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與心理障礙
對于心理障礙問題有很多人是不能做出正確的判定的。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心理健康與心理障礙,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心理健康與心理障礙
心理健康與心理障礙的判定方法與判定標準
心理是腦的功能,是對客觀世界能動的反映。心理障礙是在心理社會因素和生物學因素綜合作用下形成的。
在過去的生物醫(yī)學模式中,所謂健康,就是指人體的生物組織沒有損傷,個體沒有軀體癥狀和體征,經各種化驗檢查和特種儀器檢查都找不到軀體任一部位有病的證據。但是,現在看來,單從生物學角度看待健康是不夠全面的。隨著醫(yī)學模式由“生物醫(y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轉變,應該從心理學、社會學角度綜合考慮健康問題。WHO對健康的定義是:健康不僅僅是指沒有疾病,而且是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好狀態(tài)。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如果個體在身體上沒有疾病,這只是說他具備了身體健康;如果個體在心理和社會功能方面處于完好的狀態(tài),則稱為心理健康。
判定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礙,通常有以下幾種方法:
1、統計學方法 是心理測驗中經常使用的一種判定方法。如同人的身高、體重、血壓、血糖等有一個大致正常的范圍一樣,正常人的心理活動盡管個體之間有較大的差異,但總體上有一個分布比較集中的區(qū)域。如果偏離常態(tài)分布,超過某個界限值,就可視為心理障礙。這種判定方法的好處是操作比較簡便,有客觀的統計學標準。但缺點是人群中的少數人(如智商特別高的天才)就可能被當作是偏離正常范圍而被錯誤地診斷為心理障礙。而且,無論社會如何進步,即使是全體社會成員的心理都是健康的,只要按統計學的標準,就總是有1~5%的個別人會被認為存在心理障礙。
2、社會學方法 人的行為或心理是否健康、正常,在不同的社會文化中有不同的標準。如同性戀在有的社會文化中被看作是一種病態(tài)的性行為,而在另一種社會文化中則可能被視為正常。每個個體所生活的社會文化背景,對其心理、行為、社會角色都有約定俗成的要求。如果一個人能夠很好的扮演他的社會角色,社會適應能力比較強,且社會化程度比較高,達到了該社會文化對他的要求,他就會被認為是心理健康的,否則就會被看作有心理障礙。精神障礙的親屬、同事、朋友經常使用這種標準,并以此建議病人到醫(yī)院就診。
3、生物學方法 是通過對軀體進行生物學檢查來判定心理是否健康的方法。這種方法在診斷軀體疾病時經常使用,如通過心電圖可以對心肌梗死進行診斷等;由于臨床工作中經常使用這種方法對軀體疾病進行診斷,所以人們希望能夠使用某些生物學的指標對心理是否健康或疾病進行判定。盡管這種想法驅使科學工作者進行了多年的艱苦努力,但至今仍未能發(fā)現對診斷心理是否障礙確實可靠的軀體生物學指標。其主要原因是,盡管心理是腦的功能,但心理同時又是對客觀世界的能動反映。因此,單純采用軀體生物學檢查的方法就難以對心理活動作出全面的解釋,也就難以準確判定一個人是否存在心理障礙。
4、心理學方法 根據測量學的原理,測量是兩個同屬性事物的比較,如測長度要用尺子,測體溫要用體溫計,測血壓要用血壓計,而如果用體溫計測血壓是不正確的。依據測量學的基本原理,判定心理活動是否健康,主要采用心理學方法。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一定會表現在他的心理及行為活動之中。這些心理活動通常包括個人的內心感受和外部行為表現兩個方面。人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否符合社會的要求,可以看做是個體心理活動在群體中的外在表現和延伸。因此,只有心理學方法才是判定心理活動是否健康的根本方法。當然在使用心理學判定方法的同時應注意結合使用統計學和社會學方法。
心理健康與心理障礙的判定標準
現代心理學認為,健康與疾病不是截然對立的,而是同一序列中的兩極。健康與疾病只有程度上的不同,而無絕對的界線,而且健康不是某種固定的狀態(tài),它會因社會、心理、生活等因素的影響而發(fā)生變化。
《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將心理健康解釋為:心理健康指個體心理在本身及環(huán)境條件許可范圍內,所能達到的最佳功能狀態(tài),而不是指絕對的十全十美。怎樣衡量心理健康是醫(yī)學及心理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在這方面,有許多學者進行過探討與論述,并列出了一些標準。由于許多心理學家從健康的不同角度去探討,因而所提出的標準也有所不同。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與Mettelman提出,正常的心理應達到以下十項標準:
1、充分的適應能力;
2、充分了解自己并對自己能力作適當的估價;
3、生活的目標能切合實際;
4、與實際環(huán)境保持接觸;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8、適當的情緒發(fā)泄與控制;
9、能做有限度的能力發(fā)揮;
10、在不違背社會規(guī)范的情況下,對個人基本要求作出恰當的滿足。
近年來,人們認為這10項標準有參考價值,只是對人的評價不宜要求過高。正常人并非毫無瑕疵,多數人不能完全適合以上標準,對于一般人,倘若輕微不合,但有相當完善的社會生活,仍可以視為正常。
綜合國內外學者的研究,國內學者提出,心理健康應具備下列8條標準:
1、智力應在正態(tài)分布的多數人范圍之中 對客觀事物能做出正常反應,即個體的心理年齡與實際年齡基本相符,行為反應適度,不背離社會規(guī)范,在一定程度上能實現自我追求。
2、適應能力 對環(huán)境(自然與社會)的適應能力,尤其是對變動的環(huán)境能否良好的適應,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環(huán)境的改變,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心理反應,但有些人能隨遇而安,而且很快發(fā)揮自身的主動性,反作用于環(huán)境,成為環(huán)境的主人。有的人則無法適應新的環(huán)境,只是做環(huán)境的奴隸,新環(huán)境的犧牲品。在舊環(huán)境尚能勉強的適應,一旦環(huán)境改變,則憂心忡忡,焦慮,恐懼,甚至出現各種精神病性癥狀與軀體癥狀。 適應能力與人的神經活動狀況,生活經歷,學習鍛煉有關。
3、耐受控制力 對精神刺激或壓力的承受或抵抗能力就是耐受力;對自己的情緒、情感、思維等心理活動自覺地、能動地加以控制與調節(jié)的能力就是控制力。 不同個體對精神刺激的耐受力不同。有的人雖然有強烈的情感沖擊仍然非常理智,有的人則可能出現明顯的情感反應。人的先天素質,如神經系統活動類型,氣質類型,個人的能力,性格特點以及個人的認知,如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生活中鍛煉出來的意志及生活信念等,都可以緩和個體對精神刺激的反應程度。
4、意識水平 意識是人的心理覺醒水平,是心理活動的基礎和背景,它制約著人的整個心理活動。臨床上常根據意識清晰度將意識水平分為清晰,嗜睡,昏睡,昏迷等。
5、社會交往能力 是人類社會存在的基礎。標志著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人際交往的水平與人的性格,經歷有關。一般外向的人交往面比較廣,內向的人則交往較少,這都是正常的。但是一個人毫無理由的將自己封閉起來,變得冷漠無情,就要考慮他是否有心理障礙相反,一個人毫無選擇的廣泛交往,見任何人都十分熱情也應考慮他是否有精神疾病?傊嗽诮煌袘撨m度,應該與交往中的社會角色,社交環(huán)境相適應。
6、康復力 是指在蒙受精神打擊和刺激后心理創(chuàng)傷的復原能力。生活中任何人都難免會受到心理創(chuàng)傷。在受到創(chuàng)傷后,人的情緒會有波動,行為會偏離正常,可能會導致軀體癥狀或疾病的出現,甚至出現極端念頭。從心理挫折中恢復正常的能力也應是心理健康的標志之一。 從心理創(chuàng)傷中恢復的快慢因人而異,由于人的認知能力,成長經歷不同,對事物的評價不同,以及個人的氣質與性格不同,會使人康復的快慢有所不同,而且挫折給人留下的傷痕也不同。如一個性格開朗的人可能變得呆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可能變得更加謹慎膽小,一個孤獨性格的人可能變得猶豫不決。有的由于過去的創(chuàng)傷,以后對此類事件十分敏感,容易再次受到打擊;而有的人則完全康復,不會再出現類似情況。
7、自知和自愛 自知是一個人能較為客觀的了解自己,并能正確而順利地適應發(fā)展著的社會環(huán)境,從而保持一種積極穩(wěn)定的心態(tài)。自知包括自我觀察,自我認定,自我判斷,自我評價,自我理想和自我接納等。一個人的自我意象與實際自我的差別越大,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也就越大。當兩者比較接近或吻合時,則人的心理比較穩(wěn)定平衡。 自愛包括自尊,自信,自強與自制等內容。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的`首要觀點或中心觀點便是“自信”,對某些疾病的而言,如果能增強其自信心,使之敢于承認自我,接納自我,從而敢于面對現實生活,其病就可自愈。
8、人格的完整與協調 人格是個體在長期的生活經歷中形成的比較穩(wěn)定的心理活動特征。個性心理特征一旦形成之后,就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和完整性,并且在生活中顯示出與他人的不同之處,即具有獨特性。一個有完整協調人格的人會在生活中積極的適應社會,有效的應對各種心理社會應激。
判定心理健康與心理障礙的一般臨床標準
在實際工作中,臨床醫(yī)生經常使用下面的臨床標準來簡捷的判定一個人是否具有心理障礙。包括以下3個方面;
1、心理與環(huán)境(自然和社會,特別是社會環(huán)境)的統一性 即觀察一個人的心理活動及行為是否符合其所生活的環(huán)境對他提出的要求,他的談吐,情感及行為反應是否能被常人所理解,使人感到不離奇,不出格。如果其心理與環(huán)境是統一的,說明此人心理活動主、客觀是統一的,從這個方面講則屬于正常的。
2、心理活動自身的完整性和協調性 即在正常情況下,心理活動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心理活動中的認知;情感、意志、行為是相互配合、整體協調的。例 有高興事--高興;
3、個性的相對穩(wěn)定性 個性是從出生開始逐步發(fā)展形成的,一旦形成之后,便保持相對穩(wěn)定。這種穩(wěn)定性表現在他的各種心理活動中。例一個人受到強烈的心理刺激后,本來樂觀開朗的性格突然變得沉默寡言,---這種個性穩(wěn)定性的改變表明出現了問題。
拓展:怎樣克服心理障礙
呼吸調節(jié)放松法
緩慢、深深地吸氣并挺胸,使空氣充盈整個肺部約花費4秒鐘的時間,吸氣時保持節(jié)奏均勻并產生舒適的感覺。吸滿后不要立即呼氣而是讓空氣在肺部稍加停頓,但注意不是憋氣,這種停頓會讓你感到舒服而輕松。停頓過后,緩慢地呼出。如此做完10次,就會發(fā)現你的緊張感已經被平復了。
轉移注意法
轉移注意法是一種調節(jié)方法,屬于心理學范疇。當人們處于緊張狀態(tài)時,都會下意識地想要逃離這種狀態(tài),或者想要把這種緊張的狀態(tài)強壓下去。但緊張是不可人為控制的,就像是彈簧,你壓得越用力,反彈得也會更徹底。所以當你進入到讓你緊張的環(huán)境或者情境時,轉移注意力是最好的辦法。就像天平,你把所有的重量都壓在一個盤子上時,自然會有傾斜,但當你把它均分為兩份時,天平就會取得平衡。同樣的道理,當你把注意力放到其他事物上時,你的緊張感也會得到均分,從而降低了整體的水平。散散步、聊聊天,都可以很好地平復你的緊張心情。
表情調節(jié)法
你的情緒會影響你的表情,反過來說,你的表情同樣可以影響你的情緒。按照咧開嘴笑、微微的笑、面無表情、皺起眉頭、下拉嘴角的順序,進行表情的變換,將順序反過來再做一次,你就會發(fā)現你的心情已經出現了變化。第一套動作做完,你會陷入到壓抑、不愉快的心情之中;第二套表情做完,你會發(fā)現你的心情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得到了好轉。所以當你感到緊張、抑郁、不快的時候,不妨做出微笑的表情,使自己擁有好的心態(tài)。
暗示調解法
自覺地誘發(fā)良好的心態(tài),保持穩(wěn)定,并改變原有的消極心態(tài),是暗示調節(jié)法的實質。通過內心的想象,將一切變得美好,從心理入手引發(fā)生理上的一系列變化,以此來起到緩解壓力、調整情緒的目的。暗示過程中,如果用想象來代替通過自我意志來進行的暗示,效果可能會更好。選擇好暗示的內容也同樣重要,積極向上的內容更有利于我們塑造健康的心態(tài)。
【心理健康與心理障礙】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常識:心理健康與心理障礙的對位07-20
心理健康手抄報:小學生心理障礙成因07-20
心理健康手抄報:小學生心理障礙的原因10-26
小學生心理健康知識-小學生心理障礙09-18
兒童常見的心理障礙10-08
癲癇兒童的心理障礙10-03
中考常見的心理障礙09-03
12星座的心理障礙03-31
心理障礙兒童的表現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