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心理學與生活:人為什么要自虐
什么叫自虐?顧名思義,自己折磨自己,如故意去看自己覺得難以接受的作品等。自虐癥通過傷害自己造成一定的精神滿足感。從一定程度看,這是一種精神分裂的體現(xiàn),通常我們會埋怨別人作的事如何不好,而較少反省自己,自虐癥正好相反。那么,生活中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歡自虐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心理學與生活:人為什么要自虐,歡迎閱讀。
心理學與生活:人為什么要自虐
如果和男朋友分手了,你是不是覺得因為自己不夠善解人意?如果別人求你幫忙,但是你沒有時間,當你解釋時是不是覺得很愧疚?想過沒有,你為什么會感到是自己做得不夠好,為什么總把責任歸到自己的身上?
其實,這就是你的自虐心理在作怪。不要過于擔心,自虐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世界上大約有一半的人都有自虐傾向。
有自虐心理的人,大多覺得自己全身都是缺點,沒有別人優(yōu)秀,即使他們本身條件很好,也不敢正視自己。他們希望能做好一些事情,卻總在關(guān)鍵的時候喪失信心。所以,有自虐心理的人很難成功,因為他們還沒有站起來,就把自己踩在腳下了。
生活中,那些總是順從別人的人,自虐心理都比較強。這些“老實人”和“老好人”,很少得罪人,可以用“與世無爭”來形容。當別人提出一些要求的時候,哪怕是無理的,為了避免因為自己不同意而觸怒別人,他們也總是表現(xiàn)得很愿意。即使在很多時候,他們心里并不是這樣想。
心理學與生活:人為什么要自虐之用一句話概括:自虐就是折磨自己。
在心理學上,自虐可以分為兩種:第一,心理上的自虐;第二,身體上的自虐。自虐和自殘有很大的不同,自虐一般不帶有什么目的性,而自殘目的性很明顯,比如,為了挽救失去的戀情割腕自殺。而自虐卻不會這樣,只是一種心理不平衡的狀態(tài)。一個處于自虐狀態(tài)的人,因為對自己不認同就對自己進行懲罰,以獲得一些精神上的發(fā)泄和釋放。相對于精神的自虐,身體自虐更要明顯一些,比如那些酗酒和嗜煙的人,都有一定的自虐傾向,在折磨自己的身體中,得到一些心靈的釋放。另外,自虐也可能是一種比較原始的心理情結(jié),一些原始土著人身上滿是文身、穿孔,就是通過傷害自己的身體來表明自己是勇敢的,具有忍耐精神的。
在一個男主人酗酒的家庭中,女主人如果為了讓丈夫改過自新,總是采取和丈夫進行冷戰(zhàn)或爭吵的方式,卻遲遲不肯離開,漸漸地因為“情感雞肋”的折磨,很快就會耗掉自己的精力,而這種甘心被耗掉的心理就是自虐。通過自虐來達到折磨對方,達到玉石俱焚的目的,總歸對自己是傷害,其實,自虐本身起不到任何作用。
那么,我們要怎樣去擺脫自虐心理呢?
心理學與生活:人為什么要自虐之勇敢地說出來
大多數(shù)自虐的人,因為害怕別人對自己不滿,而很少會表露自己的情緒。比如,一位同學的舍友很不講衛(wèi)生,他礙于面子,不提醒不反對,而是默默忍受日益惡化的宿舍環(huán)境,最終忍無可忍,只有通過打架來解決問題了。其實想要擺脫自虐心理,只要表達出自己的情緒,敢于說“不”,情況就可以得到好轉(zhuǎn)。
一個總是不敢拒絕別人的人,如果感覺自己不滿意,不妨堅定地拒絕別人,這樣,自己就不會因為無奈的承諾而煩惱;那些總是被欺負的老好人,只要提出自己的意見,爭取自己的權(quán)利,那么就不會再出現(xiàn)因為沒有成就感而自卑、自怨的狀況了。
心理學與生活:人為什么要自虐之擺脫不必要的責任
很多自虐的人都把不該自己承擔的責任攬到自己身上。比如,有個人母親去世了,他責怪自己平時沒有照顧好母親,于是一味陷入深深的自責之中,并用酗酒來擺脫這種自責。所以,有自虐心理的人,如果能放下過多的責任,不要總是自尋煩惱,那么,自虐就會很快好轉(zhuǎn)。
總之,如果想擺脫自虐,最好的做法就是“放自己一馬”,不要和自己過不去,無論在身體上還是心靈上,只有放開,幸福的指數(shù)才會大幅攀升。
孩子有自虐傾向怎么辦
1、改變對待孩子的方式
有自虐傾向的孩子的父母對待孩子的方法一般都有問題,不是嚴加管教就是過分溺愛。其實對待孩子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能過度。動不動就對孩子拳腳相向或者打罵的父母和那些棍棒出孝子的父母最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孩子由于沒有辦法向外宣泄內(nèi)心的憤懣就轉(zhuǎn)而傷害自己的身體來得到父母的重視與關(guān)愛,而過分溺愛孩子的父母,只關(guān)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對孩子的心里理狀態(tài)也疏于管理,所以也容易出現(xiàn)孩子的自殘行為。
我們應該做到不過分,不過度,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保持一顆理智的心態(tài)。
2、增加與孩子的交流
和孩子的交流很重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時刻關(guān)注到孩子內(nèi)心的成長,而責罵和溺愛只能讓孩子離我們越來越遠,加大我們和孩子的距離。如果我們對孩子了解不夠。我們就很難體驗到孩子的壓抑與不快,就不會顧及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就很容易使用一些不當?shù)脑~語去刺激到孩子。
我們的一些言行就成了孩子的壓力源。因此,父母們要盡量增加與孩子交流的機會,比如,當孩子行為不當,或者是表現(xiàn)出消極情緒時,試圖去接近孩子,并告訴孩子自己對他的愛和期望。
3、讓孩子多參加活動
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活動,多做有益的游戲,讓孩子在活動中轉(zhuǎn)移注意力。另外,父母有必要注意與孩子接觸較多的伙伴,看看他們有沒有這些不良的習慣,同伴不良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也是不能忽視的,因為孩子的辨別能力不是很強,他們的行為更多的是模仿來的。當然對孩子觀看的驚險武打電視或電影也應適當?shù)叵拗啤?/p>
4、不斷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zhì)
父母們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也要注意培養(yǎng)自己的心理素質(zhì),注意培養(yǎng)自己心胸寬闊、待人寬容、處事理智等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在孩子面前,父母要學會控制自己不良的情緒,合理地宣泄,不要把工作上的不如意帶回家里,更不能把孩子當作出氣筒。父母應力爭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民主、和諧、寬松的家庭氛圍。
孩子自虐怎么辦
1、對孩子要有包容的態(tài)度,允許孩子犯錯。
不要因為犯錯而打罵孩子,否則很容易讓孩子出現(xiàn)“我是不好的”的心理。梁建恒說,父母應該允許孩子犯錯,并且在說話時也要注意,避免將錯誤與孩子的本質(zhì)聯(lián)系起來,譬如不要對孩子說“你沒用”、“你沒出息”之類的話。
2、要善于關(guān)愛孩子,觀察、感受孩子的情緒和心理需求。
需求和要求是不一樣的。父母應該滿足的是孩子的需求,而不是要求。譬如孩子不斷讓爸爸媽媽買玩具,卻從來不玩,“買玩具”是他的要求,不一定是需求。
買玩具的要求背后可能是因為某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一般來說,這種不斷要求父母買玩具卻從來不玩,實際上是源于父母的關(guān)愛、陪伴不夠,便要求買玩具來獲得父母的關(guān)注。
正因為有這個需求的缺失,即父母的關(guān)愛不夠,才會衍生出買玩具的要求,這都需要做父母的你去細心的觀察、感受……當需求得到了滿足,可能孩子的要求也會慢慢地變得合理。
3、“不理會”的冷處理方式是不可取的。
不理會,寶寶只會因此感受更多的冷漠和被忽視,覺得自己沒價值、不值得被愛,還可能會為以后的抑郁癥打下基礎(chǔ)。所以,3歲前的孩子一定要盡量的去關(guān)心他、滿足他。當然,這種滿足并不代表事事順從,它也得講究方法。譬如,寶寶一旦哭鬧,有些父母為了不讓他哭,就會想方設(shè)法的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這是不科學的。其實,孩子哭是說明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此時,你應該做的是去陪伴他,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并去滿足他,而不是盲目的哄,或是干脆不理會。
4、問題的關(guān)鍵點在于父母對孩子的關(guān)注。
問題的關(guān)鍵點在于父母對孩子的關(guān)注是否足夠,又能否能讀懂孩子的真正需要。一般來說,心理缺失較多的寶寶比較容易出現(xiàn)自我攻擊的現(xiàn)象。如果這種行為一旦重復多次,就可能會形成孩子人格的一部分,長大后更容易出現(xiàn)自虐傾向,需要父母引起重視。
【心理學與生活:人為什么要自虐】相關(guān)文章:
遺孀的生活補貼要具備什么條件11-01
人為什么活著?04-21
銷售要懂得心理學04-25
人為什么會焦慮?11-10
人為什么在晚上比較感性03-07
人為什么會有固執(zhí)心理03-05
心理學與生活03-24
卡中心筆試為什么要攜帶生活照呢?03-18
做銷售要懂得的銷售心理學04-18
心理學與生活:為什么男人更喜歡成熟女人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