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為明代小說家所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記》和民間傳說、元雜劇。下面是YJBYS小編整理的關于西游記的手抄報圖片,歡迎欣賞。
西游記讀后感
《西游記》是一部神魔長篇章回體小說,這部小說記載了師徒四人要去西天取經(jīng)的路上,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種的困難,他們?yōu)榱巳〉秸娼?jīng),挑戰(zhàn)了八十一種的困難,還受了許多傷呢……
師徒四人最忠厚的是沙僧,他忠厚老實,一心想取到真經(jīng),令我感嘆不已。豬八戒,大家都知道,他好色好吃好玩,一心貪婪,做不成事。他遇到困難時,只想著退縮。他取到真經(jīng)時,還求佛祖讓自己下凡來玩呢!別忘了,他就是這樣被玉帝貶下凡來的。
孫悟空最大的特點是勇敢,他不怕困難,打走妖魔鬼怪。如果師父被抓了,他一定會想辦法救出師父。他是我學習的好榜樣!
唐僧就是啰嗦可是是個善良閔誠的苦行僧,不辭勞苦,不畏艱險,但有昏庸頑固,是非不分。意志堅強,慈悲善良。是一個虔誠執(zhí)著的佛教徒,在取經(jīng)的過程中堅定,從不懈怠動搖,不為財色迷惑,不為死亡屈服,憑著堅韌不拔的精神,終成正果。另一方面,又性情和善,連兇殘的敵人也可原諒,偏聽偏信。
《西游記》讓我領悟到辦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絕非易事唐僧師徒四人取經(jīng),經(jīng)歷了眾多的險難,并非全是玄虛離奇的就拿我們的學習來說吧,我們經(jīng)歷的每一天又何嘗沒有困難呢?我們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到高中畢業(yè)考大學……又何嘗僅僅是九九八十一難呢?戰(zhàn)勝困難的過程,就孕育了成功唐僧師徒四人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是他們互相幫助,取長補短,才得以成功這又讓我懂得了想要辦成一件大事,必須大家齊心協(xié)力,團結(jié)一致,才能成功的道理
當我翻開《西游記》時,總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動活潑的,小時候的我讀起它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但今時今日,不變的是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我的領悟卻變了。
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jīng)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覺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對話旁白;有人還研究它的歷史背景、社會現(xiàn)象。但在我看來,他那曲折的情節(jié)中暗藏著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經(jīng)歷了日復一日個性受約束的日子,廿一世紀的人們都格外向往自由,向往那個自由的化身:孫悟空。孫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所約束”,闖龍宮,鬧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稱王?梢哉f已經(jīng)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tài)。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zhì)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爭也是為了爭取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讀者一種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然而,每個人都明白,在現(xiàn)在,即使是將來,完全的自由終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這般那般的約束。盡管包圍著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但我們可以讓內(nèi)心盡量變得廣闊而幽深,讓它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人被一些價值不大的東西所束縛,卻自得其樂,還覺得很滿足。經(jīng)過幾百年的探索和發(fā)展,人們對物質(zhì)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對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卻無端被抹殺了?傊,我認為現(xiàn)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種開闊進取,尋找最大自由的精神。在厲盡時間錘煉的《西游記》中,竟深深蘊含著新世紀人們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為什么它能夠傳承至今了。
西游記梗概
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最優(yōu)秀的神話小說,也是一部群眾創(chuàng)作和文人創(chuàng)作相結(jié)合的作品。小說以整整七回的“大鬧天宮”故事開始,把孫悟空的形象提到全書首要的地位。第八至十二回寫如來說法,觀音訪僧,魏徵斬龍,唐僧出世等故事,交待取經(jīng)的緣起。從十四回到全書結(jié)束,寫孫悟空被迫皈依佛教,保護唐僧取經(jīng),在八戒、沙僧協(xié)助下,一路斬妖除魔,到西天成了“正果”。
《西游記》主要描寫的是孫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經(jīng),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唐僧取經(jīng)是歷史上一件真實的事。大約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僅25歲的青年和尚玄奘離開京城長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學。他從長安出發(fā)后,途經(jīng)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歷盡艱難險阻,最后到達了印度。他在那里學習了兩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經(jīng)學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贊譽。貞觀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佛經(jīng)657部。他這次西天取經(jīng),前后十九年,行程幾萬里,是一次傳奇式的萬里長征,轟動一時。后來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但這部書主要講述了路上所見各國的歷史、地理及交通,沒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彥琮撰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則為玄奘的經(jīng)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從此,唐僧取經(jīng)的故事便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會》等,元雜劇有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jīng)》、無名氏的《二郎神鎖齊大圣》等,這些都為《西游記》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基礎。吳承恩也正是在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經(jīng)過艱苦的再創(chuàng)造,完成了這部令中華民族為之驕傲的偉大大文學巨著。
西游記好段摘抄
1、那些和尚聽見問了一聲,忽然抬頭觀看外來人,嘴長耳朵大。身粗背膊寬,聲響如雷咋。行者與沙僧,容貌更丑陋。廳堂幾眾僧,無人不害怕。阇黎還念經(jīng),班首教行罷。難顧磬和鈴,佛象且丟下。一齊吹息燈,驚散光乍乍。跌跌與爬爬,門檻何曾跨!你頭撞我頭,似倒葫蘆架。清清好道場,翻成大笑話。
2、卻說長安城外涇河岸邊,有兩個賢人:一個是漁翁,名喚張稍;一個是樵子,名喚李定。他兩個是不登科的進士,能識字的山人。一日,在長安城里,賣了肩上柴,貨了籃中鯉,同入酒館之中,吃了半酣,各攜一瓶,順涇河岸邊,徐步而回。
3、卻說這座山名喚萬壽山,山中有一座觀,名喚五莊觀,觀里有一尊仙,道號鎮(zhèn)元子,混名與世同君。那觀里出一般異寶,乃是混沌初分,鴻蒙始判,天地未開之際,產(chǎn)成這顆靈根。蓋天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賀洲五莊觀出此,喚名草還丹,又名人參果。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jié)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頭一萬年方得吃。似這萬年,只結(jié)得三十個果子。果子的模樣,就如三朝未滿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備。人若有緣,得那果子聞了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
4、瑞靄散繽紛,祥光護法身。九霄華漢里,現(xiàn)出女真人。那菩薩,頭上戴一頂金葉紐,翠花鋪,放金光,生銳氣的垂珠纓絡;身上穿一領淡淡色,淺淺妝,盤金龍,飛彩鳳的結(jié)素藍袍;胸前掛一面對月明,舞清風,雜寶珠,攢翠玉的砌香環(huán)珮;腰間系一條冰蠶絲,織金邊,登彩云,促瑤海的錦繡絨裙;面前又領一個飛東洋,游普世,感恩行孝,黃毛紅嘴白鸚哥;手內(nèi)托著一個施恩濟世的寶瓶,瓶內(nèi)插著一枝灑青霄,撒大惡,掃開殘霧垂楊柳。玉環(huán)穿繡扣,金蓮足下深。三天許出入,這才是救苦救難觀世音。
5、師徒們行了數(shù)日,到了鞏州城。早有鞏州合屬官吏人等,迎接入城中。安歇一夜,次早出城前去。一路饑餐渴飲,夜住曉行,兩三日,又至河州衛(wèi)。此乃是大唐的山河邊界。早有鎮(zhèn)邊的總兵與本處僧道,聞得是欽差御弟法師上西方見佛,無不恭敬,接至里面供給了,著僧綱請往福原寺安歇。本寺僧人,一一參見,安排晚齋。齋畢,吩咐二從者飽喂馬匹,天不明就行。
6、詩曰: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從來皆要物。若知無物又無心,便是真如法身佛。法身佛,沒模樣,一顆圓光涵萬象。無體之體即真體,無相之相即實相。非色非空非不空,不來不向不回向。無異無同無有無,難舍難取難聽望。內(nèi)外靈光到處同,一佛國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一個身心萬法同。知之須會無心訣,不染不滯為凈業(yè)。善惡千端無所為,便是南無釋迦葉。
7、遂手托凈瓶,白鸚哥前邊巧囀,孫大圣隨后相從。有詩為證,詩曰:玉毫金象世難論,正是慈悲救苦尊。過去劫逢無垢佛,至今成得有為身。幾生欲海澄清浪,一片心田絕點塵。甘露久經(jīng)真妙法,管教寶樹永長春。
8、他兩個在洞前,這場好殺!你看那:天王刀砍,妖怪槍迎。刀砍霜光噴烈火,槍迎銳氣迸愁云。一個是金皘山生成的惡怪,一個是靈霄殿差下的天神。那一個因欺禪性施威武,這一個為救師災展大倫。天王使法飛沙石,魔怪爭強播土塵。播土能教天地暗,飛沙善著海江渾。兩家努力爭功績,皆為唐僧拜世尊。
9、太宗自服了安神定魄之劑,連進了數(shù)次粥湯,被眾臣扶入寢室,一夜穩(wěn)睡,保養(yǎng)精神,直至天明方起,抖擻威儀,你看他怎生打扮;戴一頂沖天冠,穿一領赭黃袍。系一條藍田碧玉帶,踏一對創(chuàng)業(yè)無憂履。貌堂堂,賽過當朝;威烈烈,重興今日。好一個清平有道的大唐王,起死回生的李陛下!唐王上金鑾寶殿,聚集兩班文武,山呼已畢,依品分班。
10、頭頂烏紗,腰圍犀角。頭頂烏紗飄軟帶,腰圍犀角顯金廂。手擎牙笏凝祥靄,身著羅袍隱瑞光。腳踏一雙粉底靴,登云促霧;懷揣一本生死簿,注定存亡。鬢發(fā)蓬松飄耳上,胡須飛舞繞腮旁。昔日曾為唐國相,如今掌案侍閻王。
11、推開看處,呀!只見那正中間有根大樹,真?zhèn)是青枝馥郁,綠葉陰森,那葉兒卻似芭蕉模樣,直上去有千尺余高,根下有七八丈圍圓。那行者倚在樹下往上一看,只見向南的枝上,露出一個人參果,真?zhèn)象孩兒一般。原來尾間上是個扢蒂,看他丁在枝頭,手腳亂動,點頭幌腦,風過處似乎有聲。
12、那怪聞言,恐怕大圣傷他,卻就解尸,出了元神,跳將起去,佇立在九霄空里,這行者背上越重了。猴王發(fā)怒,抓過他來,往那路旁邊賴石頭上滑辣的一摜,將尸骸摜得象個肉餅一般,還恐他又無禮,索性將四肢扯下,丟在路兩邊,俱粉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