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四川省少妇一级毛片,老老熟妇xxxxhd,人妻无码少妇一区二区

論語的成語典故助你修身養(yǎng)性

時間:2024-08-02 07:31:27 王娟 充電培訓(xùn)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論語的成語典故助你修身養(yǎng)性(精選180個)

  成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jié)構(gòu)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yīng)用的,承擔(dān)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論語的成語典故助你修身養(yǎng)性,歡迎大家閱讀學(xué)習(xí)。

論語的成語典故助你修身養(yǎng)性(精選180個)

  論語的成語典故助你修身養(yǎng)性1

  1.【有教無類】

  [出處]子曰:“有教無類。”(《衛(wèi)靈公》)

  不論什么人都給以教育。

  2.【誨人不倦】

  [出處]子曰:“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述而》)

  教別人時耐心、不厭倦。

  3.【學(xué)而不厭】

  [出處]子曰:“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學(xué)習(xí)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勤奮好學(xué)。

  4.【不恥下問】

  [出處]子曰:“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

  并不認為向?qū)W問不如自己或職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是丟臉的事。

  5.【溫故知新】

  [出處]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溫習(xí)舊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認識和體會。

  6.【聞一知十】

  [出處]“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公冶長》)

  聽到一件事,便可以推知很多。多用來形容聰明而善于推理。

  7.【舉一反三】

  [出處]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述而》)

  原指教人認識四方形的東西,舉出一個角就能類推另外三個角。后比喻從一件事類推而知道許多事情。指善于推理,能由此知彼,觸類旁通。

  8.【名正言順】

  [出處]“名不正則言不順!(《子路》)

  原指名分正當(dāng),說話合理。后指名義正當(dāng),道理也說得通。多形容(做事、說話)理由正當(dāng)而充分。

  9.【禍起蕭墻】

  [出處]“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季氏》)

  禍亂就發(fā)生在內(nèi)部。

  10.【分崩離析】

  [出處]“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季氏》)

  四分五裂,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形容家庭、集團、組織或國家分裂瓦解。

  11.【待價而沽】

  [出處]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子貢》)

  等有了好價錢再賣。比喻懷才待用。

  12.【欲速不達】

  [出處]“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子路》)

  過于性急求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

  13.【一言興邦】

  [出處]“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子路》)

  一句話可以使國家興盛。

  14.【見賢思齊】

  [出處]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里仁》)

  見到好人就想學(xué)得跟他一樣。

  15.【擇善而從】

  [出處]“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述而》)

  指采納正確的建議或選擇好的方法、制度加以實行。

  16.【三省吾身】

  [出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學(xué)而》)

  原指每日從多個方面檢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覺地檢查自己。

  17.【當(dāng)仁不讓】

  [出處]子曰:“當(dāng)仁不讓于師!(《衛(wèi)靈公》)

  原意是為了仁,不謙讓,F(xiàn)指遇到應(yīng)該做的事,就勇敢地承擔(dān)起來,決不推讓。

  18.【殺身成仁】

  [出處]“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衛(wèi)靈公》)

  原指不惜舍棄自己的生命以成全仁德。后泛指犧牲自己生命,以維護正義事業(yè)。

  19.【文質(zhì)彬彬】

  [出處]“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樸實。后形容人舉止文雅,態(tài)度從容。

  20.【成人之美】

  [出處]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顏淵》)

  原意是勉勵并幫助別人做好事。后用以表示幫助別人實現(xiàn)其愿望,成全別人的好事的意思。

  21.【既往不咎】

  [出處]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

  對以往的'錯誤、罪行不再責(zé)備、處分。

  22.【過猶不及】

  [出處]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先進》)

  做過了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好的。

  23.【三思而行】

  [出處]“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公冶長》)

  反復(fù)考慮后再做。

  24.【無所用心】

  [出處]“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陽貨》)

  沒有開動腦筋。比喻對什么事都不關(guān)心。

  25.【察言觀色】

  [出處]“察言而觀色。”(《顏淵》)

  琢磨、觀察別人言語、臉色來揣測其心思(以便相機行事)。

  26.【后生可畏】

  [出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不如今也!”(《子罕》)

  青年人是新生力量,很容易超過老一輩,他們是可敬畏的。

  27.【富貴浮云】

  [出處]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述而》)

  不義而富貴,對于我就像浮云那樣輕飄。比喻把金錢、地位看得很輕。

  28.【樂以忘憂】

  [出處]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述而》)

  快樂得忘了憂愁。

  29.【不亦樂乎】

  [出處]“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學(xué)而》)

  不也是很快樂嗎?原指心里很高興,F(xiàn)形容狀態(tài)、動作等達到極端、非常的程度。

  30.【望而生畏】

  [出處]“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堯曰》)

  看到了就害怕。

  論語的成語典故助你修身養(yǎng)性2

  1、不恥下問 不以向?qū)W問比自己差的或職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墩撜Z·公治長》:“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2、不得其死 指人不得善終。《論語·先進》:“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3、不亦樂乎 《論語·學(xué)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現(xiàn)在常用以表示事態(tài)發(fā)展到極頂?shù)某潭,也表示“淋漓盡致”的意思。

  4、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不擔(dān)任那種職務(wù),就不考慮那方面的事情,語出《論語·泰伯》

  5、從心所欲 隨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墩撜Z·為政》:“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6、當(dāng)仁不讓 語本《論語·衛(wèi)靈公》“當(dāng)仁不讓于師”朱熹注:“當(dāng)仁,以仁為之任也;雖師亦無所遜。言當(dāng)勇往而必為也!焙髞矸河谩爱(dāng)仁不讓”表示遇到應(yīng)該做的事,就要積極主動地去做,不應(yīng)該推委。

  7、惡衣惡食 粗劣的衣食!墩撜Z·里仁》:“士致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8、發(fā)憤忘食 用功學(xué)習(xí),努力工作,忘記了吃飯。《論語·述而》:“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爰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保ㄅ,同“汝”,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奮。

  9、犯上作亂 犯上:觸犯長上;作亂:指造反!墩撜Z·學(xué)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10、割雞焉用牛刀 宰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費大力氣或大材不能不用。《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也作“殺雞焉用牛刀”。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匠要把活兒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語出《論語·衛(wèi)靈公》。

  12、好行小惠 惠:同“慧”,聰明。原指好耍小聰明!墩撜Z·衛(wèi)靈公》:“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后也指愛施小恩惠。

  13、后生可畏 后生;年輕人,后輩;畏:這里指敬服。年輕人很容易超過老一輩,他們是可敬畏的。《論語·子罕》:“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焙蠖嘤么朔Q贊有志氣有作為的年輕人。

  14、誨人不倦 誨:教導(dǎo)。教人時不嫌疲勞。形容教導(dǎo)特別耐心!墩撜Z·述而》:“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5、惠而不費 惠:施惠,給人以好處;費,耗費。施惠于人,自己又無所耗費!墩撜Z·堯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后來常用以形容有實利而不多費錢財。

  16、家喻戶曉 家家戶戶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墩撜Z·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背套ⅰ笆ト嗽O(shè)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戶曉也!

  17、見義勇為 看到了爭議的事情就奮勇地去做。語本《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

  18、舉一反三 比喻從懂得的一點,類推而知道其他的,形容善于類推,能觸類旁通。語本《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

  19、理屈詞窮 利用站不住腳,無話可說!墩撜Z·先進》:“是故惡夫佞者”朱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詞窮,而取辯于口以御人耳!

  20、鳴鼓而攻之 比喻宣布罪狀,加以聲討!墩撜Z·先進》:“子曰:‘非吾徒也,小子可鳴鼓而攻之可也!

  21、內(nèi)省不疚 。菏〔欤词;疚;因歉疚而內(nèi)心不安。自己反省沒有內(nèi)心感到慚愧不安的事!墩撜Z·顏淵》:“內(nèi)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22、能近取譬 譬:打比方。能夠就近那自己比方別人。語出《論語·雍也》。意思是要替別人設(shè)身處地地著想。推己及人,將心比心。

  23、年富力強 年富:往后的年歲還多,指年輕力壯。《論語·子罕》:“后生可畏”。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強,足以積學(xué)而有待,其勢可畏!

  24、匹夫不可奪志 匹夫:一個普通人。一個普通百姓不可能被迫改變志向,形容意志堅定,不可動搖。《論語·子罕》:“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25、輕裘肥馬 裘:皮襖。穿著輕暖的皮襖,騎著肥壯的'駿馬。《論語·雍也》:“赤(公西華)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后來就用“輕裘肥馬”形容生活豪華。

  26、三復(fù)斯言 三復(fù):多次反復(fù);斯言:這句話。反反復(fù)復(fù)地體會這句話。語本《論語·先進》:“南容三復(fù)白圭。”

  27、殺身成仁 仁:儒家道德的最高準(zhǔn)則,語本《論語·衛(wèi)靈公》“有殺身以成仁!币馑际菫榱顺扇虺删腿实拢梢圆活欁约旱纳,F(xiàn)指犧牲生命,以維護正義生命。

  28、善賈而沽 賈:同“價”。等好的價出賣!墩撜Z·子罕》:“子貢曰:‘有美玉于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币灿脕肀扔鲬巡盼从,等待有賞識他的人才肯效勞出力,或得到高職位才出來做官。

  29、手足無措 措:安放。手腳都不知道該放在哪兒好了。形容慌張得不知如何是好!墩撜Z·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30、四體不勤,五谷不分 四體:四肢;勤:勞動。不參加勞動,分不清五谷!墩撜Z·微子》記載:有一次子路跟隨孔丘出外,途中子路落在后面找不到孔子了,正好遇上一位鋤草的老大爺。子路問他說:“子見夫子乎”那老大爺說:“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后泛用以形容脫離勞動,脫離勞動人民。

  31、駟不及舌 意思是言已出口,駟馬也追不及。指說話應(yīng)當(dāng)慎重!墩撜Z·顏淵》:“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

  32、溫故知新 溫:溫習(xí);故;舊的。溫習(xí)已學(xué)過的東西,又有新的體會。《論語·為政》:“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爆F(xiàn)在有時比喻吸取歷史經(jīng)驗,給認識當(dāng)前情況提供參考。

  33、文質(zhì)彬彬 文:文采;質(zhì):實質(zhì);彬彬:指文和質(zhì)配合得很好。形容舉止文雅,態(tài)度從容不迫!墩撜Z·雍也》:“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34、血氣方剛 血氣:精力;方:正在。形容年輕人精力正旺盛!墩撜Z·季氏》:“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

  35、循序漸進 循:依照,沿著。依照次序逐步地向前!墩撜Z·憲問》“不怨天,不尤人,下學(xué)而上達”朱熹注“不得于天而不怨天,不合于人而不尤人,但知下學(xué)而自然上達;此但自言其反自修,循序漸進耳!

  36、循循善誘 循循:有次序的樣子;誘:引導(dǎo)。《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后來泛用以表示善于有步驟地引導(dǎo),教育。

  37、言必有中 不說則已,一說就說得正確!墩撜Z·先進》:“夫人不言,言必有中!保牵

  38、言不及義 及:涉及;義,這里指正經(jīng)事情。說話一點也不涉及正經(jīng)的道理《論語·衛(wèi)靈公》:“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

  39、一言以蔽之 蔽:概括。用一句話來概括。語出《論語·為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40、以直報怨 直:正直。以公道來對待自己怨恨的人!墩撜Z·憲問》:“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論語的成語典故助你修身養(yǎng)性3

  1.犯上作亂

  不好犯上,而好作亂,未之有也。(《學(xué)而篇》)

  釋:不喜歡觸犯上級,卻喜歡造反,從來沒有這種人。

  2.巧言令色

  巧言令色,鮮矣仁!(《學(xué)而篇》)

  釋:花言巧語,偽善的面貌,這種人很少有仁德的。

  3.言而有信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學(xué)而篇》)

  釋:同朋友交往,說話要誠實守信。

  4.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為政篇》)

  釋:三十歲時能確立自己立足的事業(yè),四十歲時,對很多事情不再迷惘、困惑;五十歲時,知曉自己是什么樣的人生命運。

  5.知之為知之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篇》)

  釋: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6.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八佾篇》)

  釋:這種事情也能夠忍受的話,還有不能忍的事嗎?

  7.既往不咎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篇》)

  釋:已經(jīng)做的事不便再解釋,已經(jīng)完成的事不便再勸解,已經(jīng)過去的事不便再追究。

  8.盡善盡美

  盡善矣,又盡美也。(《八佾篇》)

  釋:美極,而且好極。

  9.見賢思齊

  見賢而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里仁篇》)

  釋:看見賢人,便應(yīng)該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便應(yīng)該自己反省,有沒有同他類似的毛病。

  10.文質(zhì)彬彬

  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篇》)

  釋:文采與做人的本質(zhì),相匹配,這才是君子。

  11.敬而遠之

  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雍也篇》)

  釋:以敬拜的態(tài)度對待鬼神,但保持應(yīng)有的距離,這可以說是聰明的做法。

  12.舉一反三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述而篇》)

  釋:教給他東方,他卻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

  13.暴虎馮河

  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述而篇》)

  釋:只知道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去渡河,不懂得以智取勝,這樣死都不知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共事的。

  14 .三月不知肉味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篇》)

  釋:孔子在齊國聽到《韶》的樂曲,回味無窮,很長時間嘗不出肉味。

  15.樂在其中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述而篇》)

  釋: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臂做枕頭,其中自有樂趣。

  16.擇善而從

  多聞,擇善而從。(《述而篇》)

  釋:多多地聽,選擇其中好的`加以接受。

  17.任重道遠,死而后已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泰伯篇》)

  釋:讀書人不能不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肩負重任,路程遙遠。以實現(xiàn)仁德于天下為己任,難道使命不沉重嗎?到死方休,難道遙遠嗎?

  18.空空如也

  有鄙夫問于我,空空如也。(《子罕篇》)

  釋:有一個下等人問我種莊稼之事,我對此就一無所知。

  19.循循善誘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子罕篇》)

  釋:老師善于有步驟地引導(dǎo)我們,用廣博的知識來充實我,用一定的禮儀來約束規(guī)范我的行為,使我不想跟他學(xué)習(xí)都不可能。

  20.后生可畏

  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子罕篇》)

  釋:少年人是最可敬畏的,怎知他將來比不上我們現(xiàn)在的人呢?

  21.升堂入室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先進篇》)

  釋:子由學(xué)問已經(jīng)不錯,只是還不夠精深罷。

  22.過猶不及

  子曰:過猶不及。(《先進篇》)

  釋:孔子說:事情要恰到好處,做過分,效果甚至還不如做得不夠。

  23.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

  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顏淵篇》)

  釋:天下之大,到處都是好兄弟——君子又何必擔(dān)心沒有好兄弟呢?

  24.成人之美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顏淵篇》)

  釋: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促成別人的壞事。

  25.察言觀色

  夫達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顏淵篇》)

  釋:怎樣才是達呢?品行正直,遇事講理,善于分析別人的言語,觀察別人的臉色,替下邊的人著想。

  26.言必信,行必果

  言必信,行必果。(《子路篇》)

  釋:言語一定要誠信,行為一定要果斷。

  27.怨天尤人

  不怨天,不尤人,下學(xué)而上達。(《憲問篇》)

  釋:不怨恨天,不責(zé)備人,學(xué)習(xí)一些平常的知識,卻透徹解很高深的道理。

  28.一以貫之

  非也,予一以貫之。(《衛(wèi)靈公篇》)

  釋:不對的,我對此從來就是持否定態(tài)度。

  29.殺身成仁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衛(wèi)靈公篇》)

  釋:志士仁人,不因貪生怕死而損害仁德,只勇于犧牲來成全仁德。

  3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衛(wèi)靈公篇》)

  釋:孔子說:“一個人若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困惑于眼前的憂患!

  31.言不及義

  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ā缎l(wèi)靈公篇》)

  釋:同大家整天在一塊,說沒有道理的話,只喜歡賣弄小聰明,這種人真難教導(dǎo)。

  32.因人廢言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衛(wèi)靈公篇》)

  釋:君子不因為說得好便獎賞他,不因為他犯過錯而廢棄他正確的話。

  33.當(dāng)仁不讓

  當(dāng)仁,不讓于師。(《衛(wèi)靈公篇》)

  釋:對待仁德的問題,就是面對老師,也不同他遷就。

  34.性相近,習(xí)相遠

  性相近也,習(xí)相遠也。(《陽貨篇》)

  釋:人的性情原本相差無幾,因為后天的學(xué)習(xí),便產(chǎn)生巨大的差距。

  35.殺雞焉用宰牛刀

  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陽貨篇》)

  釋:孔子微微笑著,說道:“殺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

  36.色厲內(nèi)荏

  色厲而內(nèi)荏,譬如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陽貨篇》)

  釋:表面嚴(yán)厲,內(nèi)心怯懦,若用壞人作比喻,就像個挖洞跳墻的小偷罷!

  37.道聽途說

  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陽貨篇》)

  釋:聽到路邊傳言就添油加醋四處傳播,這種行為是道德品質(zhì)中厭棄的惡習(xí)。

  38.患得患失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陽貨篇》)

  釋:當(dāng)他沒有得到的時候,生怕得不著。已經(jīng)得著,又怕失去。

  39.飽食終日,無所用心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ā蛾栘浧罚

  釋:整天吃飽飯,什么事也不做,不行的呀!

  40.學(xué)而優(yōu)則仕

  仕而優(yōu)則學(xué),學(xué)而優(yōu)則仕。(《子張篇》)

  釋:做官,有余力便去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有余力便去做官。

  論語的成語典故助你修身養(yǎng)性4

  1、(述而不作)述:闡述前人學(xué)說;作:創(chuàng)作。指只敘述和闡明前人的學(xué)說,自己不創(chuàng)作。

  2、(一言興邦)指一句話可以興國。(出處)《論語·子路》:“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

  3、(成人之美)成全別人的好事。(出處)《論語·顏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4、(斗筲之器)比喻氣量狹窄的人。(出處)《論語·子路》:“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5、(言必有中)中:正對上。指一說話就能說到點子上。(出處)《論語·先進》:“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6、(鳴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狀,遣責(zé)或聲討。(出處)《論語·先進》:“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7、(當(dāng)仁不讓)遇到應(yīng)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出處)《論語·衛(wèi)靈公》:“當(dāng)仁不讓于師!

  8、(有教無類)類:類別。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出處)《論語·衛(wèi)靈公》:“子曰:‘有教無類。’”

  9、(無可無不可)表示怎樣辦都行,沒有一定的主見。(出處)《論語·微子》:“我則異于是,是無可無不可!

  10、(輕裘肥馬)穿著輕暖的皮襖,騎著肥壯的好馬。形容生活闊綽。(出處)《論語·雍也》:“赤之造齊也,乘肥馬,衣輕裘!

  11、(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陰如流水一去不返。(出處)《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12、(斐然成章)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出處)《論語·公冶長》:“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載之!

  13、(不恥下問)不以向?qū)W問比自己差的或職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出處)《論語·公治長》:“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14、(朝聞夕死)早晨聞道,晚上死去。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追求的迫切。(出處)《論語·里仁》:“朝聞道,夕死可矣!

  15、(匹夫不可奪志)雖是平民也不可強迫他放棄主張。(出處)《論語。子罕》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6、(飽食終日)終日:整天。整天吃飽飯,不動腦筋,不干什么正經(jīng)事。(出處)《論語·陽貨》:“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17、(見義勇為)看到正義的事便勇敢地去做。(出處)《論語·為政》:“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18、(發(fā)憤忘食)努力學(xué)習(xí)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出處)《論語·述而》:“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19、(察言觀色)觀察別人的說話或臉色。多指揣摸別人的心意。(出處)論語·顏淵》:“夫達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20、(犯上作亂)犯:干犯。封建統(tǒng)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義。(出處)《論語·學(xué)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21、(見賢思齊)看到德行高的人,就想學(xué)得與他一樣。(出處)《論語·里仁》:“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22、(一言以蔽之)蔽:遮,引伸為概括。用一句話來概括。(出處)《論語·為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23、(惠而不費)惠:給人好處;費:耗費。給人好處,自己卻無所損失。(出處)《論語·堯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

  24、(能近取譬)譬:打比方。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別人著想。(出處)《論語·雍也》:“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25、(欲速不達)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達到目的。(出處)《論語·子路》:“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26、(內(nèi)省不疚)指自我反省,內(nèi)心并不感到慚愧不安,即沒有做有愧于心的事。(出處)《論語·顏淵》:“內(nèi)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27、(天下歸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悅誠服。(出處)《論語·堯曰》天下歸心: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

  28、(手足無措)措:安放。手腳不知放到哪兒好。形容舉動慌張,或無法應(yīng)付。(出處)《論語·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29、(以德報怨)不記別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出處)《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30、(惡衣惡食)惡: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出處)《論語·里仁》:“士之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31、(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擔(dān)任這個職務(wù),就不去過問這個職務(wù)范圍內(nèi)的事情。(出處):《論語·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32、(聽其言而觀其行)聽了他的話,還要看他的行動,指不要只聽言論,還要看實際行動。(出處)《論語·公冶長》:“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33、(循循善誘)循循:有次序的樣子;誘:引導(dǎo),指善于引導(dǎo)別人進行學(xué)習(xí)。(出處)《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34、(富貴浮云)意思是不義而富貴,對于我就象浮云那樣輕漂,比喻把金錢、地位看得很輕。(出處)《論語·述而》:“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35、(色厲內(nèi)荏)色:神色,樣子;厲:兇猛;荏:軟弱,外表強更,內(nèi)心虛弱。(出處)《論語·陽貨》:“色厲而內(nèi)荏,譬諸小人,其穿窬之盜也與!

  36、(既往不咎)原指已經(jīng)做完或做過的`事,就不必再責(zé)怪了,現(xiàn)指對以往的過錯不再責(zé)備。(出處)《論語·八佾》:“成事不說,逐事不諫,既往不咎!

  37、(道聽途說)道:道路;途:路途。路上聽來的又在路上傳播的話。泛指沒有根據(jù)的傳聞。(出處)《論語·陽貨》:“道聽而涂(途)說,德之棄也。

  38、(言不及義)及:涉及;義:正經(jīng)的道理。指凈說些無聊的話.沒有一句正經(jīng)的。(出處)《論語·魏靈公》:“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39、(文質(zhì)彬彬)彬彬:配合諧調(diào)。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樸實,后形容人文雅有禮貌。(出處)《論語·雍也》:“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40、(朽木不可雕)這個成語也稱“朽木糞土,比喻人已經(jīng)敗壞到不可救藥的地步。(出處)《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

  41、(怨天尤人)天:天命,命運;尤:怨恨,歸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問題,一味報怨天,責(zé)怪別人。(出處)《論語·憲問》:“不怨天,不尤人,下學(xué)而上達。”

  42、(見危致命)在危急關(guān)頭勇于獻出自己的生命。同“見危授命”。(出處)《論語·子張》: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43、(學(xué)而優(yōu)則仕)優(yōu):有余力,學(xué)習(xí)了還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學(xué)習(xí)成績優(yōu)秀然后提拔當(dāng)官。(出處)《論語·子張》:“子夏曰:‘仕而優(yōu)則學(xué),學(xué)而優(yōu)則仕!

  44、(后生可畏)后生:青年人,后輩;畏:敬畏,佩服。指青年人勢必超過前輩,令人敬畏。(出處)《論語·子罕》:“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45、(敬而遠之)敬:尊重;遠:不接近;之:代詞,指對象。表示尊敬卻有所顧慮不愿接近。(出處)《論語·雍也》:“務(wù)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46、(仁人志士)原指仁愛而有節(jié)操,能為正義犧牲生命的人,F(xiàn)在泛指愛國而為革命事業(yè)出力的人。(出處)《論語·衛(wèi)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47、(中道而廢)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出處)《論語·雍也》中道而廢: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弊釉唬骸傲Σ蛔阏,中道而廢,今女畫!

  48、(盡善盡美)極其完善,極其美好。指完美到?jīng)]有一點缺點。(出處)《論語·八佾》:“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49、(簞食瓢飲)形容極為清貧的生活。后用為生活簡樸,安貧樂道的典故。(出處)《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50、(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人到臨死,他說的話是真心話,是善意的。(出處)《論語·泰伯》:“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51、(溫故知新)溫:溫習(xí);故:舊的。溫習(xí)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xiàn)在。(出處)《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52、(舉一反三)反:類推。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它許多事情。比喻善于學(xué)習(xí),能夠由此及彼。(出處)《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53、(不亦樂乎)乎:文言中用為疑問或反問的語氣助詞,這里相當(dāng)于“嗎”。用來表示極度、非常、淋漓盡致地意思。(出處)《論語·學(xué)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54、(殺身成仁)表示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顧自己的生命;驗榱司S護正義事業(yè)而犧牲生命。(出處)《論語·衛(wèi)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55、(割雞焉用牛刀)也做“殺雞焉用牛刀”。宰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費大力氣或大材不能不用。(出處)《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論語的成語典故助你修身養(yǎng)性5

  1、見義勇為:語本《論語·衛(wèi)靈公》“見義勇為于師”朱熹注:“當(dāng)仁,以仁為之任也;雖師亦無所遜。言當(dāng)勇往而必為也!必屎蠓河谩耙娏x勇為”暗示遇到應(yīng)該做的事,就要積極主動地去做,不該該推委。

  2、大逆不道:犯上:觸犯長上;反叛:指造反。《論語·學(xué)而》:“不好犯上而好反叛者,未之有也。”

  3、發(fā)憤忘食:用功進修,努力工作,忘記了吃飯!墩撜Z·述而》:“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分歧紕繆。子曰:“女爰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女,同“汝”,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勞。

  4、不亦樂乎:《論語·學(xué)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現(xiàn)在經(jīng)常使用以暗示事態(tài)發(fā)展到極頂?shù)乃,也暗示“淋漓盡致”的意思。

  5、眾所周知:家家戶戶都知道。形容每一人皆知!墩撜Z·泰伯》:“民可使由之,不成使知之!俺套ⅰ笔ト嗽O(shè)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戶曉也!

  6、觸類旁通:比方從懂患上的一點兒,類推而知道其它的,形容長于類推,能觸類旁通。語本《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

  7、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意為不擔(dān)任那種職務(wù),就不思量那方面的工作,語出《論語·泰伯》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把活兒做好,起主要使東西精巧,語出《論語·衛(wèi)靈公》。

  9、不恥下問:不以向?qū)W問比本身差的或者官位比本身低的人請教為可恥!墩撜Z·公治長》:“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10、不患上其死:指人不患上善終!墩撜Z·先進》:“若由也,不患上其死然!

  11、割雞焉用牛刀:宰雞何須用宰牛的`刀。比方做壯工作不必費大力氣或者大材不能不消!墩撜Z·陽貨》:“子之武城,聞弦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也作“殺雞焉用牛刀”。

  12、見義勇為:看到了爭議的工作就奮勇地去做。語本《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

  13、惡衣惡食:粗劣的衣食!墩撜Z·里仁》:“士致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14、理屈辭窮:利用站不住腳,無話可說。《論語·先進》:“是故惡夫佞者“朱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辭窮,而取辯于口以御人耳!

  15、誨人不倦:誨:輔導(dǎo)。教人時不嫌委頓。形容輔導(dǎo)特別耐煩!墩撜Z·述而》:“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論語的成語典故助你修身養(yǎng)性】相關(guān)文章:

30句英語勵志成語 助你求職成功11-15

三招助你成功就業(yè)02-22

職業(yè)規(guī)劃助你升職加薪11-29

四招助你搞定英文面試05-28

良好心態(tài)助你馳騁職場11-11

職場5個魅力助你成功11-11

助你成功的十條忠告11-11

寶典:“職場五魅”助你成功11-11

另類招數(shù)助你加密Word文檔11-11

巧用Excel幫助你查郵編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