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報社主任編輯民情日記
2月6日,江蘇頻道以《電視“問短”:打開天窗說亮話》為題,報道我市結合民生熱點、依托網絡等渠道搜集群眾反映強烈的社會問題,邀請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委辦局負責人走進演播間,與普通市民零距離交流、不設防不怕揭短的做法,國內各大媒體都進行了轉載,引起了強烈反響。
一段時間以來,蘇州市民們發(fā)現(xiàn),黃金時段出現(xiàn)在電視熒屏上的普通百姓越來越多了。這些人上了電視不是來給領導“貼金”和說好話的,反而盡扯些鬧心、難辦和讓領導難堪的話題:有身患絕癥卻遇到拆遷的,有抱怨環(huán)境惡化的,有訴說“洗腳上樓”之后種種不適應的,等等;而他們之所以說得來勁,是因為坐在他們面前的,都是些聽了能夠管用和能解決問題的“狠角色”。近年來,通過《對話蘇州》這一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重要平臺,普通市民提出的各種訴求和“疑難雜癥”大多得到了解決,有的還直接或間接地推動了相關文件的出臺。除此之外,蘇州還創(chuàng)造性地結合輿情新特點開設“寒山聞鐘”網絡監(jiān)督論壇,通過報紙、廣播方式實現(xiàn)市領導及管理部門與普通群眾的日常交流互動,通過這些舉措,讓每一位市民不但有地方反映問題、了解政府作為,更是因為交流渠道的保持暢通和反映問題的快速解決而心平氣順,幸福感陡然提升。
在蘇州市民因此得到實惠的同時,墻內開花墻外香,我市的做法得到了外界的充分肯定。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蘇州經驗實質上就是“一本攤開來的、富有時代特色的、既貼心又暖心的民情日記”,這對年終歲末全國各地總結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經驗,具有重要的學習借鑒意義。筆者理解它的特點主要在于兩方面:一是時新:傳播手段新,運用的是最為廣大市民接受的網絡、電視和報紙方式;交流手段新,往往一次干群互動要調用多種手段,以實現(xiàn)更大范圍的“面對面”;探討內容新,由于蘇州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特殊性,遇到的問題新,而解決問題的新辦法也同樣具有推廣價值。二是有效:因為直接面對有意見訴求的群眾,就不可能繞開敏感話題,再“難啃的骨頭”也得“下口”,為此,我市在落實與群眾的交流互動時,常常是有針對性地找到突破口“發(fā)力”,相關各方共同參與,現(xiàn)場表態(tài)落實,之后必有反饋并輔以網絡問政的全程監(jiān)督,如此,何愁問題得不到解決?
概而言之,能“電視‘問短’,打開天窗說亮話”,經驗與感悟在于:手段創(chuàng)新,才能更貼近;不怕尷尬,才能了解實情;心底無私,才能為民解憂。
【報社主任編輯民情日記】相關文章:
報社編輯實習總結03-08
報社編輯述職報告10-25
報社編輯辭職信11-12
報社編輯崗位職責04-08
報社編輯職位簡歷模板06-09
下鄉(xiāng)日記民情日記07-02
社區(qū)民情日記02-06
民情日記格式07-05
前民情日記08-29
林業(yè)民情日記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