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字的由來
“她”是現(xiàn)代漢語里常用的一個人稱代詞,專指第三者的女性。我國古代沒有這個字,只是到了19世紀20年代才出現(xiàn)了它。
在古文里,作賓語的第三人稱用“之”字表示。后來白話文興起,用“他”字做第三人稱代詞,可以代男性,也可以代女性及一切事物。
“五四運動”前后,有的文學作品也用“伊”字來指女性,如魯迅時期作品中就是如此。1918年,我國新文化運動初期重要作家、著名詩人和語言學家劉半農(nóng)在北大任教時,第一個提出用“她”指代第三人稱女性。一時轟動全國。“她”字一出現(xiàn),就遭到封建保守勢力的攻擊和反對,但卻很快得到人民的承認、稱贊,并被廣為使用,各種字典也都收錄了這個字,此事在當時文化界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
劉半農(nóng)創(chuàng)造了“她”字,結(jié)束了以往書面語言中第三人稱的混亂現(xiàn)象,從而純潔、豐富了祖國的語言文字。魯迅高度評價劉半農(nóng)的創(chuàng)造精神,說“她”字的創(chuàng)造是打一次“大仗”。
六書之中,除了上述的象形、指事、會意和形聲之外,還有轉(zhuǎn)注和假借,因為它們離我們的生活遠一點,所以不再細說。
掌握字形字義
正確地掌握漢字,就是掌握漢字的形音義。
(1)分辨字形
分辨字形主要集中在形近字。形成形近字主要是筆畫的連接關(guān)系,筆畫的長短,筆畫的多少,偏旁部件的相似等原因。
、俦容^易錯的筆畫。有些字筆畫很相似,要注意區(qū)別。比如:延——廷。
②比較筆畫的多少。有些字多一筆少一筆就會變成兩外一個字。比如:今——令。
、郾容^筆畫的長短。有些字的某一筆如果變長或變短,就會變成另一個字。比如:末——未。
比較“巳、已、己”
“巳、已、己”這三個字形狀只有細微的差別。一句口訣通過最后一筆的長短變化把它們的不同點概括得很清楚:“整堵巳,半堵已,不堵口的就念己”。
巳,讀sì(四)。我國農(nóng)歷用天干地支搭配起來表示年、月、日、時的次序。巳是地支中的第六位。巳時就是上午9點到11點這段時間。巳字單用的時候很少,但由它組成的常用字卻不少,奇異的“異”、領(lǐng)導的“導”、港口的“港”、巷子的“巷”等字都含有“巳”這個部件。
已,讀yǐ(以)。這是個常用字,“已”是停止的意思,如“不能自已”,就是自己不能夠停止下來的意思。由它組成的常用詞語很多,如:已經(jīng)、已往、已然、已知、不能自已、爭論不已等。
己,讀jǐ(幾)。自己的己,也是常用的字。由它組成的常用字有:紀、起、配、杞、豈等。
、鼙容^易錯的部位。有些字的某個部位非常相近,要注意辨析具體部位的特點。
這類字大多集中在形聲字中,因為形旁或聲旁不同,字的讀音和意義也不相同。
聲旁相同,形旁不同,注意辨析形旁。如“狐、孤、弧”這幾個字的聲旁相同。“狐”的形旁是“犭”,用“犭”作形旁的字一般與獸類有關(guān)。“孤”的形旁是“子”,一般與小孩有關(guān),孩子失去父母,當然是孤兒。“弧”的形旁是“弓”,用“弓”作形旁的字一般和弓箭有關(guān)系,“弧”的原意是木弓,現(xiàn)在引申為圓周的一段。了解了這些字形旁的意義,這幾個字就不會寫錯用錯。
正確區(qū)分“班”和“斑”
班,中間從“刀”,是分賜的意思,由“分剔”引申出排列、位次等意思。構(gòu)成的常用詞有:班次、班級、班車、班房等等。班師,原指調(diào)回出征的軍隊,后又指出征的軍隊勝利歸來;班門弄斧的“班”,指魯班,詞的表面意思是在魯班門前耍弄斧頭,實際比喻在行家里手面前賣弄本領(lǐng)。
斑:中間從“文”,原義為雜色的花紋,引申指紛繁的色彩。構(gòu)成的常用詞有:斑點、斑紋、斑白、斑駁、斑斕等等。“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的“斑”指豹子的斑紋,“斑斑”,指斑點的數(shù)量多,如“血跡斑斑”。
有些形似的字不是形聲字,要抓住特點進行比較。比如,“炙”和“灸”。“炙”是會意字,是用火烤肉。“灸”是形聲字,形旁是“火”,用于“針灸”。
〔你知道嗎〕
你寫對了嗎?
“冒”字頭上是什么?“冒”字不是“日”字頭,也不是“曰”字頭。“日”和“曰”字的最后一筆是與兩邊的豎筆連在一起的。而“冒”字上半邊最后一筆橫,是與兩邊的豎筆分開的,而且,這一筆橫還要縮進去一些,上邊的這一部分要寫得扁一點,兩邊要大出下面的“目”。你看看,上邊的這一部分是不是正像一頂帽子戴在“目”字的頭上呢?
“日”“曰”和“冒”字頭上的部分雖然是形狀相似,但意思完全不同。
(2)分辨同音、近音字
同音字是讀音相同,而意義沒有任何聯(lián)系的字。區(qū)別同音字,要聯(lián)系語言環(huán)境,才能確定字形。比如,道——到,“道”用在道路、道理等語言環(huán)境中,而“到”用在到達或去往等語言環(huán)境中。
近音字是讀音相近,而意義沒有任何聯(lián)系的字。區(qū)別近音字,同樣要聯(lián)系語言環(huán)境,才能確定字形。比如,仿——放,“仿”用在效仿,照樣做等語言環(huán)境中,“放”用在解除限制等語言環(huán)境中。
〔故事長廊〕
枇杷不是琵琶
明朝文人申石田有一次收到友人送來的一盒東西和一封信。信中說:“送上琵琶請笑納。”但打開一看卻是枇杷。
申石田回信說:“承惠琵琶,開奩(lián)視之,聽之無聲,食之有味。”
這位友人很羞愧,就作打油詩一首自諷:
“枇杷不是此琵琶,怨恨當年識字差;
若是琵琶能結(jié)果,滿城蕭管盡開花。”
漢字是表意文字,使用時不能拿一個同音字代替,例如上面的一個“枇”字,同音字就有“琵”“皮”“脾”“疲”“毗”“蚍”等二十幾個,怎能拿同音字隨便使用呢?一般說來,漢字的形聲字是形旁表意,聲旁表音,如上面的“枇杷”,它屬于果類的,果從“木”,所以該用“木”旁。如果我們在這方面研究一下漢字的特點,寫錯別字的情況就會大大減少了。
錯字若禍
從前,有一戶人家,父子倆在外做生意,婆媳倆在家里種地。父子倆忙不過來,就雇 (gù)了一個幫手。一天,老父寫了封信寄到家里。婆媳倆都不識字,就請人念信。那人看了信,說:“生意不錯,只是死了一個人。”婆媳一聽,就痛哭起來。
同村一個人正準備外出,聽到哭聲,就問一個小孩是怎么回事。小孩信口答道:“他們家死了一個人。”后來,這個人碰巧遇到了做生意的父子倆,連忙說:“你們還不趕快回家!你家死了一個人。”父子倆一聽,淚如雨下,立即連夜往回趕。
回到家里,四個人一照面,都感到莫名其妙。互相詢問了事情的原由,才知道是因信中寫錯了一個字引起的。信中把“雇了一個人”寫成了“故了一個人”。
〔練一練〕
你能找出下面成語中的錯別字嗎?
(成語中用錯的字都是同音或近音字,要仔細分辨)
攻無不刻驚慌失措 排山到海 川流不息 完壁歸趙 再接再勵
歡心鼓舞陰謀鬼計 情不自盡 愛不失手 水泄不通 文絲不動
走頭無路原形比露 自力更生 不曲不撓 人心慌慌 以身作責
一絲不夠 熟視無賭 大顯伸手 笑竹顏開 混然一體 車水麻龍
更多手抄報相關(guān)文章推薦閱讀:
1.漢字的來歷手抄報
2.漢字手抄報五年級
4.有趣的漢字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