個學生,他便只好“為藝術獻身”,跳河自盡了。
很快,年少輕狂的`皮爾便收到了布德里的回信。皮爾以為布德里被他的執(zhí)著打動終于答應收下他這個學生了,誰知布德里并沒提收他做學生的事,也沒有被他“為藝術獻身”的精神所感動,而是講了自己的人生經歷。
布德里說他小時候很想當科學家,因為家境貧窮父母無法送他上學,他只得跟一個街頭藝人過起了賣唱的日子,最后,他說,人生在世,現實與理想總是有一定的距離,在理想與現實之間,人首先要選擇生存。只有好好地活下來,才能讓理想之星閃閃發(fā)光。一個連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的人,是不配談藝術的。
布德里的回信讓皮爾猛然醒悟。后來,他努力學習縫紉技術,從23歲那年起,他在巴黎開始了自己的時裝事業(yè)。很快,他便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和服裝品牌。他就是著名的時裝設計師皮爾·卡丹。
如今,皮爾·卡丹不但成為了令人矚目的億萬富翁,而且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產品也已經遍布全球。
是的,每個年輕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也都為自己那偉大的理想激動過、苦悶過,但當理想與現實發(fā)生沖突時,只有勤勤懇懇地做好身邊的每一件事,踏實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才能更快地接近理想。也許有一天,你也會像皮爾·卡丹一樣,突然發(fā)現,其實理想一直伴隨在你的身邊,只是你沒有看到而已。
理想名人故事3:
1955年4月13日,在家里工作的愛因斯坦感到右腹陣陣劇痛,同時還出現了別的不祥之兆。醫(yī)生們迅速趕到,會診結果是主動脈瘤,并建議他立刻動手術進行治療。
愛因斯坦婉言謝絕了。在1945年和1948年,他接連做了兩次手術之后,已經發(fā)現主動脈上有一個瘤。他有預感,這個致命的定時炸彈即將爆炸了,自己也應該走了。
第二天,心臟外科專家格蘭醫(yī)生從紐約趕來。盡管他知道愛因斯坦很虛弱,開刀會有危險,但還是建議開刀,因為這是唯一的搶救方法,別無選擇。
愛因斯坦蒼老的臉上浮現出疲倦的微笑,搖搖頭說:“不用了。”
格蘭醫(yī)生又一次警告他:“那個主動脈瘤隨時都可能破裂。”
愛因斯坦鎮(zhèn)靜地說:“那就讓它破裂吧!”
4月16日,愛因斯坦病情惡化,住進了普林斯頓那家小小的醫(yī)院。一到醫(yī)院,他就讓人把他的老花眼鏡、鋼筆、一封沒寫完的信和一篇沒有做完的計算題送過來。他在病床上欠了欠身子,戴上老花鏡,從床頭柜上抓起了筆。還沒開始工作,他就倒了下去。寬大的布滿皺紋的額頭上冒出一片汗珠,那支用了幾十年的鋼筆從手里滑落到地上,他實在是沒有一點力氣了。
4月17日,星期五,愛因斯坦的感覺似乎稍微好了一些。兒子漢斯坐飛機從加利福尼亞趕來看父親;女兒瑪戈爾因病與父親住在同一個醫(yī)院,坐著輪椅也來看父親;還有許多朋友、同事都來看望他。他平靜地對兒女、朋友和同事說:“這里的事情,我已經做完了。沒什么,別難過,人總有一天要死的。”
1955年4月18日1時25分,愛因斯坦因腹腔主動脈溢血而與世長辭。
巨星隕落了!電訊傳遍地球每一個角落:“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逝世,終年76歲。”
全球為之悲痛,到處都是悼詞和頌詞:“世界失去了最偉大的科學家。”“人類失去了最偉大的兒子。”“愛因斯坦開創(chuàng)了物理學的新紀元。”“愛因斯坦改變了人類對世界和宇宙的認識。”
唁電和唁函從世界的各個角落飛往普林斯頓,有的來自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有的來自著名的科學家,有的來自學術團體,有的來自普通的男男女女。人們懷念他,因為他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開拓出科學造福于人類的無限廣闊的前景。人們懷念他,因為他為人類的和平與進步,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
各種媒體重新刊登了法國物理學家朗之萬在1931年對愛因斯坦作出的評價:“在我們這一時代的物理學史中,愛因斯坦將位于最前列。他現在是,將來也仍然是人類宇宙中有頭等光輝的`一顆巨星。很難說,他究竟是同牛頓一樣偉大,還是比牛頓更偉大。不過,可以肯定地說,他的偉大是可以同牛頓相比擬的。按照我的見解,他也許比牛頓更偉大,因為他對于科學的貢獻,更加深刻地進入了人類思想基本概念的結構中。”
愛因斯坦在遺囑中說,我死后,除護送遺體去火葬場的少數幾位最親近的朋友之外,一概不要打擾。不要墓地,不立碑,不舉行宗教儀式,也不舉行任何官方儀式。骨灰撒在空中,和宇宙、人類融為一體。切切不可把我居住的梅塞街112號變成人們“朝圣”的紀念館。我在高等研究院里的辦公室,要讓給別人使用。除了我的科學理想和社會理想不死之外,我的一切都將隨我一起死去。
那么究竟什么是愛因斯坦不死的理想呢?
愛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觀》一文中作出了這樣的明確闡述:“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理想,這種理想決定著他的努力和判斷的方向。在這個意義上,我從來不把安逸和享樂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這種倫理基礎,我叫它豬欄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斷地給我新的勇氣去愉快地正視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愛因斯坦說得多好啊,貪圖安逸和享樂,只是豬欄的理想,而對善、美和真的不懈追求,才是不死的理想。
【理想名人故事】相關文章:
關于理想的名人故事03-26
精選理想的名人小故事07-27
關于理想的精選名人小故事07-27
關于理想的名人小故事07-26
理想奮斗的名人故事(精選19篇)08-09
名人有理想抱負的故事04-10
關于理想的名人故事(精選20篇)12-12
為理想奮斗的中國名人故事02-13
名人資料名人故事02-16
名人故事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