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孔子誠信的故事
發(fā)布時間:2017-06-22 編輯:義俏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其何以行之哉。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孔子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孔子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xué)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孔子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孔子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孔子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勿自辱焉。——孔子
道不同,不相為謀。——孔子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孔子
孔子的誠信故事
孔子是中國文化的主要締造者,中國文化心理的塑造者。在孔子生活的那個年代,物資極其匱乏。而孔子卻生活得很快樂,確立了自己一生的行為目標(biāo)“吾十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規(guī)。”對于孔子而言,若是丟失誠信而取得的財富,只是過眼云煙,“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貴,于我如浮云’”?梢娨磺胸敻,在孔子心目中遠(yuǎn)遠(yuǎn)不及誠信的重要。
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帶領(lǐng)弟子周游列國14年,在傳播文化知識的同時,自己也作為誠信的典范,讓弟子以及后人們得益匪淺。在對待朋友的時候,孔子堅持“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在對待自己的承諾時,孔子堅持“言必信,行必果”;在勸誡當(dāng)政者時,他強(qiáng)調(diào)“民無信不立”;而對于無誠信之人,孔子給予的評價是“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人要是不講信用,那還可以算是一個人嗎?滿嘴謊言的人是可恥的,更是可悲的,因?yàn)樗麊适Я俗鳛橐粋人存在于這個社會的基礎(chǔ),失掉了誠信,你就會被排擠于社會之外,得不到社會的承認(rèn),換句話說,你就不配做人,更不配做一名學(xué)生。
忠誠老實(shí),信守諾言,是為人處事的一種美德。與誠信相對的是投機(jī)取巧、趨炎附勢、弄虛作假、口是心非。我們當(dāng)然不要做這樣的人。我們要做光明磊落、言語真切、處事實(shí)在的人。說到這兒,我不禁想到了我們身邊的故事,有的同學(xué)考試作弊,自欺欺人;有的同學(xué)不懂裝懂,滿嘴謊言;有的同學(xué)以欺騙和捉弄別人為樂;有的同學(xué)在老師和家長面前瞞天過海,為偷懶找出種種借口,或者在老師面前信誓旦旦,看我以后的表現(xiàn)怎樣怎樣,可一轉(zhuǎn)身就把自己的承諾忘記得一干二凈。這種種現(xiàn)象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我們的警醒!戰(zhàn)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荀子用“信”與“不信”來認(rèn)識君子和小人,我不希望我們的同學(xué)被冠以“小人”之名。
誠信伴隨著孔子的一生,他的高尚品德,幾千年來影響著中國人,同學(xué)們,就讓我們一起沐浴誠信的陽光,樹立誠信的形象,去贏得一片最廣闊的天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