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匯編六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語文說課稿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1
各位老師評委: 大家好!
今天我要說的是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第二冊的第21課《師說》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及其分析。
《師說》是第二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論說文。文中韓愈批評了“恥學于師”的士大夫,提出以“道”,即以儒家思想為師。表現(xiàn)了他不顧流俗,銳意改革世風的進取精神。現(xiàn)依據(jù)教學大綱、考綱、教材、學情對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的制定及教學程序的設計等方面作如下說明。
一、 說大綱、考綱、教材和學情
(一) 關于大綱 《語文教學大綱》對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要求是:
能誦讀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名篇;重點掌握常見的120個文言實詞,18個文言虛詞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課文中的的用法;學習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nèi)容和思想傾向。
(二) 關于考綱 據(jù)《大綱》要求,高考《考試說明》對古文閱讀作了三個遞進層次要求:
① 理解(能力層級B級):理解常見文言實詞、虛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② 分析綜合(能力層級C級):篩選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概括中心;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
、 鑒賞評價(能力層級E級):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
。ㄈ 關于教材 新教材在文言文教材的編排上有明顯的“兩重一輕”傾向。
“兩重”是指重視誦讀,重視積累;“一輕”是指輕篇章的瑣屑分析。這一傾向從新教材的練習設計上可明顯看出來。我個人認為文言文教學應體現(xiàn)這種傾向,多誦讀、多積累,培養(yǎng)語感,避免大量無效的分析。
。ㄋ模 關于學情 過初中和高一上學期的文言文學習,學生已掌握了一定數(shù)量的文言實詞、虛詞,文言閱讀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但仍有一些難點待 突破。如詞類活用、虛詞的用法等。
針對以上的分析情況,《師說》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學法、教法和教學程序確定如下。
二、 說教學目標
(一) 知識目標
、僬莆、積累實詞“師”“傳”“從”“道”、虛詞“之”“其”“而”“乎”“所以”的意義和用法。(重點)
、趨^(qū)別古今異義詞語,把握文言特殊句式。
。ǘ 能力目標
、倥囵B(yǎng)學生有感情地、用多種語氣朗讀課文,達到熟讀成誦。(難點)
、谂囵B(yǎng)學生自讀注釋、疏通淺易文言文的能力。(重點)
。ㄈ┑掠繕
、倥囵B(yǎng)學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戰(zhàn)的精神和勇氣。
②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yǎng)謙虛好學的風氣。
三、 說學法、教法 (一)學 法
、 誦讀法
這是學習文言文最基礎、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誦讀法成功的關鍵是要讀出聲音的各種形態(tài),如節(jié)奏、語調(diào)、語氣等,只有這樣,才能聽到“古人”的心聲,才能觸摸到言語主體的情味。當然,要做到這一點,有一個探究、發(fā)現(xiàn)的過程,老師應指導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體察語氣,逐步讀出“情味”來,揣摩文意。因此,范讀、多讀尤為重要。
、 圈點法
使用各種圈點勾畫符號閱讀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種重要的讀書方法。唐彪曾說:“凡書文有圈點,則讀者易于領會,而句讀無訛。”我從兩方面指導:一是指導使用圈點勾畫符號,二是指導學生在此基礎上適當作一些批注。③ 提問法
這是打破傳統(tǒng)的文言文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自讀、自解等方式解讀課文,學會向老師質(zhì)疑。
、 練習法
這是鞏固知識、發(fā)展能力的有效方法,關鍵在一個“精”字。“練”不求“多”,,應求“精”,要用最少的練習鞏固學生的知識,也培養(yǎng)學生的做題能力。我設計了一套課堂鞏固練習,重點鞏固課文重要詞語,當堂“消化”。
。ㄈ 教 法
、 點撥法
所謂“點”就是點擊要害,抓重點;所謂“撥”,就是撥疑難,排障礙。此法能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我主要點撥的是在不同的句子中怎樣準確理解一詞多義的幾種方法,通過比較,溫故知新,從而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 歸納法
從高一上學期開始,我一直指導學生對常見實詞、虛詞的意義用法進行系統(tǒng)歸納,使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網(wǎng)絡化,這樣既便于記憶,又便于運用。例如《師說》第一課時講解重要實、虛詞,我主要運用歸納法,歸納“傳”“師”“道”等實詞義項及“之”“其”“所以”等虛詞用法。
四、 說教學程序
。ㄒ唬┛傮w設計
通過以上分析,我確定了教學整體思路:通過誦讀把握全文;通過質(zhì)疑師生互動;通過歸納使知識系統(tǒng)化、網(wǎng)絡化;通過精練鞏固知識,強化記憶。在這個思路指導下,《師說》一文教學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誦讀,理清思路,積累實虛詞;第二課時主要是誦讀,歸納實、虛詞,分析論證結構。
。ǘ┑谝徽n時教學過程設計
1、導入及解題(2分鐘) 學生齊讀注釋①;補充作者相關內(nèi)容及文學常識(屏幕展示)
2、整體把握(共21分鐘)
① 教師配樂示范朗誦(4分鐘) ②難讀、異讀字讀音點撥指正(屏幕展示)(1分鐘) ③教師誦讀指導(2分鐘)
、軐W生自由朗讀(4分鐘) ⑤個別學生示范朗讀(4分鐘) ⑥齊讀(4分鐘) ⑦理清全文思路(板書)(2分鐘)
3、著重分析第一段(共13分鐘)
、 一學生示范朗讀,其余學生看注釋疏通文意(2分鐘) ②學生質(zhì)疑,教師點拔,師生互動(6分鐘)
、蹘熒鷼w納重點詞語、句式(3分鐘) ④學生試背誦第一段(2分鐘)
4、課內(nèi)鞏固練習(共4分鐘) 出題(屏幕展示) 5、布置作業(yè)
五、說板書
板書是一堂課的精華所在。我設計的板書如下:
師 說 韓愈
為師作用:“傳道受業(yè)解惑”
一段 從師必要:“不從師,惑終不解”
擇師標準:“無貴賤、無長少,道所存,師所存”
古之圣人 ——今之眾人
二段對其子 ——于其身 批判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
醫(yī)、師、工——士大夫 “智不能及”
三段: 師生,師道關系
四段: 寫作緣由
(三)第二課時我作如下安排:
首先,用同第一課時的方法學習三四段,并檢查課文名句的背誦情況。
其次,進入課文的分析。本課從分析討論課文的第二段開始。這一段中,對比論證使的手法是教學的關鍵。我設問[提問]從師的風尚不再流傳,是因為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為了批評“恥學于師”的人,作者從幾方面進行了對比論證?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鍛煉搜尋有效信息和歸納的能力。要求學生將幾方面的對比關系一一列出,并用課文原文回答作者通過每一組對比得出的結論。從而在誦讀與找尋中明確對比論證的使用效果,并鼓勵學生在習作中使用。分析后,要求學生進一步朗讀并背誦名句。第三段,作者用了舉例的手法論證“圣人無常師”。在設計中,我設問[提問]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闡述了什么觀點?用文中原句回答。這就要求學生能夠明確所舉例子背后所蘊含的道理,明確學習應該勤學好問、不恥下問。分析后,要求學生進一步朗讀、背誦名句。最后一段是作者闡述寫作原因的段落。不做重點分析,讓學生了解當時的社會風氣和韓愈寫作的原因即可。
再次,全文講解完要求學生再次朗讀全文,并試著檢查名句的記憶情況。加強誦讀訓練的力度,培養(yǎng)語感。第四步,提出一個思考題讓學生討論,問題是前面學過的《勸學》和今天學習的《師說》都是和學習有關的論說文,說明古人很注重學習的問題。那么今天我們的課堂上“學者”與“師”應該是一種什么關系呢?大家討論一下。設這個問題,一是讓學生將所學道理運用到實際的思考中,二是促進師生間相互學習關系的發(fā)展。
最后總結全文,布置作業(yè):
一,抄寫積累到的名句;
二,就課堂討論題,寫一篇400字左右的小文章,闡述自己的觀點。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內(nèi)容分析,教學目標設計
本課是高中語文第二冊第一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本單元集中學習了四篇中外優(yōu)秀小說,要求學生把握小說的文體特點,學習小說的三要素。尤其要學習小說的人物形象和他們的特色語言。要求在小說文體的特點理解上,結合小說的情節(jié)和環(huán)境描寫來綜合理解人物形象,分析、理解人物與小說情節(jié)和環(huán)境的關系。進一步提高品味語言的能力,準確理解各種風格流派的語言特點,能根據(jù)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理解語言的含義。
二、教學重點、難點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意義,個性化的語言描寫和幽默諷刺手法的運用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學生一般較容易理解“套子”的含義,但是對人物形象的典型意義,對小說語言的諷刺效果則難于全面準確地理解。本課教學,將力求從這些方面入手指導學生閱讀。
三、教法、學法設計在具體教授《裝在套子里的人》時,注意了利用小說的線索——“套子”,從文體分析入手,以人物形象解剖為主,聯(lián)系語言特點,展開了對本課的閱讀教學活動。
通過學生活動與教師活動的互動,讓學生多讀、精讀、巧讀、多討論,引導學生對課文的多向分析:如分析華連卡姐弟的形象、分析別里可夫的社會意義等。學生活動有100字的內(nèi)容概述訓練,有形象思維再現(xiàn)訓練——素描別里可夫畫像。課后作業(yè)的設計有一定的難度,但卻可以做得非常個性化,尊重了學生思維個性的發(fā)展。本課時沒有在課前介紹寫作背景,是想尊重學生循序漸進的理解過程,體現(xiàn)從人物表象到深層含義的逐步深入理解,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自我探究的快樂,擺脫慣性思維的羈絆,更加及時、深刻地理解人物的社會意義,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四、教學程序安排教學過程中,筆者注意了對小說文本語言的關注。引入初中課文《變色龍》,通過對奧楚蔑洛夫形象的回憶,引導學生類比別里可夫。
整個教學過程由三部分組成:
。ㄒ唬、聯(lián)系別里可夫和“套子”的關系,“套子”和本小說三要素的關系,引導學生認識到:1、作者也巧妙地刻畫了“套子”式的外貌、思想特征,細膩地塑造了一個典型的個性化人物形象;2、是“套子”下的思想、語言和行為毀了他的美好愛情,是“套子”的約束限制了他的發(fā)展,禁錮了他的思想,促成了他的毀滅,對“套子”的外延逐層拓展,串連起個性人物的悲劇人生;3、作者對“套子”作用的夸張描述,展示了典型環(huán)境的社會沉疴。(二)、四、深化研習,拓展提高,體會典型人物形象的典型意義:從分析學生體會人物和社會環(huán)境的關系以及華連卡姐弟的形象意義上下手,深入理解人物形象與小說線索“套子”、小說環(huán)境的關系,同時通過華連卡姐弟倆的分析,強化德育效果。
(三)細化分析,從語言品味的角度深入認識小說的魅力,加深對小說表現(xiàn)力的體會,鞏固對人物形象的理解。
最后,筆者引導學生反觀自身,認識自我,自己是否也裝在一些不該裝的套子里,又該如何做呢。通過自由思想、課后小作文訓練,將課文的教化作用向課外思考、向人本關注轉(zhuǎn)化。《裝在套子里的人》
一、說大綱要求 新課程標準和新大綱對高中語文閱讀與鑒賞的介定與要求其中有以下幾點:
1、發(fā)展獨立閱讀的能力,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對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斷。2、注重個性化閱讀,學習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發(fā)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3、注重合作學習,養(yǎng)成相互切磋的習慣。樂于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鑒賞心得,展示自己的讀書成果。
二、本文特點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裝在套子里的人》是高中語文教材(人教社版)第四冊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作者是俄國著名作家契訶夫,體裁是小說,F(xiàn)行的高中語文教材共編排了六個小說單元,其中第四冊有三個單元為小說單元,本單元作為高中小說教學的起始單元,無疑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和鑒賞小說的習慣至關重要。
三、教學設想
1、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大綱的要求和本文特點及本文在教材體系中所處地位,我確立了如下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 認識人物形象的思想意義; 2、能力目標: 結合社會環(huán)境分析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3、情感目標: 認識因循守舊的危害性及勇于改革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
《裝在套子里的人》一文語言淺易,情節(jié)簡單,人物關系單純,學生一拿到新教材就瀏覽一遍后,作為新授課再學時,已覺得興味索然,但對于小說的內(nèi)容及主題,卻并不能準確深入地了解和把握。故本文的教學重難點為:①理解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②深入把握小說主題。2、教法與學法
如何突破重難點,有效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呢?從學情出發(fā),我考慮到高二年級的學生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他們喜歡語文課上得有深度、有內(nèi)涵。作為一節(jié)小說鑒賞課,既不能熱熱鬧鬧沒內(nèi)容,又應力避追求深度而顯死板的偏頗。為此,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學法,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以促進學生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為目的,嘗試打破常規(guī),力求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深入研讀課文的興趣。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還應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技術。四、教學程序
1、布置課前預習,印發(fā)預習材料。要求學生了解作家作品、寫作背景,熟讀課文,理清層次。2、導入新課
首先,在屏幕上打出“自殺?他殺?”先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緊接著用具有鼓動性的導語幫助學生進入情境:1898年夏季的一天,沙皇統(tǒng)治下的俄國,在一所中學的男性職工宿舍里,發(fā)現(xiàn)一具中年男尸。據(jù)查,死者為該校希臘文教師別里科夫,死因一直未明。一個世紀以后,2004年年初,某校高二某班學生特組成專案組,對這一事件進行立案深入調(diào)查。很多學生從小就想做警察,這無疑給了他們一次圓警察夢的機會,很容易就把學生引入到情境之中。3、問題探究
把學生引入到情境之后,指出調(diào)查應涉及的幾個方面:調(diào)查一:案發(fā)背景; 調(diào)查二:現(xiàn)場勘查; 調(diào)查三:本人檔案資料; 調(diào)查四:有關人士采訪。通過這四個問題旨在探討典型環(huán)境、典型人物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要求學生四人組成一組,討論決定該組選題。然后小組討論交流,一人執(zhí)筆,共同寫出該項調(diào)查報告。考慮到調(diào)查三、調(diào)查四的可操作性。教師可以出示以下兩份材料加以引導:
材料一(表格)本 人 檔 案 資 料
姓名住所 性別階級成份 死亡日期生前職務愛好死前狀況 特征人際關系
材料二:“有關人士采訪”對象可涉及柯瓦連科、華連卡、“我”(布爾金)及虛擬對象(“本市市長”、“別里科夫的親戚”等)4、成果展示
讓學生充分準備15分鐘后,確定組內(nèi)一人宣讀,組織班內(nèi)交流、研討課堂過程至此,教師再順勢推向一個高潮:思考,寫出本案“結案報告”。 至此,學生對別里科夫這一人物形象已把握得相當完整準確。趁熱打鐵,把課堂引向另一個高潮(同時也是本課的另一個教學重難點):本案引發(fā)的思考?讓學生領悟“創(chuàng)新求活,守舊必死”的主題。
。、能力延伸訓練借鑒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和雨果《巴爾扎克葬詞》 為“別里科夫”寫一篇悼辭。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3
各位評委老師上午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板書:課題、作者),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是~教版-年級下/上冊第-單元的第-篇課文,該單元以“-”為主題展開。
《》是一篇散文(文章體裁),作者選取了~(畫面、景物、事件)進行描摹,將~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賦予對~的感悟,寄予(情感)或揭示(道理)或說明了一個(態(tài)度),結構(層次)明晰,語言(凝練、優(yōu)美、質(zhì)樸),感情真摯(情趣美)
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引領學生走進文本,整體感悟文章,訓練培養(yǎng)學生對文本的閱讀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情趣(旨趣)的審美能力。依據(jù)這樣的思考,參照新課標三維目標要求,確定以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一)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讀寫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詞(課前預習)/了解本課寫作背景和有關作者的文學常識;
2、 品讀文章,把握主要內(nèi)容,理清文章脈絡。(可作為教學重點)
3、 鑒賞富有特色的語言,領悟本文的(情感?道理?態(tài)度?)
(二) 教學重、難點
一節(jié)課只有短短的45分鐘,教師若在處理教材上面面俱到,則會顯得淺而亂,所以有相對明確的教學重點尤為重要。(本課的一些特點:如語言美是它的一大特色,所以我把鑒賞和品味本文的語言美當作一個重點)語言美視情況而定,也可放于難點中。
“一切景語皆情語!鄙⑽囊运赜械恼Z言形式,無非是想寄予一種情感,揭示一個道理,說明一個態(tài)度等等,但這往往是文章深層的東西,需要去挖掘。本文運用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等等)手法,言了什么志?抒了什么情?是本文需突破的難點。
二、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tǒng)一;诖耍覝蕚洳捎玫慕谭ㄊ菍W法,點撥法。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朗讀法(因為作為一篇散文,反復誦讀是增加積累、加深體悟、進入作者感情世界的一條捷徑)、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另外,高中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重要時期,所以我還以討論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從而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展開。
環(huán)節(jié)1——導入新課
我設計的導入語是這樣的:現(xiàn)代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曾在他的散文集《千年一嘆》中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大自然的景物有百分之一能寫進歷史,千分之一能成為景觀,萬分之一能激發(fā)詩情。這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的神奇瑰麗之處。她繁富繽紛,延往續(xù)來,既孕育了萬物生靈,又滋潤了人類靈魂。古往今來,無數(shù)文人墨客面對那即使是只有萬分之一才能激發(fā)詩情的景物,寄懷感慨,與自然同悲喜、共哀樂。這一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近作家,聆聽他與自然的心靈碰撞。(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觸及人與自然的話題,將學生帶入情境)
環(huán)節(jié)2——落實基礎,整體感知(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及脈絡)
1、 讓學生放聲朗讀,目的是培養(yǎng)語感,讓學生熟悉內(nèi)容。
2、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提問:(這篇文章可以分為幾個部分或這篇文章寫了幾個畫面?請為這幾個部分擬個小標題。/為了突顯出~的特點,作者是從哪些角度去寫的?)(因為本文層次清楚,學生基本上可以歸納、提煉出來,這樣提問的目的在于,快速提煉課文的要點,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和結構,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為下面的課堂重點服務)
環(huán)節(jié)3——直擊重點
針對課堂重點,我提的問題是:a.你覺得主人公有什么樣的性格、品質(zhì)?b.文章是如何表現(xiàn)的?語言方面有哪些特色?請你選擇一些能反映認為性格品質(zhì)的句子來鑒賞。
a.作者如何從各個方面突顯~的美(特點)?b.你覺得哪些描寫的語句特別美?/值得回味,富有哲理?結合自身感受談談自己的體會。(這些疑問的目的是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充分擁抱文本,這里我采用的是小組討論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鑒賞散文語言的能力,以提高他們概括、歸納的水平)但是學生的概括往往不夠全面和深入,這時需要再次體現(xiàn)老師“導”的作用,引導學生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字詞替換以及修辭方法的運用等方法品味語言
,教給學生鑒賞散文語言的一些基本方法。(如:~)
至此,通過對內(nèi)容、結構以及語言的分析,學生對文本的(畫面美)有了一定深度的體會,這是本文重點的落實,但學生對文章僅僅認識到這個層面還是不夠的,要真正理解本文,還必須了解寄予其中的情感,這樣才能真正讀懂文章,進入另一個層次,這就涉及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環(huán)節(jié)4——突破難點
為了突破難點,我設計了一個討論題:(如:這篇文章寄托了一種什么情感?)請結合課文內(nèi)容和前面的分析進行討論。(這一討論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再一次擁抱文本,感受文本。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挖掘文中關鍵信息的能力,這是讀懂本文的關鍵之一,也是閱讀的重要能力之一)通過討論,學生基本可以得出結論(板書),這種寫法就叫(托物言志)
環(huán)節(jié)5——課堂總結
語言和畫面美的文章一旦賦予了深層的內(nèi)涵(情趣美)(板書),文章也就更美了,就像一盤菜一樣,現(xiàn)在是色、香、味俱全,令人回味無窮。
環(huán)節(jié)6——拓展延伸
為了鞏固學生對這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我設計了~個練習題:
(可設計比較題)(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閱讀范圍,滿足學生的閱讀期待等等之類)
環(huán)節(jié)7——課后作業(yè)
好處:鞏固知識點(知識類)
發(fā)揮學生想象力,理論-實踐,學以致用(作文類)
四、說板書設計
畫面美 追求自由生活
語言美 (托物言志)
情趣美 追求獨立人格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nèi)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故事
語言 質(zhì)樸 —— 人性美
感情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陳情表》是高中語文第四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屬于古代散文,從整個高中語文教學和考試來說,文言文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因為高考要考。要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而《陳情表》又是一篇字詞較多,以情動人的文言文。
二、說教學
目標及教學重難點基于以上認識,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1、背誦全文。
2、積累重要文言實詞虛詞。
3、品味作者在敘述中蘊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義。
4、鑒賞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詞得體的寫作技法。
教學的重點仍然是實詞虛詞教學難點是體味真情,體會作者怎樣逐層深入地敘事陳情
三、說教法
為較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落實字詞教學,體會以情動人的特點,結合我們學生的實際情況――自覺性查,預習不到位,我采取的教學方法是:指導誦讀和講解為主,加以點播點撥啟發(fā)、討論領悟。反復誦讀中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積累常用文言詞語和相關文化知識。
四、說教學
過程
。、導入新課,蘇軾曾經(jīng)說過: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一二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因為《出師表》學生都很熟悉,容易理解本文以情動人這個重要特點。
。病⒔忸}主要讓學生明白陳情表這三個字的含義就行,尤其是應該讓學生理解“表”這種文體,明白為什么要些表,寫給什么人。
。场⒆髡呒氨尘白髡呃蠲軙嫌凶⑨,沒有必要展開講,但要提示學生要和瓦崗的李密分清。為了更好的理解本文以情動人的特點,背景要簡單介紹一下。
。、范讀正音為何要在范讀正音之前給學生輕聲讀課文,勾畫注釋的時間呢?因為就目前來說,我們的學生預習是很不到位的,如果直接范讀,會有相當多的學生會忙著聽音注音,而忽視節(jié)奏和感情,所以,一般情況我檢查發(fā)現(xiàn)學生預習不理想時會給學生幾分鐘讓學生把注釋的音移到課文中,這樣范讀時才能提出聽讀要求:聽準字音,聽清節(jié)奏,聽出感情。
由于課本注釋比較詳盡,也為了培養(yǎng)學生重視課本注釋的學習習慣,所以,在正音時我主要提示了幾個多音字的讀音,課本很清楚的沒有指出,也不知道這樣處理是否合適,還希望多聽各位前輩的意見。
5、朗讀指導本來在正音之后,安排有個別學生分別朗讀,然后就學生朗讀中存在的字音、節(jié)奏、感情處理問題進行討論、評價、指導,因為沒有學生,這個環(huán)節(jié)也沒有進行。
6、學習第一段
這一部分我主要想安排3個任務,重點是和學生討論字詞,梳理結構簡單賞析,在此基礎上指導背誦,并進行分組朗誦比賽,一般時間充足而我又有把握的情況下我會示范背誦,爭取學生能夠當堂背。
。贰⒄n堂小結,要能夠承上啟下就行,顯得課堂的完滿。
8、作業(yè)布置:這個講課時一緊張忘了,其實作業(yè)有兩個,一是背誦全文,二是識記字詞,下節(jié)課提問檢查。
五、說板書設計
我向來認為語文板書以簡潔為要,實用為主,平時我的板書主要分三塊,一是講課當中舉例提到的名言警句或關鍵詞,比如說今天提到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為了使學生記得準確而不是只記個耳熟,我會板寫在右邊。重點字詞我板寫在左邊,中間主板就是行文思路。今天的板書安排好,上去太緊張,把字音寫在左邊,其實應該寫在副板的位置上沒有一節(jié)課是一無是處的,也沒有一節(jié)課是完美無缺的,每節(jié)課上完我都會認真反思,是設計上的不足,還是運行中的失誤。一個人要善于反思和正視自己的不足,才會不斷進步,同樣,一個人更要虛心和真誠聽取大家的意見,才會進步的更快。我真誠的希望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多提意見,給我成長的機會。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不僅是書法藝術的瑰寶,而且其文在思想、語言上也具有獨特的價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確立了它在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為一篇書序,文章由敘事而寫景,感物抒懷,從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動談到了作者的生死觀,并以此批判了當時士大夫階層中崇尚虛無的思想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顯得不同凡響。
2、本課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語文學習有這樣的要求“通過閱讀和鑒賞,體會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淵遠流長,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此文入選新教材正體現(xiàn)了這一理念,學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就能認識作者深沉的感嘆中所蘊含的積極情緒,對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很有幫助,同時又能感受我國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對提高語文素養(yǎng)大有益處。
3、教學目標 第五單元的文言文學習魏晉散文,這一時期的散文抒情色彩濃郁,尤其是王羲之的文章文風清淡,這篇《蘭亭集序》中的寫景句子更是美不勝收,“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如此簡潔雅凈的語言是極好的誦讀材料,所以我把背誦本文定為教學目標之一;另外,我所執(zhí)教的是一個平行班,學生雖有一定的文言學習基礎但仍很薄弱,且本學期文言文難度較之上學期有很大提升,學生還需要積累一定的文言知識,根據(jù)該課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訂了如下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了解序文的特點,掌握實詞“修、期、致、臨、次”等詞的意義;背誦全文。
(2) 能力目標:體會文章精練優(yōu)美、自然清新的語言;借助注釋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結構,提高文言閱讀能力; (3) 情感目標: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變化,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所蘊含的積極情緒。
4、說教學重點與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高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只要求具有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而《蘭亭集序》是一篇自讀課文,文下有注釋,學生可自己借助注釋和工具,理解詞句含義,教師只需對個別難句略做點撥即可,據(jù)此我將該課的教學重點定為:(1)了解課文中的詞類活用以及歸納“修、期、致、臨、次”等詞的義項;(2)背誦全文。
課文二三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樂轉(zhuǎn)悲,對人的生死這一問題的議論富有哲理性,學生由于經(jīng)歷淺,多數(shù)未經(jīng)歷過生死,對其中表達的生死觀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將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變化和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蘊含的積極情緒定為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
教師要本著“因材施教”以及“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的原則慎重地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結合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準備用兩課時,采用誦讀法、點撥法進行教學。
1、誦讀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反復誦讀,從而更深的領悟文章內(nèi)容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點撥法。所謂“點”就是點擊要害,抓重點;所謂“撥”就是撥疑難,排障礙!包c撥法” 能啟發(fā)學生腦筋,自己進行思考與研究,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在學習本文中,我主要點撥的是難句以及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墩Z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據(jù)此我確定了以下學法及能力培養(yǎng): 1、圈點、勾畫、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書、課本注釋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準確、通順地翻譯課文,以此培養(yǎng)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2、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誦讀,同時,在教學中,讓學生質(zhì)疑,可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相互提出難句質(zhì)疑; 3、用歸納法歸納文中的特殊文言現(xiàn)象。從上學期開始,我一直讓學生學會對常見實詞、虛詞的意義用法進行系統(tǒng)歸納,使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既便于記憶,又便于運用。
四、教具準備 1、錄音機、課文朗誦帶;2、有關蘭亭和王羲之書法的圖片、資料
五、說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ㄒ唬 導入 人們常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焙玫膶肽軤I造適宜的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由于本課作者是位書法家,故以提問的方式導入:“大家是否喜愛中國的毛筆書法?你們最喜歡誰的書法?”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引出作者;然后引導學生欣賞課本前頁的插圖,欣賞《蘭亭集序》摹本,由此引出課題。
。ǘ 作者簡介 欣賞完插圖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書法作品,讓學生直觀感受其書法“飄若游云,矯如驚龍”的特點,同時簡介作者和文章體裁特點,擴充學生的相關知識,完成教學目標(1)中對序文特點的了解。
。ㄈ 整體感知,朗讀全文 通過播放課文朗誦帶,讓學生注意字音和語調(diào)、語氣,初步感受〈〈蘭亭集序〉〉的語言特色。聽完錄音后,再讓學生齊聲朗讀一遍,教師相機作誦讀指導,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教法和學法的落實。
。ㄋ模 小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由學生四人小組共同合作,結合課文下注釋和工具書自主疏通文意,教師巡視點撥,比如第一段中的:
1、“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應掌握以下實詞:
修:做。 禊事 :禊,一種祭禮。古時以三月上旬的“巳”日為修禊日。禊事,古代一種風俗,到水邊洗濯、嬉游,并進行祈福消災的儀式。
2、“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處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
畢:都。 咸:都 。 修:長、高。 映帶:映襯,圍繞。
3、“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引以為流觴曲水:引,引導。引(之),省略賓語“之”,清流激湍。流觴,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誰前,誰來取飲。曲水,引水環(huán)曲為渠。( 展示流觴曲水的圖片資料)。
盛,盛大。 觴,古代喝酒的器具,這里解釋為飲酒。(名詞作動詞)
詠,用詩詞來贊頌或敘述,指作詩。 以,來。
4、“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是,指示代詞,這。 惠風,和風。
5、“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品類:指自然界的萬物。 所以,用來。 極,窮盡。 娛,樂趣。 信,實在。 其余段落不一一贅述,此環(huán)節(jié)還可讓學生找出難句相互討論,討論不決,推舉一同學指出疑詞難句,教師集中加以講解。如此,教師重在點撥省時省力,學生積極參與,手腦并用。 此外,課文中出現(xiàn)的“流觴曲水”這樣的字詞學生理解可能有困難,所以展示課前準備的有關蘭亭集會的圖片資料,讓學生直觀感受文中自然美,并通過圖文結合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課變得生動有趣,使抽象的背景知識更為直觀和便于理解。在欣賞的過程中,學生輕松的掌握了文言知識。這既完成了教學目標(1)(2)(3),同時又突破了重點難點,也是對學法的落實。
。ㄎ澹┬〗Y并布置作業(yè)
對小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況進行總結,布置作業(yè):(1)熟讀課文,找出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2)歸納文中文言知識,完成課后練習三。第一課時的作業(yè)重積累,對基礎差的學生必不可少,又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歸納整理能力;同時通過反復的朗讀,讓學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處,為下節(jié)課鑒賞評價奠定基礎。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6
《花未眠》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一冊第二單元第四篇課文,是曰本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川端康成的一篇關于美和審美的哲理散文。現(xiàn)就教材,教法,學法及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本單元設計的目的是通過閱讀現(xiàn)當代散文,學會在總體把握散文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的基礎上,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語言。學會整體把握文章思想內(nèi)容,學會體會散文語言的美感!痘ㄎ疵摺肥堑谝粌缘诙䥺卧淖詈笠黄n文,文章以發(fā)現(xiàn)海棠花未眠寫起,從三個方面闡述:自然美是無限的,人感受美是有限的;美是邂逅所得,親近所得;重視自然美,崇尚寫實精神。本文由于是哲理散文,加上學生對藝術欣賞的能力尚待形成,因此內(nèi)容理解較難。如何把難理解的文章深入淺出的講解好,使學生能較好的理解體會是教學設計的關鍵所在。
2、教學目標:
根據(jù)本單元教學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要求,以及本課特點,特制定兩個教學目標:(1)情感目標,理解本文主旨,讓學生建立起感受生活美的意識。(2)知識與能力目標,學會整體把握文章內(nèi)容,品味散文語言。能從現(xiàn)實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學會創(chuàng)造美。
3、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jù)教學目標的設定,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就確定為:理解本文主旨與鑒賞本文語言,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
二、說教法:
本文教學重點是理解主旨和鑒賞語言,因此教學中讓學生整體把握文章是關鍵。運用前幾篇課文所學的提要鉤玄的方法,學會勾畫圈點重要的句子,抓住關鍵句子理解主旨。采用重點段落重點閱讀的方法進行,讓學生能盡快的抓住關鍵。同時也采用問題激趣討論法,使學生能自主地探討問題。
三、說學法:
本課內(nèi)容較難理解,特別是有些哲理性較強,隱含著作者深切感受的語句如:"它盛放,含有一種哀傷的美"等,理解較困難,因此,課堂上要激發(fā)學生的探討興趣,讓意見,自主合作的探討問題。
四、說教學過程:
1、導語設計:以一組鮮花圖片展示其自然的美,觀后感受,引起學生對自然美的注意和欣賞。此設計直接調(diào)動學生的審美情感。然后由蘇軾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的佳句引入川端康成的《花未眠》,出示題目。
2、簡介作者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說家,散文家。幼年時父母相繼去世,分別由外祖父和舅父托養(yǎng)。1924年從東京帝國大學畢業(yè)后,開始了作家生涯。小說《伊豆的舞女》(1925)奠定了其在日本文壇的地位。代表作有《雪國》(1937),《千只鶴》(1951),《古都》(1957)等。它們"以豐富的感情,高超的技巧,表現(xiàn)了日本人的內(nèi)心精華",川端康成因此獲得1968年諾貝爾文學獎,他是繼泰戈爾之后,第二個獲此殊榮的東方作家。川端康成繼承了大和民族文學的古典美,并使其升華到美學境地。在文學領域中,他既是美的追求者,更是美的獲得者和傳播者。由于受佛教影響較深,故其作品常帶有消極悲觀情調(diào)。榮譽也不能解脫他思想的頹廢和空虛,1972年4月16日,他終于口含煤氣管自殺,終年73歲。
3、初步理解文章主旨:
首先指定學生朗讀第三段內(nèi)容,然后思考:看看作者由花未眠想到了什么或者說有什么感悟接著讓學生評價是否同意這個觀點能否說說他們所能感受的自然的美
通過這個過程的閱讀,學生就能整體把握到文章的一個觀點:自然的美是無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同時也通過討論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我們身邊很多事物是非常美的,只是我們平常沒有留心,讓學生明白平時要留心生活中的自然美。
4、思考作者又是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中發(fā)現(xiàn)海棠花的美的呢
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學會在文中找到答案:"凌晨四點起來,我一個人凝視著海棠花,更覺得它美極了。""我之發(fā)現(xiàn)花未眠,大概也是由于我獨自住在旅館里,凌晨四時就醒來的緣故吧。"然后教師小結:作者能夠發(fā)現(xiàn)司空見慣的海棠花的美,原因有二:一為"靜";二為"孤獨"。學生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自學,就去把文章的第二觀點"美是邂逅所得,是親近所得"找到并有所理解了。
5、出示文中出現(xiàn)的有關藝術作品的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思考對于這些藝術作品作者持什么態(tài)度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借此讓學生再去讀文章關于這些內(nèi)容的段落,明白這些藝術作品都是和自然美的完美結合,能夠給人更多的美感,而真正反映自然美的藝術作品更能引起欣賞者美的共鳴,能夠提高人對美的感受能力。
6、通過這幾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學生對內(nèi)容有了全面的了解,教師此時再加以總結,學生就對內(nèi)容有了更明確的理解。教師小結:作者由未眠之海棠寫起,闡述了自己對美和審美的三個觀點,即:自然的美是無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卻是有限的;美是邂逅所提,是親近所得;契合自然美的藝術品能提高人對美的感受能力。這三個觀點其實就是要告訴我們要發(fā)現(xiàn)存在的美,感受發(fā)現(xiàn)的美,創(chuàng)造有所發(fā)現(xiàn)的美。
7、學生對內(nèi)容有了較深刻的理解,然后再進行遷移拓展就順理成章了。
【有關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匯編六篇】相關文章:
有關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匯編十篇08-08
有關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合集9篇07-11
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勸學》11-26
有關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集錦八篇07-31
有關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集合7篇07-29
有關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集合六篇07-28
有關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匯總6篇07-27
有關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集合八篇07-26
有關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集錦10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