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與經典同行征文1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寫過征文,肯定對各類征文都很熟悉吧,借助征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征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閱讀與經典同行征文,歡迎大家分享。
閱讀與經典同行征文1
童話小故事,是我們小時候的"搖籃曲”,長大后的“心靈之泉”。
安徒生是來自丹麥的童話作家,安徒生所寫的童話至今已成為了世界上著名的經典童話了!
安徒生寫的童話數之不盡:《賣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丑小鴨》,《皇帝的新裝》......在眾多的童話當中,令我受到最大感觸的便是《丑小鴨》!
《丑小鴨》這一篇童話講述了:一只小鴨子的樣子十分難看,受到了兄弟姐妹們的排擠,連平長最疼愛它的媽媽也不要她了。到哪里都被別人欺負,從此,它便被稱為“丑小鴨”,春—夏—秋—冬—,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丑小鴨終于在寒冬抵不住寒冷和饑餓的折磨,昏過去了。醒過來后,成了令大千動物羨慕的美麗的天鵝了。
丑小鴨的一生是那樣的崎嶇,那樣的可憐呀!
如果丑小鴨的家人能夠多體諒一下它,讓它多一些感受到家的溫暖的機會,那該有多好呀!相反,丑小鴨的家人對它不理不睬,難道這就是所謂的一家人嗎?難道鴨媽媽忘記了它是自己的親生骨肉了?難道所謂的血緣關系就因為一個“丑”字而斷絕了,值得嗎?在是與不是的抉擇中,在親情的高山中,我想:愛如流水,只要有情在世的話,一切的所謂障礙就都不存在了!
經典,無處不在,在擁有經典的現實世界中,一切都會充滿昔日的彩虹,未來的夕陽!
明天更美好,源于經典!
閱讀與經典同行征文2
當我還小的時候,晚上喜歡和媽媽一起背成語、讀古詩。祖國美麗的文字帶著我敲開了知識的大門,走進了經典的世界。
上小學了,我讀了更多的經典詩文。學校組織我們參加江門市第三屆語言藝術節(jié)“金羚”杯中華經典詩文朗誦會,我有機會參加,十分開心。
我們誦讀的詩歌是《清平樂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老師精心設計詩歌朗誦的表演形式,時而朗誦,時而唱詩歌,時而跳舞,可有趣了。所有的課余時間我都投入了排練中,我十分認真。不久我可以十分流利地背出這首詩。漸漸我懂得這首詩描繪的意境: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緊靠著房屋有一條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多優(yōu)美的景色!一對滿頭白發(fā)的翁媼,親熱地坐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聊天;三個兒子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多么溫馨的畫面!這首詩我越背越喜歡。
比賽的日子來臨了,我既興奮又緊張。老師把我們打扮得比仙女還美麗。比賽開始了,首先是劉凱乾出場,他慢慢地走出舞臺,悠然地誦讀起來:“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跟著我和李綺琳帶著笑容出場了,我倆伴著音樂輕松地誦讀,后面還有好多同學出場了。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們表演得更起勁了。最后我們一起合唱詩歌,美妙、和諧的歌聲傳遍整個會場,觀眾們又熱情地鼓起掌來。比賽十分順利地結束了,我們的節(jié)目榮獲一等獎。我們都高興得跳起來。
我與經典同行,快樂地成長。
閱讀與經典同行征文3
中國之所以被稱為“文明古國”,是因為它蘊藏著一種別的國家都沒有的東西——那就是經典。如果從知識的角度來看待經典的話,那么就只有經歷過風雨的經典名著才能來展現其風采了。
經典是智慧的結晶,任何一個民族都有其永恒不朽的經典名著,作為知識的源頭。中國自古流傳的四書五經,是中國人安身立命的典冊,一直以來都是知識分子必讀的書,從而成了整個中國文化的特色。
經典之作是精神財富,只要閱讀,便會得到收獲。通三國,可知天下地理與運籌帷幄之道;曉紅樓,可了解人心,善于與人交流;談水滸,可知如何為人處事;看西游,可養(yǎng)自我之高尚品質......
可以說,經典在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沒有了它,中國將失去美譽;沒有了它,中國人就沒有了知識源頭;沒有了它,中國將黯然失色。與經典同行,就是與知識同行,讓我們一起去品讀、享受經典吧!
閱讀與經典同行征文4
我爸爸的床邊有幾本書是他經常翻看的:《論語心得》、《帝國的惆悵》,還有《紅樓夢》、《圍城》等。爸爸說那里有好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是經典。
“國學”是中華民族的“經典”,作為中華子孫不僅要知道,更要深入地了解。為此,爸爸給我買了幾本書:少年版的《紅樓夢》、《三國演義》、《三十六計》、《唐詩宋詞元曲》等,作業(yè)做完了看一看,睡覺前讀一讀,還真的有些愛不釋手呢!
跟爸爸聊天的時候爸爸就說過:兒童誦讀經典可以快速地增加識字量;幫助我們提高記憶的廣度和理解力;還有助于我們人格的成長。
的確是這樣,讀這些經典書籍使我的詞匯量增加了許多,明白了好多做人的道理,以至于在講話的時候還能經常冒出一些古人的名言。讀這些書的時候仿佛能聆聽古代圣賢的聲音。猶如和古人對話,好似春風化雨,潛自有潤。
在我們北苑小區(qū)的圍墻上,書畫家們用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三字經》刻畫在上面。走在圍墻邊,古人的音容笑貌,躍然在眼前,圣賢就像朋友一樣用簡潔的語言,對我們諄諄教誨,教我們如何做人,如何處世。
雖然對《三字經》和《論語》的一些話還不能理解,但我相信長大后會慢慢地理解的,讀讀背背,還是朗朗上口,雖不甚解,但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經典文化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人生理想還是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的。
以圣賢為友,與經典同行。《四書》、《五經》、先秦散文、唐詩宋詞,處處閃耀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雖然我還小,讀的少,但我還是有機會讀一讀;雖然其中有一些思想被批判,但絕大多數還是被現代人批判地吸收。經典是處世哲學,是倫理道德的指向標,更是人生前進的明燈。
讀圣賢書,行萬里路。中國五千年的文化,留給后人的是大浪淘沙后的精華。生活在高科技的時代,我們不能在業(yè)余時間整天用拇指玩手機、用鼠標玩游戲。我們應靜下心來,讀些經典,發(fā)揚國學,繼承和發(fā)展中國燦爛的文化,彰顯我們的民族精神,使中華民族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民族之林。
閱讀與經典同行征文5
“晶,子盈切,……”“子曰:……”,只要你每天在語文課時經過我們班,你一定會聽到類似的語句從班級里傳出來。每天如此,從不間斷。這就是我們老師的獨特教學方法。
每天一字,每天一句經典,每天一篇文章。
每天一字就是每個人都要從《說文解字》上查自己名字里的一個字,然后介紹,解釋;每天一句經典就是每天都要吸收一句儒家經典。而每天一篇文章就是每天都會有同學讀一篇文章,同學們一邊聽,一邊記下故事梗概,抒寫感想。這三件事是我們語文課堂上所必不可少的事情,每當文章讀完后,師生之間還會就這文章展開交流,討論。有時為了一篇文章,老師甚至可以放棄自己的教學內容。因為我們老師從來不會因為時間關系而遏制住學生的思維,這也是我們喜歡“牛柳”老師的原因之一。
一開始,帶著好奇和興奮,每一天,這三件事都做得十分認真,仔細。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同學都對這三件事有了新的感覺。如果你認為同學們是把這當成一種任務,甚至是一種負擔,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時間的推移絲毫沒有讓同學們對它們減少興趣,反而更加樂于完成它們。因為同學真正從其中獲得了好處,得到了樂趣,這種事何樂而不為呢?
先說說每日一字吧,每日一字都是從《說文解字》上來的。漫天遍地的古文和繁體字讓同學們看得眼花繚亂,查起字來也非常費勁。但是身為初中生,很快就可以接觸到古文,文言文,提前預習預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當以后你看到別人的名字后可以熟練地運用從《說文解字》上學來的知識去解釋,翻譯別人的名字,不用說,你的內涵就足以顯示出來了。中華民族的氣節(jié),文化,精神便瞬間在你身上得到體現。那一身的氣質足以直接把別人迷倒了。益處多多!
還有每日一句的積累,每天一句儒家經典。這也不用說。儒家文化可以流傳幾千年的魅力就在這里。知道現在,人們想想,孔老爺爺真是偉大,他說過的話知道現在仍然是對的。人迷失的時候想想孔老爺爺的教誨還是很有用的。作為一個中國人,如果肚里沒有點儒家文化的知識,沒有點中華民族的靈魂風韻還真不行。21 世紀的人才是什么?是具有中國靈魂,世界胸懷的現代人,中國靈魂是放在首位的。中國人怎么可是失去魂呢?
最后是每天一篇文章,這看似是和古文沒關系了。對啊,接觸么多的古文,也該放眼一下現在了。不然人總是停留在過去,和國際無法接軌也不可取啊。每天一篇文章,不同事件,不同題材,不同文體,每個人的觀點,感悟也不同。在交流中一樣可以收獲很多啊。轉眼已是初一,再轉兩下眼就到初三了。初三,中考了。中考一定會遇上議論文。議論文,當然要讓自己的觀點獨特并且站得住腳。那怎么樣讓自己的觀點站得住腳呢?當然要引用名言,事例去深化自己的立意了。于是…… 這文章的妙處就在這里。
現在想想,“牛柳”老師真是和孔老爺爺一樣偉大。三件事就把語文基礎打好了。很強大啊。
這三件事收益終身,經典與我同行,無論如何我也不要把這經典丟掉。
閱讀與經典同行征文6
經典,他不是自封,也不是誰指定的,它獨特的魅力在于它具有普通作品無法涉及到的魅力,在于它啟迪心靈,有深刻的教育意義。下面我沒得加介紹一本書《青春之歌》。
它是一本紅色經典類型的書,一高亢激昂的旋律譜寫了一曲青春的歌曲。在”九一八”到”一二九”運動期間,以林道靜為主的`一批進步青年和知識分子為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挽救危難中的祖國而進行的不屈不撓的精神真實的揭示了一代知識分子走向革命的道路。作者通過那段不可忘記的歷史給予青春的熱度,借助紅色歷史的記憶,喚起了新時代學生們內心深處的共鳴。通過林道靜的故事是我們讀者感到了那個時代的青年對祖國的熱愛和真誠。以及對自由的真理不懈的追求。從而提煉出一個革命的思想主題:一切知識分子只有把個人的前途和祖國的命運結合到一起,投入時代的洪流中才能真正的有前景有出路,才真正的擁有值得人們永遠歌頌的青春。青春洋溢著激情,揮灑著希望,蘊含著力量。[青春之歌]唱出了那個時代的青年們的心。青春對于每個人來說都太過于短暫。但也因為他太過于短暫,才使人對它格外珍惜。對我們這些風華正茂的年輕人來說青春時給予我們活力的美好憧憬,對于那些曾經經歷股青春的人來說青春時美好的回憶。作者以激昂的筆墨,真實展現了人生道路的豐富多彩,充滿坎坷,充滿艱辛,充滿快樂…
閱讀與經典同行征文7
我看過許許多多的經典文學,有關樺的《小英雄雨來》、洪汛濤的《神筆馬良》和曹文軒的《草房子》等等,但讓我最入迷的還是《狼王夢》和《小英雄雨來》。
先說說《狼王夢》吧!這本書可精彩啦!寫的是一只母狼十分勤勞,每天都去捕食給她的四個寶貝吃,但每次都是空手而歸。終于,一只小狼餓死了。狼媽媽回想起獅子群,如果餓瘋了的話,不管是捕來的獵物還是自己的同伴都會開懷的大吃起來。于是,母狼將小狼的尸體搬回洞穴,吃了一口心就就像刀割一樣。從此,她十分努力,食物有了,而且越來越多,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是啊!普天下的母親都是一樣的,都是萬般疼愛自己的孩子的,是她們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們養(yǎng)大。在我們懵懂無知的時候,教育我們怎么做人,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當我們摔倒趴下的時候,是她們教育我們從哪里摔倒就從那里站起來……
《小英雄雨來》也很有趣呢!相信大家一定都看過,雨來為了掩護李大叔,而被鬼子們痛打,遍體磷傷的他硬是咬著牙不叫一聲痛。李大叔見雨來沒來抬缸,很著急,大家都以為雨來被鬼子打死在河里了。但水面上卻沒有一絲血跡,原來水性極好的雨來早已在鬼子開槍的時候一遛煙鉆進水里,游到遠處去了。我們要學習雨來的機智、勇敢和勇于和日寇做斗爭的高尚品質。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做一個將來對社會有用的人。
經典誦讀一路伴我成長,它給予了我豐富的知識,做人的道理和學習的趣味,我將一如既往地愛它!
從小到大,爸爸媽媽總是要求我學習經典、掌握經典、運用經典。經典就像是我的一個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經典古詩文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深深地吸引著我。走近它,我看見美如畫卷的山河,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走近它,就充滿無限樂趣。使我懂得許多道理。
經典的詩歌常常帶著我“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讀了《望廬山瀑布》,頓時,我的眼前閃現出了這樣的場景:遠處一條白色的瀑布垂掛在山間,走近一看,水流沖擊在石頭上,濺起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那聲響仿佛是大自然在豪放地歌唱。讀罷《回鄉(xiāng)偶書》,我“看見”了賀知章先生從小背著書包,外出求學的模樣。幾十年過去了,當白發(fā)蒼蒼的他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xiāng)時,一群天真爛漫的孩子圍繞在他身邊,嘻嘻哈哈地笑著問:“老人家,你是從哪里來的呀?到這里來干什么呢?”這不禁使他感慨萬千呀!
經典的故事讓我學會了怎樣做人。讀了三字經中的“融四歲,能讓梨”書中對孔融贊不絕口,我不僅被孔融的行為深深地打動了,孔融還教會了我做好事呢。
那是今年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和媽媽正在逛三新百貨商場,當我們選好東西來到收銀處,那里已經排起了長龍。在經過了十多分鐘的等待后,終于到我們了,這時,從后面?zhèn)鱽硪粋寶寶凄瀝的哭聲,我循聲望去,只見那個寶寶哭得脹紅了臉,而那位媽媽更是焦急萬分。忽然,我的腦海里閃過三字經中的“融四歲,能讓梨”。便用乞求的眼神望著媽媽,心里默默地說著:“媽媽,那個寶寶哭得很傷心,那位媽媽也很著急,我想與她們換換位置,可以嗎?”媽媽啥也沒說,笑瞇瞇地朝我點點頭,并示意我去讓那位阿姨到前面來。就這樣,我和媽媽又回到后面,重新排隊等候。看著那位阿姨感激的目光和媽媽對我贊許的目光,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媽媽常常教導我要從經典中讀人生、讀智慧。是的,那就讓我親近經典,與經典為友,同行在成長的道路上吧!
閱讀與經典同行征文8
經典,他不是自封,也不是誰指定的,它獨特的魅力在于它具有普通作品無法涉及到的魅力,在于它啟迪心靈,有深刻的教育意義。下面我沒得加介紹一本書《青春之歌》。
它是一本紅色經典類型的書,一高亢激昂的旋律譜寫了一曲青春的歌曲。在”九一八”到”一二九”運動期間,以林道靜為主的一批進步青年和知識分子為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挽救危難中的祖國而進行的不屈不撓的精神真實的揭示了一代知識分子走向革命的道路。作者通過那段不可忘記的歷史給予青春的熱度,借助紅色歷史的記憶,喚起了新時代學生們內心深處的共鳴。通過林道靜的故事是我們讀者感到了那個時代的青年對祖國的熱愛和真誠。以及對自由的真理不懈的追求。從而提煉出一個革命的思想主題:一切知識分子只有把個人的前途和祖國的命運結合到一起,投入時代的洪流中才能真正的有前景有出路,才真正的擁有值得人們永遠歌頌的青春。青春洋溢著激情,揮灑著希望,蘊含著力量。[青春之歌]唱出了那個時代的青年們的心。青春對于每個人來說都太過于短暫。但也因為他太過于短暫,才使人對它格外珍惜。對我們這些風華正茂的年輕人來說青春時給予我們活力的美好憧憬,對于那些曾經經歷股青春的人來說青春時美好的回憶。作者以激昂的筆墨,真實展現了人生道路的豐富多彩,充滿坎坷,充滿艱辛,充滿快樂…
閱讀與經典同行征文9
沒有色彩的圖畫,總是讓人覺得黯然失色;沒有旋律的歌曲,總是讓人覺得單調乏味;沒有經典的人生,總是讓人覺得美中不足。
兒時的我,酷愛那本充滿彩色圖片的《西游記》。那時的我大字不識一個,可我卻對它津津樂道,一有空我就拿起來看,加上我豐富多彩的想象,逢人就能繪聲繪色地講給大家聽。幅幅圖片中的唐僧穿著整齊,一絲不亂,舉止文雅,性情和善,看到他面對妖魔鬼怪也虔誠地阿彌陀佛,我樂得前仰后合:“愚啊!愚啊!”于是我經常模仿著唐僧的樣子,雙手合十,口中默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看到別人笑得直不起腰來,我心里甭提有多高興了。那時,《西游記》是我的“尋樂軒”。
后來,我學會了拼音,認識了一些漢字,我終于可以讀《西游記》了,再也不用費力編了。于是一有空我就認真地一字一句地讀,抑揚頓挫地讀,儼然我也進入了故事中。特別是那精彩的“三打白骨精”,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識破了白骨精的詭計多端,那精彩簡直無法形容,一金箍棒下去妖怪馬上就會原形畢現,簡直是大快人心。可此時的唐僧在干什么呢?一味地責怪孫悟空誤殺好人,而且還不分青紅皂白地把孫悟空趕走了,讀到這里我氣得頓足大喊:“氣死我也!”可事后我又想:唐僧為什么會這樣呢?難道他對他的弟子存有偏見嗎?在沉思苦想后,我得出了一個答案:唐僧一生向善,從不殺生。是啊,做人是不是也應該這樣啊!我恍然大悟。這時,《西游記》是我的“探寶閣”。
現在的我可以通篇閱讀鑒賞名著《西游記》了,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唐僧,一個令人佩服的唐僧。為了西天取經圓滿成功,面對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面對九九八十一難,他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目標,那認真勁,那執(zhí)著情,令人仰慕。在學習、生活中,每當遇到困難時,我都會想起唐僧,是他教會了我堅持,永不言棄,F在,《西游記》是我的“悟理殿”。
我的人生豐富多彩,因為經典伴我成長。
閱讀與經典同行征文10
說起閱讀經典,首先就會碰到哪些作品可以成為經典這個問題。其實,所謂經典并沒有定論。
六十多年前,朱自清寫成《經典常談》,他所說的經典,相對于儒學的經而言,是廣義的:包括群經、先秦諸子、幾種史書、一些集部;要讀懂這些書,特別是經、子,得懂小學,就是文字學,所以《說文解字》等書也是經典的一部分。
當代學者龔鵬程在《經學概說》一文中,討論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時說:一方面是經典本身的原因,因當它具有真理,足以啟發(fā)后人,故為人所尊崇,視為恒經,乃不刊之理論。另一方面,它也形成于圣典祟拜之中。在經典化及其競爭關系里,某些書雖然也很重要,但未被經典化;某些書,原亦平常,卻在某一歷史條件下經典化了。
先賢時哲所言,予人頗多啟迪。
我們常說的經典,是指那些具有重要影響的、經久不衰的著作,其內容或被大眾普遍接受,或在某專業(yè)領域具有典范性與權威性。
如果我們不討論專業(yè)經典,僅就一般意義而言,那么經典具有三重特性或三要素:
影響力:
影響力體現了作品內容的吸引力。那些成為經典的作品,無不在一定區(qū)域具有重要影響力,如《周易》、《孫子兵法》等。當然,影響力分積極的與消極的,也有長期的與短暫的。那些影響一時的作品可稱之為名著。而影響力,應當說并不完全出自作品的自身,或者說絕對自然發(fā)生的影響力是不存在的。我們每個人的閱讀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如政治形態(tài)、家庭、個人的素質和興趣、老師與同學、環(huán)境以及廣告等等。
時間性:
一部作品,或許影響一時,或許在某一特定的時期被人頂禮膜拜,但時過境遷,很快就被人們遺忘或拋棄。經典,需經得起時間的檢驗,需經久而不衰。也就是說,一切著作,若要成為經典,我想它必須要經得起歷史的考驗。
廣泛性:
我所理解的經典(非專業(yè)領域的經典),必須是廣泛的,即它所討論的問題是人們所普遍關心的,是大家普遍接受的。比如《詩經》、《論語》、《史記》、《三國演義》等等,它們的內容是廣泛的!对娊洝啡那暌詠,它討論的話題我們今天仍然關心,有不少詩在今天還成為流行歌曲,像鄧麗君唱過的《在水一方》等。
我想說,這三點,也就是影響力、歷史性和廣泛性,大概就是經典所需要具備的因素。
閱讀與經典同行征文11
小時候,當我聽見哥哥姐姐們高聲朗讀的古詩經文時,我總覺得特別深奧且有興趣。每當此時,我是多么的盼望長大啊!也像他們那樣子,驕傲地得意洋洋地高聲朗讀詩經。后來,我慢慢長大了,終于從“鵝、鵝、鵝,曲項向天歌……”,一直讀到現在,漸漸對詩里說的事情有了更多的解讀,興趣無窮,收益頗大。如讀《春曉》時,一開始覺得“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這一句很有趣,春天睡著了什么都不知道,但卻處處聽到鳥叫。睡著了怎么知道鳥叫呢?真讓人莫明其妙,后來才明白是比喻春天不知不覺地來到了,從此,我便開始愛上了詩。
到今天,我已經讀過了很多詩。有的詩激情澎湃,像大海里的驚濤駭浪,有的詩親切自然,像小溪里的水平如鏡;有的詩溫情細膩,像春天三月的和風。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李白的詩——《贈汪淪》。它寫汪淪對作者的情誼,深于千尺潭水。雖然這是十分夸張的比喻,但我也覺得絲毫不勉強。情感之深淺,本就非尺所能量。詩中說了汪倫特地地送別李白,這樣事讓李白很感動。就這樣,這位唐代頗負盛名、也最狂傲的大詩人寫了這首詩給一位普普通通的釀酒村民,表達了李白對汪淪送別的感激之情。整首詩情感自然、純樸,富于詩意,因此被后人廣為流傳。
我們一起來讀讀這首詩,“李白乘舟欲遠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源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甭犃死畎椎摹顿浲魝悺,大家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歷呢?有一次,媽媽的一個朋友要出國移民,帶著我一起去為她送行。媽媽給了她很多祝福,一直面帶笑容。朋友登上了飛機,媽媽的臉就像六月的天,說變就變,一面愁苦,久久不肯離開。因為那一次,我就即興高聲朗讀《贈汪倫》這首詩,頓時,讓大家都頗受感動之余,還贊揚我聰明乖巧。讓我從此愛上了詩經,也讓我明白了詩經也有了真情,有了感動。比起用“淚雨”、“愁腸”之類是不是讓人覺得更親切呢?
詩,精煉優(yōu)美的語言,給人美的享受;詩,感人至深的感情,讓人感動不已;詩,深入淺出的道理,教人得到啟迪。詩經,我要與你同行。
閱讀與經典同行征文12
中國悠久的閱讀歷史,形成了豐厚的讀書傳統(tǒng),這種傳統(tǒng)的積淀與承繼,對后世讀書人有著重要的影響,讀書人在心理上和閱讀的價值取向上無不受其支配。中國閱讀傳統(tǒng)的一個重要內容,是閱讀的思想與方法,然而閱讀的目的與動力還有著強烈的現實需求,這種需求深刻而廣泛地影響著讀書人的閱讀價值觀。
首先,是“學而優(yōu)則仕”。從孔夫子提倡讀書做官,到《大學》中闡發(fā)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隋代初年創(chuàng)科舉制度,到宋代流傳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車馬多如簇”等,一個很鮮明的目的:讀書以致富貴。這一傳統(tǒng)是中國文化傳統(tǒng)和價值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文化的發(fā)展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
其次是勤學苦讀。在中國閱讀史上,勤學苦讀的感人事例層出不窮,如“懸梁刺股”、“鑿壁偷光”、“囊螢映雪”、“韋編三絕”等等,這些故事曾激勵過數千年來讀書人發(fā)憤攻讀,積極進取,其影響至今猶存。
第三,對文本的尊重。過去的讀書人,往往都是藏書人或抄書人。印刷術在我國發(fā)明得很早,但印本書籍的流傳仍不是很普及。宋代的雕版印刷術雖然已經流行,但印出的圖書品種一般不是很多,或僅限于一些經史名著。在11世紀初期,《史記》、《漢書》等,一般讀書人還要靠手抄。古代中國讀書人的抄書,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過去的學者認為,好書當抄,抄書有益,抄書也是一種讀書與學習的方法。書既不易得,讀書人對書的敬重與珍視是可想而知的。清代藏書家孫從添在所著《藏書記要》中的一段記敘,頗能反映讀書人的一般心態(tài)。他說:
且與二三知己,與能識古本今本之書籍者,并能道其源流者,能辨原板翻板之不同者,知某書之久不刷印、某書之止有抄本者,或偕之間訪于坊家,密求于冷鋪,于無心中得一最難得之書籍,不惜典衣,不顧重價,必欲得而后止。其既得之也,勝于拱璧。即覓善工裝訂,置之案頭,手燒妙香,口吃苦茶,然后開卷讀之,豈非人世間一大韻事乎?
書不僅因貴重而加珍視,同時,書也是讀書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明代一學者曾說:可無衣、可無食,不可以無書。衣食本是不可無的,這里只是想表明書的重要。讀書人常常嗜書如命,并從中獲得樂趣。在讀書人尊重文本的基礎上所構建的私人閱讀空間,書房的內外環(huán)境、買書、藏書、借書、抄書、讀書,某些讀書人的如癡如瘋,正是中國閱讀史中最具特色和感人的篇章。
書籍是讀書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書籍中,經典又具有其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在讀書人心目中,經典具有力量,經典或閱讀經典具有重要的象征性意義。唐代魏征在《隋書經籍志序》中,對經典的力量與象征意義作了極為精彩的概括,他認為:經籍是圣賢智慧的結晶,可以用來領悟宇宙的奧妙,探究天地、陰陽的消息,端正世間的綱紀,弘揚人類的道德。經籍顯則可救濟世人,經籍藏則可獨善其身。讀經籍可令人進步,否則就會落后。成大業(yè)者能推祟經籍,則將有令人敬重的光明德性;普通人能以經籍為念,則將為世人所重。統(tǒng)治者若要樹立政聲、顯揚德威、敦勵教化、移風易俗,哪有不從經籍而來呢?
首先,經籍是知識的寶庫,古今中外的讀書人,在這方面都持有相同或相似的看法。蘇軾在《李氏山房藏書記》中說:經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弊的,人的天分不同,賢或不肖,讀書都會各有所獲。英國哲學家波普爾曾說:假使我們所有機器和工具,連同我們所有的主觀知識都被毀壞了,然而,只要圖書館和我們從中學習的能力依然存在,我們的世界就會重新前進的。經籍貯存知識,并為人們的創(chuàng)造提供基礎。
其次,在中國科舉時代,經書,特別是四書五經,再加上朱熹的注解,一直成為科舉的最重要的教科書,成為讀書人踏入官場的階梯。千余年間,讀書人無不深受其影響。
第三,經籍有助于甚或影響著國家的治理。我們現在是否能同意這一看法并不重要,至少我國古代學人是這樣看的。司馬遷在談到《春秋》時說,《春秋》明辨人事經紀,判別嫌疑、是非、善惡,以宣揚王道,是一部政治、百官之大法,人倫、禮義之大宗,有國者、為人臣者,都不可不知《春秋》。司馬光撰《資治通鑒》,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著書立說和史學研究,而是極具政治目的的。他在給皇帝的《進資治通鑒表》中稱:該書“專取關國家盛衰,系民生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又說,通過此書可“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嘉善矜惡,取是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躋無前之至治!薄顿Y治通鑒》成為治理國家的一面鏡子,頗受當朝皇帝的賞識,對后世皇帝及大小官員也有很大影響。即便在20世紀,有些人認為該書也是公務員必讀的。
第四,經籍有益于國家的治理、信仰的確立和教化的形成。
第五,經籍或讀書具有象征意義,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它體現了一個人的地位、權利或特征。讀書會使一個人更有教養(yǎng),即使不會,它也使一個人看起來有教養(yǎng)。我們在電視上常?吹,一些被采訪的人物常常坐在大書架的前面,這不正說明書是極具象征意義的嗎?哪怕這些被采訪者根本不讀書,或根本沒時間讀書。當然,從閱讀史的角度看,我們更希望書不是象征物,而應該是讀物。
閱讀與經典同行征文13
經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只有與經典通行,人生之路才不會如漫漫長夜,無所適從?墒呛迫鐭熀5臅心男┎趴梢苑Q得上是經典呢?這方面,人說的不算,時間才是最具權威的評價者。正所謂“大浪淘沙,留下的才是精華”。有些書像流行歌曲一樣風靡一時,但是一兩年之后就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這樣的書是稱不上經典的。惟有那些歷經十年、百年、千年錘煉,流傳下來的才是真正的經典。
經典獨得多了,你會發(fā)現:所有的經典都有一些共同的類似的主題。比如愛情,比如正義,比如善的人性,比如真理與美德,簡單的可以概括為三個字:真、善、美。例如,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紅樓夢》就是以寶黛二人的愛情悲劇來反映封建大家庭由盛到衰的過程,F代經典小說《穆斯林的葬禮》反映的則是師生間純真凄美的愛情!镀椒驳氖澜纭贩从车霓r村少年孫少平自強不息的愛情之路。世界名作《巴黎圣母院》寫的則是敲鐘人加西莫多與吉普賽少女之間的純美愛情。
另外還有很多經典名著是反映人性至善的,比如巴爾扎克《悲慘的世界》,諸如此例的很多經典反映的無外乎這三個字:真善美。只有以這三個字為主體的作品才能超越時空流傳千載,步入經典的殿堂。
但是,可悲的是我們這個時代是無法孕育出精品的。因為作品來源于生活,反觀我們的生活,除了赤裸裸的物欲,哪還有什么真善美的蹤影??那還有什么真正的愛情?眼前發(fā)生的一切,似乎都是各種利益的整合。女孩子談婚論嫁最關心的就是房子、車子。絲毫不想兩個人是否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愛好,共同的追求,F實生活中很多人的結合都是物質的交集,而不是思想感情的融合。而物質又是極其容易消耗的東西,建立在物質至上的所有關系又怎能堅定、怎能長久??
經典中的另一類主題是人性至善,是作者以其博大的胸懷,站在全人類的高度上描繪的一種理想世界。這時候,作者就像是一個虔誠的布道者。比如巴爾扎克,他所有的作品中都有深深的人道主義關懷,他深信人性至善是可以制惡的。如他作品中被神父感化的冉啊讓,用自己的一生去幫助別人,最后用自己的善心感化了那個殘忍的警察。此時的作者固執(zhí)的認為只有用善才能拯救罪惡的人類。
而教育就是把這些經典的主題移植到受教者心中,讓真、善、美的種子在每一個受教育者心中發(fā)芽、生根、茁壯成長為一棵枝繁葉茂,閃爍著人性光輝的大樹。這樣人人向善、人人求真、人人愛美,這樣的社會又怎能不溫馨和諧?大同社會又怎能只是一種烏托邦式的幻想??
教育是神圣的,從事這一職業(yè)的人也因為教育的神圣而偉大。如果哪個老師還不承認這一點,只能說明他的虛偽,或者是他的思想還沒達到如此的高度。
真正的老師就應該以課堂為主陣地,把人類的經典,把文化中的精華,把真善美,把民主、自由、平等這些理念灌輸到每個受教育者心中,讓他們成為真正獨立、有思想、有個性的人而不是活的書柜或者肉體的解題器。這才是教育與經典的完美融合!
閱讀與經典同行征文14
久聞李清照的詞作,膾炙人口,深情、美麗。有春風秋雨,含夏蟲冬梅,令人贊不絕口,不愧為是一代詞宗。
在她的筆下,春天是“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鰓,已覺春心動;”夏天“晚來一陣風兼雨,洗盡炎光;”秋日“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冬日則是“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泵恳痪湓~似乎都是信手掂來,但卻將一幅幅瑰麗的四季圖勾勒出來令人深深陶醉。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如夢令》
千遍萬遍地品讀著,感悟著。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你這卷簾人知道些什么,風雨過后,海棠花葉應該更加滋潤肥碩,而那些可愛的花兒,恐怕早已被風雨吹落,失去了海棠獨有的美麗了啊!
是的,李清照喜愛那海棠,花花姿舒展瀟灑,花開似火,一簇一簇,似如花中王后,美麗沉靜、雅致溫潤。而李清照不正像這可愛的海棠花一樣么!在風雨之后,再坎坷之后,在崎嶇之后,重新展現她最輝煌的一瞬間,綻開人世間最美麗笑臉!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睍r光流逝,不可能停滯不前,但李清照依然是渴望著,能夠留住時光,留住青春!不應過去的傷痛而悲痛,應該像風雨后的海棠一樣,重新綻開自己獨特的一面,散發(fā)更加迷人的芬芳!
一代詞宗——李清照,雖然逝去了,但是她的詩詞將會世世代代流傳千古,永不熄滅!
閱讀與經典同行征文15
書籍承載文化、傳遞文明,而與經典書籍相伴的閱讀行為,使人們可以超越時空,在精神的世界里自由翱翔。新年新氣象,在迎接新年的喜慶日子里,記者在我市校園中隨處可見讀書的身影,隨時可聽到瑯瑯的讀書聲。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20xx年12月30日下午,伴隨著《弟子規(guī)》的誦讀聲,金明小學西校區(qū)“與經典同行,做少年君子”迎新年經典誦讀展示活動如期開展。本次活動以舞蹈《弟子規(guī)》開場,只見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盤起發(fā)髻,系上藍色絲帶,手捧《弟子規(guī)》款款而來。孩子們邊背誦《弟子規(guī)》的內容,邊用舞蹈的形式進行詮釋。接下來,該校一年級學生進行了兒歌和古詩誦讀展示,二年級至六年級的學生也分別用各種形式展示了優(yōu)秀古詩詞。
據金明中小學校長劉俊杰介紹,金明小學西校區(qū)從建校之初就把“經典進校園”作為辦學特色,在全校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在教師內開展讀經典活動,還要求家長與孩子進行“親子共讀——感悟《弟子規(guī)》”活動。劉俊杰說,書籍是讀書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書籍中,經典又具有其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在讀書人心目中,經典具有強大的力量!兜茏右(guī)》是一部無論成年人還是孩子都應該學習的、規(guī)范人們行為習慣的儒學經典。誦讀《弟子規(guī)》是在號召人們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使中華文明代代相傳,不辜負人們對中國禮儀之邦的贊譽。修身立德當從小抓起,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學習國學經典,無論對于其在家庭生活中的行為,還是對于其在社會生活中的行為,都會起到基礎性的規(guī)范作用。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我市25中、27中、化建中學、一師附小、汴京路小學等開展的經典誦讀活動各有特色,都形成了常態(tài)。不久前,市25中利用道德講堂活動也開展了經典誦讀活動,共表演了18個誦讀節(jié)目,內容均以高中64篇必背古詩文為主,讓同學們在誦讀中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作品。在開展誦讀經典活動的同時,這些學校還開展了“小手牽大手”活動,由以學生為主力軍的誦讀團隊,輻射到每個家庭和社區(qū)。通過“小手牽大手”活動,孩子們的一言一行真真切切地影響到了家長,一些家長也在孩子的帶動下閱讀經典,不僅讀出了經典文化的無窮魅力,也讀出了社會的文明與和諧。
“每天晚上,在結束了一天的繁雜事情后,和孩子在一起讀讀書,探討一下書中的精妙語句,已經成了我們家最美妙的時光!蔽迥昙壭W生韓程的媽媽幸福地告訴記者。韓程則說:“我和爸爸媽媽還擬定了讀書口號,就是要在讀書中感悟人生,在讀書中學會思考,在讀書中快樂成長。”
【閱讀與經典同行征文1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