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三同學的家長在電話中訴說:“老師,我那個孩子這次月考才考530多分,我都不知道怎么辦。說她,她就把門砰地關上。不說她,她中午還看電視,晚上還看電腦。并且,她還說,假如考不上本一,我就回爐。羅老師,你說,現(xiàn)在才剛上高三,能去想回爐嗎?這孩子好像挺聽你的話,你幫我開導一下。”
我理解家長的心情,530多,就是本二呀,根據(jù)這個孩子高一高二的表現(xiàn),完全應該是高出本一以上很多的那種,可一上高三,就考了一個比本二多不了多少的分數(shù),能不急嗎?
可是,孩子就是孩子,在考砸了的情況下,她心驚膽寒地說出“如果上不了本一就回爐”的話,不正說明她在內心極為困惑的情況下的矛盾與逃避嗎?哪個孩子不想上進?哪個有理想目標的高三的孩子愿意把時間浪費在功效不大的電視和電腦上?她困惑什么?她因惑自己似乎已經比別人努力了,為什么成績還沒有別人好!她逃避什么?她逃避目前的考試失利給她造成的打擊,她逃避家長言語和眼神中隱約地流露出來的失望與焦慮。于是,她想看看電視,想上上網。
于是,惡性循環(huán)形成了,孩子越想逃避,家長越著急,家長越著急,孩子越想逃避。
每一位家長都是可敬的,可愛的,也是可嘆的。孩子也會理解家長的良苦用心。也許,她把門用力一關后,一坐下來就馬上開始后悔自己對父母的不敬了呢。但理解是一回事,能夠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又是另一回事。
因此,作為高三的家長和孩子,都需要一種很重要的思想——換位。
家長對孩子的成績,最容易患得患失,孩子分數(shù)高則眉飛色舞,孩子分數(shù)低則急火攻心。我以為,做為高三的家長,在孩子高三的前期階段,大可不必過分關注孩子的成績,先遠離一下,尤其是孩子暫時處于失利情緒狀態(tài)時。家長應該先放平自己的心態(tài),給孩子營造一種健康的、有朝氣的高三學習氛圍。我們都知道,考試分數(shù)不可能是很穩(wěn)定的,尤其對中上生而言,但我們只要讓他認識到擁有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穩(wěn)扎穩(wěn)打的學習方法,最后的成功一定屬于他,在最后一次考試之前,所有的挫折與失利,都是成功的基石。或者說,前面的失利越多,提前暴露的學習障礙就越多,最后一考的障礙就一定越少。
當然,做為孩子,也要理解到家長的焦急也是一種正常的天下父母都有的期望,正所謂愛之彌深,急之愈切。孩子不要過分看重家長的焦慮,只要自己的學習是踏實的,只要自己的學習計劃是可行的,只要自己的目標是堅定的,只要對自己的能力是自信的,一兩次考試失利,正是彌補自己缺漏的大好時機。在一個地方跌倒可以,只要不跌倒第二次,那我們還希望在最后的高考到來之前多跌幾次呢。
當父母和孩子都有了這樣的心態(tài),雖然每次考試的成績不可能不理睬,但交流起來就平和了,一次次吸取教訓,一天天扎實地進步就必定可能。那么,到了高考的那一天,有這么好的心態(tài),孩子正常發(fā)揮是肯定的,或許還能超常發(fā)揮,豈不更妙!
祝愿所有高三的父母和孩子,都能展開您緊鎖的眉毛,在萬分辛苦中快樂,在快樂中萬分辛苦。