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學說課稿模板錦集七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說課稿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說課稿 篇1
分數(shù)的認識是數(shù)概念的一次拓展,在數(shù)學基礎理論中,分數(shù)的形式定義相當抽象,現(xiàn)有的小學數(shù)學教材中對分數(shù)的理解僅突出它在現(xiàn)實生活中測量與均分的含義。以下是小學認識分數(shù)說課稿,歡迎閱讀。
一、說教材
1、說課的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課本第五冊第七單元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第一教時認識分數(shù)及93頁做一做。
2、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一些整數(shù)知識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分數(shù)的含義。從整數(shù)到分數(shù)是數(shù)概念的一次擴展。無論在意義上、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分數(shù)和整數(shù)都有很大差異。學生初次學習分數(shù)會感到困難。分數(shù)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但物體和圖形的一半卻是學生所熟悉的,因此,本節(jié)課主要從學生所熟悉并感興趣的現(xiàn)實經驗出發(fā),并通過動手操作,幫助學生理解一些簡單的分數(shù)的具體含義,讓學生體會到分數(shù)來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況下才能產生分數(shù),給學生建立初步的分數(shù)概念,為進一步學習分數(shù)和小數(shù)打下初步的基礎。
3、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建立分數(shù)的初步概念。
(2)、能直觀地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shù)的大小。
(3)、溝通生活和數(shù)學的聯(lián)系,感知生活中的數(shù)學。
4、教學內容的編排特點:
(1)、教材以游樂園的形式,呈現(xiàn)了本單元的基本學習內容,體現(xiàn)了在玩中認識數(shù)學以及人與生活、自然的有機聯(lián)系。
。2)、認識幾分之一通過兩個學生分月餅的情境引入分數(shù),使學生知道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這塊月餅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寫作 。利用遷移推想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
。3)、學生通過動手折出之分幾一、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重視教學知識的操作性,讓學生充分感知分數(shù),并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shù)的大小。
5、教學重點、難點及關鍵
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產生分數(shù)和認識幾分之一是教學重點;感知分數(shù)的意義和分子是1的分數(shù)大小比較是教學難點;教學的關鍵是提供學生盡可能多的材料,通過學生折、玩、涂等活動讓學生充分感知分數(shù)的意義和分子是1的分數(shù)大小比較,重視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二、說教法
設計這節(jié)課主導思想是加強直觀教學,降低認知難度,讓學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玩一玩中探索分數(shù)的意義,親自經歷數(shù)學知識的形成過程。符合《新課標》中提出的: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
三、說學法
1、通過直觀形象的圖形、實物中認識平均分、進而感知分數(shù)的意義。
2、進行比較、動手實踐中學習數(shù)學,學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
四、本節(jié)課教學設計主要分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薄⒒顒右,體會平均分。
。、主動探索,感悟新知。(從面到點)
(1)認識幾分之一:平均分分母的意義幾分之一的意義揭示課題。
。2)認識1/2 :不同的圖形用相同的分數(shù)表示。
。场⒗脤W生資源(動手操作)比較分數(shù)的大小。
。、在生活中找分數(shù),讓學生體驗分數(shù)來源與生活。
教學程序設計
一、導入:(新課標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shù)學和理解數(shù)學。所以我在設計本節(jié)課時,從學生最熟悉的分蘋果出發(fā),讓學生感知平均分)
1、創(chuàng)設情境,聰聰和明明分6個蘋果,怎么分?
生1:
2、師:這兩種分法哪種最特別?為什么?(特出平均分)板書
3、如果兩個蘋果分給2個人,怎么分?
生:每人一個
4、出示一個蘋果,分給倆人,能平均分嗎?怎么分?
5、學生以圓為例動手操作,折出一樣大,也就是平均分。(初步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
二、教學幾分之一(大量感知把一樣東西平均分成幾份,取其中的一份的基礎上再揭示分數(shù),目的:傳授程度減少,讓學生自主探究)
。薄⒄堖x擇信封里你喜歡的圖形,折一折,分一分,你有哪些不同的分法。并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顏色。(生動手操作,師巡視了解情況)
2、反饋:(把學生的作品貼在黑板上,并給它們編號。1/2有3個,1/3、1/4、1/8、1/6、1/16、1/32各一個,不平均分的2個)
師:這些圖形是不是平均分的?為什么?今天我們先來研究能平均分。
師:為什么認為這些是平均分的? (每一份分得一樣多,就是平均分)
3、觀察一下這些平均分的分法有什么不一樣? (1)(平均分的份數(shù)不同)
。2)把( )平均分成( )
4、(根據第3問靈活提問,全部或有選擇的)讓學生說說圖的意思。(如:把正方形平均分成n份,涂出了其中的一份)
5、師:(拿出一個圖形)這個圖形整個用1來表示,那么這個圖形平均分成了2份,這一份用什么數(shù)來表示?(如果生說不出師自己說)認識1/2、1/3、1/4(在此插入書寫方法)在圖形下板書各種幾分之一,教讀法
6、師:為什么這一份用1/2,那一分卻用1/4呢?
生:平均分的份數(shù)不一樣,它平均分成2份,它平均分成4份
7、揭題:象這些1/2、1/3、1/8我們都叫它為分數(shù)(板書:分數(shù))
8、舉例:1/4就表示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正方形的1/4。
空白部分還有幾個1/4?
8、練習:(判斷題)
三、教學1/2(進一步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
1、(師把學生作品用1/2表示的圖往下拉)我們來看這幾個作品,都用分數(shù)1/2表示,圖形不同,為什么都能用相同的分數(shù)1/2表示呢?
小結:(能用1/2表示的這些圖的共同點)把( )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都是它的1/22、師:空白部分用哪個數(shù)來表示呢?為什么?
3、(再次強調意義)1/2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選擇一個分數(shù)說一說意義
四、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1、(拿出1/2和1/32的兩個同樣圖形)我們來看這兩個圖形,涂色部分用1/2表示,那個涂色部分用1/32表示的是這一塊,(可以剪下比一比)哪個大?為什么呀?
(1/2表示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2份,它的一份就比平均分成32份的一份大)
板書:1/2>1/32
。、猜想:1/2、1/8和1/32的大小
板書:1/2>1/8>1/32
3、自由選擇兩個分數(shù)比一比大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分的份數(shù)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說一個更小的分數(shù)。
五、生活中的分數(shù)(分數(shù)就在我們身邊)看到這些東西你聯(lián)想到幾分之一?
A、用什么分數(shù)表示想到幾分之一?
B、拓展練習
小學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遼師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我是“大”學生了,第三課《珍惜時間》。這一單元分為三個主題活動:我懂事了、我與小伙伴、珍惜時間。在學習生活中能夠珍惜時間,合理地安排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學生在校園中雖然已經生活了三年,養(yǎng)成了一定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但是對于自己的學習和作息時間不能自覺、合理的安排,常常出現(xiàn)拖拉、浪費的情況,對于時間沒有概念和認識,不懂得時間的寶貴。
《品德與社會》所要學習的道德規(guī)范、社會知識、生活常識等都是從生活中來的,因此,他的教學內容和教育形式都必須貼近孩子的生活,反映他們的需要。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將教學內容整合成3個部分:感受一分鐘的長短、體會時間的寶貴、學會合理利用時間。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從生活的實際需要出發(fā),從內容上體現(xiàn)了源于生活的理念。在認真鉆研新課標和教材后,我設定了以下3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只有珍惜時間才能提高學習、做事的效率,學會制定學習計劃,并能夠嚴格地按照自己的計劃去做。
2、方法與過程:通過直觀感受、激趣游戲、小組交流、辨析討論等教學活動,使學生知道時間是寶貴的,懂得珍惜時間的意義。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重點:感受在生活中時間的寶貴。
難點:學會合理安排時間。
二、說教學方法
(一)說教法
教師應當擁有講授不同內容,訓練不同項目,攻克不同難點的眾多教學方法,才以游刃有余,從容施教。根據本課教學內容,我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談話法、直觀教學法、辨析討論法、激趣游戲法等。為使學生感受時間的寶貴激發(fā)學生珍惜時間的愿望。我采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加深學生的感受,攻克重點,提高教學的效果。
(二)說學法
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時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學生獲得知識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很重視讓學生主動參與互相學習,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在兼容并舉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合作性、發(fā)展性、創(chuàng)造性,從而達到激發(fā)興趣、理解陶情、啟迪心智、感悟積淀的四重境界。學法有自主探究法、交流法、觀察法、情感體驗法。加深學生對時間寶貴的認識,使學生懂得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教學目的。
三、說教學過程: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指出:“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于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具有特殊的價值。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引導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fā),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因此,本節(jié)課的設計緊密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通過學習者自身的生活經驗來學習,在生活中學習生活,學習知識,切實增強課堂實效性。
(一) 情境導入,體會時間的.寶貴。
根據學生喜歡游戲,樂于競賽的特點,上課開始讓學生在一分鐘的自由活動中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后及時總結,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做了有意義的事,而有的同學什么也沒有做。老師提問:你認為一分鐘時間長嗎?從而引出一分鐘數(shù)據庫,通過數(shù)據庫使學生知道如果珍惜時間一分鐘可以做許多有意義的事,最后讓學生再一次在一分鐘做喜歡的事,并暢談感受。教師總結,揭示課題:《珍惜時間》
(二) 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時間寶貴。
對于孩子們來說,他們的學習過程本身就是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那么讓他們通過生活主動學習就需要我們去精心設計,共同營造。
我營造了醫(yī)院里的醫(yī)生搶救病人、游戲中小伙伴激烈的競賽等情景,讓學生感受時間的寶貴,知道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勝利、時間就是知識和金錢等等。并讓學生自己總結交流時間對于生活中自己的意義。
(三) 深入感知時間寶貴,合理安排時間。
兒童的生活是課程學習的基礎,因此,在本課設計中我注重讓學生在走近生活的過程中獲得精神的體驗,在回歸生活的過程中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
首先讓學生判斷一些同學的做法是否合理,這樣安排時間會有什么后果,你有什么合理安排的方法告訴他們。然后,請學生自己制定出每天回家后的時間安排,并在小組中交流。并鼓勵學生珍惜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 總結升華,延伸課題。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總結升華的環(huán)節(jié),教師為學生設計精美的書簽,并啟發(fā)學生寫出自己收集到的時間格言。
小學說課稿 篇3
活動目標:
xxx
知識與技能:
1、復習正確的書寫姿勢及橫畫的寫法。
2、學習懸針豎的寫法。
3、練習“十”“干”“豐”。
過程與方法:講解法、演示法、比較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認識寫字學習是一項長期的學習。
活動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正確的寫字姿勢、執(zhí)筆姿勢,認識了田字格的作用及用途,學習了橫畫的寫法,練習了“一、二、三”。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基本筆畫“豎”。堅畫與橫畫一樣也有態(tài)勢問題。古人稱豎畫為“努”筆!芭奔垂蟮囊馑。豎畫不可太直,直則無力,要像弓那樣有點彎曲,這樣就顯得富有彈性,有一種反彈欲回復到挺直狀態(tài)的態(tài)勢,這就叫努勢。
二、寫法指導
我們寫字時,首先要求作到“橫平豎直”,所謂的豎直,就是要求把堅畫寫得筆挺有力,不能歪,不能彎,這是寫豎的最基本的要求。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要講究方法,把豎畫寫更美觀大方。下面我們就仔細地研究。
(一)、懸針豎、垂露豎的寫法
豎分為兩種,一種是懸針豎,(教師示范),這各豎末尾很尖,恰似針尖懸在空中。(提示學生注意觀察)是不是,給人一種像一把利劍從空中直插下來的感覺。因此,懸針豎尖的寫法最關鍵。收筆出鋒的稱為“懸針豎”,其寫法:?向左上逆鋒起筆;?提筆圓轉;?中鋒向下行筆;?逐漸提筆;?出鋒收筆
一種是垂露豎,但收筆卻不一樣,豎的收筆是回鋒呈“垂露”狀(形如下落的露珠),故稱垂露豎。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懸針豎的寫法。(教師示范)想想看,把一根豎畫寫的田字格中,應該把它放在什么位置,(豎中線)把筆在豎中線一點頓筆后,沿豎中線向下行筆,到末尾要出尖時,把筆輕輕地提起來,邊向下寫邊提,最后提出。這樣懸針豎的尖就定好了。(教師再示范,學生模仿在方格中書寫)
糾正學生的錯誤寫法:
1、頓筆太明顯。豎畫的起筆部分太大,有明顯的轉折。原因:頓筆太重。修改方法:筆尖接觸紙面,輕輕用力不要動,只把筆尖的方向轉而向下,就能解決。
2、末尾出尖部分不直。原因是出尖時速度太快,方向把握不好。修改方法:出尖時速度可稍微加快,但不能太快,尖是寫出來的,不是快速“飄”出來的。
剛才,我們把豎畫的錯誤寫法進行了分析,現(xiàn)在我們再來仔細地看看正確的寫法。19
(教師再正確地示范,在學生易錯的地方提醒學生注意)學生在仔細觀察字帖的基礎上臨寫三遍,教師具體指導,及時糾正。
我們知道,漢字是由筆畫組成的,不同的筆畫組合就會形成不同的漢字。下面,我們把學過的橫畫同懸針豎進行組合。
“十”的寫法。同學們想想看,按照前面我們學習的排列規(guī)律,“十”應該在田字格中怎樣排列,字才勻稱,(橫畫在橫中線,豎畫在豎中線。)先把長橫寫在橫中線上,再從豎中線上起筆,寫豎。(教師示范)。同學們在書寫時,要注意,漢字中有橫有豎,要注意把橫寫得細一些,豎寫得粗一些,也就是說,寫橫是用力要輕一些,寫豎時要稍微用力。下面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把這個字臨三遍。要(教師具體觀察指導,及時糾正)
“干”的寫法。前面我們是把“一”和懸針豎進行了組合。現(xiàn)在要把“二”同懸針豎進行組合,我們首先來看,單獨“二”在書寫時,以橫中線為界,一上一下,但加入豎畫后,要把豎畫的空間留出,這樣我們就要把兩根橫畫進行上移。(教師示范,學生仔細觀察)學生在練習本上臨寫三遍。
“豐”的寫法。下面我們乘勝追擊,把“三”同豎組合。同樣的道理,也要把豎的空間留出來,要求我們把三根橫的間距適當縮小,再把豎寫好。(教師示范,學生觀察體會)臨寫三遍。
(二)垂露豎無論起筆是方、是圓,收筆方法不同,特別是:垂露豎畫的收筆在圓轉時有個方向問題。許多書中僅指出“提筆自右往左回到筆畫中再收筆”,其實還應該有另一種收筆方法,即“提筆自左往右回到筆畫中收筆”。
小結、回想一下,懸針豎的特點。
三、學生練習
“十”是基礎,只有在“十”訓練掌握的基礎上,才能把后面的兩個字寫好。因此,“十”在活動時,所用的時間要適當延長。
四、歸納總結。
讓學生把前面學習的橫畫和豎畫進行復習,并把它們的特點記清楚,這樣利于學生把筆畫寫準確。
板書設計
懸針豎
垂露豎
小學說課稿 篇4
【教學目的】:
執(zhí)筆姿勢教案培養(yǎng)孩子的靜、定。
【教學重點】:
執(zhí)筆和姿勢執(zhí)筆的目的是書寫,因此要從是否便于靈活書寫來看執(zhí)筆姿勢。
基本功的練習:(橫、豎線條)
知識與技能:掌握橫線條和豎線條的畫法,就可以找到中鋒用筆的技巧。
【學具預備】:
毛筆、墨盒、練習紙
【教學課時】:
(1課時)
過程與方法:看視頻、示范法、糾正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回復中國傳統(tǒng)文化書法是必不可少的,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文字的思想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全方位綜合素質。
2、認識寫字學習是一項長期堅持
【教學過程】:
一、熱身準備:
1、靜坐5—8分鐘;搓熱雙手捂眼睛,再撮熱雙手干洗臉,拍拍腦袋和肩膀放松。
2、復習導入:
。1)、上節(jié)課內容:為什么要學習書法,培養(yǎng)綜合素質的“五力”伏羲教育理念。
(2)、今天我們學習,吳教授視頻,如何執(zhí)筆(5分鐘)。
二、如何執(zhí)筆
。1)、執(zhí)筆的各種方法
如何執(zhí)筆,有很多說法,如雙苞(即雙鉤)、單苞(即單鉤)、回腕、撮管、握管、搦管等。還有據說傳自鍾繇、王羲之、虞世南,陸彥遠等綜合而成的“五字執(zhí)筆法”(即擫、押、鉤、格、抵)。
學習執(zhí)筆首先要記住蘇東坡說的“執(zhí)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盁o定法”就是沒有固定的方法,字的大小不同,書寫的姿式不同,紙的位置不同,執(zhí)筆的方法也不同!疤摗笔侵甘终埔疤摗,如果“實”(握死了)就無法運筆了!皩挕笔侵高\筆的范圍要。大小是相對而言的,因此,要根據字的大小來看運筆的范圍是不是夠“寬”。
學習執(zhí)筆最重要的是看怎樣執(zhí)筆才能夠做到靈活運用毛筆。毛筆是個圓錐體,頂端尖,逐漸粗,我們用毛筆寫字時不僅要用筆尖,還要充分運用毛筆的各個側面。只要能夠靈活運用毛筆,能夠充分發(fā)揮毛筆的性能,怎么執(zhí)筆都可以,只要你自己覺得自然、舒服、能夠達到書寫的目的(效果)就行了。
注意筆桿與紙面的角度。不同的字體,筆桿與紙面角度不同。一般來說,靜止時筆桿與紙面垂直成九十度角,寫靜態(tài)的書體,如楷書、篆書、隸書時基本保持這個角度,而動態(tài)的書體,如行書、草書,在運筆時筆桿與紙面的角度變化多端,沒有定則。
(2)、執(zhí)筆位置要低。
(3)、注意指實掌虛。有的孩子握筆很緊,無名指、小指握進了手掌里。這個時候要注意,先解決掌虛的問題。讓孩子輕輕捏筆,不用力,手掌自然就虛了。
三、姿勢
1、坐姿
兩腳與肩同寬,腰、背、頸椎成直線,微微前傾。
兩腋打開,不要夾著。
有條件的,可以盤腿坐著寫、跪著寫。
坐著書寫的時候,紙要擺正。
2、站姿
兩腳與肩同寬,腰、背、頸椎成直線,微微前傾。
特別要注意時時提醒、糾正書寫姿勢。
四、練習:畫線條。
五、課堂作業(yè)
1、畫出來的線條要有質感。
2、粗細大小一致。
3、(輕音樂伴寫,教師巡視,給坐姿端正、執(zhí)筆正確、畫的有好的學生獎勵)
4、畫線條好的人臨摹字帖,(曰、)臨摹就向比著靶心打靶,臨摹好的人可以寫少字的作品。
六、課堂小結;
1、教師設問:同學們,今天這堂課,我們練習的是基本功,你能結合自己的理解,談談感受嗎?
2、評出本次課堂的優(yōu)秀和需要努力的作品。
小學說課稿 篇5
一、說課內容:
九年義務教材六年制第11課《將相和》。
二、教材簡析:
本課是第12冊教材第四組“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這一重點訓練項目中的課文。《將相和》是根據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的一篇歷史故事課文。課文通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突出表現(xiàn)了藺相如臨危不懼、足智多謀、顧全大局,廉頗知錯就改以及他們兩人為了國家利益團結協(xié)作的品質。三個小故事敘述形式相似,各有中心。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緊密相關。文章篇幅較長,語言簡練,人物個性鮮明。根據教學大綱、教材編排意圖、課文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特作以下設計: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一是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二是學習掌握“廉頗、璧、侮辱”等7個詞語。
2、操作目標:一是借助課題,概括課文主要內容;二是品味“完璧歸趙、絕口不提、理虧、示弱、能耐”等重點詞語的意思;三是給三個小故事加上小標題;四是復述“負荊請罪”的故事;五是弄清第一自然段和下面三個小故事之間的聯(lián)系;六是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品質。
▲教學重點:
1、抓關鍵詞句,品味人物言行,準確概括人物特點,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一步訓練學生語感及其它語文能力。
2、借助課題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1、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
2、搞清各段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及各段與整篇文章的關系。
▲教法、學法:
在本課的教學中,采用“自主學習,自能閱讀”的教學方法。即引導學生重感悟、重積累、重情趣、重遷移,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閱讀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從而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教具準備:
借助掛圖、投影儀、課本劇等輔助教學。
三、教學程序:
(一)、設疑導入,整體感知
教師出示課題《將相和》,通過預習讓學生了解:
1、課題中的“將”指誰?(相機教學生字“廉頗”)“相”指誰?“和”是什么意思?教師介紹時代背景。讓學生圍繞課題,提一些問題。這一設計的依據有三條:
、、是檢查學生的預習效果如何。
②、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訓練學生質疑、表達的能力。
、、是突出題眼“和”字,使整篇課文的教學有所依傍。如果把課文視作一個圓球,是球就必定有球心,有了“球心”,課文這一“球體”必定會對它保持向心力。課題中的“和”字就是本篇課文的“神”之所在,就是“球心”,抓住它可使全文神聚,讓三個故事最終說明一個道理。
2、教師提示是“和”就先必有“不和”,請同學們?yōu)g覽課文,看課文中哪個段落寫了造成兩人“不和”的原因。學生可從第16小節(jié)中找到答案:“我廉頗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了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這一設計的目的是:從課文題目切入課文內容,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又初步了解到課文內含的矛盾沖突。整個學習過程將圍繞著“廉頗的話說得是不是有道理,藺相如該不該升官”這個問題展開。
3、讓學生再讀課文,給三個小故事加上小標題,并請學生上臺板書小標題,思考課文哪些部分寫了造成兩人不和的外部原因?(“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而“負荊請罪”則是寫了兩人如何從“不和”到“和”的過程)再根據小標題,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練說。這一設計的目的是:第二次讀書,把書讀通,理清課文的思路,將課文的三個故事作為一個事件來對待,樹立聯(lián)系地看問題的觀念。
(二)、讀議悟法,舉一反三
這一環(huán)節(jié)分三步進行。
1、讀議悟法。
抓住“騙”字教學“完璧歸趙”。首先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讀“完璧歸趙”部分,突出以“騙”對“騙”,再指導學生用“~~~~”和“——”劃出描寫人物言行的句子。接著,交流從中讀懂了什么,深入剖析人物性格品質。最后討論還有什么地方沒讀懂?如學生提出:“藺相如是真的要撞柱子,還是故意嚇唬秦王呢?為什么?”這個問題必須通過認真讀書,聯(lián)系上下文,積極動腦思考,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藺相如既不是一定要撞柱子,也不是單純地嚇唬秦王,他是見機行事。如果秦王因愛玉而妥協(xié),他就不撞;如果秦王一切都不顧,派人搶玉,他就會真的撞柱而死,讓頭顱與玉俱碎。這既能看出藺相如的勇敢,又能反映出他的機智。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得,誘發(fā)學生思維,鼓勵學生爭論,不追求統(tǒng)一、標準的答案,讓學生談出自身的不同于他人的閱讀體驗,點燃那種充滿靈氣的思維火花,學生自主學習得到了保證。最后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方法,讀文、圈劃、領悟、質疑,總結了學法,為以下放手自學作好了鋪墊。
2、半扶半放。
抓住“逼”字按照以上學習方法學習“澠池之會”,突出以“逼”制強。討論:廉頗說得有無道理?藺相如該不該升官?學習圍繞“和”與“不和”展開討論,始終不脫離這一主線。在自學匯報及師生評議過程中,重點從以下兩方面引導學生領悟。
。1)、澠池會上,趙王和秦王分出了勝負,還是打成了平局?
(2)、這一功勞應歸功于誰?指導學生加強朗讀,并配以一定的表演以烘托氣氛。這一設計讓學生把書讀懂,前兩個故事寫藺相如因有功而升官,本是應該的,卻成了兩人不和的外部原因,同時也為下文的高潮蓄勢。
3、自學交流。
抓住“避”字教學“負荊請罪”,突出以“避”對“傲”。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引導學生自學“負荊請罪”部分,并質疑問難。再結合課文插圖,四人共同商議,廉頗、藺相如會各說些什么?請幾組學生上臺表演兩人的對話。既填補了課文的空白,又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以上的教學,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在語文教學中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為本,以讀書為主,讓學生“自己讀”,讓學生“自主讀”,讓學生“自覺讀”,在閱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閱讀方法,形成閱讀能力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自能閱讀,做閱讀的主人。
(三)、深究課題,突破重點
三個小故事中,哪個集中寫了將相和好?為什么還寫另兩個故事?通過深究課題使學生明白第二個故事是第一個故事的發(fā)展,前兩個故事的結果是第三個故事的起因,合起來構成“將相和”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這樣設計,旨在進一步夯實重點訓練項目。再讀課文,讓學生把書讀好。
(四)、總結評價,課外延伸
1、學完全文,四人小組討論:你對藺相如、廉頗有什么認識?你最大的收獲和體會是什么?
2、課外作業(yè):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排練課本劇。這一設計的依據是:以課堂為中心,橫向拓展,提高學生整體的語文素質。符合語文教學的特點和兒童身心的發(fā)展規(guī)律。正如曹禺所說:“學生演戲里的人,必須理解他們的思想與感情,要具備想象和表演的能力,啟發(fā)學生潛在的智力。
小學說課稿 篇6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我的好習慣》。(板書)下面我將從說教材、教學教法、教學過程、教學板書等幾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我的好習慣》是鳳凰國標教材小學《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成長樂園”中的一篇。本文體現(xiàn)了《品德與生活》內容標準中健康、安全地生活理念,意在使兒童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獲得基本的健康意識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環(huán)境與人生存的關系,為其一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打下基礎。低年級兒童以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對一些抽象的道德概念理解模糊不清。所以對于低年級兒童來說習慣教育不在于告訴他們多少道理,記住多少規(guī)則,最重要的是運用一些具體生動的例子,通過兒童喜聞樂見的活動,幫他們形成基本的做人道理和思考問題的取向。由于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嬌生慣養(yǎng),生活習慣不是很理想,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行為與習慣:在老師的幫助下,引導學生參與自我檢測、討論交流、制定計劃、實踐操作等活動,使學生初步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學習、品德行為習慣。
2、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到好習慣帶來的益處,提高學生養(yǎng)成好習慣的自覺性。引導學生學習制定計劃,培養(yǎng)獲取信息的能力。
3、過程與方法: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與同學合作交流,分享感受,共同體驗活動的成果。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認識到好習慣有益終生,提高并強化學生養(yǎng)成好習慣的自覺性。
三、教學準備:
1、對學生已養(yǎng)成的習慣情況進行調查分析
2、多媒體課件。
3、 樹葉貼紙
4、寫有數(shù)字的圓片貼紙。
四、教學設計
教學中我努力從兒童真實的生活中挖掘課程資源,用討論、現(xiàn)場調查、游戲活動等方法來組織教學,圍繞什么是好習慣、怎樣養(yǎng)成好習慣、好習慣養(yǎng)成的意義等逐層進行分析,設計中尊重兒童的生活體驗,力爭用兒童的生活來教育兒童,以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圍繞“我的好習慣”這一主題,設計了以下活動:1、自我檢測、2、對錯碰碰車3、小樹快快長、4、學唱文明拍手歌!白晕覚z測”讓學生在自我評價中對自己已有的好習慣進行初步的認識,在活動中同時與他人進行比較,知道有更多的好習慣還要培養(yǎng)!皩﹀e碰碰車”讓學生在對比活動中初步了解好習慣與壞習慣的區(qū)別!靶湫淇炜扉L”,讓學生感受到成長的快樂,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情感!皩W習拍手歌”,游戲方式不僅能活躍學生的思維,更能讓學生在游戲中進行道德規(guī)范的內化。
1、談話導入——走進主題
當上課師生問好時,師與生談話并創(chuàng)設三個問題,一、咱們班同學每天上課都要向老師問好嗎?二、為什么要這樣做呢?三、你們是怎樣養(yǎng)成這個好習慣的呢?由此學生明白這樣一個小小的活動表達了同學們對老師的尊重,這真是一個好習慣。(本環(huán)節(jié)設計意在通過學生學習生活中一個真實而細微的常規(guī)活動,引發(fā)學生的生活經驗,自然地導入活動主題,體現(xiàn)了本課程生活性這一基本特征,為后面的進一步學習奠定了基礎。)
2、自我評價——領悟主題
《品德與生活》課程在評價建議中強調:評價多樣化。其中談到“評價是教師和兒童共同合作進行的有意義的建構過程。兒童既是評價的對象,也是評價的主體。”過去課堂上的評價多是教師對學生、自己對他人(或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恰恰忽略了自我評價。
活動一:自我檢測:
首先教師取出本課插圖,請學生說出圖上好習慣的名稱。其次給每一個好習慣編上號,指導學生了解插圖內容。第三學生看看想想,把自己養(yǎng)成的好習慣的編號圓片貼在自己身上。最后教師請出部分學生說說自己貼的情況,進行當場演示,比如:請貼上“自己的事自己做”圓片的學生表演疊衣服;請貼上“不挑食”圓片的學生說說自己平時怎樣做到不挑食的等等。同時請其他學生對表演情況進行評價。
。ū经h(huán)節(jié)的設置就是為兒童提供一個自我評價的舞臺,在自我檢測中,對自己已有的好習慣進行初步的認識,在活動中同時與他人進行比較,知道有更多的好習慣還要培養(yǎng)。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正是尊重了兒童的生活、激發(fā)了兒童對自我的認識。)
3、辨析解難——探究主題
活動二:對錯碰碰車
1、闖關游戲,一共三關:看看圖上哪些是好習慣,哪些是壞習慣?還要告訴他為什么?小組討論交流。
2、每小組選一幅圖派一個代表重點說說,同組同學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進行補充。(教師根據學生的評價意見進行電腦操作,答對了出示笑臉,反之則播放哭臉。)如:(針對圖上課間因上廁所為了不遲到而奔跑的學生發(fā)言):我們認為這個小朋友的做法是錯誤的,因為拼命奔跑是會摔倒的。
師質疑:不跑怎么行,要遲到了呀!
生明白要真遲到了,跟老師說,老師會原諒你的,因為遲到比撞得頭破血流要好。
師質疑:如果我既不想遲到,也不想出意外,該怎么辦?讓生明白養(yǎng)成有事早點做的好習慣。
《品德與生活》課程強調“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以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同時提出“兒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于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fā)他們內心道德情感”。我們眼前的兒童并非一張白紙,他們有自己的生活以及對生活的認識,但是由于受自身思維水平的限制,他們對生活的認識是不全面的,甚至會有偏差。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置就是要讓孩子明白我們的身上已經形成了許多習慣,有好的,也有壞的,要讓自己健康、快樂的生活就要拋棄這些壞習慣。
4、書寫表達———深化主題
活動三:小樹小樹快快長
1、請學生把自己現(xiàn)在計劃養(yǎng)成的好習慣寫在小樹葉上,同時想想自己準備怎么做。▽W生在紙做的綠葉上寫想養(yǎng)成的上好習慣,教師相機在黑板上貼上光禿禿的樹干圖。)
2、讓孩子們明白成長樹上綠葉代表著許許多多的好習慣,好習慣越多,大樹就會越茂盛。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是一棵小樹苗,我們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自己的小樹上就會長出一片綠葉。
。晳T的養(yǎng)成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個不經意的過程,讓學生用貼樹葉的方法來展示自己的好習慣,是讓學生為自己養(yǎng)成的這個好習慣而自豪;另一方面,我想用樹葉這樣一個具體化的健康形象激勵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成長的快樂,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情感,增強孩子在今后生活中自覺的養(yǎng)成好習慣的意識。)
5、 學唱兒歌——延伸主題
活動四:學習兒歌
把《文明拍手歌》送給大家,并希望大家按照兒歌里的要求去做,讓自己的小樹快快長大。(課件出示兒歌內容。)
(兒歌的內容來自兒童真實的生活,展現(xiàn)的是文明健康生活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培養(yǎng)兒童的情感,讓兒童記住規(guī)范,并在游戲活動中內化規(guī)范要求,進一步將好習慣延續(xù)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
五、教學板書
教學安排的其中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寫上自己好習慣的片片綠葉貼在成長樹上作為板書。設計意圖使生一目了然綠葉代表我們的好習慣,每一個小朋友就是一棵小樹苗,好習慣越多,樹就長的越茂盛,我們就更健康成長。
常言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過程中常會生成動態(tài)的新資源,面對課堂教學中臨時生成的新情況、新問題,我會努力做到及時去捕捉這些閃光點,為每一個學生表現(xiàn)或發(fā)展自己創(chuàng)造機會,以達到《品德與生活》的教學理念,讓課堂煥發(fā)生命。
小學說課稿 篇7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強調從學生的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這節(jié)課正是基于這樣的指導思想進行教學設計的。
教師結合本課要求,設計了一些與學生學習,生活緊密結合的活動情景,為學生提供了一些相關,遷移新知識點的聯(lián)系任務,促使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實現(xiàn)知識遷移,活學活用。在活動中,教師能組織好學生并做好點拔,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及時評價,使學生獲得一種展示自我的成功體驗。
本課要求學生掌握數(shù)字單詞twentu~~fifty,而one~~twenty是以前學過的,所以采用熱身來激活記憶,復習原有的知識,讓新課在學生已有的基礎上進行,對教學非常有利。在新課呈現(xiàn)部分,以實物進行數(shù)數(shù),把教學內容直接形象地傳授給學生;根據單詞發(fā)音的比較,幫助學生找到共同點及區(qū)別,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操練過程中,利用"誰翻得快"的競賽游戲,使學生進入緊張,興奮的狀態(tài),集中注意力,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鞏固了數(shù)字的表達法,也訓練了學生的聽力。
在句型的教學中,教師以衣服和多媒體為工具,訓練學生應用語言的能力,為部分程度較好的學生提供了發(fā)展的空間,體現(xiàn)了分層教學的思想。
在鞏固過程中,安排了說唱歌謠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強化記憶,還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的歌謠進行改編,讓他們在自編過程中,不知不覺鞏固了所學知識。
在有了足夠的語言積累后,教師又安排了一個拓展性練習,要求學生分組算一算。這個活動體現(xiàn)了學科間的相互滲透,既讓學生復習和強化了所學知識,變機械學習為有意義的學習,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實用的小學說課稿模板錦集七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小班說課稿模板錦集七篇07-16
【實用】說課稿初中模板錦集七篇06-22
實用的小班說課稿錦集七篇06-24
實用的高中語文說課稿模板錦集七篇08-18
實用的高中說課稿模板錦集六篇07-06
實用的說課稿初中模板錦集6篇06-18
【實用】說課稿初中模板錦集六篇06-23
關于小班說課稿模板錦集七篇06-14
【推薦】說課稿初中模板錦集七篇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